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的经济一轮练习及解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78491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2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的经济一轮练习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的经济一轮练习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的经济一轮练习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的经济一轮练习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的经济一轮练习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的经济一轮练习及解析.docx

《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的经济一轮练习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的经济一轮练习及解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的经济一轮练习及解析.docx

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的经济一轮练习及解析

2020届高考历史:

中国古代的经济一轮练习及解析

中国古代的经济

一、选择题

1、表1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以下

24

17.3%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表1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

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A.自耕农经济盛行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答案】A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均田制度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能力。

它以唐代后期的均田制度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表格数据的分析能力。

本题是我认为最有智慧的一道题,本题学生这容易选择BC两项,其原因有二,一是学生可能会产生定势思维的错误,犯形而上学的错误,二是学生忽视了材料数据,不知道多少亩土地算是自耕农。

2、南宋年初“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南方地区小麦价格暴涨,“农获其利,倍于种稻”,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南稻北麦的粮食作物分布格局被打破,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小麦种植②《农政全书》的刊刻推广了先进的种植技术

③稻麦兼种技术的发展为小麦种植提供了条件④曲辕犁开始从北方引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答案】B

【点睛】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常见方法之一是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

但是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

如本题,如果学生对古代中国经济的知识掌握扎实,判断出②④存在史实错误,即可迎刃而解。

3、《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

“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

”这里“水车”的使用(  )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唤取阿香推雷车”可知“水车”使用的是人力,不是农具自动化,故A项错误;“水车”属于灌溉工具,能提高农田抗旱的能力,故B项正确;“水车”属于简易灌溉工具,标志着灌溉技术成熟的是筒车,故C项错误;当时的农业生产不可能摆脱自然条件的束缚,故D项错误。

4、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

“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

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

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

”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

答案 D

解析 “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反映的是吴江一带商品经济的发展,未体现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故A项错误。

“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反映了当时农村人们忙于纺织,故B项错误。

明清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故排除C项。

依据材料“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可看出,D项是正确答案。

5、唐前期规定:

“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

后期则规定:

“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

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

”由此可见唐后期(  )

A.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

B.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

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

D.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

答案 A

解析 依据材料“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可知,唐前期只有县治以上的城市才能设市;依据唐后期的规定可知,唐政府放宽了对市的限制,故A项正确。

材料“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等说明允许设市,只是不满三千户的不设官员管理,故B项错误。

依据“要路须置”(交通要道设置市)可知D项错误。

“市令”等的设置表明市的交易仍受官府监管,故C项错误。

6、《战国策》载:

秦得蜀后,益富厚,轻诸侯。

造成秦“富厚”的主要原因是(  )

A.重大改革推动发展

B.重要水利工程的修建

C.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D.与民休息政策的推行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可得秦国在经济上“富厚”主要是因为“得蜀”而不是因为重大改革,A项在材料无体现,故A项错误;蜀地经济发展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重要水利工程的修建(如都江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据《战国策》可得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是在秦朝,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与民休息政策的推行在材料无体现,故D项错误。

7、《史记》记载,西汉时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

这反映了当时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答案】C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经济·汉初经济发展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整理并识记调动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的能力中档。

学生只要准确记忆汉代经济发展的一些相关内容即可答对,但答对的前提是对材料内容的准确解读。

本题整体看并不难,但要读懂材料中的最后一句话,才能甄别出D项是无关项,要准确记忆A项的现象出现在明朝时在可以。

8、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

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

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答案】B

【解析】西汉文景时期,百姓的田租很轻,但是人头税重,而且在粮价极低的情况下,还要把粮食换做钱币来交税,富商大贾再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这就意味着百姓负担沉重,有可能因此而倾家荡产,再结合题干信息“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可知,这反映了当时自耕农经济发展难以为继,故选B;汉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排除A;材料主旨是农民负担沉重,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税收多少及其形式是由政府确定的,且材料信息说的是“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故排除D。

名师点睛:

这一题考查考生准确理解材料信息和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

题目主要涉及到了西汉经济领域的诸多概念,如实物田租和货币人头税、土地兼并、重农抑商、自耕农经济等,考生需要准确理解这些重要概念,才可以由题干信息推论出答案,思维含量较高。

9、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

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

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

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答案 B

解析 唐宋时期,淮北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地,但明清以来,淮北自然生态与农业生产条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变化,自然有人为因素,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政府合理作为,故B项正确。

A项与题干表达的淮北农业生产环境恶化的主题不符,排除。

C项与题干材料意思相反。

古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借助多种条件,D项说法过于绝对。

10、《周礼·考工记》载:

“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

”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答案 C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材料信息的指向。

从材料可以看出,官营手工业分工细密,制造每一个器具都有明确的分工,使得生产具有专业化的特点。

A、B、D三项在材料中缺乏信息依托,故排除。

11、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

“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

”材料反映了(  )

A.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B.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C.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

答案 B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的意思:

侨寓扬州的大商人,在经营盐业和典当业获得巨额财富后,他们不仅购买豪华的园林,还捐钱买官,成为“仕而商”的官商,说明商业发展改变了社会风气。

由题干材料不能断定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也不能说明当时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排除A、C两项。

清朝仍然推行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

答案为B项。

12、南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云: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中能够体现的是(  )

①小农经济 ②土地私有 ③精耕细作 ④男耕女织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可得小农经济,故①正确;土地私有在材料无体现,故②错误;精耕细作在材料无体现,故③错误;据材料“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可得男耕女织,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13、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答案】D

点睛: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情况,属于图片类试题,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图片、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处时代背景及古代中国铁制农具的状况进行分析。

14、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

、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

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答案 B

解析 题干材料叙述了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因此A项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的表述错误;也不能由此断定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C项表述错误。

河南辉县出土了一些铁农具,但不能因此断定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该地,排除D项。

铁农具的出现,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故答案为B项。

15、明初工匠单立为匠户,世代不得脱籍;明朝中叶工匠可以纳银代役。

清朝完全废除匠籍,官营手工业劳动者皆出自官府雇募。

这一变化过程的影响是(  )

A.官营手工业的发展走向市场化

B.直接导致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手工业生产格局出现重大变化

D.手工业专业化生产水平提高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废除匠籍”反映出官营手工业匠户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官营手工业劳动者皆出自官府雇募”,手工业生产格局出现重大变化,故C项正确。

16、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下图场景的是(  )

《清明上河图》(局部)

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C.“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

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答案 D

解析 本题从画面提供的场景入手,解题关键是熟知宋代城市商业的特点。

A项在规定区域内设置市,市和坊分开,与图片中打破市坊的界限不符,故排除。

B项草市和C项夜市都与图片中白天城市商业的繁荣没有关联,故排除。

“大街两边民户铺席”说明了宋代商业的特点——市、坊混在一起,也与图片场景相吻合,故选D项。

17、南宋《清波杂志》中记载:

“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

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

”这表明(  )

A.官营商品流向放宽B.瓷器市场竞争激烈

C.窑务管理渐趋松懈D.汝窑产品质地欠佳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可知汝窑在供皇帝挑选后,可以投入市场,反映出官营手工业放宽了产品流通方向,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瓷器产品销售竞争激烈,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不是官窑管理松懈,故C项错误;汝窑是官窑,技术水平高超,故不会出现产品质地欠佳的现象,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右图可以看出,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

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

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

——摘编自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怎样的发展概况?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和清前期粮食亩产提高的外来因素。

材料二在中国,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动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虽然脆弱,但被破坏后极易复活和再生,又非常顽强。

小农经济这种顽强的再生机制所造成的结果便是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横向发展。

——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小农经济既脆弱又顽强的原因。

举例说明“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的具体表现。

材料三

中国传统农业是在国家全力倡导、监督下得以发展成为一种进步的形态。

但是,“农为国本”,这话的反面,农业受到特别“照顾”的同时,也意味着国家的一切都得靠它滋养支撑。

正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对农业的强控制,使农业本身受到重压,更使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整个经济结构缺乏自身运行的独立机制,变得非常僵硬,难以变革。

——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3)概括材料三中“农为国本”的两面性。

从经济角度分析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的原因。

【答案】

(1)粮食亩产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速较缓。

新航路开辟后,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传入。

(2)生产规模小,封建剥削沉重,自然灾害等,都使小农经济易于破产;而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具有生产积极性,当简单生产工具、个体劳动力和土地结合,就能使其再生。

宋朝以后,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

(3)一方面重视农业,促其发展,另一方面过度依赖,严控重压,使其难以变革。

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对农业的重压,使农民缺乏剩余和积累;对工商业的抑制,使农业资源难以进入工商领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状况。

(2)问,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与知识运用的能力。

第一小问,紧扣“既脆弱又顽强”,分别从脆弱与顽强两个方面分析,“脆弱”可以从小农经济下生产规模小、封建剥削沉重以及自然灾害等角度分析,“顽强”可以从小农经济下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等角度分析。

第二小问,解答时需要理解“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的意思,即经济重心的转移,据此举例即可。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信息及准确理解与分析的能力。

第一小问,紧扣材料三中“国家全力倡导、监督”“农为国本”信息可知国家的重视,“意味着国家的一切都得靠它滋养支撑”“变得非常僵硬,难以变革”反映了过渡的依赖而难以改革;第二小问,可以结合自然经济的特点、“农业本身受到重压”、抑商政策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名师点晴】本题以农业为核心内容,与三农相关,国家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涉及三农问题,反映了国家对农业的重视,中共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到2050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因此在复习备考的过程需要关注一些长效热点,如三农问题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