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77738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第一课时两位数连续进位加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16页内容及练习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教学重点

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教学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

1.口算:

9+6=    5+5=    6+8=

8+6+1=  8+2+1=  6+5+1=

师:

笔算不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两位数连续进位加)

二、探索新知

1.介绍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书15页内容)

2.教学例1。

中国特有动物的种数

鸟类

98

爬行类

25

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

(1)a.列出算式。

b.这道题的竖式怎么写?

学生独立书写竖式。

c.独立完成计算。

(两个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d.讲评:

个位相加满十时向十位进一,小1写在十位的右下角。

十位相加时不要忘记加上小1。

e.同桌相互检查。

(口述算法)

(2)试一试

551856

+79+96+44

(提问学生说算法)

三、巩固练习

1.直接在书上计算第16页的做一做,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2.引导完成练习四第1、2、3题。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三位数连续进位加

教学内容

教材第1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的方法。

2.在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3.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重点

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教学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列竖式计算:

59+77=85+68=59+89=

问:

谁还记得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列竖式时要注意些什么?

你注意到了吗?

2.估算:

599+800≈900+101≈989+112≈

问:

不用笔算,你能很快地算出大概的答案吗?

你是怎么想的?

二、学习新课

1.谈话:

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连续进位的加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部分内容。

我们再来看“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

出示图表:

爬行类

376

两栖类

284

师:

谁能用这两个数据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爬行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

列出算式:

376+284

2.估算

师:

在上学期我们学过估算,现在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376+284的和大约是多少?

全班交流。

归纳;在进行三位数加法估算时,一般可以把加数看做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再口算出和。

这种方法在我们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3.笔算

师:

请同学们列竖式做精确计算,看看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学生独立计算。

挑生说说计算过程,同时教师板书。

归纳:

在加法计算中,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

4.反馈练习。

156+98=256+548=698+759=

(同桌互相检查,并说出算法。

三、巩固发展

1.课本1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2.下面各题有错误吗?

说说错在哪里?

并改正过来。

3.爸爸准备购买下面两种北京奥运纪念品各一套,带1500元够吗?

福娃纪念徽章:

每套928元

福娃玩具:

每套556元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22—24页的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笔算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连续退位的减法题。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连续退位的减法题。

教学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减不够时,要从前一位退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减时,要记得减去退去的1。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80-7=   35-8=   63-4=   26-7= 

2.笔算:

54-27=  79-35= 

提问:

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

二、新授

(一)教学例1

师:

放假了,同学们都喜欢去旅游,在我国云南有三个美丽的地方,分别是丽江、大理和昆明。

请同学们看,这就是我们的行车路线。

1.学生观察书22页图:

搜集需要的数学信息。

从昆明到丽江有517千米,从昆明出发到大理,我们已经走了348千米。

大理到丽江还有多远?

2.列出算式:

517-348=

3.估算

请你估算一下大理到丽江有多远?

4.笔算

师:

你能精确计算出大理到丽江的路程吗?

学生列竖式计算

挑生说算法,教师板书

问:

连续退位减法中你觉得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

5.试一试

594—129=416—358=

(二)教学例2

师:

现在我们把517改成507,你们试着算一算?

1.学生独立计算。

2.指名学生到黑板前来,边讲边板书。

把讲解权交给学生。

3.挑生说一说算法

问:

这种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最容易犯得错误是什么?

4.试一试

405—167=803—246=

三、巩固练习

1.列竖式计算

472—198=802—267=573—98=

2.下面的算法对吗?

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3.计算我最棒!

(小组比赛)

501--234=1234—798=937—856=

 

818—679=702—674=660—387=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24页的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笔算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连续退位的减法题。

2.会解答相关应用题。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连续退位的减法题。

教学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减不够时,要从前一位退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减时,要记得减去退去的1。

教学过程

复习

列竖式计算

459—68=702—564=963—804=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例3:

一部手机500元,一个mp3的价格是185元,手机比mp3贵多少元?

学生读题

列出算式500—185=

学生试着独立计算

4.挑生说算法,集体订正

(强调十位不够减向百位借1的以后,必须先把0上面借的1减去,再减下面的数)

5.练一练

600—234=800—367=

巩固练习

列竖式计算(小组比一比)

525—276=800-378=400—75=

 

500—453=940—762=301—84=

345—114=709—573=600-395=

2.

被减数

459

745

702

963

800

减数

68

679

564

804

695

3.副食店运来410千克鸡蛋,上午卖出152千克,下午卖出174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4.科技园上午有游客852人,中午有265人离去。

下午又来了403位游客,这时园内有多少游客?

 

小明家、小红家和学校在同一条路上。

(他们两家和学校的位置可能有几种情况?

小红:

我家到学校有312米。

小明:

我家到学校只有155米。

小明家道小红家有多远?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万以内加减法的验算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对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体会验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渗透加法交换律以及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掌握用多种方法验算加法。

3.养成自觉验算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观察发现

1.出示一个加法算式,说说各部分的名称:

加数+加数=和

5+3=8

2.计算并观察这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5+3=3+5=

学生口算后,得出结论: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板书)

将下面的加法,改写成减法,说说有什么发现:

5+3=88-5=38-3=5

改写后,发现:

和一其中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板书)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

同学们,你们与爸爸、妈妈一起去超市买过东西吗?

设计意图:

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师:

(出示课本27页情境图)小明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情预设:

学生可能提出加法或减法计算的问题,如:

①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元?

②妈妈给售货员200元,应找回多少元?

③运动服比运动鞋贵多少元?

……学生提出这些数学问题老师都给予肯定,然后引导学生计算第一个问题。

3.选择问题,独立解决。

让学生独立计算、解决第一个问题:

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元?

板书:

135+48=183(元)

    1 3 5

 +   4 8

     1 8 3

4.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师:

我们刚才的计算到底对不对呢?

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加法的验算方法。

(板书:

加法的验算)

三、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师:

请同学们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刚才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呢?

设计意图:

在合作交流之前,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使学生能在独立思考中解决问题,同时也为合作交流作好思想准备,这样的合作学习才不会流于形式。

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师:

和小组里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共同研究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学情预设:

学生的讨论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用总共要付的钱数减去运动服的钱数就是运动鞋的钱数,如果不是运动鞋的钱数,说明前面的加法计算错了;②用总共要付的钱数减去运动鞋的钱数就是运动服的钱数,如果不是运动服的钱数,说明前面的加法计算错了;③运动服的钱数加运动鞋的钱数一定等于运动鞋的钱数加上运动服的钱数,如果这两种计算答案不同,说明至少有个计算是错的。

设计意图:

合作学习可以优势互补,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验算方法,能够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全班交流,反馈方法。

师:

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把你们验算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验算方法和结果,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验算,并说明理由。

4.师:

同学们真聪明,验算方法这么多!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27页,看看这些小朋友想出了哪些验算方法?

哪些是我们想到的?

哪些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你最喜欢哪种验算方法?

(交换加数的方法学生不容易想到,如果学生没有想到,教师可以直接给出。

如果有的学生提出重新算一遍,这在实际生活中也是一种检验方法,教师要给予肯定。

5.引导小结,归纳方法。

师:

大家讨论一下,加法的验算有几种方法?

将三种验算方法归纳为两种情况:

①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和是否相同;②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看差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学生可能无法很完整地表达验算的两种情况,因此应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由教师进行归纳小结。

四、巩固练习,提高技能。

1.做一做

计算下面各题,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算。

746+219=       84+307=    

(这是几道基础题,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巩固、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让学生自由选择验算方法。

2.数学门诊部

数学门诊部来来了许多“患者”,请同学们来当小大夫为“患者”治病。

(让学生用验算的方法判断计算是否正确,进一步巩固加法的验算方法。

3.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463+584=245+557=

786+156=96+426=

五、课堂总结,情知共融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呢?

六、实践作业

回家调查爸爸、妈妈购买东西时是怎样付钱,你能帮他们验算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万以内减法的验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减法的验算,并通过减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会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孩子们,你们经常买东西吗?

谁愿意说一说,你们买东西的过程?

生:

我拿5元钱,买一支圆珠笔花了2元,找回3元。

生:

……

师:

昨天小明妈妈拿200元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花了183元,应找回多少元?

生尝试列算式。

板书:

200-183=17(元)

  200

  -183

  17

师:

找的钱对不对呢?

怎样检验减法计算的结果?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减法的验算方法。

板书:

减法的验算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探究怎样检验减法计算的结果。

(2)全班交流

师:

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验算的方法告诉大家?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验算方法和结果,鼓励学生不同的方法,如:

  生1:

我用200减17,看是不是等于183。

  生2:

我用17加上183,看是不是等于200。

  师:

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3)引导小结,归纳方法。

师:

大家讨论一下,减法的验算有几种方法?

将验算方法归纳为两种情况:

(1)差+减数=被减数

(2)被减数-差=减数

(4)试一试:

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258-189=601-463=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教科书第28页。

359-136=408-57=

2.比一比,看谁聪明。

525-276=800-378=503-364=

444-365=821-652=601-415=

四、全课小结:

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五、实践活动:

回家把昨天你调查到的情况,用验算的方法告诉爸爸、妈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