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775976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含答案.docx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含答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含答案.docx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含答案

2018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2018.4

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北京某中学地理小组同学利用寒假开展研究性学习,对郊区某村落实施考察,使用小型无人机对村落进行拍摄(图1左),并绘制地图(图1右)。

考察中发现村民利用地下水进行自流灌溉。

读图,回答第1、2题。

1.图中

A.民居占地面积约8千平方米B.灌溉水渠流向为东北向西南

C.聚落形态受气候和地形制约D.拦水坝可实现水能梯级开发

2.地理小组的研究课题最可能是:

基于无人机遥感进行

A.村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B.叶片光谱分析水稻估产

C.山区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监测D.农田土壤化肥污染现状调查

表1为我国甲、乙两山基带气象要素及雪线高度资料。

读表,回答第3、4题。

表1

甲山(海拔7782m)

乙山(海拔7435m)

南坡

北坡

南坡

北坡

基带气象要素

海拔(m)

1100

2920

1229

1848

年均温(℃)

16.1

7.9

7.4

2.8

年降水量(mm)

2276.6

512.1

96.1

519.2

雪线高度(m)

4750

5000

4350

3980

3.据表中资料推断

A.甲山北坡相对高度大于南坡B.甲山南坡的垂直带谱最丰富

C.乙山南坡的河流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D.乙山的森林蓄积量大于甲山

4.与乙山相比,甲山雪线分布特点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①纬度位置②山体海拔高度③水汽来源方向④人类活动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图2为某种地貌形态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5、6题。

5.图中地貌

A.主要因风力作用形成B.所在地区主要通过蒸发参与水循环

C.形成顺序是④③①②D.岩石类型为变质岩

6.能减缓该地貌形成进程的是

A.气候异常、降水增多B.矿产资源的开采加剧

C.地壳运动活跃度增加D.区域植被覆盖率提高

可燃冰是主要分布于深海、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结晶物质。

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图中水合物钻探区)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

图3为我国局部海域海水等深浅(米)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7、8题。

7.可燃冰

A.蕴藏于浅海大陆架,开采难度小

B.海底分布状况可用GIS技术进行普查

C.是清洁能源,其开发对海洋生物无影响

D.开发利用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8.五月份

A.曾母暗沙昼渐长夜渐短

B.我国南部沿海进入伏旱季节

C.珠江口的人海泥沙减少

D.海南岛上桃李芬芳

图3

图4为“我国某新能源汽车企业生产基地的空间扩展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9题。

9.该汽车企业生产基地不断扩展的主要目的是

A.寻求廉价劳动力B.接近人才与科技C.扩展市场规模D.接近原料产地

表2为我国甲、乙两个省级行政区及全国的人口数据。

读表,回答第10、11题。

表2

2002年

2014年

全国

全国

0-14岁

21.29%

11.43%

21.17%

16.49%

10.16%

18.62%

人口年龄

15-64岁

70.55%

77.79%

71.19%

73.45%

81.29%

72.05%

结构

65岁及以上

8.16%

10.78%

7.63%

10.06%

8.55%

9.32%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134

847

359

142

1281

393

10.2002年至2014年

A.医疗条件改善,全国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降

B.甲地就业吸引力强,劳动人口比重提升

C.乙地迁入人口多,老年人口比重下降

D.自然增长率低,两地劳动人口抚养负担加重

11.据表中信息推断,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甲地可重点发展

①有色金属冶炼业②信息服务产业③大型建材生产产业

④生物医疗产业⑤商务会展产业

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④D.②④⑤

12.史学家钱穆论述:

“从前的阡陌是很宽的,但后来阡陌被侵入而破坏后,即是所谓‘赋

税平’……按照亩数多少而收税。

”在这一过程中

A.井田制确立并得到普及B.贵族土地占有得以巩固

C.土地私有制度逐渐形成D.个体小农经济遭到破坏

13.西汉陆贾说:

“秦始皇设刑罚、为车裂之诛以敛奸邪,筑长城于戎境以备胡、越,征大吞小,威震天下……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

”吸取这一教训,西汉的做法是

A.奉行儒学,以德治民B.封诸侯王,因俗而治

C.设中朝官,强化君权D.清静无为,与民休息

14.据统计,唐代官绅墓葬中,80%的墓志署名只写官衔,仅有8%的以郡望(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署名,不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多数署郡望。

这说明了

A.民族交融淡化了族群之间的差异B.科举制度导致旧的门阀士族衰落

C.大一统局面改变人们的家国意识D.藩镇割据摧垮了世代荫袭的家族

15.从明代中期开始,民间的图书编纂出版事业出现了一个高潮,包括历史在内的各个学术领域名著不断。

出现这一现象的背景可能是

A.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B.杂剧散曲等市民文学兴盛

C.官府放松了思想控制D.明清之际思想启蒙的影响

16.“自边徼犬牙万里之远,皆上所自制命。

一郡之内,兵一官也,财一官也(兵权和财权分别有专官掌控),彼监此临,互无统属。

”材料描述的局面应当是

A.秦朝普遍推行郡县制度B.唐朝建立起大一统政权

C.北宋解决地方割据问题D.清朝加强对边疆的管辖

17.

表3晚清时期各区域城市化水平(%)

长江下游

岭南

西北

华北

长江上游

云贵

1843年

7.4

7.0

4.9

4.2

4.1

4.0

1893年

10.6

8.7

5.4

4.8

4.7

4.5

对表3理解正确的是

①政治治中心周边城市化水平最高②自然环境因素制约城市化水平

③近代工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④开埠通商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8.在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上书要求设立制度局,“将旧制新政斟酌其宜,草定章程”,然后交由有关部门实行。

这一要求遭到群臣反对,有军机大臣扬言:

“开制度局,是废我军机也,我宁忤旨而已,必不可开。

”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这反映了

A.维新变法运动顺利发展B.变法遭到守旧势力反对

C.军机处权力被彻底废除D.机构重叠加剧财政负担

19.民国初期,史学界对近代史开端的说法,有“明清之际”与“鸦片战争”两种观点。

到了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中国近代史著作则大多以鸦片战争为起点,鸦片战争开端说成为史学界主流观点。

这一变化说明

A.史学研究以近代史为主B.政府重视发展学术研究

C.民族危机影响史学研究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0.罗马帝国征服的亚洲行省的叙利亚、小亚细亚,北非行省的埃及经济都很繁荣,罗马向行省输出陶器、橄榄油、葡萄酒等产品,从行省输入粮食、纺织品、金属制品和奢侈品。

面对这种情况,罗马当局和法学家制定了

①规范商品交易活动的法律②适用于帝国各民族的法律

③调整平民贵族关系的法律④强化维护奴隶制度的法律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1.1757年起,印度的一部分由英国东印度公司直接统治,另一部分是附属于东印度公司的众多“土邦”。

1784年,英国议会通过新的《东印度公司法》,规定议会监督局来监督东印度公司的民政和军政。

对这一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A.东印度公司在印度贸易垄断权被取消B.英国议会掌握了对印度的最高决策权

C.英国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政治权利D.印度人民非暴力不合作斗争取得成果

22.“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形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下列选项与以上论述相符合的是

A.“历史是‘博古史’,是基于‘密谋与隐私的传奇’”

B.“历史发展的核心在于国家和精英层面的推动”

C.“历史研究必须是计量的,才能是科学的”

D.“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

23.以下图表所示内容对二战后世界形势产生的影响是

表4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

和政府首脑会议与会国构成情况

A.冲击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B.促进“万隆精神”的形成

C.导致西欧国家的普遍衰落D.形成了新的世界经济秩序

24.苏东坡不仅是一个文人,也是一种象征。

随着历史纪录片《苏东坡》热映,某校开展了系列活动:

品美食

东坡肉、糖醋东坡墨

鱼、东坡豆腐、东坡饼家喻

户晓。

临书法

苏东坡作为写意书法的代

表,其书法大胆创新,专门注

重意趣,打破了前人法度。

诵诗文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水调歌头》

 

图6

上述活动有助于同学们

①体味诗文里超然物外、乐观豁达的中华民族精神

②领略书法张弛变化中的文化内涵和辩证思维

③感悟饮食文化的创新源于对食物的历史内涵的提升

④获得知识的增益、文化的熏陶、人格的滋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5.回顾商务印书馆的120年,她彰显了民族命运与企业发展紧密相连的历史,体现了出版企业践行时代使命的独特方式。

在启蒙与救亡、革命与建设、改革与开放的历史浪潮中,她始终坚持民族利益至上,秉承“为国难而牺牲,为文化而奋斗”的神圣使命,传播马列,译介新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整理国故,传承经典。

商务印书馆的百年历史启示文化企业应

①坚持文化担当与经济效益双效合一的企业责任

②深化企业改革,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

③加快媒体融合,推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一体化发展

④有机融贯红色基因、民族传统、外来文化养料和时代生活底色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6.和诗以歌,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将传统经典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带领观众在咏唱中领略诗词之美、发现传统文化深层价值,即便往事越千年,情感依然相通,哲理依然鲜活,意境依然隽永。

该节目的热播反映出

①和诗以歌,咏唱经典,是传承经典诗词的最佳形式

②咏唱经典可以唤醒民族文化基因,契合人们的精神需求

③为经典注入时代内涵,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④经典诗词可以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7.中医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的传统医学,蕴含着古人先贤的哲学智慧。

对于作为五行之一的“火”,中医认为“郁火宜发,实火宜泻,虚火宜补,阴火宜引”。

下列选项所蕴含的哲理与之最相近的是

A.养生之道,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

B.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形气亦然

C.人命至重,有贵干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D.气滞血瘀者,当以祛邪为主;气虚血滞者,当以扶正为先

28.一支中国科研团队在南海进行珊瑚野外繁育实验。

初期,珊瑚死亡率超过95%,经过反复试验,努力攻关,针对不同环境采取不同种植方法,成活率达到了90%。

团队负责人表示:

能在海底成功繁育珊瑚,都是失败的经验堆出来的。

从哲学角度看,实验成功是因为

①科研团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大胆实践

②科研团队努力改造自然条件,建立新的联系

③科研团队把握了创新思维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偶然联系

④失败中孕育着成功,二者可以无条件相互转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9.由国务院办公厅主办的“我为政府站找错”平台开通以来,友纠错量迅速增长,2017年第四季度达14208条,月均4700多条。

这一平台的开通

A.能够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着力推动民主决策

B.引导公民监督政府工作,打造阳光便民政府

C.鼓励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保障公民权利

D.确保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维护政治生活秩序

30.宪法修改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事关全局的重大立法活动。

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在准确把握我国宪法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这次宪法修改必须贯彻的四个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严格依法按程序进行

·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确保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

·坚持对宪法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的原则

这充分体现了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②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

③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宪法要代表全体公民的意志

④把握好主次矛盾,保持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1.“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

”2017年末,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在京召开。

《共饮一泓水》《美美与共,和而不同》是本次大会的两张海报。

政治课上,同学们对两张海报进行了赏析,以下发言中最恰当的是

A.一盏青花瓷茶杯中盛着清茶,杯内茶水清亮,呈现出世界地图的映像,寓指“共饮一泓水”的各国政党在阶级基础、意识形态方面日趋一致

B.茶桌上,以茶杯为圆心,扩散出一圈圈涟漪,寓意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的主张影响深远

C.中式、西式、阿拉伯式茶杯共同出现在茶桌上,象征着本次大会作为世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D.三杯茶色泽清丽,水面呈现类似太极阴阳图形的明暗区隔,展现了各国文化中都有太极阴阳思想,各国政党可以将这一思想作为对话沟通的基础

32.中国一直在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不遗余力地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积极提供与自身实力相匹配的国际公共产品。

“一带一路”向世界提供互联互通、金融机构、共同发展、全球治理等物质和理念上的公共产品,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

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

①意味着中国是全球化进程的领导者和贡献者

②表明互利共赢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

③有利于推动全球化,维护全球自由贸易

④有利于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3.春运是中国最复杂的一次人口流动。

高铁速度是上去了,票价也上去了。

对于很多想要回家的人来说,高票价也是自己很难承受的,这时就更需要精细化地提供不同供给。

今年春节,铁路部门专门安排了小站也停、票价亲民的绿皮慢车,慢有慢的好处,这也是一种精准

服务。

从过去“能够回家就好”到如今“能够精准回家”,这一变化折射出

A.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改变B.高价服务无法满足顾客的需求

C.人们的消费能力日益增强D.铁路部门正在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

34.居民可支配收入,通常指家庭总收入扣除个人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及社会保障支出后的收入水平。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上海、北京、浙江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列全国前三名,其中上海以58987.96元位居榜首。

下列经济指标中,会对人均可支配收入产生最直接影响的是

A.恩格尔系数B.基尼系数

C.国内生产总值D.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35.“×××,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一则广告使“中间商”成为焦点。

中间商是指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参与商品交易业务,促使买卖行为发生和实现的经济组织或个人。

批发商和零售商、房地产经纪人等均属于中间商。

应当如何看待中间商?

下列阐释正确的有

①中间商可以缓解由产到销的困难,有助于生产企业加快资本周转速度

②中间商增加了流通环节的成本,推高了商品价格,因此没有中间商必然降低商品价格

③中间商在仓储、运输、搜集信息、借贷等环节更加专业,符合社会分工的需要

④规模越大的中间商的运营成本越大,不利于降低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60分)

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面问题。

植被指数是对地表植被状况的度量,反映天然植被覆盖或农作物长势情况。

植被指数随植被覆盖程度增大而增大。

(1)说出内蒙古自治区七月植被指数总体分布特点,并分别说明甲、乙两地植被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

(10分)

(2)读图9,描述河套灌区地下水埋藏深度的季节变化规律;3月份是该地区实施农田灌溉的

主要时段,说明其原因。

(10分)

河套灌区是我国的大型灌区之一,该地区排水渠多与灌水渠配套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引水、排水相结合的灌溉系统。

(3)说明河套灌区独特灌溉系统形成的地理条件。

(6分)

位于河套灌区的五原县有近百年的向日葵种植历史,目前种植面积达到120万亩,占全县总播种面积52%,产量达2.1亿公斤,已成为全国向日葵产业示范基地。

当地向日葵生产方式曾经以粗放种植和初加工为主,目前已形成集种子研发、试种培育、推广种植、精细加工、购销出口为一体的产业链条。

(4)概括当前五原县向日葵种植业的生产特点,并说明促使该地向日葵生产方式发生转变的主要举措。

(10分)

37.(34分)平等互惠的国际贸易是促进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材料一两宋时期,东南地区人口增长最快,晚唐至南宋,数十万官僚、军队和中原士民接踵而入。

于是东南沿海地区出现明显的海洋发展路向,依据区域资源优势,发展蚕桑、茶叶、陶瓷等生产,拓展海外市场,通过商品经济提高当地人口承载力。

东南地区海岸线长,海港优良,中唐以后海外贸易迅速成长,到宋朝达到鼎盛。

这也是东南经济超过中原的重要原因。

北宋中原地区的商品经济也有发展,但是内向型的,自然经济气息更浓。

而东南地区经济具有外向型特征,在海外贸易的拉动下,两浙、福建、江西等地的商品经济胜过北方。

太湖流域城镇集市密集和广州、泉州成为当时世界一流的外贸港口,就是最好的证明。

——摘编自葛金芳《两宋社会经济研究》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南宋时期海外贸易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10分)

材料二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状况

分期

对外贸易状况

1840年至1914年

中外贸易的年均增长率为4.4%.进口物量约增加3倍,出口物量增加约

2倍。

由于鸦片贸易的猖獗,中国由出超变为入超。

外贸中心从广州北

移至上海。

英国始终支配着中国的对外贸易尤其是进口贸易。

 

1915年至1931年

中外贸易的年均增长率为6.36%,出口的增长显著快于进口。

英国在

中外贸易中的绝对优势地位让位于美、日两国。

日本一度占中外贸易

总额的1/3左右。

到1931年,中国自美国的进口占进口总额的22.2%,

超过了日本。

1931年至1936年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大幅下滑,年均下滑率为14.7%。

美国在中外贸易

中居首位。

1937年至1948年

进出口货物无法正常通行,对外贸易剧烈波动,对外贸易总额最低的

年份不到4万美元,最高也只达到76万美元。

——摘编自杜恂诚《中国近代经济史概论》

(2)依据材料和所学,概括说明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总体状况。

(4分)任选表格中所列出的

四个时期中的一个时期,分析造成该时期对外贸易状况的原因。

(6分)

 

材料三1930年-1931年西方各国不经国际商讨,不顾别国的反应,强行设置关税和贸易配额。

为使本国工厂继续开工,依靠保护关税把竞争性的进口货拒于国外。

美国在1930年实行了前所未有的高关税率,造成了国际贸易的进一步衰退。

其他国家向美国出售的东西少了,而购买美国的货物就更少了。

西方各国竞相抬高关税,封闭本国的市场。

1933年6月召开了世界货币会议,以解决汇率和贸易问题。

美国在会议中的角色至关重要,而罗斯福申明美国当务之急是恢复国内经济,拒绝承担国际责任,国际合作的努力宣告失败。

新政也没有能够完全治愈危机,1933年以后,美国经济虽然复苏,但是速度很慢。

1939年,总产量仍然低于1929年的水平。

这与国际贸易状况密切相关。

二战期间,美国和英国发起一个计划,决心避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经济民族主义、贸易限制和货币不稳定,力求恢复自由贸易和通货稳定,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

各国在互惠的基础上进行大幅度削减关税壁垒的谈判,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推动了全球贸易的自由化进程,成为战后恢复和发展国际贸易的基础,促进了战后的经济繁荣。

——摘编自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870年起》等

(3)从材料中提炼一个主题,结合所学加以论证。

(14分)

38.(34分)工业遗存是一个城市的财富。

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海淀区西三旗建材城中路,即将成为一个带有工业产业记忆的地名。

2005年,某家具厂从四环迁到西三旗,六个独栋厂房、七八米高的房梁、随处堆积的木块、轰隆隆的生产线、大汗淋漓的工人……这些零散的片段构成了家具厂曾经繁忙的场景。

如今,为了顺应北京城市功能定位,用好海淀区科技优势,西三旗街道正在经历着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区政府发言人介绍了相关情况:

西三旗街道围绕产业发展的全新定位,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确了以发展1个重点产业(智能制造),培育6个特色产业领域(人工智能、工业互联、智能硬件、未来汽车、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完善作为支撑的1个科技服务业配套产业为核心的“1+6+1”的总体思路,全力打造中关村智造基地,不断夯实西三旗地区在中关村科学城中的分量。

随着优质项目的落地以及科技园区的建设,西三旗可吸引一批高新技术人才。

街道将进一步协助各园区在人才引进、配套公租房等方面积极争取普惠政策,为西三旗的科技创新招才引智,实现地区人口由劳动密集型向智力密集型转换。

通过对拆除后的用地整理再利用,西三旗地区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环境,完善配套建设。

近年来建成道路6条,在建道路4条,初步形成“十横七纵”的交通路;建成1所医院、3所养老院、1所幼儿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完成了3所小学改扩建;利用拆违后的空间新增及提升改造绿地11.3公顷,建成8个社区公园。

发布会上,媒体记者纷纷就此话题进行提问。

某报社记者:

西三旗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对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积极影响?

发言人:

某电视台记者:

政府将如何进一步推进这一工作?

发言人:

(1)假如你是发言人,你将如何回答两位记者的提问?

依据《经济生活》的知识补充①。

(8分)依据《政治生活》的知识补充②。

(8分)

百年老厂华丽变身

“二七厂”是北京二七机车厂的简称。

这座百年老厂将在2018年正式启动改造转型。

二七厂的历史可追溯到1897年比利时人修建的邮传部卢保铁路卢沟桥机厂。

工厂被义和团烧毁后,于1901年重新建立为长辛店铁路机厂,属京汉铁路局管辖。

这里是举世闻名的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的策源地之一。

在二七厂的厂区内,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交错,堪称中国铁路制造的“活历史”。

有多栋建于百年前的小洋楼,带着浓厚的欧式建筑特点。

当年这里住着外国工程师,后来这里是二七厂的办公场所。

如今,这座百年老厂开始了前所未有的转型。

于公而言,企业要配合首都的发展;于私而言,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要不断转型升级。

但原有的设备条件已经无法支撑二七厂的这次转变。

停产之后,老厂房该如何处理?

难道要就此沉寂?

有人认为可以在二七厂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