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6章 第2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2 新版济南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774179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6章 第2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2 新版济南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6章 第2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2 新版济南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6章 第2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2 新版济南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6章 第2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2 新版济南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6章 第2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2 新版济南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6章 第2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2 新版济南版.docx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6章 第2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2 新版济南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6章 第2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2 新版济南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6章 第2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2 新版济南版.docx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3单元第6章第2节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2新版济南版

传染病及其预防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五环节教学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⑵列举常见传染病的种类。

⑶学会比较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⑷说出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和预防措施。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由具体事例抽象出来的规律性的内容,为传染病的预防提供了理论依据,本节课教学方法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讨论、辩论、小组内的质疑、交流等多种学生活动,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充分地了解传染病的病因、特点、传染病的基本环节、传染病的类型和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的知识。

同时关注当前医学难题艾滋病的治疗的相关知识。

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学问题。

将课堂知识带入到日常生活,将生活中问题交给学生去分析和解决。

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收集一些艾滋病的录像片、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

课前搜集一些有关传染病的实例,我国开展的爱国卫生运动的相关资料和防控非典性肺炎、禽流感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

设计意图

激趣导入

5分钟

2013年4月,枣庄出现了首例禽流感患者。

患者张某,男,36岁,家住枣庄市市中区,从事建材批发工作。

因其接触到具有致病性的家禽鸡后,患者发热、咳嗽6天、憋喘1天后,于2013年4月21日晚到枣庄市立医院就诊,以“重症肺炎”收治入院。

22日晚上9时许,枣庄市立医院外科ICU病房紧闭,正在监护室接受救治的就是山东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张某。

患者22日出现的症状是ARDS和呼吸衰竭。

据专家介绍,所谓ARDS,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指肺内、外严重疾病导致以肺毛细血管弥漫性损伤、通透性增强为基础,以肺水肿、透明膜形成和肺不张为主要病理变化,以进行性呼吸窘迫和难治性低氧血症为临床特征。

同时,ARDS是急性肺损伤发展到后期的典型表现。

该病起病急骤,发展迅猛,预后极差,死亡率高达50%以上。

枣庄市政府立即启动传染病防控预案,对该患者隔离治疗,对其居住和活动的场所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消毒,并且关停市场上所有的家禽交易的摊点。

为什么禽流感会给人们带来如此的恐慌?

人类在应对禽流感所采取的措施的有何科学根据?

像禽流感、艾滋病等疾病和我们常遇到的心脏病、糖尿病有何不同呢?

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惑进入这节课的探

究之旅吧!

   

(课件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学生思考和讨论有关枣庄禽流感的疫情报告材料,来激趣导入新课。

2.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在轻松的气氛中进入学习状态。

从学生身体发育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发学生思考有关传染病的相关问题,激发学生们探究学习的兴趣,在轻松的气氛中自然引入课题。

预习展示10分

1.同学们阅读课文110-113页内容及图表,预习并完成《助学》第97页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相关内容。

2.各学习小组的代表展示和交流预习的情况,教师进

行必要的点评。

3.各学习小组的代表提出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1.学生开始预习并完成相关习题2.学生进行小组间展示预习的情况。

3.提出预习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疑问。

让学生自主预习。

学生不能自学的通过合作小组来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教师才点拨。

教师及时地了解了学生的学情和学习期待。

 

合作探究

15分钟

 

师:

同学们预习得非常认真,下面就围绕着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来进行传染病及其预防的学习和探究。

一:

常见的传染病

教师:

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有许多种,有些能够传染,有些则不会传染。

我们首先来探究一下什么是传染病?

【探究一】

⒈请同学们看课本第110页的分析与讨论,此表格列举了人类许多的疾病,请根据要求进行填表和完成以下问题。

疾病名称

能否传染

主要传播途径

流行性感冒

细菌性痢疾

流行性乙型脑炎

蛔虫病

足癣

肺结核

龋齿

学生:

各小组展示本组表格完成的情况。

⒉从这些疾病的传播方式来看,它们有什么哪些不同呢?

学生1:

我认为除了龋齿是不会传染的,表格中列举的其它疾病都能够传染给健康人的。

教师:

同学们预习和理解的非常准确,下面我们结合刚才的分析再来完成以下的问题。

⒊请你总结一下什么是传染病?

它有哪些特点呢?

学生2:

我认为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下人之间或人和动物之间传

播的疾病。

学生3:

传染病的典型特点是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教师:

人类感染的传染病非常多,人们为了更好地认识和防控它们,要对它们进行分类,根据每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的不同,我们把传染病分为四类,思考和回答以下的问题:

⒋每一类传染病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分别是什么?

请大家再次自主学习教材第111页的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传染病种类

病原体寄生部位

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

血液传染病

体表传染病

学生:

各小组展示本组表格完成的情况。

小组1:

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寄生在呼吸道黏膜,传播途径是空气和飞沫传播。

小组2:

消化道传染病的病

原体寄生在消化道黏膜,传播途径是饮食和食物传播。

小组3:

血液传染病的病原体寄生在血液里,传播途径是借助吸血动物进行传播。

小组4:

体表传染病的病原体寄生在体表皮肤,传播途径是通过接触传播。

教师:

大家刚才的学习是卓有成效的,既然传染病一旦流行和传染起来,会给人类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要积极的预防和控制。

下面我以2003年给我们国家造成巨大影响的非典疫情为例,请大家认真观看视频,思考和完成以下的问题:

【探究二】

  ⒌非典是什么类型的传染病?

它是怎样传播的?

学生1:

我认为它是一类呼吸道传染病。

它是依靠空气

和飞沫来传播的。

⒍为什么要把非典患者隔离进行治疗,不能让其随意四处少活动?

学生2:

我认为这样做能有效地防止病人四处活动,散播更多的病原体使更多的健康的人感染该病。

⒎视频中显示医护人员抢救完毕之后,为什么要给所有的地方进行不间断、全方位的消毒呢?

学生3:

我认为这样做的目的是把散播在空气中的病原体杀死,防止病原体感染健康健康人。

⒏科研人员研制出来的非典疫苗为什么在最短的时间里给大量的健康人来接种?

学生4:

我认为将非典疫苗接种到健康人的身体里,通过免疫系统产生防御非典病原体的抗体,增强了健康人对该病的抵抗力。

⒐为什么与非典病人接触的人那么多,有的人得了非典,而有的人却没有得呢?

学生5:

我觉得这与人的抵抗力有关,有的人抵抗力强,所以未被感染上,而有的人的抵抗力差,所以容易被感染上。

⒑结合非典的视频,你认为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几个环节?

学生6:

我认为传染病必须具备三个环节: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⒒结合这个视频你能否说出怎样预防和控制传染病?

学生7:

我总结的预防措施是: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⒓你认为传染病的传染性在什么时期最强?

学生8:

我通过查阅资料得出的结论是有些传染病在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了传染性,一般在发病的初期传染性最强。

教师:

大家总结得非常好,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会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远离传染病。

同学们你们是否知道每年的12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

(学生讨论回答)大家说得很好,是世界预防艾滋病日。

艾滋病的传染性极强。

自1981年美国发现世界第一例艾滋病患者以来,艾滋病在世界上迅速蔓延。

我国于1985年发现了第一例艾滋病患者。

艾滋病的死亡率极高,目前还没有根治的方法。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有关艾滋病的视频。

【探究三】

请大家结合刚才的视频,仔细阅读教材第113页的相关内容和同学们课前的社会调查的结果,思考和回答以下的问题:

⒈什么是艾滋病?

学生1:

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

⒉艾滋病病毒寄生在人体的哪些部位?

学生2:

病毒主要存在于患者的血液、精液、宫颈分泌物、唾液、

泪液、乳汁、尿液中。

⒊艾滋病的传染途径是什么?

学生3:

可以通过性接触、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器、移植带有艾滋病毒的器官或组织等,也可以通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通过胎盘、分娩、哺乳将病毒传播给胎儿或婴儿。

⒋艾滋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学生4:

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是反复出现低热,伴有寒战,消瘦、疲乏无力、极度嗜睡无力,不能支持平常的体力活动。

慢性腹泻是某些艾滋病患者十分明显的早期临床表现。

另有淋巴结肿大,皮肤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⒌怎样预防艾滋病?

学生5:

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阻断传播途径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措施。

【教师总结】

同学们分析得很透彻,谢谢同学们的认真参与!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关爱和尊重艾滋病患者。

通过自己的行为努力构建一个不歧视艾滋病感染者的良好的社会环境。

【拓展延伸】

整理课前收集的有关艾滋病的信息资料,确定一个主题,制成墙报进行展览和宣传。

教师:

今天大家的学习得非常认真,圆满、地完

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下面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吧!

同学们填写一下《助学》第99页的【自我感知】的内容。

 

学习小组成员依据生活常识和课前获得的有关资料来判断表格中的疾病是否是传染病.不仅促成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也给学生带来成功展示自己成果的喜悦的心情!

也为后面传染病的防控措施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自主学习,然后小组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的结果。

教师进行必要的点评。

 

归纳课件上展示的【探究二】的问题,提升对知识的理解。

 

结合多媒体教学来完成【探究三】的内容。

 

 

指导学生依据填表,培养学生处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同学们交流讨论、明确传染病的环节和预防措

施。

学以致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观看非典的视频,了解有关传染病的基本环节,预防措施等知识。

 

播放艾滋病的视

频,结合课本的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艾滋病对人类的危害。

了解毒品的本质,让学生明白珍惜生命,远离艾滋病,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对每一个人都很重要。

 

拓展延伸让学生学以致用,学会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同时扩大了自已的知识面,提高了能力。

 

巩固反馈

5分钟

 

课堂达标检测题:

一.选择题

 1.自2009年3月以来,墨西哥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先后拉响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发的警报,并且已有全球发展趋势。

为预防“甲型H1N1流感”,人们总结出许多有效的措施,下列哪项不是属于切断“甲型H1N1流感”传播途径的措施()

A.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B.室内经常

雾化消毒

C.在人群集中的地方戴口罩

D.将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2.科技都在2009年5月19日发布的《甲型H1N1流感科研进展摘要》中指出:

5月6日,加拿大完成3个甲型H1N1流感病毒样本的基因测序工

作,这是世界上首次完成对这种新病毒的基因测序,将为研制疫苗打下基础。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从免疫角度看,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抗体

B、甲型H1N1流感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

,属于消化道传染病

C、对已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控制传染源

D、通过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使人获得的免疫,属非特异性免疫

3.某医院接收一位禽流感病人后,及时对该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对病人的衣物和饮食用具进行严格的消毒。

这两项措施分别属于()

A.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B.

保护易感者、切断传播途径

C.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D.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者

4.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

病的是()

A.肺结核B.贫血C.高血压D.近视眼

5.下列哪种行为可能传播艾滋病?

()

A.与艾滋病病人共用卫生间B.与艾滋病病人握手

C.患艾滋病的母亲哺乳婴儿D.与艾滋病病人拥抱

6.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做()

A.抗原B.传染源C.传播途径D.易感人群

7.大灾之后要防大疫。

四川的汶川地震之后,我国政府在积极抢救伤员的同时,还组织大批防疫人员对灾区进行喷药消毒。

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控制传染源B.保护易感人群C.切断传播途径D.改善生活条件

8.不随地吐痰,保持住房和公共场所的空气流通,戴口罩等,主要是为了预防:

(  )

A.呼吸道传染病B.消化道传染病C.血液传染病D.体表传染病

9.肝炎具有传染性,患者传染性

最强的阶段是(  )

A.发病前B.发病初期表现出症状时C.发病中期D.病症最严重的时期

10.下列各项中,不是病原体的是(  )

A.肝炎病毒B.痢疾杆菌C.蛔虫D.传播疾病的蚊子、苍蝇

11.以下哪些疾病不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

(  )

A.脊髓灰质炎B.禽流

感C

.肺结核D.阑尾炎

12.某人不小心被铁钉扎伤了脚底,医生在清理伤口后给他注射了破伤风抗毒血清,

注射的物质及预防措施分别是:

(  )

A.抗原,控制传染源B.抗原,保护易感者

C.抗体,控制传染源D.抗体,保护易感者

13.我国政府为在20世纪末在我国消灭小儿脊髓灰质炎,近几年来,在每年的12月和次年的1月,对全国6周岁以下的儿童进行强化免疫,服用脊髓

灰质炎疫苗。

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角度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

A.人工免疫B.控制传染源C.切断传播途径D.保护易感人群

二.填空题

 14.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

202009年3月,墨西哥和美国等国先后发生甲型H1N1流感后,甲型H1N1流感疫情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流行。

(1)从结构上看,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没有结构的生物。

(2)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甲型H1N1流感患者属于其中的。

(3)日常生活中预

防甲型H1N1流感,应该勤洗手,并彻底洗净;与病人密切接触者应戴医用口罩。

同时,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包括睡眠充足、吃有营养的食物、多锻炼身体等。

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上述做法的主要目的分别是和。

15.2003春季,在中国和其他许多国家都发生了流行性非典型肺炎。

非典型肺

炎是SARS病毒引起

,主要通过飞沫和空气传播的。

专家建议,在“非典”防治工作中对“非典”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要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还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传染病学分析,S

ARS病毒属于。

(2)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中属于。

(3)对“非典”病人要早发现,早报

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中属于。

 

 

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课堂达标检测题。

课堂检测要及时互纠,查缺补漏进一步提升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练习训练加强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明确的完成目标。

实施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共同提高完成教学目标。

测试评价

10分钟

书面作业

A层次作业:

《新课程助学丛书·生物助学》第98页的当堂达标的1、2、3题。

B层次作业:

第98页的4、5、6、7题。

C层次作业:

第98页的8题

学生独立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