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产业如何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770473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5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产业如何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物流产业如何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物流产业如何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物流产业如何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物流产业如何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流产业如何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docx

《物流产业如何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产业如何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流产业如何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docx

物流产业如何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

 物流产业—如何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

在我国,物流是否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

物流产业的边界如何界定?

怎样才能促进我国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

这些无疑是我国物流业界慎重思索的问题。

    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含义具有多层次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可以细分到不能再分为止,并且内涵不断充实,外延不断扩展。

可见,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是动态的。

物流业当然也不例外。

 

    一、物流产业的界定

    我国2001年4月17日颁布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定义: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可见,物流活动提供的是一种以运输、储存为主的,多种功能相结合的服务活动。

因此,物流产业属于广义的服务业范畴。

根据三次产业分类法,可以将物流产业归为第三产业范围。

这一划分方式得到了广泛认同。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物流产业究竟包含哪些企业?

是否以运输、储存、搬运、包装、商品流通信息处理等为主要业务活动的企业都可以归属在物流产业范围之内?

近年来,各种专业化物流企业的大量涌现,及其表现出来的快速发展趋势表明,专业化物流服务作为一个新的专业化分工领域,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新兴产业部门和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国家标准局编制和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对产业的划分中,还不包含物流产业。

交通运输、仓储业是独立的产业。

目前,对物流产业的界定还比较模糊,需要引起理论界的广泛重视,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二、物流业当前在我国是否形成了一个产业 

    如果将物流产业与同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产业做一比较。

旅游业是中国与国际接轨最早并紧跟世界潮流发展的行业。

最新统计显示,中国旅游业固定产值已达7861亿元,有各类旅游企事业单位近27万个,各类旅游住宿设施25.4万个(含旅游饭店1万多家),各类旅行社近9000家,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3000多

万人。

中国旅游业总收入正以平均12.7%的速度增长,高于国内生产总值7.4%的平均增长率,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同为第三产业,发展较为成熟的旅游业的各项统计数据非常清晰,其收入以及占GDP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而物流业的发展还没有系统量化的统计口径及指标。

在讨论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时,必须意识到以下几点:

 

    

(1)物流产业的资产总量是否明晰?

 

    

(2)物流业的从业人员到底有多少?

 

    (3)物流业作为一种产业的年产出量有多大?

 

    (4)物流业自身发生的成本、形成的利税总量有多少?

 

    (5)现代物流产业所应用的标识性科技成果是什么?

 

    在与旅游业比较过程中,构成物流产业的基本统计数据和指标也是一片黑大陆。

当需要加速发展物流产业,各个地方政府把物流产业作为一个支柱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加以扶持的时候,必须对上述问题予以重视并作系统全面地考虑。

 

    三、为什么要发展物流产业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网络经济的兴起,全球物流服务业加速发展。

上世纪90年代,全球物流年均增长7%以上,高于同期GDP增幅。

2000年,全年物流产业规模为3.6万亿美元,与世界旅游业总收入基本相当。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得企业的采购、仓储、销售、配送等协作关系日趋复杂,企业间的竞争已不仅是产品性能和质量的竞争,也包含物流能力的竞争。

目前我国不少企业仍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以生产为中心的管理模式,造成一方面生产企业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过大,占用资金较多;另一方面,运输仓储企业有效货源不足,现有设施不能充分利用,导致企业周转资金不快,经济运行质量不高。

有资料显示:

1999年,我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流动资本占用为31042亿元,资本年周转速度为1.2次,而发达国家的周转速度为15-18次。

如果我国企业的资本周转速度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我国3万亿元流动资本将相当于45万亿元以上。

据世界银行估计,我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16.7%,也有人估计为20%左右。

2000年我国GDP为8.9万亿,按20%计算为17800亿。

如果全社会流通费用降低1个百分点,就可节约资金178亿元。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我国还没有针对物流产业的统计指标体系,上述只是某一年份的估计值。

无论从与全球经济接轨角度还是从我国市场对物流服务的需求角度来看,我国都有必要促进物流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四、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运输、仓储、包装等行业已有长时间的发展,然而作为将几种功能有机结合的物流产业还尚未形成。

从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的物流产业正处于形成阶段。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国内企业对物流服务需求不足,现代物流的观念尚未在工商企业中得到普及,对现代物流的认识有待提高;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大部分企业(47%的生产企业和62%的商业企业)还没有考虑过以什么样的标准来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商。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成本还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不少企业对第三方物流

供应商选择的标准已发生了变化,对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重视了。

考虑过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标准的企业中,作业质量和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能力,成为衡量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首要标准。

这说明,企业已经意识到物流效率的重要性,对物流能力开始重视,物流企业在进行服务策略的定位时,要有针对性。

 

    2、物流企业作为新兴企业,近几年来发展速度较快,少数企业能结合自身优势,与国际接轨,如宝供公司等企业。

但绝大多数物流企业存在工作质量不高,服务内容有限,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原始和单一,服务项目、收费标准随意性较大,物流企业组织规模较小,缺乏必要的竞争实力,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物流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绝大多数企业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不能形成完整的配套物流服务。

 

    3、基础设施、技术装备水平落后,信息化水平低,专业人才匮乏。

 

    4、各级政府都将发展物流业提上了议事日程,积极为物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但由于我国物流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机制不健全,竞争秩序不规范,现有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方式尚不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

 

    5、关于现代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作比较滞后。

对物流产业概念的界定、物流企业的界定、单个物流作业环节提供的服务与一体化物流作业服务的界定、物流业投入产出统计指标体系的计量界定等理论与实践问题尚且无章可循。

 

    我国物流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首先必须明确我国物流业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发展现状,然后从这些实际出发,逐步解决问题,为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打良好基础。

  

关于国有物资企业向物流企业转型的思考

1994年以来,全国物资系统出现持续亏损,众多国有物资企业(以下简称物资企业)步履维艰,与当前蓬勃发展的物流企业呈现彼消此长的明显反差。

昔日辉煌的物资企业为何一蹶不振?

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其发展路在何方?

本文拟就此进行探讨。

  一、物资企业与物流企业的本质区别

  在一些物流企业管理教材中,将物资行业等同于物流行业,把物资企业视同物流企业,我们实在不敢苟同。

本文认为,物资企业与物流企业既有相近相似之处,更有本质差异。

  二者的相同点是均属第三产业的流通服务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从事流通服务的市场主体。

二者均通过流通服务,实现物资、物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为加快国民经济发展和提高国民经济质量服务。

但二者之间存在着本质差异。

主要表现在:

  1.从服务对象看,物资企业的“物”是指工业品生产资料;物流企业的“物”是指物品,包括生产资料、生活资料、退货和废弃物等,二者含义不同。

物资企业连结工业品生产资料的生产与消费,从生产企业购进物资销售给消费者,在这个流通过程中从事各种流通活动,把销售服务作为主要对象。

物流企业的服务对象涵盖面则要宽得多,除销售物流外,还包括生产经营企业的内部物流,以及外部的退货物流和废弃物回收物流,也即以物品流通全过程的综合性服务为对象。

  2.从企业功能看,物资企业从事一手购进、一手销售的营销活动,主体功能单一,虽然也配合销售实施运输、储存、装卸、包装和信息等服务,但均系从属并服务于销售的辅助动能,且彼此分割,忽视成本核算。

物流企业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包装、加工、配送及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要素实施有机结合,集成系统,形成完整的供应链,进行一体化管理,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满足用户日益多样性、个性化的物流需求。

物流企业关注“效益背反”,追求整体最佳状态。

  3.从服务目的看,物资企业服务的目的是在搞好供应、扩大销售中谋求购销差价、取得利润。

在确保一定利润的前提下,尤其是在物资价格暴涨取得高额利润的情况下,往往忽略或不计成本。

物流企业的服务目的是以尽可能低的成本,为用户提供尽可能周到的物流服务,包括提供货物运输、储存、包装、加工、配送等有形服务,以及提供物流方案设计、物流信息管理等无形服务,这是物资企业难以企及的。

物流企业为社会提供全面、多样化的物流服务,并在物流各功能、要素实现增值服务,降低成本,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从管理体制看,物资企业是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产物。

由于在理论上接受了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的观点,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1957年我国建立起了一套重要物资由国家集中统一管理,以计划分配调拨为主的物资管理制度和流通体系。

其特点是把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流通分离开来,生产资料又限定为工业品生产资料,即把农业生产资料分离开来,以计划分配调拨取代工业品生产资料市场流通。

在这种体制下,物资企业作为物资部门组织生产资料的基层单位,既执行国家物资部门的职能,又担负着物资经营业务。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优胜劣退,物资企业大多成为弱势企业。

物流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它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和完善,探索出一套物品的物流管理经验,尤其是在物流中运用现代科技,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流通领域的新态势表明,现代物流企业是物资企业的发展方向,物资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势在必行。

    二、物资企业转型面对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物资企业的生产资料主业经营逐年萎缩,市场占有率连年大幅下降。

2000年,全国物资系统物资销售总额仅占全社会物资销售总额52000亿元的5%,整体经营规模和经济实力明显削弱,给转型带来了困难。

同时,在流通领域还存在着物资企业转型的许多制约因素。

  1.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和影响仍然存在。

一是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物资企业领导和职工的改革开放意识、市场竞争意识和企业创新意识仍然不强,习惯于传统物资营销方式,在市场竞争中开拓进取办法不多,与物流企业要求的创新发展能力差距较大。

二是行业垄断、部门分割、地区封锁的体制性障碍尚未完全破除,社会主义统一市场尚未形成,多头管理和相互划分导致流通的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低,流通不畅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

三是生产资料市场发育不完善,规范化、法制化、现代化程度低,市场管理的法规不健全,政出多门和不平等竞争的现象较为普遍,伪劣产品屡禁不止,不少市场仍然处于无序状态。

地方保护主义现象时有发生,割裂着市场的统一性。

 2.企业背负的历史包袱沉重。

一是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大量难以收回的应收帐款和改革开放经济过热年份形成的“三角债”,造成企业自有流动资金捉襟见肘。

二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就业方针导致物资企业目前一方面人浮于事,且部分员工年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另一方面企业缺乏懂业务、会管理、善开拓、能创新的科技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后劲。

三是由于长期以来在经济建设中重生产、轻流通,以及改革开放后物资企业上缴国家利锐多,国家对物资企业投资少,造成物资企业流通基础设施严重落后,技术装备水平低下,影响流通效率的提高,致使物资周转慢、库存大、占用资金多,经济效益差。

  3.流通服务方式单一,经营管理水平不高。

一是服务方式和手段简易。

物资企业大多仅能分段提供运输、仓储、装卸、加工、送货等流通服务。

有的县级物资企业至今仍用手扶拖位机运输,送货、装卸仍是人拉肩扛。

二是企业组织规模和经济实力大多偏小,缺乏必要的竞争实力,难以取得规模效益。

因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萎缩不振,市场份额缩减,由物资流通的“主渠道”变成了“支渠道”。

三是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服务质量总体不高。

不少物资企业经营粗放,管理混乱,规章制度流于形式,难以为用户提供适时、适量、适质、齐备、便捷的规范化服务。

四是企业内部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滞后。

由于全国物资系统没能建成覆盖全国的信息网络,虽然不少物资企业配备了电脑等装备,但难以提供准确、及时、实用的信息,指导决策和营销,现代化设备成了“花架子”。

  4.改制改组未到位,企业机制不适应。

一是省市、地市级物资部门虽然成建制改为物资集团总公司或物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但大多是换个牌子的“翻牌公司”,仍是产权模糊、权责不清,沿袭传统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现代企业制度远未建成。

二是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不够深化。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物资企业虽然普遍地开展了以人事、用工、分配三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制度改革,收到了一定成效。

但是从整体上来看,物资企业的机制转换还是初步的,在企业管理特别是财务、资金管理上还很薄弱,经济效益低。

由于物资企业大多连年亏损,分配档次难以拉开,职工队伍不稳,有的人才外流,企业凝聚力明显下降。

三是企业约束机制乏力。

有的企业领导盲目决策,出现不少“三拍”(即拍脑袋决策、拍胸膛保证、拍屁股走人)工程项目,资金有投无回;有的用企业流动资金炒股票、搞期货,造成巨额资金损失;有的“官位”升上去,公司跨下来,或提前退休了事,或易公司当“官”;有的盲目为外单位甚至个体、私营企业提供银行贷款的经济担保,造成经济损失。

有的企业领导以权谋私、损公肥私、收受贿赂、挥霍浪费。

对企业业务骨干管理乏力,“体外循环”现象时有发生,使企业雪上加霜。

  5.政策环境不宽松,市场竞争不公平。

一是在税收政策上,由于税制改革,物资企业由过去按进销差额的10%缴纳营业税改为按进销差价的17%缴纳增值税,税负加重。

而对个体、私营流通企业采用包税制,税率仅为物资企业的15%,使物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二是在财会制度改革上,国家大幅提高折旧率,企业成本大增。

三是在投资政策上,多年来国家对流通行业的投资少,对物资企业的投资更少。

四是在金融政策上,工业企业贷款易而物资企业贷款难,常使自有流动资金紧缺的物资企业束手无策。

五是在改制政策上,兼并破产政策不适用于物资企业。

这既不符合国有企业改革总体要求,也不利于物资企业建立合理的市场退出机制。

    三、物资企业转型的对策思考

  在近年物资企业整体滑坡的情况下,仍有部分物资企业通过深化改革,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具有向物流企业转型的优势和物资基础。

这部分物资企业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创造条件,发展物流,逐步转型,将是可行的。

  1.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物流理念。

物资企业转型首要的是转变观念提高物资企业职工的物流意识,特别是企业领导的物流意识。

目前应着力抓好“三转变”:

一是由计划经济观念向市场经济观念转变。

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产物的物资企业,只有从计划经济的传统观念束缚中解脱出来,克服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影响,才能向物流企业转型,与市场经济接轨。

二是由市场垄断分割观念向市场一体化观念转变。

物资企业要解放思想,树立变市场条块分割为全国市场一体化,变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分割为商品市场一体化,变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分割为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的新观念。

三是在企业管理观念上,要在企业的思想观念、经营战略、内部管理、服务水平、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根本改变,使现代物流理念深入人心。

  2.深化企业改革,实现制度创新。

按照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国有资本从物资流通行业退出是必然趋势。

因此,物资企业不论规模大小、实力强弱,都应按照符合市场规律的产权形式规范,走先改制、后转型的路子。

但从现状看,要物资企业全部退出市场也不现实。

由于企业领导和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相关政策也未完全到位,因而为平稳过渡,避免震荡,保持社会安定,须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从目前各地物资企业产权改革看,主要有两个层次、两种模式:

一个层次主要是在省市以上的物资企业建立以国有资产为运营主体的母子公司体制;另一个层次主要是在地、市、县级物资企业形成以国有资本逐步退出为主的多元主体、多种形式的产权体制。

改制方式包括资产置换、重组再生、兼并联合、整体或部分买断等,使国有独资企业改制为职工参股、控股或全部职工股的多元产权主体,国有资本实现部分退出或全部退出。

经营上实行承包、租赁、国有民营和民有民营等多种方式。

同时,结合转换企业机制,并在围绕和抓住企业主业优势的基础上,向相关领域延伸,发展现代物流。

  3.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开展现代物流业务。

发达国家的现代物流是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各种物流功能、要素进行整合而发展起来的。

从现状看,我国许多物资企业拥有一定规模的用地、仓储设施、运输装卸手段和加工配送能力等物流资源,具有相当的开展现代物流服务的物质条件。

充分利用这些物流资源,按照现代物流管理方式进行整合,开展现代物流服务是完全可能的。

关键是调整企业发战略。

调整企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应该是:

以物流企业为方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业务创新为主线,以整合物流功能、要素为重点,以降低流通成本和提高物流服务质量为中心,切实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如物资经营企业可以选择物资为主业的集中经营战略或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多样化经营战略;物资储运企业可以选择物资储存为主业的运输集中经营战略或以储为主、储贸结合的多样化经营战略等。

不论企业实施何种经营战略,都应对企业内部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和一体化,形成企业物流。

在此基础上,发展工物、物物联合,对企业外部物资资源整合与合作,与生产企业和其他物资企业开发社会化物流,并合作组建第三方物流企业。

  4.打造几家大型物流企业,重视应用信息网络技术。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跨国物流公司纷纷以雄厚的资金和技术优势抢滩中国市场。

势单力薄的物资企业很难与之抗衡,需要打造我国大型物流企业,利用本土优势与之竞争,并积极创造条件,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物流市场的竞争。

物资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而物流企业则是技术密集型企业。

打造大型物流企业,利用先进技术改造和提升物资企业,需要投入巨额资金。

因此,应选择规模大、资金足、管理严、班子正、队伍强、效益好的物资企业,按照自愿互利原则,发展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界联合,吸纳国有、集体、民间资本和引进外资,利用现代科技和管理经验,在更大的范围内整合物流资源,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大型物流企业应充分重视信息和网络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

当前要重点抓好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逐步实施,稳步建设。

在不断满足实际需要中发展,在需求和技术进步中逐步提高,形成物流信息平台,提高物流营运水平,为实现集约化经营,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5.推行现代物流服务方式,加快物流服务网络体系建设。

朱总理在第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逐步推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代理制、电子商务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

省市物资企业集团应有计划、有目的地牵头组织、逐步推行。

一是组织集团直属企业及部分市县物资企业建立连锁经营网点,使目前分散分割的物资流通网点逐步形成分层次的、具有相当实力的连锁经营网络体系。

二是有选择地在一些经济发达、交通枢纽的中心城市,建设和改造一批物流配送、加工中心,建成配送、加工网络系统。

三是改进物资运输方式,发展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推广集装箱、托盘和汽车门对门运输先进方式,实现运输、包装的标准化。

四是由有志于现代物流事业、年富力强,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组成强有力的班子,由他们物色一批职工,组成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并多渠道筹措启动资金,从业务熟悉的几个品牌品种如钢材、水泥等入手,开展代理制,逐步实行代理、配送、加工等有机结合,以全新的企业、诚信形象和优质的物流服务赢得市场。

 电子商务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模式创新

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的核心必须以物流管理为基础。

电子商务活动中任何一笔交易,都是由四种基本的“流”,即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所组成。

物流过程具体包括运输、储存、配送、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各种活动。

电子商务通过网络准确及时监控物流的运动。

当前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瓶颈是物流管理滞后,主要表现在物流的支付系统、配送系统和安全系统三个方面。

电子商务推动下的物流管理是以物流信息化为基础的,这种新型的物流配送使商品流转较传统方式更加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和社会化,既减少库存和资金积压,又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电子商务为物流企业提供了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为物流功能集成和物流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因而分析电子商务支持下的企业物流特点,以及建立宏观和微观双控型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模式,就成为企业面对现代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一、我国物流业与国际物流业发展的现状

  国务院于1991年5月12日批准建立天津港保税区。

  天津港保税区瞄准了与国际物流服务贸易接轨的方向,使其成为中国北方国际物流的最佳通道。

天津港保税区实现了采购供应网络化、展销服务网络化、电子信息网络化、交通运输网络化,同世界上100  多个国家建立了进出口贸易联系。

天津港保税区按照建设国际物流运作区的目标,初步形成了三大功能体系,即国际物流的集散、分拨、配送体系,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国际物流中心。

现在已经建立了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开通了连接全国干线的铁路转运站,建立了国际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启动了国际物流示范基地和空港国际物流区的建设。

保税区内现有94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

2000多种进出口货物在保税区得到分拨配送,保税区10年累计完成进出口货物总值292亿美元。

天津保税区吸引了日本住友公司、韩国三星集团、美国德纳公司等一批国际知名的物流企业,进一步提升了保税区作为国际商品集散、分拨、配送中心的功能。

  世界著名物流代理企业美国的“联邦快递公司”,对货物配置通过电子信息进行动态跟踪和信息自动处理。

美国摩托罗拉实行24小时全天候物流管理,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美元,约占本市电子信息业销售收入的一半,年利润6亿美元,占该全球公司利润的45%,  这是该公司成功实现“物流代理”管理的必然。

  随着上海APEC通关系示范系统工程的建立,全球四大物流快递企业,联邦快递(FEDX),中外运敦豪(DHL)、联合包裹(UPS)、荷兰天地快运(TNT  )入主联合快递中,加速了向中国物流市场的扩张。

据了解,四大外资代理国际快递价格均低于中国邮政EMS的10%~15%。

  这四家国际物流企业先后在上海的APEC通关系统工程采用的高科技快递工具DIAD(速递资料收集器),是业内第一个可将货件签收人的签名数字化的便捷式高科技设备,收货公司只要用它扫描包裹上的条码,便完成快递记录。

高科技成为现代国际物流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我国于1997年,国家批准建立全国库存商品调剂网络中心,目前拥有83家分支机构,123家会员企业。

该中心推出七大电子设备模式,  形成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系统。

这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库存商品在线交易专网。

“全库网”采用的是B2B电子商务模式。

  虽然物流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当前我国物流业发展总体滞后,具体说存在以下问题:

  1.物流观念陈旧,缺乏现代物流理念。

对现代物流在提升运输产业水平、推动经济发展和增加经济效益方面作用认识不足。

  2.商业环境相对落后,造成物流布局不合理,专业化服务程度低,自营物流比例过大,专业物流代理服务得不到充分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