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过秦论》教学设计教案详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83102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过秦论》教学设计教案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过秦论》教学设计教案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过秦论》教学设计教案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过秦论》教学设计教案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过秦论》教学设计教案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过秦论》教学设计教案详案.doc

《高一语文《过秦论》教学设计教案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过秦论》教学设计教案详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语文《过秦论》教学设计教案详案.doc

《过秦论》教学设计

科目:

语文授课年级:

高一年级(第一册第21课)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过秦论(第一课时内容)

计划

学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结合教学内容及新课程三个目标维度进行具体描述)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贾谊和赋的特点,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即:

排偶句的运用。

②积累文言知识,尤其是词类活用知识;归纳掌握三种古汉语特殊句式。

③认识贾谊对秦代暴政的批判——“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诵读法、串译法;学习了解对比论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领略秦一统天下的壮观气势,探究其迅速灭亡的教训。

培养正确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观。

教学重点(重点内容及解决措施和方法)

1.掌握文中的通假字,理解文中词类活用现象,掌握文言文特殊句式。

教学难点(难点内容及解决措施和方法)

2.掌握文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利用对比论证的方法了解秦王朝兴亡的历史过程,分析秦的迅速灭亡的原因,理解“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涵义。

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

2.诵读法、串译法、合作法。

教学媒体

印发导学案,准备录音或范读。

板书设计

过秦论

1、贾谊的介绍2、写作的背景、写作意图3、解题:

过秦论(赋)

4、课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5、提问:

小组讨论:

秦国在秦孝公时代崛起的三大条件是什么?

6、翻译练习:

①第一段两句,②第二段三句。

7、①在第二段课文中,此阶段的秦国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秦国战胜六国的原因有哪些?

②面对秦国的发展强盛,诸侯国有什么对策?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导入

1、介绍作者

2、介绍写作背景

3、介绍写作意图

4、解题

(二)整体感悟;找出中心句

(三)研读第一段

(四)研读第二段。

(五)课堂总结

2分钟

1分钟

2分钟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12分钟

10分钟。

6分钟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论史的古文,在上课前我先来考考大家的历史知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是?

中国第一次农民起义是?

强大的秦国为什么二世而亡,成为一个短命的王朝?

西汉大才子贾谊对此作出了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过秦论》,探讨秦亡的原因。

1、文章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

洛阳人。

18岁时以能读诗书、善属文,

所著政论文有:

《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

2、写作背景

春秋战国,群雄争霸,战乱纷争。

秦国实行商鞅变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最后秦兼并了六国。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起义,秦朝灭亡。

3、写作意图

西汉初期,经历了春秋战乱到楚汉战争,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土地荒芜,人民流亡,人口减少,经济凋敝。

面对这种情况,同学们,如果你是皇帝,你会怎么办呢?

(创设情境,引导思考)

同学们说得很好,面对这种情况,统治者应该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发展生产,恢复经济也就是孔子和孟子的共同主张:

施行“仁政”。

贾谊针对这种现实写下了《过秦论》。

他希望汉统治者能吸取秦灭亡的教训,推行“仁政”以求经济发展,社会安定。

即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

4、解题

过秦:

指出秦的过失。

过:

指出…的过失论,表明文体是一篇议论文。

本文也是汉赋中著名的一篇。

“赋”作为一种文体,它的特点:

1)用词:

辞藻华丽。

2)修辞:

渲染夸张,多用比喻、排比、对偶等

3)讲究声韵的美

4)内容上:

咏物说理,通过山水、风物、鸟兽、等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尾议论,寄托讽喻。

贾谊的《过秦论》被鲁迅评为“西汉鸿文”,其文议论风发,挥洒自如,气势磅礴,雄辩有力,感染力极强。

现在就让我们来听录音,读文章,感受这种它的语言风格。

(二)整体感悟:

听录音,了解文章内容,找出中心句。

教师疑问:

课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要求学生听录音,了解文章内容,找出中心句?

教师说明中心句: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三)研读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注意读出节奏和气势。

2、小组讨论翻译。

•通假字:

外连衡而斗诸侯

•词类活用现象: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

3、翻译测试。

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②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4、教师提问:

这一段叙述(秦孝公)时期的秦国(崛起)阶段。

5、、小组讨论:

秦国在秦孝公时代崛起的三大条件是什么?

(四)研读第二段。

1、齐读第二段。

小组合作选择翻译译第二段的三个句子。

①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举为一。

③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仰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教师纠正学生的翻译错误,并提示注意该段重点的翻译词和句式。

(五)课堂总结

1、在第二段课文中,此阶段的秦国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秦国战胜六国的原因有哪些?

引导:

答案在哪里找?

第二段中哪些是些秦国的句子?

找出来概括。

2、面对秦国的发展强盛,诸侯国有什么对策?

3、教师讲解总结第一课时的内容。

学生倾听教师的提问,思考回答教师的问题;第一问,答:

(秦朝)、第二问答:

(陈胜吴广起义)

学生聆听教师介绍。

学生听教师介绍。

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假设性问题并回答。

学生倾听教师的评价小结。

学生思考课文题目用意,倾听教师关于“汉赋”的讲解和对本文的评价。

学生听录音默读课文,寻找出课文的中心句。

齐读课文第一段,学生按要求翻译。

学生小组讨论翻译。

学生小组讨论翻译。

学生回答括号内内容。

学生思考回答:

a秦的地理优势b、秦孝公的政治雄心——统一天下

c、正确有效的内政外策(耕战、连衡)

学生齐读第二段,翻译三个句子。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1、①领土日益扩大。

②诸侯国臣服朝拜。

原因:

蒙故业,因遗策。

2、①采用合纵政策(原文:

合从缔交,相举为一)②广纳人才,组建军队,仰关攻秦

学生记录教师第一课时内容总结。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了解写作背景为学习课文做铺垫。

培养学生的思考判断能力。

了解文学“汉赋”的常识。

通过解题了解

本课论述的中心。

培养学生的阅读判断能力了解本文中心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积累文言知识,尤其是词类活用知识;归纳掌握三种古汉语特殊句式。

了解文学常识和翻译特殊句式的方法。

认识秦强盛统一六国的原因

课后作业(书面、研究性、操作性、实践性及综合性作业)

预习第三至五段,完成语文练习册《过秦论》。

教师课后自我评价及反思

教师(签名):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