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活动记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70001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团结活动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民族团结活动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民族团结活动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民族团结活动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民族团结活动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族团结活动记录.docx

《民族团结活动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团结活动记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族团结活动记录.docx

民族团结活动记录

 

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记录

 

昭君镇高头窑小学

二0一四年九月

 

11月12日下午,利用下午两节课的时间,我校组织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去参观我校附近的成汗义吉寺。

成汗义吉寺,俗称宝利庙,位于达拉特旗高头窑乡宝利庙村,始建于公元一二0七年,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当时,成吉思汗在西征的过程中路经此地,一望无际,集天时、地利、人和为一体,是一块风水宝地,遂下令在此建一处寺庙,以纪念蒙古军队在西征过程中牺牲的将士,激励后人继往开来,经过多年供奉,后来为了集中方便,将所牺牲坚实的部分亡灵逐步迁回此地。

这座历史悠久的寺院被当地蒙汉百姓俗称为“宝丽庙”,意为长寿和富贵,一直供奉至今。

成汗义吉寺原规模比较宏大,有大独爪四座、每座八十间、大殿堂一座、一百二十间、小寺庙五座、每座八间、大小佛塔七座。

站在山上向下俯视,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建筑成群,错落有致。

在供奉兴盛时,寺院喇嘛多达千人,按红黄服饰区分。

八百多年来,当地以及周边地区的蒙汉各族群众虔诚敬仰,香火不断,促进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促进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在一六六四年,当时宁慧回族部落发生叛乱,马化龙部队路过此地将寺庙烧毁,之后,清政府拨款予以修复,建立一座大独爪、大寺庙四十九间、小寺庙八间、佛塔七座。

第二次是在一九二八年,寺庙又遭到了土匪杨候星部队的劫掠和焚烧。

一九三二年,民国政府又拨款进行了修复。

第三次是在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造反派炸毁佛塔的上半部,留下了残缺的下半部。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建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进一步贯彻实施,当地蒙汉各族人民群众自觉自愿投资投劳,对残损不善的寺庙逐步进行了修复。

现已建成大寺院一座,小寺院一座、喇嘛宿舍六间、围墙三百四十米,并对周围环境进行绿化、美化、硬化、种植松树百余株,使成汗义吉寺具有了一定的规模。

为了修复寺塔,当地以及周边地区的蒙汉各族群众出钱出力,尤其得到了地方社会各界人士的赞助与支持。

此塔的再次修复落成,对巩固蒙汉各族人民的传统文化逐步扩大对外开放。

促进地区经济建设,推动社会和谐发张,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它将成为民族团结的象征,社会进步的标志,传统文明的传承。

一代天骄自强不息的龙马精神,必将鼓舞后人与时俱进、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在参观的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和讲解下,不仅了解了蒙古族的发展历史与成吉思汗这位民族英雄的丰功伟绩,同时对民族文化、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在参观完成汗义吉寺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又参观了我校二年级少数民族蒙古族学生阿思恒家具有民族特色的蒙古包。

在参观的过程中,学生们了解了蒙古包的构造原理、修建过程和对蒙古游牧民族的重要性。

更亲身感受到了民族文化与民族特色的震撼性。

通过本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刻了解民族文化特色,体会到各民族和谐相处、团结一致的重要性,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对我地区的少数民族-蒙古族的热爱之情,对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有了更为深刻的教育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