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内科学专业知识考点辅导.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65482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肿瘤内科学专业知识考点辅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肿瘤内科学专业知识考点辅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肿瘤内科学专业知识考点辅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肿瘤内科学专业知识考点辅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肿瘤内科学专业知识考点辅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肿瘤内科学专业知识考点辅导.docx

《肿瘤内科学专业知识考点辅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内科学专业知识考点辅导.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肿瘤内科学专业知识考点辅导.docx

肿瘤内科学专业知识考点辅导

专业知识

鼻咽癌

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

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为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之首。

常见临床症状为鼻塞、涕中带血、耳闷堵感、听力下降、复视及头痛等。

鼻咽癌大多对放射治疗具有中度敏感性,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但是对较高分化癌,病程较晚以及放疗后复发的病例,手术切除和化学药物治疗亦属于不可缺少的手段。

鼻咽癌病因

鼻咽癌的发病因素是多方面的。

多年来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表明,以下因素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1.遗传因素

(1)家族聚集现象许多鼻咽癌患者有家族患癌病史。

鼻咽癌具有垂直和水平的家族发生倾向。

(2)种族易感性鼻咽癌主要见于黄种人,少见于白种人;发病率高的民族,移居他处(或侨居国外),其后裔仍有较高的发病率。

(3)地域集中性鼻咽癌主要发生于我国南方五省,即广东、广西、湖南、福建和江西,占当地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首位。

东南亚国家也是高发区。

(4)易感基因近年来,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鼻咽癌肿瘤细胞发生染色体变化的主要是1、3、11、12和17号染色体,在鼻咽癌肿瘤细胞中发现多染色体杂合性缺失区(1p、9p、9q、11q、13q、14q和16q)可能提示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多个肿瘤抑癌基因的变异。

2.病毒感染

1964年Epstein和Barr首次从非洲儿童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的活检组织中建立了一株可以传代的淋巴母细胞株。

电镜下可见疱疹型病毒颗粒。

由于它具有与疱疹病毒家族其他成员不同的特性,故命名为Epstein-Barr病毒,即EB病毒。

从鼻咽癌组织中可分离出带病毒的类淋巴母细胞株,少数在电镜下可见病毒颗粒。

免疫学和生物化学研究证实EB病毒与鼻咽癌关系密切。

EB病毒抗体滴度的动态变化和监测,可以作为临床诊断、估计预后和随访监控的指标。

除EB病毒外,其他病毒如冠状病毒等,也被认为参与了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3.环境因素

有报告显示移居国外的中国人,其鼻咽癌死亡率随遗传代数逐渐下降。

反之,生于东南亚的白种人,其患鼻咽癌的危险性却有所提高。

提示环境因素可能在鼻咽癌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广东省鼻咽癌高发区内的婴儿,在断奶后首先接触的食物中便有咸鱼。

另外,鱼干、广东腊味也与鼻咽癌发病率有关。

这些食品在腌制过程中均有亚硝胺前体物亚硝酸盐。

人的胃液pH值在1~3时,亚硝酸或硝酸盐(需经细胞还原成亚硝酸盐)可与细胞中的仲胺合成亚硝胺类化合物。

这些物质有较强的致癌作用。

某些微量元素,如镍等在环境中含量超标,也有可能诱发鼻咽癌。

头颈部肿瘤概述

头颈部肿瘤包括颈部肿瘤、耳鼻喉科肿瘤以及口腔颌面部肿瘤三大部分。

颈部肿瘤在综合性医院属于普通外科,比较常见的就是甲状腺肿瘤;耳鼻喉科肿瘤常见的有喉癌、副鼻窦癌等;口腔颌面部肿瘤常见的为各种口腔癌,如舌癌、牙龈癌、颊癌等

头颈部肿瘤病情

根据国际流行病学研究机构提供的资料,我国近年头颈部肿瘤的年发病率为15.22/10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4.45%.按部位,头颈肿瘤的发病依次为喉(32.1%)、甲状腺(19.6%)、口腔(16.1%)、鼻咽(14.9%)、鼻腔副鼻窦(6.6%)、大涎腺(4.2%)、口腔(3.3%)、眼(1.52%)、下咽(1.5%)。

在性别上,除甲状腺肿瘤女性(14.2%)明显多于男性(5.40%)外,其余以男性居多。

因生活环境不同及致病因素的不同,我国各地头颈部肿瘤的发病情况也不同。

譬如鼻咽癌在两广地区发病较高,而甲状腺肿瘤以沿海和内陆缺碘地区发病较高。

纵膈肿瘤的诊断

1、胸闷、胸痛、咳嗽、气短是最常见的症状。

2、体检可有胸骨隆起,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局限姓哮鸣音,或出现上腔静脉综合征。

3、X线检查可见纵膈肿块阴影或囊性阴影。

4、CT和核共振检查可见纵膈占位病变。

5、纵膈肿块穿刺活检,细胞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纵隔肿瘤的临床表现

(1)呼吸道症状:

胸闷、胸痛一般发生于胸骨后或病侧胸部。

大多数恶性肿瘤侵入骨骼或神经时,则疼痛剧烈。

咳嗽常为气管或肺组织受压所致,咯血较少见。

(2)神经系统症状:

由于肿瘤压迫或侵蚀神经产生各种症状:

如肿瘤侵及膈神经可引起呃逆及膈肌运动麻痹;如肿瘤侵犯喉返神经,可引起声音嘶哑;如交感神经受累,可产生霍纳氏综合症;肋间神经侵蚀时,可产生胸痛或感觉异常。

如压迫脊神经引起肢体瘫痪。

(3)感染症状:

如囊肿破溃或肿瘤感染影响到支气管或肺组织时,则出现一系列感染症状。

(4)压迫症状:

上腔静脉受压,常见于上纵隔肿瘤,多见于恶性胸腺瘤及淋巴性恶性肿瘤。

食管,气管受压,可出现气急或下咽梗阻等症状。

(5)特殊症状:

畸胎瘤破入支气管,患者咳出皮脂物及毛发。

支气管囊肿破裂与支气管相通,表现有支气管胸膜瘘症状。

极少数胸内甲状腺肿瘤的病人,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状。

胸腺瘤的病人,有时伴有重症肌无力症状。

纵膈肿瘤的化验检查

(1)X线检查:

常规胸部正侧位,X线照片及透视检查,可作出初步诊断。

进一步检查方法有:

支气管造影,断层造影,血管造影及纵隔充气造影等。

(2)内窥镜检查。

(3)放射性同位素检查。

(4)经皮穿刺活检。

(5)试验性放射治疗。

(6)活体组织检查。

(7)电子计算机X线分层摄影检查(CT)。

(8)剖胸探查或胸骨纵劈切开,切除肿块或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确定诊断,及时手术治疗。

纵膈肿瘤的症状

多数良性纵膈肿瘤临床上常无症状,多于体检时发现。

恶性纵膈肿瘤常见的症状有:

1、胸闷胸痛是各种纵膈肿瘤最常见的症状,如果疼痛剧烈,病人难以忍受者多为恶性肿瘤。

2、呼吸道压迫症状,当肿瘤压迫或侵犯肺、支气管时,常引起可嗽、气短,严重时发生呼吸困难。

肿瘤溃破会产生肺不张和肺内感染。

3、神经系统症状,交感神经受压表现为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等;喉返神经受压表现为声音嘶哑;累及膈神经引起呃逆、膈肌麻痹。

4、心血管症状,心慌、心律不齐、面部、颈部水肿。

5、吞咽困难,肿瘤压迫或侵犯食管引起的。

纵膈肿瘤概念

纵膈这个名称对大多数读者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它不是器官,而是一个解剖的区域。

纵膈里的组织器官多,因而可发生多种多样的肿瘤,即使肿瘤很小也会引起循环、呼吸、消化和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

儿童纵膈肿瘤的发病率较成人为低,但癌变机会多。

约有2/3的病儿早期有咳嗽、低热、呼吸困难等症状,这是和儿童胸腔容量小有关。

有些病儿在胸部X线检查时偶尔发现,如果是恶性肿瘤则有贫血和消瘦现象。

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早就医,医生可由胸部X摄片来确定肿瘤部位和大小,通过超声波检查得知肿瘤的性质。

卵巢恶性肿瘤临床表现

1.症状

(1)疼痛卵巢恶性肿瘤可能由于瘤内的变化,如出血、坏死、迅速增长而引起相当程度的持续性胀痛。

在检查时发现其局部有压痛。

(2)月经不调偶见不规则子宫出血,绝经后出血。

(3)消瘦晚期呈进行性消瘦。

2.体征

(1)下腹包块恶性卵巢瘤双侧生长者占75%,而良性卵巢瘤双侧者仅占15%.

(2)腹腔积液虽然良性卵巢瘤如纤维瘤或乳头状囊腺瘤亦可并发腹腔积液,但卵巢恶性肿瘤合并腹腔积液者较多。

如果恶性肿瘤细胞穿出包膜或已转移至腹膜,腹腔积液可呈血性。

(3)恶病质病程拖延较久者,由于长期消耗、食欲不振而表现有进行性消瘦,乏力,倦怠等恶病质症状。

卵巢恶性肿瘤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而列居第三位。

但卵巢上皮癌死亡率却占各类妇科肿瘤的首位,对妇女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由于卵巢的胚胎发育、组织解剖及内分泌功能较复杂,早期症状不典型,术前鉴别卵巢肿瘤的组织类型及良恶性相当困难。

卵巢恶性肿瘤中以上皮癌最多见,其次是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卵巢上皮癌患者手术中发现肿瘤局限于卵巢的仅占30%,大多数已扩散到子宫,双侧附件,大网膜及盆腔各器官,所以在早期诊断上是一大难题。

头颈部肿瘤治疗

对于晚期颈部转移性癌的诊断,多依靠询问其它部位患肿瘤史,并可借助于CT、MR、颈部细针穿吸活检等方法明确诊断。

同时可应用选择性颈动脉造影与B超观察颈部转移性癌与颈动脉的关系。

对于晚期颈部转移性癌,应采用以手术为主,术前、术后辅以放化疗的综合疗法。

手术适应症

(1)对颈部转移性癌未累及颈动脉者,施行颈部转移灶以及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保留颈动脉。

(2)对颈部转移性癌已累及颈动脉,施行颈部转移灶以及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同时切除颈动脉,同期行颈动脉重建术

胰腺癌患者发病特点

基于胰腺癌患者的发病特点,目前认为:

40岁以上、无诱因腹痛、饱胀不适、食欲不振、消瘦、乏力、腹泻、腰背部酸痛、反复发作性胰腺炎或无家族遗传史的突发糖尿病,应视为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就诊时应警惕胰腺癌的可能性。

对临床出现下列表现者应引起重视:

1.不明原因的上腹部不适或腹痛,位置较深,性质也较模糊,与饮食关系不一。

2.进行性消瘦和乏力。

3.不能解释的糖尿病或糖尿病突然加重。

胰腺癌

胰腺癌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

其发生与吸烟、饮酒、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过量饮用咖啡、环境污染及遗传因素有关;近年来的调查报告发现糖尿病人群中胰腺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也有人注意到慢性胰腺炎病人与胰腺癌的发病存在一定关系,发现慢性胰腺炎病人发生胰腺癌的比例明显增高;另外还有许多因素与此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如职业、环境、地理等。

肺癌病因

1.吸烟目前认为吸烟是肺癌的最重要的高危因素,烟草中有超过3000种化学物质,其中多链芳香烃类化合物(如:

苯并芘)和亚硝胺均有很强的致癌活性。

多链芳香烃类化合物和亚硝胺可通过多种机制导致支气管上皮细胞DNA损伤,使得癌基因(如Ras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如p53,FHIT基因等)失活,进而引起细胞的转化,最终癌变。

2.职业和环境接触肺癌是职业癌中最重要的一种。

估约10%的肺癌患者有环境和职业接触史。

现已证明以下9种职业环境致癌物增加肺癌的发生率:

铝制品的副产品、砷、石棉、bis-chloromethylether、铬化合物、焦炭炉、芥子气、含镍的杂质、氯乙烯。

长期接触铍、镉、硅、福尔马林等物质也会增加肺癌的发病率,空气污染,特别是工业废气均能引发肺癌。

3.电离辐射肺脏是对放射线较为敏感的器官。

电离辐射致肺癌的最初证据来自Schneeberg-joakimov矿山的资料,该矿内空气中氡及其子体浓度高,诱发的多是支气管的小细胞癌。

美国曾有报道开采放射性矿石的矿工70%~80%死于放射引起的职业性肺癌,以鳞癌为主,从开始接触到发病时间为10~45年,平均时间为25年,平均发病年龄为38岁。

氡及其子体的受量积累超过120工作水平日(WLM)时发病率开始增高,而超过1800WLM则更显著增加达20~30倍。

将小鼠暴露于这些矿山的气体和粉尘中,可诱发肺肿瘤。

日本原子弹爆炸幸存者中患肺癌者显著增加。

Beebe在对广岛原子弹爆炸幸存者终身随访时发现,距爆心小于1400m的幸存者较距爆心1400~1900m和2000m以外的幸存者,其死于肺癌者明显增加。

4.既往肺部慢性感染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等患者,支气管上皮在慢性感染过程中可能化生为鳞状上皮致使癌变,但较为少见。

5.遗传等因素家族聚集、遗传易感性以及免疫功能降低,代谢、内分泌功能失调等也可能在肺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许多研究证明,遗传因素可能在对环境致癌物易感的人群和/或个体中起重要作用。

6.大气污染发达国家肺癌的发病率高,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业和交通发达地区,石油,煤和内燃机等燃烧后和沥青公路尘埃产生的含有苯并芘致癌烃等有害物质污染大气有关。

大气污染与吸烟对肺癌的发病率可能互相促进,起协同作用。

肺癌的播散转移

1.直接扩散

靠近肺外围的肿瘤可侵犯脏层胸膜,癌细胞脱落进入胸膜腔,形成种植性转移。

中央型或靠近纵隔面的肿瘤可侵犯脏壁层胸膜、胸壁组织及纵隔器官。

2.血行转移

癌细胞随肺静脉回流到左心后,可转移到体内任何部位,常见转移部位为肝、脑、肺、骨骼系统、肾上腺、胰等器官。

3.淋巴道转移

淋巴道转移是肺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

癌细胞经支气管和肺血管周围的淋巴管,先侵入邻近的肺段或叶支气管周围淋巴结,然后到达肺门或隆突下淋巴结,再侵入纵隔和气管旁淋巴结,最后累及锁骨上或颈部淋巴结。

肺癌全身症状

1.发热

以此首发症状者占20%~30%.肺癌所致的发热原因有两种,一为炎性发热,中央型肺癌肿瘤生长时,常先阻塞段或支气管开口,引起相应的肺叶或肺段阻塞性肺炎或不张而出现发热,但多在38℃左右,很少超过39℃,抗生素治疗可能奏效,阴影可能吸收,但因分泌物引流不畅,常反复发作,约1/3的患者可在短时间内反复在同一部位发生肺炎。

周围型肺癌多在晚期因肿瘤压迫邻近肺组织引起炎症时而发热。

二为癌性发热,多由肿瘤坏死组织被机体吸收所致,此种发热抗炎药物治疗无效,激素类或吲哚类药物有一定疗效。

2.消瘦和恶病质

肺癌晚期由于感染、疼痛所致食欲减退,肿瘤生长和毒素引起消耗增加,以及体内TNF、Leptin等细胞因子水平增高,可引起严重的消瘦、贫血、恶病质。

食管癌西医病因

食管癌发生的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

本病发生的原因是综合的、复杂的和多方面的,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化学原因某些亚硝胺类化合物能引发食管癌。

高发区的人民喜吃酸菜,经测定和分析表明,这种酸菜中含有亚硝酸盐、硝酸盐、二级胺等,这些化学物质都是亚硝胺的前身物。

食用的酸菜量与食管癌的发病率成正比。

(二)霉菌污染有些食管癌高发地区的人民食用霉变食物的情况比较普遍,粮食霉菌污染的情况较严重。

食用发霉食物与食管癌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

(三)营养和微量元素综观世界食管癌高发区,一般都在土地贫瘠、营养较差的贫困地区、膳食中缺乏维生素、蛋白质和必需脂肪酸。

这些成分的缺乏,可以使食管粘膜增生、间变,进一步可引起癌变。

(四)环境生态条件调查表明,食管癌的高发地区多为干旱丘陵地带或山区,常年降雨量少,干旱季节多,土壤pH值与食管发病呈正相关,高发地区农作物多以干旱作物为主,如玉米、红薯等,而蔬菜水果少。

高发区土壤中所含钼、锌、铜、锰等元素较低。

(五)食管的局部损伤长期喜进烫热的饮食也可能是致癌的因素之一。

各种原因引起的经久不愈的食管炎,可能是食管癌的前期病变,尤其伴有间皮细胞形成者癌变危险性更大。

有报道,食管炎和食管癌关系十分密切,食管炎往往比食管癌早发10年左右。

(六)烟酒嗜好长期吸烟和饮酒与食管癌的发病有关。

有人研究,大量饮酒者比基本不饮酒者发病率要增加50余倍,吸烟量多者比基本不吸烟者高7倍,酗酒嗜烟者的发病率是既不饮酒又不吸烟者的156倍。

尤其是饮烈性酒者患食管癌的危险性更大。

往比食管癌早发10年左右。

食管癌鉴别诊断

早期无咽下困难时,应与食管炎、食管憩室和食管静脉曲张相鉴别。

已有咽下困难时,应与食管良性肿瘤、贲门失弛症和食管良性狭窄相鉴别。

鉴别诊断方法主要依靠吞钡X线食管摄片和纤维食管镜检查。

食管癌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食管癌首选方法。

若全身情况良好、有较好的心肺功能储备、无明显远处转移征象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一般以颈段癌长度<3厘米、胸上段癌长度<4厘米、胸下段癌长度<5厘米切除的机会较大。

然而也有瘤体不太大但已与主要器官,如主动脉、气管等紧密粘连而不能切除者。

对较大的鳞癌估计切除可能性不大而患者全身情况良好者,可先采用术前放疗,待瘤体缩小后再作手术。

手术禁忌证:

①全身情况差,已呈恶病质。

或有严重心、肺或肝、肾功能不全者。

②病变侵犯范围大,已有明显外侵及穿孔征象,例如已出现声音嘶哑或已有食管气管瘘者。

③已有远处转移者。

食管癌放射疗法

①放射和手术综合治疗,可增加手术切除率,也能提高远期生存率。

术前放疗后,休息3~4周再做手术较为合适。

对术中切除不完全的残留癌组织处做金属标记,一般在术后3~6周开始术后放疗。

②单纯放射疗法,多用于颈段、胸上段食管癌,这类患者的手术常常难度大,并发症多,疗效不满意;也可用于有手术禁忌证而病变时间不长,患者尚可耐受放疗者。

淋巴瘤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伴发热、盗汗、消瘦、瘙痒等全身症状。

根据瘤细胞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霍奇金淋巴瘤(HL)两类。

病理学特征在霍奇金淋巴瘤为瘤组织内含有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和特异性的里-斯(Reed-Steinberg)细胞,HL按照病理类型分为结节性富含淋巴细胞型和经典型,后者包括淋巴细胞为主型、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和淋巴细胞消减型。

NHL发病率远高于HL,是具有很强异质性的一组独立疾病的总和,病理上主要是分化程度不同的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或网状细胞,根据NHL的自然病程,可以归为三大临床类型,即高度侵袭性、侵袭性和惰性淋巴瘤。

根据不同的淋巴细胞起源,可以分为B细胞、T细胞和NK细胞淋巴瘤

淋巴瘤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

恶性淋巴瘤在发现淋巴结肿大前或同时可出现发热、瘙痒、盗汗及消瘦等全身症状。

2.免疫、血液系统表现恶

性淋巴瘤诊断时10%~20%可有贫血,部分患者可有白细胞计数、血小板增多,血沉增快,个别患者可有类白血病反应,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

乳酸脱氢酶的升高与肿瘤负荷有关。

部分患者,尤其晚期病人表现为免疫功能异常,在B细胞NHL中,部分患者的血清中可以检测到多少不等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3.皮肤病变

恶性淋巴瘤患者可有一系列非特异性皮肤表现,皮肤损害呈多形性,红斑、水疱、糜烂等,晚期恶性淋巴瘤患者免疫状况低下,皮肤感染常经久破溃、渗液,形成全身性散在的皮肤增厚、脱屑。

鼻咽癌放射治疗的适应证

①根治性放疗的适应证全身状况中等以上者;颅底无明显骨质破坏者;CT或MRI示鼻咽旁无或仅有轻、中度浸润者;颈淋巴结最大直径小于8cm,活动,尚未达锁骨上窝者;无远处器官转移者。

②姑息性放疗的适应证肿瘤KSP分级60分以上;头痛剧烈,鼻咽有中量以上出血者;有单个性远处转移者或颈淋巴结转移大于10cm.经姑息放射后如一般情况有改善,症状消失,远处转移灶能控制者,可改为根治性放射治疗。

③放射治疗禁忌证肿瘤KSP分级60分以下;广泛远处转移者;合并急性感染病者;放射性脑脊髓损伤者。

④再放疗原则放射治疗后复发再放疗原则,具有下述情况者不宜再放射治疗:

同一靶区包括鼻咽及颈部靶区放疗后复发时间未满一;放射治疗后出现放射性脑病或放射性脊髓病;鼻咽部靶区总疗程不宜超过三个疗程,颈部靶区不宜超过两个疗程。

鼻咽癌检查

1.前鼻镜检查

少数病例可发现新生物侵入后鼻孔,多呈肉芽组织状。

2.鼻咽镜检查

对诊断极为重要。

(1)间接鼻咽镜检查须反复仔细寻找可疑之处,咽部反射敏感检查不能合作者,可表面麻醉后再检查;如仍不成功,可用软腭拉钩拉开软腭,或用细导尿管插入前鼻孔,其前端由口拉出,后端留于前鼻孔之外,将两端系紧、固定,软腭被拉向前,可充分显露鼻咽部,并可进行活检。

(2)鼻咽纤维镜或电子鼻咽纤维镜检查一种可弯曲的软性光导纤维镜。

从鼻腔导入(表面麻醉后),能全面仔细地观察鼻咽部,可行照相、录像及活检,是检查鼻咽部最有效的现代工具。

3.病理检查

(1)活检可采取经鼻腔径路或经口腔径路。

活检如为阴性,对仍觉可疑者需反复行之,并密切随诊。

(2)颈淋巴结摘除活检或颈淋巴结细胞学穿刺涂片检查若颈侧淋巴结肿大,且质硬者,应作颈淋巴结穿刺涂片检查。

若鼻咽部无明显可疑病变,须考虑淋巴结摘除活检。

(3)鼻咽脱落细胞学诊断取材恰当,即时固定,染色和检查,可补充活检之不足。

以下情况较适合本检查:

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查以动态观察疗效;对于隐性癌者,可在多个部位分别取材送检;用于群体性普查。

(4)细针抽吸细胞学(FNA)检查FNA对转移性鼻咽癌的诊断是非常有价值的,如颈部淋巴结受累,用此方法可以对原发肿瘤进行评估。

它具有安全、简便、结果快速、可靠等优点。

4.CT扫描

CT扫描有较高的分辨率,不仅能显示鼻咽部表层结构的改变,还能显示鼻咽癌向周围结构及咽旁间隙浸润的情况,对颅底骨质及向颅内侵犯情况亦显示较清晰、准确。

5.磁共振(MRI)检查

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比CT高。

MRI检查可以确定肿瘤的部位、范围及对邻近结构的侵犯情况。

对放疗后复发的鼻咽癌,MRI有独到的作用。

它可以鉴别放疗后组织纤维化和复发的肿瘤。

复发肿瘤呈不规则的块状,可同时伴有邻近骨或(和)软组织结构的侵犯以及淋巴结肿大。

放疗后的纤维化呈局限性增厚的块状或局限性的不规则的斑片状结构,与邻近组织的分界不清。

在T1加权像上,复发的肿瘤和纤维化组织多呈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复发肿瘤为高信号,而纤维组织呈低信号。

6.EB病毒壳抗原-IgA抗体检测

鼻咽癌患者血清中以EB病毒壳抗原-IgA抗体(VCA-IgA抗体)升高最为显著。

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是免疫酶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