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工程资本性支出业务流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64027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9.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般工程资本性支出业务流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一般工程资本性支出业务流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一般工程资本性支出业务流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一般工程资本性支出业务流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一般工程资本性支出业务流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般工程资本性支出业务流程.docx

《一般工程资本性支出业务流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般工程资本性支出业务流程.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般工程资本性支出业务流程.docx

一般工程资本性支出业务流程

一般工程资本性支出业务流程

一、业务流程范围

1所涉及的业务范围

项目立项;下达投资计划;选择设计单位、承建商、供应商和监理公司;签订合同并对合同的执行和存档进行管理;组织采购;对购入物资的数量、质量和单价金额进行检验并对相关资产项目以及应付账款进行记录;在建工程的相关会计处理;监督工程建设的实施并适时进行验收;对已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在建工程及时转为固定资产;进行工程审计;向供应商支付货款;对账;竣工决算。

2所涉及的部门范围

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采购部门、建设部门、网络规划部门、运行维护部门、计划部门、项目管理部门和其他有资本性支出需求的部门

二、目标

1注重工程形象进度与财务发生数相互匹配,保证资本性支出项目所涉及的相关资产和应付账款记录符合有关会计准则的要求,做到及时、真实、准确和完整;

2确保已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在建工程被及时转为固定资产;

3设备采购及项目相关招标行为规范、过程公开、竞争公平、裁决公正,符合公司管理制度、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国际惯例的要求。

三、风险

1实际发生的资本性支出未能在账上及时、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

2在建工程已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未及时转为固定资产账目,以及已估价入账,但久拖未办理正式决算导致固定资产计价不准确;

3固定资产的购建成本和时间记录不准确,导致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以及利润表中的折旧费用等科目不准确;

4其他不符合有关会计准则的会计处理;

5未遵守合同条款要求;未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导致合同索赔、项目停滞或政府处罚。

四、相关会计科目

银行存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和应付账款

五、流程概述

本手册将资本性支出分为一般工程资本性支出、应急工程资本性支出、零星固定资产采购和切块规模管理。

一般工程资本性支出是指规模较大且复杂的工程项目,各种审批手续比较全面;应急工程资本性支出是指由于市场或者网络的原因需要快速反应的工程项目,各种审批手续不能缺少,但有些手续可以同时进行;零星固定资产采购是指非项目下的生产用或者管理用固定资产的采购;切块规模管理是指地市分公司或者省市子公司各部门按省市子公司规定的资金用途自行建设的项目。

固定资产改良支出涵盖在资本性支出流程中。

固定资产改良支出是指发生的改(扩)建支出达到对应固定资产原值的20%及以上,或者经过改(扩)建后,对应资产的使用寿命延长二年及以上;或者经过改(扩)建后,对应固定资产改变原有性质和用途的相关支出。

1立项

根据项目的性质和金额的差异,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立项,即通过填报立项申请表立项或者通过实施可行性研究立项。

填报立项申请表是指项目发起单位或者部门根据业务发展需求与现有网络容量,提出项目意向,填报立项申请表,经部门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审核后提交给网络规划部门。

网络规划部门负责人或其授权人会同计划、财务等部门对立项申请表进行审核。

审核通过后,根据项目的金额与性质不同,由不同权限机构予以审批。

地市分公司项目发起部门填报的立项申请表在经过该部门和网络规划部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审核后,还应由地市分公司主管领导审阅。

审阅无误后,地市分公司网络规划部门再将立项申请表上报省市子公司的网络规划部门,由省市子公司网络规划部门会同计划、财务等部门对立项申请表进行审批,然后根据项目金额与性质的不同,由不同权限机构予以审批。

实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是指项目发起单位或者部门提出意向,由网络规划部门组织或者委托相关部门组织实施项目可行性研究。

按照项目的性质和金额的不同,可行性研究应由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该由编制单位盖章确认并提交可行性研究评审会议评审。

网络规划部门组织可行性研究评审会议,评审人员包括计划、财务等相关部门的人员和专家。

评审会议应形成评审纪要,由参与评审的全体人员签名确认。

项目可行性研究评审纪要由网络规划部门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审核。

审核无误后,网络规划部门拟定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纪要、和拟定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报主管领导或其授权人进行审批。

审批后,由网络规划部门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审批的相关资料留档,在相应的工程开始以后,转交项目管理部门留档。

如果项目是通过项目申请表审批立项的,在公司主管领导或其授权人审批同意后,计划部门编制设计任务书并下达给项目管理部门;如果项目是通过可行性研究审批立项的,在公司主管领导或其授权人批复可行性研究以后,计划部门将可行性研究批复转发给项目管理部门,以替代设计任务书。

如果项目可行性研究没有通过审批,则可行性研究的相关费用从成本费用中列支。

2确定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工程财务人员

计划部门下达设计任务书或者转发可行性研究批复后,为保证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项工作衔接得当,项目管理部门需要确定项目负责人,负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管理工作。

同时,财务部门需要安排专职工程财务人员,与项目负责人沟通协调,做好项目的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

3确定设计单位

立项申请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通过后,由项目管理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建设单位组织财务等相关部门根据有关规定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初步设计。

按照项目规模和工程性质的不同,项目管理部门可以按规定通过指定或者招标的方式确定项目设计单位。

招标程序参照流程1.1。

4初步设计及审批

确定项目设计单位以后,设计单位按照规定的内容对项目进行初步设计,并提交初步设计文本。

收到初步设计文本,项目管理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建设单位组织财务等相关部门召开初步设计评审会议,审核初步设计文本并编制评审会议纪要,由与会人员签字确认。

评审会议纪要出具以后,项目管理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建设单位拟定初步设计批复文件,附初步设计文本和评审会议纪要,由项目管理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建设单位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会签,然后报公司主管领导审批。

如果项目的初步设计概算金额超过设计任务书或者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金额的一定比例,则项目管理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建设单位要重新办理立项手续。

初步设计会审后,由项目管理部门将初步设计文本及相关审批资料转给建设部门留档。

依据工程项目的性质和金额的不同,项目管理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建设单位可以将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详见本流程第11款)合并成一阶段设计。

一阶段设计的流程与初步设计基本相同。

5下达投资计划

初步设计审批以后,计划部门制订投资计划。

投资计划由财务部门会签后,报公司主管领导或其授权人审批,然后下达项目管理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建设单位。

同时,财务部门根据投资计划,及时筹集建设资金,保证项目资金如期到位。

6确定施工、监理单位

项目管理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建设单位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监理单位范围,依据工程性质和金额的不同,分别由不同权限机构最终确定施工和监理单位。

按规定需要有监理单位参与的项目,必须实行监理制度。

按规定必须实行招标方式的,应采取招标方式确定施工、监理单位。

招标程序参照流程1.1。

项目管理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建设单位通过招标选取一定数量的推荐单位后,依据工程性质和金额的不同,分别由不同权限机构最终确定施工和监理单位。

7设备物资采购

初步设计完成以后,由建设部门或者建设单位提供设备物资采购清单,采购部门按规定程序确定设备供应商,并签订设备采购合同。

设备物资采购流程参见流程1.1。

根据项目的性质差异,部分设备物资的采购可以在初步设计以前完成。

8验收设备物资

设备物资采购合同签订之后,根据合同规定,需要进行厂验的设备物资,当设备物资在生产厂商处尚未装运时,由采购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建设部门/建设单位组织业务和技术人员到生产厂家对设备进行厂验。

厂验如果合格,出具出厂验收报告,由参与验收人员签字确认。

如果项目由股份公司管理,由省/市子公司完成建设工作或者项目由省/市子公司管理,由地/市分公司完成建设工作的,厂验由管理单位完成。

在设备运抵施工现场时,建设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建设单位和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以及施工方、设备供应商代表和监理公司代表对到货的设备进行开箱验收,以确保设备没有毁损和短缺,并签署相应的开箱验收报告。

如果所购设备属于进口设备的,采购部门应该查看由商检部门出具的商检报告和由海关出具的关税完税凭证。

商检报告、出厂验收报告和开箱验收报告应该由项目管理部门留档保存;相关的海关完税凭证(或其复印件)应该由财务部门留档保存。

9工程物资管理

有关工程物资的管理,参见流程3.3。

10施工图设计及审查

初步设计通过审批以后,建设部门或者建设单位应确定工程负责人。

工程负责人组织和协调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设备采购合同签订以后,建设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单位就项目建设的具体内容进行施工图设计,并出具施工图设计文本。

施工图设计文本需要由编制单位盖章确认。

然后,建设部门或者建设单位组织对施工图设计文本进行审查,审查后应出具审核意见。

在审核意见出具以后,建设部门拟定批复文件,由相关部门会签,报公司主管领导审批。

并以设计批复文件的形式下发给有关建设单位。

施工图设计项目预算金额如果超过设计任务书或者可行性研究批复金额的一定比例时,则项目管理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建设单位要重新办理立项手续。

11施工过程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建设部门或者建设单位应组织必要的技术人员、监理公司(如有)负责监督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设备供应商、施工、监理单位(如有)应定期向建设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建设单位的工程负责人出具工程进度报告,由工程负责人汇总编制工程进度报告,交建设部门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审阅并抄报公司主管领导,以确保建设部门及时了解工程的进度。

工程负责人同时将进度报告交工程财务人员据以及时进行工程财务核算,以确保财务报表能够准确、全面的反映资产价值。

工程进度报告由建设部门留档。

如果建设过程中工程的实际成本超过了工程项目预算,则由建设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建设单位对超过项目预算部分提供合理解释,并形成报告,上报项目管理部门审核。

项目管理部门审核无误后,视金额不同分别由不同权限机构审批。

如超过规定比例以上的,项目管理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建设单位应重新办理立项手续。

12在建工程的会计处理

在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工程财务人员应根据工程进度报告、实物资产验收确认单、工程合同协议和实际支付的其他与项目相关的费用凭证及时记录在建工程明细账。

关于利息资本化的详细情况参见流程6.1。

13对账

财务部门在建设单位或者建设部门的协助下定期(或者在月末滚动进行)与有频繁往来交易或者有较大应付款余额的设备或者服务供应商进行书面对账,并将书面对账单据妥善存档保存。

如果存在差异,应由财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找出差异原因,并起草差异分析报告,交上述部门负责人审批。

审批通过后,财务部门按审批意见进行会计处理,并将经审批的差异分析报告留档备查。

14支付款项

在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工程负责人应依据批准的设计文件及投资计划、设计、施工、订货等有关资料,定期制订项目用款计划,工程财务人员审核,由建设部门和财务部门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及时进行审批。

审批后,由财务部门及时安排项目资金的调配。

如果财务部门不能及时安排付款,财务部门需要提供合理解释。

支付工程款时,要由经办人员(工程负责人)签字确认,建设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建设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审批。

超过一定金额权限的付款还需公司主管领导审批。

工程财务人员要依据批准的用款计划、设计文件及设计、施工、订货等有关合同资料进行认真审核,严格按合同规定的付款方式付款,确保发生的支出合理合规、原始凭证合法。

15初验

项目基本完成以后,建设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建设单位通知项目管理部门,由项目管理部门组织建设部门或者建设单位、财务部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公司(若有)等共同组成初验小组对项目进行初步验收,并出具初验报告,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使用单位等方授权代表签字确认。

初验报告应报项目管理部门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审阅。

审阅通过后,项目管理部门根据初验报告下达试运行通知。

16暂估固定资产

当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工程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应及时书面通知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及时对项目进行暂估。

工程财务人员、工程负责人应协助项目负责人填报资产估列通知单(含估列资产详单),经项目管理部门会同建设部门、财务部门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审核后(如果项目已经完成初步验收工作的,随同初验报告一起),由财务部门据以入账,并于次月开始计提折旧费用。

同时,工程财务人员、工程负责人协助项目负责人准备暂估资产交付单,列明暂估入账的资产明细,并经项目管理部门会同建设部门、财务部门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审核。

固定资产接收部门接收相关资产时,由双方经办人员在资产交付单上的签字确认。

17试运行

项目初验合格以后,建设部门会同相关使用设备的业务部门对设备进行试运行,以检查工程是否符合合同要求。

试运行结束后,该业务部门应出具试运行报告,由部门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审阅。

然后,试运行报告交由建设部门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审阅。

试运行报告审阅通过后,上报项目管理部门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审阅。

属于股份公司管理的项目,试运行报告应上报股份公司项目管理部门备案。

股份公司项目管理部门根据试运行报告安排终验。

18编制初步竣工决算表

工程财务人员、工程负责人协助项目负责人根据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结算报告按规定编制竣工决算表,提交给审计部门进行审计或审签。

19进行工程审计

审计部门要根据审计工作计划,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项目审计或审签工作。

建设部门或其委托的建设单位收到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结算报告以后,由其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审核,审核无误后,提交审计部门,对项目进行审计。

审计部门在收到建设部门或其委托的建设单位提交的工程项目审计资料并确认其具备审计条件后,组成审计组并指定主审人员,对工程项目进行审计。

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可分为项目过程跟踪审计、施工结算审计和竣工决算审计。

审计组就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和工程管理情况填写审计工作底稿,作好签字认定工作,形成初步审计结果,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

审计组根据审计实施情况拟写审计报告,并提交审计部门。

审计部门形成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书面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

审计部门整理被审计单位意见,形成正式审计结果报告,上报分管领导审批同意后,下达审计意见或决定。

工程审计实行三级复核制度,即主审、审计组长、审计部门负责人对审计结果和审计质量逐级复核,保证对整个审计工作的计划、方案、进度和质量实施有效控制。

审签项目可适当简化审计程序,由审计部门负责人签批审签结果。

工程项目需要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审计时,审计部门应按照审计管理权限,对权限范围内的项目选择具备资质且信誉良好的中介机构进行审计。

中介机构应根据审计部门的要求进行审计工作、出具审计报告并提交审计报告涉及问题的工作稿。

审计部门应对中介机构提交的审计报告及相关资料进行审核,形成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后,按照审计项目程序下达审计意见或决定。

审计部门应跟踪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结果的情况,必要时可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后续审计。

工程建设项目未经施工结算审计不得结清工程价款,未进行竣工决算审计的,主管部门不得批复竣工决算。

审计结果作为财务部门付款的依据。

20办理竣工验收

项目完成试运行以后,建设部门或者建设单位拟定竣工验收文件,并向项目管理部门申请项目的竣工验收。

项目管理部门组织财务、审计等部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公司(若有)对项目进行验收,审核初步决算,审阅拟定的竣工验收文件,审阅无误后,由验收小组负责人签署验收证书。

属于股份公司管理的项目,由股份公司项目管理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建设单位组织竣工验收。

21办理竣工决算及审批

竣工验收合格后,根据审计报告审计的金额,由工程财务人员、工程负责人协助项目负责人按规定编制项目竣工决算表,交项目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建设部门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审阅。

同时,工程财务人员、工程负责人协助项目负责人编制终验资产交付单。

项目管理部门组织与工程接收部门资产管理人员办理交接手续,并由双方在资产交付单上签字。

股份公司管理的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工程财务人员应及时上报股份公司财务部门审批竣工决算。

股份公司财务部门及时进行审核,并经财务部门负责人审批后批复建设单位。

竣工决算批复后或按规定竣工决算无需由上级公司审批的,工程财务人员应及时办理竣工资产交付手续,财务部门按实际价值调整资产暂估价值及已计提的折旧。

工程项目完成以后,建设部门将相关文档转交给项目管理部门,由项目管理部门将所有文档归档。

22建立工程项目管理系统

项目管理部门应建立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管理系统需要包括如下内容:

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请部门、审批机构、设计单位、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相关文档、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概算及预算、设备供应商、工程承包商、监理单位、工程时间表、完成进度表、成本支出情况和设备到货情况等,并配置专门人员对系统内容进行及时更新。

六、业务流程图表

控制点

监督检查方法

流程图

1立项

1立项

1.1项目发起单位或者部门负责人和网络规划部门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审核立项申请表。

1.1检查相关部门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员对立项申请表的审核意见及签字确认。

1.2由计划、财务等部门对立项申请表进行会签。

1.2检查相关部门的会签意见及签字确认。

2确定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工程财务人员

1.3根据项目性质和金额的不同,立项申请表由相应的权限机构进行审批。

1.3检查项目是否有相应权限机构审批。

1.4地市分公司项目发起部门负责人和网络规划部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审核立项申请表。

1.4检查相关部门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员对立项申请表的审核意见及签字确认。

3确定设计单位

1.5立项申请表由地市分公司主管领导审批。

1.5检查立项申请表是否由地市分公司主管领导审批。

1.6地市分公司的立项申请表由省市子公司相应权限机构审批。

1.6检查地市分公司的立项申请表是否有省市子公司相应权限机构审批。

4初步设计及审批

1.7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

1.7检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单位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证明。

1.8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单位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盖章确认。

1.8抽取部分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检查编制单位是否盖章。

5下达投资计划

1.9网络规划部门组织召开有计划、财务等部门人员及专家参加的评审会议,评审可行性研究,出具评审纪要,并由全体人员签名确认。

1.9检查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议组成人员情况;抽取部分工程项目,检查关于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纪要;评审纪要是否由全体人员签字。

6确定施工、监理单位

1.10网络规划部门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审阅项目可行性研究评审纪要。

1.10抽取部分评审纪要,检查网络规划部门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对可行性研究评审纪要的审阅意见及签字确认。

1.11公司主管领导对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评审纪要进行批复。

1.11抽取部分工程项目,检查公司主管领导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

7设备物资采购

1.12网络规划部门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纪要及批复等相关资料留档。

1.12检查网络规划部门是否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纪要及审批相关资料留档。

1.13项目可行性研究未通过审批,则可行性研究的相关费用从成本费用中列支。

1.13检查项目可行性研究是否通过审批及其列支情况。

2确定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工程财务人员

8验收设备物资

2.1项目管理部门确定项目负责人;财务部门安排专职工程财务人员。

2.1抽取部分项目,检查是否有项目负责人和工程财务人员。

询问部分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及工程财务人员,了解其工作内容,判断是否达到设立上述职位的目的。

3确定设计单位

9工程物资管理

3.1项目管理部门确定具有相应的资质的设计单位。

3.1抽取部分工程项目,检查设计单位是否有相应的资质。

3.2项目管理部门确定设计单位的过程符合规定要求。

3.2检查确定设计单位的过程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4初步设计及审批

4.1设计单位按照可行性研究规定的内容出具初步设计文本。

4.1抽取部分工程项目,检查设计单位出具的初步设计文本与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否基本一致。

4.2项目管理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建设单位组织初步设计评审会议,审核初步设计文本并出具审核审核会议纪要,与会人员签字确认。

4.2检查评审会议对初步设计的审核意见及签字;询问有关人员初步设计评审会议相关情况,判断评审会议过程是否合理。

10施工图设计及审查

4.3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文本、审核会议纪要以及拟定的初步设计批复文件需要由项目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等相关部门进行会签。

4.3检查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文本、审核会议纪要以及拟定的初步设计审批文件是否有网络规划部门、财务部门等相关部门的会签。

11施工过程管理

4.4公司主管领导对初步设计文本进行审批。

4.4检查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文本的相关管理层批复。

4.5如果项目的初步设计概算金额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拟定的金额的一定比例,则项目管理部门按流程1.2的规定重新组织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13进行在建工程的会计处理

4.5抽取部分工程项目,检查是否有初步设计概算金额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拟定的金额一定比例的情况。

如果有上述情况,是否重新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办理审批事项,如果没有,是否由合理的解释。

12在建工程的会计处理

4.6建设部门将初步设计文本及相关审批资料留档。

4.6检查建设部门是否保存初步设计文本及相关审批资料。

5下达投资计划

13对帐

5.1投资计划由财务部门会签后,报公司主管领导或其授权人审批,下达项目管理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建设单位。

5.1检查投资计划的会签及审批情况。

6确定施工、监理单位

6.1项目管理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建设单位组织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监理单位范围,并按工程项目的性质和金额不同,由相应的权限机构最终确定施工和监理单位。

6.1抽取部分工程项目,检查属于选择范围内的施工、监理单位的资质;询问有关人员选择施工、监理单位的依据,判断是否合理;按照工程项目性质和金额的不同,检查是否有相应权限机构最终确定施工和监理单位的批准文件及签字确认。

14支付款项

15初验

6.2按规定需要有监理单位参与的项目,必须实行监理制度。

6.2检查需要实行监理制度的工程是否有监理公司参与工程。

6.3按规定必须以招标方式确定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项目,应参照1.1的规定流程确定施工、监理的推荐单位,并依据工程性质和金额的不同,分别由不同权限机构最终确定施工和监理单位。

6.3按规定必须实行招标方式的,检查是否参照1.1规定的流程确定施工和监理的推荐单位;按照项目工程性质和金额的不同,检查是否有相应权限机构最终确定施工和监理单位批准文件及签字确认。

16暂估固定资产

7设备物资采购

7.1采购部门按流程1.1规定程序确定设备供应商,并签订设备采购合同。

7.1询问有关人员在确定设备供应商、签订设备采购合同过程中有关情况是否与流程1.1规定相一致。

 

17试运行

8验收设备物资

8.1采购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建设单位组织对设备进行厂验,出具出厂验收报告;采购部门/建设部门/建设单位组织对到达现场的设备进行开箱验收,并出具开箱验收报告。

8.1询问相关人员进行厂验、开箱验收有关情况,判断整个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