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古诗词.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63728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6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古诗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小学四年级古诗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小学四年级古诗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小学四年级古诗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小学四年级古诗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古诗词.docx

《小学四年级古诗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古诗词.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四年级古诗词.docx

小学四年级古诗词

四年级

1、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是苏轼游观庐山后的感想,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用: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生活哲理,来告诉读者要相对事物有全面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

原文:

题①西林②壁③

【北宋】苏轼

横看④成岭侧⑤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⑥。

不识⑦庐山真面目⑧,只缘⑨身在此山⑩中。

注释译文

【注释】

①题:

书写,题写。

②西林:

西林寺,在江西庐山北麓。

③西林壁:

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④横看:

从正面反面看。

⑤侧:

侧面。

⑥各不同:

各不相同。

⑦不识:

不能认识,辨别。

⑧真面目:

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⑨缘:

因为;由于。

⑩此山:

这座山,指庐山。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

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

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比喻对事物要有新的看法,从整体去看。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0),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之为“苏东坡”。

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

北宋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书画家、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2、游山西村

《游山西村》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作者少有的基调比较明快的佳作之一。

这首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的诗篇,题材比较普通,不同的是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1]

作品原文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⑴,丰年留客足鸡豚⑵。

山重水复⑶疑无路,柳暗花明⑷又一村。

注释译文

注释

⑴腊酒浑:

腊月里酿造的酒,称为腊酒;浑,浑浊。

酒以清为贵。

⑵足鸡豚(tún):

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

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足:

足够,丰盛。

⑶山重水复:

山水环绕。

⑷柳暗花明:

绿柳繁茂荫浓,鲜花娇艳明丽。

[2]

译文

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2]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

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诗人。

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时赐进士出身。

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

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

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

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

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2]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

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

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

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

“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

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

诗作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

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⑴

故人西辞黄鹤楼⑵,

烟花三月下扬州⑶。

孤帆远影碧空尽⑷,

惟见⑸长江天际流。

[2]

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⑴黄鹤楼:

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

孟浩然:

李白的朋友。

之:

往、到达。

广陵:

即扬州。

⑵故人:

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

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辞:

辞别。

⑶烟花:

指暮春浓艳的景色。

下:

顺流向下而行。

⑷碧空尽:

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尽:

尽头,消失了。

碧空:

一座“碧山”。

⑸唯见:

只看见。

天际流:

流向天边天际:

天边,天边的尽头。

[3-5]

(6)广陵:

即扬州。

(7)天际:

天边。

作品译文

在黄鹤楼下,老朋友孟浩然向我告辞,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他要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着天边奔流。

[3]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

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10]

4、送元二使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

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

三四句是一个整体,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

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作品原文

送元二使安西⑴

渭城朝雨浥轻尘⑵,客舍青青柳色新⑶。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⑷。

[2]

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⑴元二:

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使:

出使。

安西:

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⑵渭城:

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朝雨:

早晨下的雨。

浥(yì):

湿。

⑶客舍:

旅店。

⑷阳关:

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3]

作品译文

清晨的微雨打湿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盖有青瓦的旅舍映衬柳树的枝叶显得格外新鲜。

我真诚地请你再干一杯,西出阳关后就再也没有原来知心的朋友。

[3]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

字摩诘。

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进士。

累官至给事中。

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

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

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

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

兼通音乐,工书画。

有《王右丞集》。

[8]

5、示儿

《示儿》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对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收复北方失地、统一祖国的真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自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

词概述

作品名称:

《示儿》

创作年代:

南宋

作者姓名:

陆游

作品体裁:

诗、七言绝句、爱国诗

作品选自:

剑南诗稿

《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写下的诗,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真挚强烈的爱国之情。

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有一颗强烈的爱国之心和对国土收复的强烈愿望。

[1]

2作品原文

示儿

【南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2]

3注释译文

诗词注释

示儿:

给儿子看。

元:

通原,本来。

万事空:

什么也没有了。

但:

只是。

九州:

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

豫州、徐州、冀州、兖(yǎn)州、青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

这里代指中国。

同:

统一。

王师:

指宋朝军队。

北定:

将北方平定。

中原:

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

家祭:

家中祭祀祖先的仪式。

无:

通“毋”,意思是不要。

乃:

你;你的。

无忘:

不要忘记。

翁:

父亲。

诗词译文

本来就是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都可无牵无挂。

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当宋朝的军队收复祖国领土的那一天,在祭祀祖先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我在天之灵。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

中年入蜀抗金,长期的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的诗人。

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6、题临安邸

《题临安邸》是南宋诗人林升创作的一首政治讽刺诗,该作品也是作者唯一的一首代表作。

这首诗就是针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不思收复中原失地的现实而作,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作品原文

题临安邸①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②?

暖风熏得游人醉③,

直把杭州作汴州④。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①题:

写。

临安:

南宋的京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

邸:

府邸,官邸,旅店,客栈。

这里指旅店。

②休:

暂停、停止、罢休。

③暖风:

这里不仅指自然界和煦的春风,还指由歌舞所带来的令人痴迷的“暖风”——暗指南宋朝廷的靡靡之风。

熏:

(烟、气等)接触物体,使变颜色或沾上气味。

游人:

既指一般游客,更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贵族。

④直:

简直。

汴州:

即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京城。

作品译文

青山之外还有青山,高楼之外还有高楼,湖中的游客皆达官贵人,他们通宵达旦与歌妓舞女一起寻欢作乐,纸熏金迷,这种情况不知何时才能罢休?

暖洋洋的春风把游人吹得醉醺醺的,他们忘乎所以,只图偷安宴乐于西湖,竟把杭州当成了开封。

作者简介

林升,生卒年均不详,字云友,又字梦屏,温州横阳亲仁乡荪湖里林坳(今属浙江温州苍南县繁枝林坳)人,大约生活在南宋孝宗朝(1106年~1170年)期间,是一位擅长诗文的士人。

《西湖游览志余》录其诗一首。

其代表作品为《题临安邸》,《长相思》,《洞仙歌》。

7、浪淘沙[làngtáoshā] 

《浪淘沙》调出于乐府(《乐府诗集》收入近代曲中),原为二十八字,即七言绝句一首。

唐白居易、刘禹锡演有此词,且词句即咏江浪淘沙,为唐时教坊曲名。

迨至李煜,因旧调另制新声,乃变作双调,每段仅存七言二句,而所咏亦泛而不必切题矣。

如皇甫松词云:

“蛮歌豆寇北人愁,浦雨杉风野艇秋,浪起鵁鶄眠不得,寒沙细细入江流。

词牌格律

以二十八字为正格,而以本调为变体,又名﹝曲入冥﹞、﹝过龙门﹞、﹝卖花声﹞,而﹝谢池春﹞亦名﹝卖花声﹞,不容稍混也。

浪淘沙霜无痕

夜雨洒空庭,剔醒残灯,横窗疏影略分明。

曾是衣香斜共倚,月洁风清。

孤枕怯钟声,寂掩银屏,芙蓉被冷梦难成。

争奈多情销不尽,欲去还生。

2用韵填词

此调五十四字,前后阕字句完全相同。

第一句五字,与﹝忆江南﹞次句同。

第二句四字,为仄仄平平,第一字平仄不拘。

第三句即平起平收之七言句。

第四句为仄起仄收之七言句。

第五句则与第二句同。

此调平仄既宽,而后半又同前半,为初学填词者最易摹拟之词调也。

3典范词作

五代·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1]

【五代】·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宋】·辛弃疾《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

【宋】·欧阳修《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宋】·晏几道《浪淘沙·小绿间长红》

【宋】·苏辙《浪淘沙·对望汉阳川》

4词例

原文

【唐】·刘禹锡《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

①浪淘沙:

原是民间的曲名。

  ②九曲:

形容弯曲的地方很多。

万里沙:

指黄河漫长,夹带着大量泥沙。

  ③浪淘风簸(bǒ):

形容黄河风浪很大,汹涌澎湃。

自天涯:

从天边来,指黄河源长流急,如李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

  ④直上银河:

传说汉武帝派张骞(qiān)寻找黄河的源头,经过一个多月,张骞乘筏一直到了天河,见到织女。

  ⑤牵牛、织女:

即牵牛星、织女星。

古代神话把这两颗星宿说成牛郎、织女,他们结成夫妻,住在银河两岸。

翻译

弯弯曲曲的黄河河流漫长,夹带着大量的黄沙,黄河波涛汹涌,奔腾澎湃,来自天边。

现在我要迎着风浪直上银河,走到牛郎、织女的家门口。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李煜唐代诗人著名的有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李煜,汉族,在位时间(961-975),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

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为宋太宗毒死。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诗被称为“千古词帝”。

原文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注:

任:

另作“行”、“桁”。

壮气蒿莱:

意思是壮气消耗于草莱间,意即志气消沉,蒿、莱,均草名。

想得玉楼瑶殿影:

暗伤亡国之意。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

作品原文

浪淘沙

山寺夜半闻钟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

古来三五个英雄。

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

老僧夜半误鸣钟。

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作品鉴赏

全诗描写的是人到中年,有些凄凄惶惶心态,但又不趋炎附势的低姿态。

此词当是作者后期的作品。

辛弃疾也信奉老庄,在《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这首词中作旷达语,但他并不能把冲动的感情由此化为平静,而是从低沉甚至绝望的方向上宣泄内心的悲愤,这些表面看来似旷达又似颓废的句子,却更使人感受到他心中极高期望破灭成为绝望时无法销磨的痛苦。

上阙: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

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英雄惜英雄的怅然,刘邦和秦始皇的时代,是他认为两个英雄豪杰辈出又命运起伏的时代。

这些表面看来似旷达又似颓废的句子,却更使人感受到他心中极高期望破灭成为绝望时无法销磨的痛苦。

古今往来的英雄们,为时间的流逝而淹没,但是心中的宏大梦想缺不曾忘却,字里行间中作者为国家舍身立命而不达的情怀更加让人感慨。

下阙:

"梦入少年丛。

歌舞匆匆。

老僧夜半误鸣钟。

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后阙是写少年梦被山僧撞破,惊醒后难眠,却连钟声也听不得,只有西风呜咽。

我理解里面的含义是,少年繁华如梦,如今一一破灭,让人直欲遁入空门,做隐逸之士,可真正要去寻觅夜半禅钟的时候,却只有卷地的西风,严酷的现实,教人无梦可做,无处可托。

虽然表面上看是想逃避现实,实际上作者丝毫没有忘记国家大事,时刻想着的还是报效国家。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

此词是作者与友人梅尧臣在洛阳城东旧地重游有感而作,词中伤时惜别,抒发了人生聚散无常的感叹。

上片由现境而忆已过之境,即由眼前美景而思去年同游之乐;下片再由现境而思未来之境,含遗憾之情于其中,尤表现出对友谊的珍惜。

全词笔致疏放,婉丽隽永,含蕴深刻,耐人寻味。

作品原文

浪淘沙

把酒祝东风⑴,且共从容⑵。

垂杨紫陌洛城东⑶。

总是当时携手处⑷,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⑸,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⑹?

[1]

2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⑴把酒:

端着酒杯。

⑵从容:

留恋,不舍。

⑶紫陌:

紫路。

洛阳曾是东周、东汉的都城,据说当时曾用紫色土铺路,故名。

此指洛阳的道路。

洛城:

指洛阳。

⑷总是:

大多是,都是。

⑸匆匆:

形容时间匆促。

⑹“可惜”两句:

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诗: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2-3]

作品译文

端起酒杯向东方祈祷,请你再留些时日不要一去匆匆。

洛阳城东垂柳婆娑的郊野小道,就是我们去年携手同游的地方,我们游遍了姹紫嫣红的花丛。

欢聚和离散都是这样匆促,心中的遗恨却无尽无穷。

今年的花红胜过去年,明年的花儿将更美好,可惜不知那时将和谁相从?

[4]

8、乐游原[lèyóuyuán] 

乐游原,是位于西安市南郊大雁塔东北部、曲江池北面的黄土台塬。

塬面长约4公里,宽200-350米,高出两侧平地10-20米,最高处海拔467米。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歌《乐游原》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

《乐游原》是作者赞美黄昏前的原野风光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诗人李商隐透过当时唐帝国的繁荣,预见到社会的严重危机。

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两句诗也表示:

人到晚年,过往的良辰美景早已远去,不禁叹息光阴易逝,青春不再。

这是迟暮者对美好人生的眷念,也是作者有感于生命的伟大与不可超越,而借此抒发一下内心的无奈感受。

作品介绍

《乐游原》的作者是李商隐,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39卷第23首。

古诗名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就是出自《乐游原》这首诗。

[1]

2作品原文

乐游原lèyóuyuán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3注释译文

注释

1.乐游原:

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

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

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乐游原在秦代属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汉初年。

《汉书·宣帝纪》载,“神爵三年,起乐游苑”。

也就是说,乐游原本名“乐游苑”,汉宣帝第一个皇后许氏产后死去葬于此,因“苑”与“原”谐音,乐游苑即被传为“乐游原”。

对此《关中记》有记载:

“宣帝许后葬长安县乐游里,立庙于曲江池北,曰乐游庙,因苑(《长安志》误作葬字)为名。

” 据葛洪《西京杂记》载,“乐游原自生玫瑰树,树下多苜蓿”,又“风在其间,长肃萧然,日照其花,有光彩”,故名苜蓿为“怀风”,时人也谓之“光风”或称“连枝草”。

可见,玫瑰和苜蓿都是乐游原上有特色的花卉和植物。

直至中晚唐之交,乐游原仍然是京城人游玩的好去处。

同时因为地理位置高便于览胜,文人墨客也经常来此做诗抒怀。

唐代诗人们在乐游原留下了近百首珠玑绝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李商隐便是其中之一。

2.李商隐二十五岁时由令狐楚的儿子令狐陶推举得中进士,不久令狐楚死,他得到王茂之的器重,王将女儿嫁给了他。

因为王茂之是李党的重要人物,李商隐从此陷入牛李党争不能自拔,在官场之中异常失意,著名诗篇《乐游原》正是他心境郁闷的真实写照。

3.意:

感到

4.不适:

不悦,不快。

5.近:

快要

译文

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

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

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

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

第一人称译文

傍晚以至,我心中有些不惬意,于是就乘坐马车,到古时的乐游原上游玩。

这时望见将要西落的太阳,落日余晖洒向大地,无限美好,可惜已近黄昏,美好的太阳也就渐行渐远了。

作者简介

李商隐,男,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

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或博爱县),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

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于唐文宗开成三年(公元838年)进士及第。

曾任弘农尉、佐幕 府、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

早期,李商隐因文才而深得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识,后因李党的王茂元爱其才而将女儿嫁给他,他因此而遭到牛党的排斥。

此后,李商隐便在牛李两党争斗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幕僚当幕僚,郁郁而不得志,后潦倒终身。

晚唐唐诗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大有大不如前的趋势,而李商隐却又将唐诗推向了又一次高峰,是晚唐最著名的诗人,杜牧与他齐名。

两人并称“小李杜”,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

有《李义山诗集》。

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赋》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佚。

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

此诗作于763年(唐代宗广德元年)春。

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他的部将李怀仙斩其首来献,安史之乱结束。

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

全诗八句。

开头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

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

因此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诗的后六句都是对偶,但却明白自然像说话一般,有水到渠成之妙。

作品原文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⑴(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jì)北⑵,初闻涕(tì)泪满衣裳(sháng)⑶。

却看妻子愁何在⑷,漫卷(juǎn)诗书喜欲狂⑸。

白日放歌须纵酒⑹,青春作伴好还乡⑺。

即从巴峡穿巫峡⑻,便下襄(xiāng)阳向洛阳⑼。

[1]

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⑴闻:

听说。

官军:

指唐朝军队

⑵剑外:

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

蓟北:

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⑶涕:

眼泪。

⑷却看:

回头看。

妻子:

妻子和孩子。

愁何在:

哪还有一点的忧伤?

愁已无影无踪。

⑸“漫卷”句:

胡乱地卷起。

是说杜甫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乡去了。

喜欲狂:

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⑹放歌:

放声高歌。

须:

应当。

纵酒:

开怀痛饮。

⑺青春:

指明丽的春天的景色。

作伴:

与妻儿一同。

⑻巫峡:

长江三峡之一,因穿过巫山得名。

⑼便:

就的意思。

襄阳:

今属湖北。

洛阳:

今属河南,古代城池。

[1]

作品译文

在剑门关外忽然听到官军已经收复河南、河北一带,高兴得连泪水都沾湿了我衣裳,回头看妻子儿女的忧愁都不知道去哪了,我随意地用手卷起书本,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我忍不住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纵情高歌,开怀畅饮,一路春光可以伴我回故乡了。

我准备即刻从巴峡穿过巫峡,又直下襄阳回到洛阳。

[2-3]

10、题都城南庄

《题都城南庄》是唐代诗人崔护的作品。

这首诗设置了两个场景,“寻春遇艳”与“重寻不遇”,虽然场景相同,却是物是人非。

开头两句追忆去年今日的情景,先点出时间和地点,接着描写佳人,以“桃花”的红艳烘托“人面”之美;结尾两句写今年今日此时,与去年今天有同有异,有续有断,桃花依旧,人面不见。

两个场景的映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的无限怅惘之情。

此诗脍炙人口,尤其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二句流传甚广。

作品原文

版本一

题都城南庄⑴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⑵。

人面不知何处在⑶,桃花依旧笑春风⑷。

[2]

版本二

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3]

2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⑴都:

国都,指唐朝京城长安。

⑵人面:

指姑娘的脸。

第三句中“人面”指代姑娘。

⑶不知:

一作“秖今”。

⑷笑:

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

[1-2]

作品译文

去年的今天,正是在长安南庄的这户人家门口,姑娘你那美丽的面庞和盛开的桃花交相辉映,显得分外绯红。

时隔一年的今天,故地重游,姑娘你那美丽的倩影,已不知去了哪里,只有满树桃花依然笑迎着和煦的春风。

[5]

作者简介

崔护,唐代诗人。

字殷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