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56634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5.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古代汉语》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古代汉语》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古代汉语》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古代汉语》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课程标准.docx

《《古代汉语》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课程标准.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汉语》课程标准.docx

《古代汉语》课程标准

《古代汉语》课程标准

适应专业: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所属教研室:

中文系

课程编号:

01414102

课程名称:

古代汉语(AncientChinese)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必修)

学时学分:

64学时(4学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同时也是一门工具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专业课、专业提高课知识打下基础。

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需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必备的古代汉语基础知识,培养阅读和欣赏浅近文言文的能力,以便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二)基本理念。

古代汉语课程使用的教材通常是北京大学王力先生或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

王氏教材自1962年首版后,经过多次修订,现属国家级规划教材,书中确立了古代汉语课程通论、文选、常用词三结合的编写原则,代表着古代汉语教材的最高成就。

郭氏教材具有内容精练,编排合理;知识准确,重点突出;通论和文选结合紧密等特点。

以上两种教材比较适合综合性大学古代汉语教学使用。

但根据我们的学生实际和我校培养目标,我们选用该教材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1、学生问题。

王氏、郭氏教材是从北京大学“一本”招生学生的实际出发编写的,我们是地方二本学院,学生入学程度远远低于北京大学学生。

北京大学是研究性大学,我们是应用型学院。

2、自学问题。

王氏、郭氏教材,有些注释过于简略,不适合于我们的学生自学。

3、篇幅问题。

王氏、郭氏教材篇幅过多,一学年时间学不完。

为此,我们在选择《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做教材的同时,作了以下一些调整:

1、压缩传统的课程内容。

传统的古代汉语教学内容,讲究面面俱到,因而不可避免的有轻重不分、详略失当的弊端。

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在讲授过程中,舍弃了许多与其它学科有共性的内容,重点突出讲解古代汉语中“异”的部分。

例如我们把《古代汉语》的通论“古代文化常识”放到“古代文化常识”课上讲,“古文的文体及其特点”放到“文献学”课上讲。

这样的内容安排,不仅突出了古代汉语的个性与学习重点所在,而且为我们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补充新颖的课程内容,赢得了授课的时间。

2、补充新颖的课程内容。

传统的古代汉语课程内容,呈现出平面化的单调色调,很难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我们对此进行了改革,如在古代汉语课程内容中适量渗透了中国文化的相关内容,使平面的、毫无生气的语言知识、语言现象“活”了起来,使学生在动态的语言发展史中,深刻而准确地理解了古代语言,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3、内容上对文选、常用词和通论三部分适当删减。

其文选部分,精选了历代典范作品,教学中以先秦作品为主;其常用词部分,共收一千多个,但教学中应重点选择最常用的几百个常用词,要求学生切实掌握;其通论部分,又包括了工具书、文字、词汇、音韵、语法、修辞、古书注解、古代文化常识、文体知识、诗律、词律、曲律等,其重点应放在语言知识方面,尤其是文字、词汇、语法、音韵知识。

(三)设计思路。

1、教学方法。

积极探讨教学方法的创新,在发掘传统教学方法优点的同时,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教学方法,彻底改变传统灌输式讲授方法,把教师讲授、学生讨论、网络交流等多种教学方式协调整合。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服从于教学内容,服从于教学对象。

课堂教学时要能组织管理得有章有法,既生动活泼,又不拘于形式,从而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丰富多彩的课堂实践训练形式。

我们设计并实践的实践训练形式有:

古诗文诵读、课堂讨论、普通作业、古文注释、课程论文写作等。

在课堂讨论中,讨论的均是一些留有思考空间的话题,如让学生介绍、评论某一问题的各家说法,这就“逼”着学生课前去查阅相关工具书和资料。

课程论文写作,现在已成为学生爱做的一种作业形式,内容可能就是课堂讨论中思想交锋的结果。

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实践训练形式,学生的自学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提高。

课堂教学外,我们也努力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

一是建立了两个实践教学的基地:

省图书馆古籍部和省博物馆;二是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活动;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把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等。

丰富多彩的实践训练形式,能很快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和欣悦的心情从事学习,不仅加快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进程,特别是在学生对古代汉语的情感、学习方法、基本素质的提高和思想感情的转化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加强了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2、教学手段。

把古代汉语教学和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实现古代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对提高古代汉语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兴趣有明显的效果。

为此我们把古代汉语的核心教学内容--文字、词汇及语法三个部分,制成教学课件,实现了计算机技术辅助下的古代汉语教学。

古代汉语教学课件使课堂上有声(古典民乐)、有画(古代名作)、有图片(甲、金、篆、隶、楷等等)、有书影(历代语言学名著封面)和有视频等。

它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感官接受刺激,发展了思维能力,加深了对事物的理解,为教学注入了活力。

教学课件还有强大的宏观表达能力,“动一子而全盘皆活”,它使抽象难懂的知识直观化、简单化,大大地缩短了课堂教学时数,教师易教,学生易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在学科教育中,课程目标“是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因为这是整个学科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课程目标是课程教学的指南针,目标不明,则必然徒劳无功。

我们在深入研究、广泛调查和不断改进的基础上,结合师范生的特点和毕业生的分配实际,提出了新的“古代汉语”课程目标:

1、掌握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

2、熟悉古代汉语语言文字的基本特点,能运用语言文字学原理,整理所获得的古代文献;

3、熟悉中小学文言文教学和研究的一般方法;

4、了解古代汉语和中小学文言文教学及相关领域前沿和发展趋势,自觉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这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课程目标。

其中,第1是识记和理解能力的锻炼,第2、3条是运用能力的培养,第4条是创新能力的养成。

此目标强调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体现了“基础--运用--创新”的演进思想。

从实际教学效果看,学生均能背诵一定量的古代文选。

课程目标中的“掌握中小学文言文教学和研究的一般方法”是根据学生的就业实际而提出来的一个子目标,为此,我们进行了课堂教学专项训练,还进行了精审中小学教材注释专项活动,得到了学生的极大欢迎与支持。

从教育实习及毕业生跟踪调查的结果看,我们的学生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均能从容不迫。

几年来,学生每学期都完成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小或大课程论文1篇以上。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此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具体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获得:

1、掌握古汉语常用工具书的性质、编排方法和使用方法;2、掌握汉字的构造、形体演变、古今字、异体字和繁简字等知识,学会分析一定数量常用汉字的基本构造和本义;3、掌握古汉语词汇知识以及古今词义的异同,词的本义和引申义;4、掌握古代汉语语法(句法和词法)知识及其特点;5、理解古书注解的基本方法与注解体例,常用的注解术语;6、理解古代汉语语音知识及语音发展演变的主要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的古汉语音韵学知识解释古代有关的语言现象;7、学会给古书标点断句和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培养阅读和理解一般文言文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

第一单元绪论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主要介绍古代汉语的性质、内容、要点,教材的特点,学习方法,考核形式。

旨在使初学者对课程有一个概略的了解,指导学生有针对性、有实效地进行学习。

§1.2提高内容。

重点和难点是古白话和文言文的区别。

§1.3扩展内容。

古代汉语课作为专业基础课、工具课的性质。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1、讨论:

你怎么看待古代汉语这门课?

2、讨论:

你打算怎样学习这门课?

(三)学时分配。

2学时(其中:

课内实践学时2学时)

第二单元《郑伯克段于鄢》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要求从字、词、句、篇各方面掌握《郑伯克段于鄢》的内容和在语言、文字、语法诸方面的特点,熟读文选,培养语感。

§1.2提高内容。

重点和难点是文选中所涉及的古今字、异体字和通假字。

§1.3扩展内容。

文选中涉及到的词类活用和宾语前置句式也值得关注。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1、提问:

除了文中出现的“若……何“是固定格式外,你还知道哪些古汉的固定格式?

2、提问:

对于宾语前置句式,你的了解有多少?

(三)学时分配。

2学时(其中:

理论学时2学时)

第三单元怎样查字典辞书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介绍工具书的编排体例、注音方式和释义方式,对重要的中文工具书,从性质、体例、内容等方面介绍。

§1.2提高内容。

重点和难点是《汉语大字典》、《辞源》、《辞海》三部工具书的体例。

§1.3扩展内容。

字典中的部首编排方式和注音编排方式。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1、讨论:

比较《汉语大字典》和《辞源》的差别。

2、提问:

你了解四角号码吗?

试着谈谈你的看法。

(三)学时分配。

2学时(其中:

课内实践学时2学时)

第四单元《齐桓公伐楚》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要求从字、词、句、篇各方面掌握《齐桓公伐楚》的内容。

§1.2提高内容。

重点和难点是了解此篇文选在语言、文字、语法诸方面的特点。

§1.3扩展内容。

熟读文选,准确今译。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1、提问:

请试着翻译全文。

2、提问:

文中出现的诸如“寡人是问”这样的特殊句式你是怎样理解的?

(三)学时分配。

2学时(其中:

理论学时2学时)

第五单元汉字的构造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分析汉字结构“六书”理论,“六书”的具体介绍。

§1.2提高内容。

重点和难点是汉字书体的演变对汉字结构的影响;汉字的结构与本义的探求。

§1.3扩展内容。

结合具体字例获得对前四书的理解,并知道汉字结构和探求本义的关系。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1、讨论:

汉字的性质是什么?

2、讨论:

“六书“理论有什么缺陷吗?

你的看法是什么?

(三)学时分配。

4学时(其中:

理论学时2学时,课内实践学时2学时)

第六单元《晋灵公不君》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要求从字、词、句、篇各方面掌握《晋灵公不君》的内容和在语言、文字、语法诸方面的特点。

§1.2提高内容。

重点和难点是了解此篇文选在语言、文字、语法诸方面的特点。

§1.3扩展内容。

熟读文选,准确今译。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1、提问:

你对主人公的“愚忠”怎么看?

2、提问:

晋灵公的“不君”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学时分配。

2学时(其中:

理论学时2学时)

第七单元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介绍古今词义的情况,词义的变化等内容。

§1.2提高内容。

重点和难点是古今词义变化的几种类型。

§1.3扩展内容。

掌握词的古义的四种方法。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1、讨论:

结合已学文选,对其中出现的基本词汇和古今词义同中有异的词汇进行具体分析比较。

2、讨论:

试着举例说明旧词的消亡。

(三)学时分配。

2学时(其中:

理论学时2学时)

第八单元《齐晋鞌之战》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要求学生从字、词、句、篇各个方面全面掌握《齐晋鞌之战》的内容和在语言、文字、语法诸方面的特点,熟读文选,培养语感。

§1.2提高内容。

重点和难点是对于文选中出现的古今词义有差别的词汇的理解。

§1.3扩展内容。

多义字“及”和“以”的辨析。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1、提问:

请试着翻译全文。

2、提问:

请根据文选所述,描述鞌之战的两军对阵阵型。

(三)学时分配。

2学时(其中:

理论学时2学时)

第九单元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介绍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概念和关系,研究词义引申的意义。

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所举词例的意义。

§1.2提高内容。

重点和难点是了解古汉语的词义系统,识记本义和引申义。

§1.3扩展内容。

能运用词义引申的规律综合分析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1、提问:

探求词的本义的方法有哪些?

2、提问:

掌握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三)学时分配。

2学时(其中:

理论学时2学时)

第十单元《赵威后问齐使》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要求学生从字、词、句、篇各个方面全面掌握《赵威后问齐使》的内容。

§1.2提高内容。

重点和难点是了解此篇文选在语言、文字、语法诸方面的特点。

§1.3扩展内容。

熟读文选,准确今译。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1、提问:

你对赵威后有什么看法?

2、提问:

文中出现的诸如“息”、“鳏”、“食”等词汇你是怎么理解的?

(三)学时分配。

2学时(其中:

理论学时2学时)

第十一单元《鲁仲连义不帝秦》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要求学生从字、词、句、篇各个方面全面掌握《鲁仲连义不帝秦》的内容。

§1.2提高内容。

重点和难点是了解此篇文选在语言、文字、语法诸方面的特点。

§1.3扩展内容。

熟读文选,准确今译。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1、提问:

你对鲁仲连怎么看?

2、提问:

鲁仲连义不帝秦的理由有哪些?

(三)学时分配。

2学时(其中:

理论学时2学时)

第十二单元古今字、异体字、繁体字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介绍古书中常见的用字现象: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假借字。

要求学习时理解四种现象的成因,能对四种用字现象加以区分。

§1.2提高内容。

重点和难点是假借字的两类情形。

§1.3扩展内容。

异体字的形体类别。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1、提问:

什么是同音替代字?

请举例说明。

2、提问:

繁体字和简化字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

请举例说明。

(三)学时分配。

2学时(其中:

理论学时2学时)

第十三单元《季氏》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要求学生从字、词、句、篇各个方面全面掌握《季氏》的内容。

§1.2提高内容。

重点和难点是了解此篇文选在语言、文字、语法诸方面的特点。

§1.3扩展内容。

熟读文选,准确今译。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1、提问:

孔子怎么看待“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的?

2、提问:

孔子的思想你赞成吗?

(三)学时分配。

2学时(其中:

理论学时2学时)

第十四单元词类的活用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介绍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基本概念及其与词兼类的辨别,重点介绍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和名词的活用。

§1.2提高内容。

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应在明确概念的基础上,了解动词、形容词、名词活用的类型,以及辨别的方法。

§1.3扩展内容。

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文选句例,加以解释。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1、提问:

谈谈你对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认识。

2、提问:

如何区别名词做状语与名词做主语?

(三)学时分配。

4学时(其中:

理论学时2学时,课内实践学时2学时)

第十五单元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介绍判断句的定义,判断句的特点,判断句的基本形式,判断句的表达功能等。

§1.2提高内容。

重点和难点是掌握判断句的常见结构形式,领会其意义。

§1.3扩展内容。

要求能在具体文句中辨认判断句,加以准确的今译。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1、讨论:

“是”作为判断词的发展历程你怎么看?

2、讨论:

“也”在判断句中的作用是怎样的?

(三)学时分配。

2学时(其中:

理论学时2学时)

第十六单元《寡人之于国也》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要求学生从字、词、句、篇各个方面全面掌握《寡人之于国也》的内容。

§1.2提高内容。

重点和难点是了解此篇文选在语言、文字、语法诸方面的特点。

§1.3扩展内容。

熟读文选,准确今译。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1、提问:

孟子在此篇文选中想表达怎样的思想?

2、提问:

试着用白话文翻译全文。

(三)学时分配。

2学时(其中:

理论学时1学时,课内实践学时1学时)

第十七单元古代汉语的被动句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要求学生掌握古代汉语被动句的基本形式和演变特点。

§1.2提高内容。

重点和难点是被动句的结构类型。

§1.3扩展内容。

要求学生能在具体文句中对被动句进行准确的今译。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1、提问:

“被”字在被动句中所起的作用是怎样的?

2、提问:

古代汉语的被动句为何有的类型在现代汉语口语中不常用了?

(三)学时分配。

2学时(其中:

理论学时2学时)

第十八单元《许行》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要求学生从字、词、句、篇各个方面全面掌握《许行》的内容。

§1.2提高内容。

重点和难点是了解此篇文选在语言、文字、语法诸方面的特点。

§1.3扩展内容。

熟读文选,准确今译。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1、提问:

许行的思想是怎样的?

2、提问:

孟子的思想又是怎样的?

(三)学时分配。

2学时(其中:

理论学时1学时,课内实践学时1学时)

第十九单元古代汉语的副词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介绍古代汉语常用副词的用法。

要在准确理解副词特点的基础上,掌握副词的分类以及副词的用法。

§1.2提高内容。

重点和难点是掌握常用副词的意义和用法。

§1.3扩展内容。

能在文句中解释其用法,准确今译。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1、提问:

谦敬副词中的“请”你是怎样理解的?

2、提问:

副词中有无兼小类的情况?

(三)学时分配。

2学时(其中:

理论学时1学时,课内实践学时1学时)

第二十单元《老子》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要求学生从字、词、句、篇各个方面全面掌握《老子》的内容。

§1.2提高内容。

重点和难点是了解此篇文选在语言、文字、语法诸方面的特点。

§1.3扩展内容。

熟读文选,准确今译。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1、提问:

你对老子的了解有多少?

2、提问:

此篇文选中老子的思想是什么?

(三)学时分配。

2学时(其中:

理论学时2学时)

第二十一单元古汉语的介词、连词、语气词、词头、词尾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介绍古代汉语常用介词于、於等的用法,连词与、且、以、而、则、然、虽、之的用法,古汉语语气词和词头、词尾的用法。

§1.2提高内容。

重点和难点是要在准确理解各类虚词特点的基础上,掌握教材所举各类虚词的用法。

§1.3扩展内容。

能在文句中解释其用法,准确今译。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1、提问:

“然则”和“然而”的区别是什么?

2、提问:

介词连词兼类的虚词有哪些?

(三)学时分配。

2学时(其中:

理论学时1学时,课内实践学时1学时)

第二十二单元古汉语的宾语前置句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要求学生掌握古汉语宾语前置句的主要类型:

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宾语前置用代词“是”或“之”复指。

§1.2提高内容。

重点和难点是在充分理解宾语前置的用法和特点的基础上,学生应在具体的文本中辨析各类宾语前置的不同用法。

§1.3扩展内容。

对宾语前置句和疑似宾语前置句的辨析。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1、讨论:

你对宾语前置用代词复指这个理论怎么看?

2、讨论:

除了宾语前置句,古汉还有哪些特殊的语序?

(三)学时分配。

2学时(其中:

理论学时2学时)

第二十三单元古汉语的代词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介绍古汉语的代词用法。

要在准确理解代词特点的基础上,掌握代词的分类以及代词的用法。

§1.2提高内容。

重点和难点是了解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无定代词和辅助性代词的意义和用法。

§1.3扩展内容。

要求能在文句中解释其用法,准确今译。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1、提问:

你对辅助性代词的理解是怎样的?

2、提问:

代词中有无兼小类的情况?

(三)学时分配。

2学时(其中:

理论学时1学时,课内实践学时1学时)

第二十四单元《北冥有鱼》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要求学生从字、词、句、篇各个方面全面掌握《北冥有鱼》的内容。

§1.2提高内容。

重点和难点是了解此篇文选在语言、文字、语法诸方面的特点。

§1.3扩展内容。

熟读文选,准确今译。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1、提问:

《北冥有鱼》的主旨是什么?

2、提问:

背诵全文并将之翻译成白话文。

(三)学时分配。

2学时(其中:

理论学时2学时)

第二十五单元古书的注解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要求学生掌握古书注解的常用术语、体例。

§1.2提高内容。

重点和难点是古书注解的类型、体例和方法。

§1.3扩展内容。

要求能利用古书注解的基础知识进行古籍阅读实践。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1、讨论:

试着分析《诗经》一篇的古书体例。

2、讨论:

古书注解的方法具体有哪些?

(三)学时分配。

2学时(其中:

理论学时2学时)

第二十六单元《别赋》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要求学生从字、词、句、篇各个方面全面掌握《别赋》的内容。

§1.2提高内容。

重点和难点是了解此篇文选在语言、文字、语法诸方面的特点。

§1.3扩展内容。

熟读文选,准确今译。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1、提问:

背诵全文。

2、提问:

如何将《别赋》翻译成优美的白话文?

(三)学时分配。

2学时(其中:

理论学时2学时)

第二十七单元古书的标点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讲授标点文言文的问题,介绍基本知识,学习标点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以及标点古文的基本要求。

§1.2提高内容。

重点和难点是掌握古书断句的方法。

§1.3扩展内容。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给古书断句。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1、实践活动:

给古书选篇断句。

2、实践活动:

请同学评价断句的优劣。

(三)学时分配。

2学时(其中:

课内实践学时2学时)

第二十八单元《五蠹》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要求学生从字、词、句、篇各个方面全面掌握《五蠹》的内容。

§1.2提高内容。

重点和难点是了解此篇文选在语言、文字、语法诸方面的特点。

§1.3扩展内容。

熟读文选,准确今译。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1、提问:

你对韩非子的了解有多少?

2、提问:

《五蠹》一文的主旨是什么?

(三)学时分配。

2学时(其中:

理论学时2学时)

第二十九单元 上古音简说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古音的基本知识。

了解汉语的声、韵、调。

§1.2提高内容。

重点和难点是掌握古音通假、破读,弄清楚语音差异产生的原因。

§1.3扩展内容。

了解古今语音差异,建立发展的语音观。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1、提问:

根据实例,分析汉语的音节结构。

2、提问:

你对“叶音”说的看法是怎样的?

(三)学时分配。

2学时(其中:

理论学时2学时)

第三十单元《七月》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