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石头口门水库水源地污染治理工程初步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748639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6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松花江石头口门水库水源地污染治理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松花江石头口门水库水源地污染治理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松花江石头口门水库水源地污染治理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松花江石头口门水库水源地污染治理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松花江石头口门水库水源地污染治理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松花江石头口门水库水源地污染治理工程初步设计.docx

《松花江石头口门水库水源地污染治理工程初步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松花江石头口门水库水源地污染治理工程初步设计.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松花江石头口门水库水源地污染治理工程初步设计.docx

松花江石头口门水库水源地污染治理工程初步设计

松花江石头口门水库水源地污染治理工程初步设计

附件:

1、关于长春市石头口门水库水源地污染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吉发改审批字[2007]285号)

2、《国务院关于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的批复》。

3、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长春市石头口门水库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划》和《白山市金英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划》的通知。

4、《关于松花江流域饮用水源工程石头口门水库水源地保护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吉环建字[2006]253号)》。

5、《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长春市石头口门水库水源地污染治理工程(一期)移民安置方案的批复(长府批复[2007]11号)》。

6、《长春市财政局关于石头口门水库水源地污染治理工程资金的承诺函。

(长财债[2007]322号)》。

前言

水源地污染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多方面以及各地区、各行业的需要和上下游的权益,近年来由于水源污染影响供水水质,进而影响居民生活的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松花江污染致使哈尔滨城市供水停止达4天之久,城市水源地污染治理、保护及供水突发事件的紧急应对措施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供水水源地污染治理、保护是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供水安全、实践资源水利的迫切需要,应结合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切实加强水源地保护。

2006年8月,国务院以(国函[2006]77号)文件对国家环保总局编制的《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进行了批复,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征求对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意见的函》(发改办投资[2006]459号)文件要求,国家发改委进一步审核了吉林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工业污染治理和饮用水源地等其他重点污染源治理项目。

2006年5月9日国家发改委和吉林省发改委的专家对石头口门水库进行了现场查勘,并于5月14日对《松花江流域饮用水源工程-石头口门水库水源地保护项目建议书》进行了审查。

2006年5月~10月和2007年2月~4月,由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和石头口门水库管理局、当地各级政府联合组成调查组,对水库水源地保护区内的居民点进行了入户调查、对土地面积进行了测量、对企业及主要污染源进行了现场详勘,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且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批复。

1、总论

1.1概述

1.1.1设计依据

⑴、《松花江流域饮用水源工程长春市石头口门水库水源地污染治理工程初步设计委托书》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6号)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⑶、国务院关于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规划(2006-2010年)的批复(国函[2006]77号)

⑷、《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国家环境保护局、卫生部、建设部、水利部、地矿部,89环管字第20号);

⑸、《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⑹、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长春市石头口门水库生活饮用水、长春市水源保护区划》和《白山市金英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划》的通知(吉政函[2006]154号);

⑺、吉林省环境保护局文件《关于松花江流域饮用水源工程石头口门水库水源地保护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吉环建字[2006]153号)。

⑻、国家发改委和吉林省发改委关于《松花江流域饮用水源工程长春市石头口门水库水源地污染治理工程(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

⑼、省松辽流域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⑽、《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⑾、《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2002);

⑿、《吉林省生态省建设规划》;

⒀、《长春市生态市建设规划》;

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

⒂、《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⒃、长春石头口门水库给水水源地位置地形图(1:

1000)

1.1.2工程背景

石头口门水库水源地作为长春市最重要的供水水源地,设计年向长春市供水1.68亿立方米,已成为关系长春市经济发展和270万人口饮水安全的重要水源地,对长春市供水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在石头水门水库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出现了诸多污染水质的问题,主要有:

⑴、近水居民生活垃圾、城镇生活污水污染问题

⑵、保护区内工矿企业对水源地的污染

⑶、农药、化肥面源污染问题

⑷、水土流失问题。

从长春市水文水资源局近几年对水库水质的监测结果可以看出,水库水质总体上符合地表饮用水源质量标准,但仍有部分监测指标超过标准值,如近三年汛期总磷含量是Ⅲ级水质标准值的2至3倍,全年平均值是标准值的1.5倍,因此,水库水质不容乐观。

2006年5月~10月和2007年2月~4月,由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和石头口门水库管理局、当地各级政府联合组成调查组,对水库水源地保护区内的居民点进行了入户调查、对土地面积进行了测量、对企业及主要污染源进行了现场详勘,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编制了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且已经批复.但在该项目的土地征收实施阶段,发现征用土地价格耗费资金严重,且该项目涉及内容繁多,资金有限,并且治理效果不明显,综合以上原因由市领导和水库领导多次协商决定变换项目内容为湿地建设.

2008年3月1日—5日我院第一组设计人员对石头口门水库水源地保护区内的地理、地质、生态环境、附近污染企业以及居民生活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同时第二组人员于3月3日—3月10日分别对辽宁盘锦芦苇研究所、河北白洋淀湿地、黑龙江齐齐哈尔—扎龙湿地、吉林农安菠罗湖保护区、的湿地建设、保护,以及湿地植物—芦苇的种植、管理、销售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比较,掌握了湿地建设及植被特点的第一手材料,以此为基础进行了本次初步设计。

1.1.3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工程方案是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范围实施封闭,迁移一级保护区范围内的人口,征用区内的土地,关闭区内所有企业,停止区内一切生产、生活活动,以次消除一级保护区范围内的污染源,保护水源地不受污染。

但是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这个方案实施起来难度太大:

⑴、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一、二期征地821公顷,资金投入大,以现在长春实际征地价格估算两期土地全部征用需要资金5亿元左右,仅一期(等高线188.25米至等高线188.45米)范围内98.61公顷土地的实际征用价格就达到6000万元,而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一期总投资才6600万元,仅够一期征地费用,其他工程内容无法实施,两期工程资金缺口很大,征地过程复杂,工程期限长,实施起来非常困难。

⑵、通过封闭库区、迁移居民、停止生产来消除一级保护区范围内污染源,虽然缓解了水源地水质污染的程度,但是水库周边和上游河流在汛期造成的水库水质氮、磷含量超问题标却没有解决,致使水库水质量在汛期依然受到污染,300多万市民的汛期饮水安全受到威胁,污染治理效果不理想。

⑶、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一期仅征用等高线188.25米——等高线188.45米范围内高差20cm的土地,蓄水量仅增加1000多万m3,蓄水能力提高不大。

鉴于上述情况,为把这项工程按国家要求做好,经吉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同意,本次初步设计将征地变更为湿地建设,通过在水位变化区种植芦苇,可增加水库蓄水能力1.03亿m3,利用芦苇吸收汛期水质中超标的氮、磷来保证水库全年供水质量的安全,且缩短了工程工期,大大减少了整体工程的投入资金。

为了切实的作好本工程,本次初步设计新增两个设计方案与可研方案进行比较,经过对工程内容、工程投资、水源地保护成果的详细比较,决定采取方案一,该方案对已批复的可研内容调整如下:

⑴、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一期工程在一级保护区等高线188.25米-188.45米范围内实施征地98.61公顷,二期工程对水库一级保护区内等高线188.45米—189.5米范围内的土地征收723.17公顷。

并计划高程点188.45米以下范围3年内退耕还库。

初设变更为在高程点188.25—189.5范围内的农民土地停止征用,改变为湿地建设,通过采取调整种植结构,栽植芦苇和睡莲并逐年补贴农民收益的办法,减少一次性投入,增加全面效益。

⑵、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在高程点190范围内进行拆迁和生产安置。

初设变更为原有居民只进行移民安置,不进行生产安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执行。

⑶、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二期工程绿化面积72.61公顷,其中采石场及搬迁企业占地绿化面积69.34公顷,居民拆迁房屋绿化面积3.27公顷。

并且在水库周围种植树木面积600公顷,树苗266.35万棵。

初设变更为将所有计划绿化面积改种植芦苇。

⑷、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增加在水库等高线187.25米—188.25米范围内土地上种植芦苇、睡莲,并且对当年地上物及经营项目进行一次性补偿。

⑸、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上增加对等高线188.25米—189.5米范围内所有属于集体的耕地进行逐年补贴,并与农民签定调整种植结构协议。

其他工程包括居民拆迁、工矿企业搬迁、排污口整治及垃圾的清理运输均按照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执行。

1.2项目概况

1.2.1工程位置

石头口门水库位于吉林省长春地区九台市境内

项目建设地点为石头口门水库上游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

1.2.2工程目标

水源地污染治理的目标就是采取相应的措施,治理长春市饮用水水源地石头口门水库的水环境质量,防止水体再受污染,确保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治理,水库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的Ⅱ类水质标准,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7中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水质要求。

1.2.3建设条件

⑴、随着长春市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城区供水水源地保护受到人民的高度重视,保护现有水源不被污染、确保饮用水安全的呼声越来越高。

⑵、项目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对水源地污染源分布和污染治理方案进行认真地调查、研究,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⑶、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明确提出了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解决好饮水安全问题,为本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国家政策支撑。

⑷、国务院批准的《松花江水流域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确定一批松花江流域重点区域(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项目,为本项目的建设提供政府资金的有力支持。

1.2.4建设内容和规模

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如下:

⑴、设置界碑、界桩、限制性(解说性)标牌及防护围栏

设立界碑80个,界桩1038个,限制性和解说性标牌20个。

防护围栏28727.922m。

⑵、调整种植结构,种植芦苇、睡莲

水库等高线187.25米至189.5米高程水位变化区之间,除个别的泡塘外,栽植芦苇2000公顷,睡莲30公顷。

⑶、房屋拆迁及移民

工程迁移人口1329人,迁房287户,拆迁房屋面积27288.1平方米。

⑷、工矿企业搬迁

项目区内现有工矿企业13家,其中餐饮类企业有卧虎山庄一家,采石场12家,对卧虎山庄进行搬迁,采石场进行关闭。

⑸、垃圾清理、处理

项目内多年积存有2.2万吨垃圾,近水住户每天产生17.2吨生活垃圾,拟于每个村社设置1个垃圾箱,设置2处垃圾中转站,并配备1辆垃圾运输车,将垃圾外运至指定地点处理。

项目区内现有排污口4处,根据环境保护法中“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由4家单位自行处理污水排放问题,投资不计入工程投资中。

1.2.5工程总投资

工程总投资为10713.33万元,资金来源由申请国债和建设单位自筹

2、现状条件及建设必要性

2.1城市概况

2.1.1自然条件

2.1.1.1地理位置

长春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地理位置为北半球东部中纬地带,东经124º33—127º04′,北纬43º14′~45º14′之间。

东与吉林市相邻,西与白城市相接,南与四平市毗连,北隔拉林河与黑龙江省相望。

石头口门水库位于吉林省长春地区九台市境内,水库坝址在九台市西营城镇石头口门村西南约500米处,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25°45′,北纬43°58′,

2.1.1.2地貌

长春市东部为低山丘陵,西部为台地平原,平原面积最大,台地略有起伏。

东部大顶子山为长春市最高山峦,海拔高度407米。

第二松花江、饮马河、伊通河等河流从南向北纵贯其间,沿河两岸多为平坦肥沃的台地和冲积平原。

西部地势低洼,形成波罗泡、敖图泡等湖泡,有利于水产业的发展。

长春城区位于东部低山丘陵向西部台地平原过渡地带,东部为低山丘陵地貌,有美丽的净月潭水库和大片的人工林,中部全是伊通河切割的台地和冲积平原,海拔多在200米左右,有利于平原型城市的规划和建设。

2.1.1.3水文

长春市的地表属第二松花江水系,松花江、饮马河、伊通河的中下游,还有沐石河、双阳河、雾开河、新开河及卡岔河等流经镜内,有波罗泡子、敖宝吐宝泡子、元宝泡子等主要泡子湖泊7处;市区的地表水,较大的河流,也是饮马河的支流-伊通河及其支流-新开河等。

由于市区的下落基岩为中生代白垩系红色岩系,岩层致密,为一不透水层或含水水性极微,因而无深层地下水源,故地下水贫乏。

2.1.1.4气候

长春市的气候介于东部山地湿润与西部平原半干旱区之间的过渡带,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类型。

东部和南部由于长白山地的隔阻,消弱了从东南海洋方面吹来带有大量水汽的夏季风的作用;西部和北部为地势平坦的松辽平原,南下的西伯利亚极地大陆气团可畅通无阻到达本市。

故气候总的特点是冬季严寒漫长,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暖短促,秋季晴朗宜人。

最寒的一月份平均气温为-16.3度,最热的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3度。

冬季最大积雪厚度可达22厘米,最大结冰层厚度为180厘米,春季最大风速可达30米/秒。

年度内降水不平衡,多集中在炎热的夏季,具有明显的雨热同季特点,全年平均降水量522-615毫米,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

年平均无霜期为140-150天左右。

2.1.1.5工程地质

石头口门水源地保护区位于大黑山脉低山丘陵与松辽平原台地之间的过渡带,地势呈南高北低,相对高度40~60米。

水系的流向由南向北。

水库库区坝址至四家子乡、波泥河子镇段为低山丘陵区,坝址下游1.5公里为松辽平原东部边缘,库尾为第四系断陷盆地,可分为堆积地形、剥蚀堆积、构造剥蚀三个大类型和四种形态单元。

地层主要以侏罗系凝灰岩为主,其次有二迭系板岩,局部有大理岩和海西期花岗岩、第四系松散层广泛覆盖其上。

石头口门水库地区地震烈度为VII度。

2.1.2社会经济条件

长春市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全市包括朝阳、南关、宽城、二道、绿园、双阳六区,榆树、农安、德惠、九台四县(市),2006年,全市总人口798.4万人。

改革开放以来,长春市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先后建成了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春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春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优势,成为工农业基础雄厚、商业繁荣兴旺、科技教育事业发达、对外开放程度较高、

在全国举足轻重的中心城市,被国内外朋友誉为“汽车城”、“森林城”、“电影城”和“科技文化城”。

“十五”期间,长春市重点建设汽车、农产品加工、科教文化“三个基地”,壮大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光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四大主导行业”。

长春市已初步建成适合企业发展、适应人才建业、适宜市民居住,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2005年,长春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75亿元,比上年增长8.6%。

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10.75%、46.75%、42.5%。

长春地区是我国著名的“粮仓”,农业产业化建设初具规模。

长春地处世界著名的黄金玉米带,盛产玉米、大豆、水稻、高粱。

依托丰富的粮食资源,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线,集中启动了大成玉米、清真皓月、吉林德大等一批农业产业化大项目。

加快了长春市由农业大市向经济强市的转变。

2.2水源地所属流域水系及污染防治现状

2.2.1松花江流域水系

2.2.1.1松花江流域河流包括:

嫩江、第二松花江、松花江干流。

石头口门水库是松花江一级支流饮马河中游的一座大型水库。

坝址以上集水面积4944平方公里,河道长度194公里,流域平均比降0.6‰。

饮马河是第二松花江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伊通县地局子乡老爷岭东南侧,流域总控制面积18274平方公里,河道长度387.5公里,河道平均比降0.3‰。

饮马河石头口门水库以上有岔路河、双阳河两大支流汇入,水库下游有雾开河、伊通河等支流汇入。

伊通河为最大支流、集水面积8440平方公里。

饮马河石头口门以上流域平均高程为317米,烟筒山以上及右侧支流岔路河流域为山区,烟筒山以下及左侧支流双阳河流域为低山丘陵区。

石头口门以下河谷开阔,本流域的山地地区次生林丛生,并有部分森林,平坡地及丘陵地大部分都已开垦成耕地,流域内植被较好。

流域南部多为棕色森林土及灰棕色森林土,北部台地多黑土及黑钙土,土质肥沃,宜于耕作。

2.2.1.2境内松花江流域水利工程(相关部分)

主要有岔路河上的星星哨水库,控制流域面积845平方公里,总库容1.76亿立方米。

另外还有两座控制面积较大的中型水库即黄河水库和双阳水库,三座水库总控制面积为1854平方公里,占石头口门水库总面积的37.6%。

2.3水源地现状

石头口门水库位于吉林省长春地区九台市境内,水库坝址在九台市西营城镇石头口门村西南约500米处,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25°45′,北纬43°58′,设计年向长春市供水1.68亿立方米,已成为关系长春市经济发展和270万人口饮水安全的重要水源地,对长春市供水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吉林省长春市水文水资源局近几年对水库水质的监测结果来看,水库水质总体上符合地表饮用水源质量标准,但仍有部分监测指标超过标准值。

如近三年汛期总磷含量是Ⅲ级水质标准值的2至3倍,全年平均值是标准值的1.5倍;2005年汛期水库水质中粪大肠菌群含量接近Ⅲ级水质的标准值;由于总氮和总磷的影响,2006年无论是全年、汛期还是非汛期,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均为Ⅳ类水;而除总氮和总磷外,也只是符合Ⅲ类水质标准。

因此,水库水质仍然不容乐观。

水源地保护区内,现有农户家家户户均搞养殖、种植业,畜禽粪便、农药、化肥等污染物都对城关镇饮水安全构成威胁。

居民生活污水及其废弃物随处泼倒存放,雨季随雨水渗入地下给水源地造成严重污染。

水源地周围农田还有农用井,没有防护措施可以直接将地表水引入地下,企业排放的污水,也没有采取任何处理措施,虽经蒸发、渗漏,但仍有部分污水流入水库,给地下水造成污染。

根据国家环保局、卫生部、建设部、水力部、地质矿产部五部门《关于颁发(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的通知》的文件要求,亟需对居民及工矿企业进行动迁和停业,对保护区进行植被恢复、绿化,对该水源地进行重点保护和污染治理。

2.4水源地存在问题

2.4.1近水居民生活垃圾、城镇生活污水污染问题

流入石头口门水库的主要河流为饮马河、双阳河、岔路河,上游城镇污水大多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附近地表水域,最终汇入水库中。

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会对水库水质造成危害。

据调查,与水库直接相邻的乡镇有7个,村屯多达72个,仅库区下半部分近水住户就达1849户,人口7048人,相当于一个小型乡镇的人口。

这些居民的生活垃圾和烧柴等每年堆积在库区上游河道2万余吨,汛期通过河道流入水库,造成污染。

特别是在一级保护区内现有的部分部分房屋,距离水面最近的仅10余米,甚至有的住户将厕所、猪舍也修到水边,对水源造成直接的危害。

同时流域范围内的城镇污水大多未经处理,排入附近地表水域,最终汇入水库中。

2.4.2保护区内工矿企业对水源地的污染

在水库二级保护区范围内,污染较严重的工矿企业有位于水库右岸波泥乡王家瓦房村的一家餐饮企业——卧虎山庄,以及位于东湖镇团山村、荆家村的一处采石矿区。

其中卧虎山庄距离水面仅有50米,占地面积6.5公顷,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职工30人,年营业额50万元,日平均接待100人左右,主要污染物为生活污水,年污染物排放量300吨。

团山子采石矿区共有采石业户12家,其中最近的距水面仅100米左右,其产生的烟尘、矿石粉沫以及硫磺等有害物质直接污染水源,采石爆破破坏山体植被,造成水土流失。

水库保护区内还有星星造纸厂、长春市教委教育基地、九牛乳业生态养殖场、龙湾萨满欢乐园等等。

其中污染较为严重的是位于星星哨水库下游的星星造纸厂,该造纸厂生产时,每小时排放污水量达20吨。

其他企业排放的生活污水,也没有采取任何处理措施,虽经蒸发、渗漏,但仍有部分污水流入水库。

2.4.3农药、化肥面源污染问题

水库控制流域范围内耕地面积为25.22万公顷,种植作物主要是水稻、玉米,每年都施用大量的有机肥料和农药。

特别是一级保护区内的821.78公顷土地,近一半为水田,对水源的污染更为严重,这些耕地所施用肥料、农药中的氮、磷、钾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一部分流入水库,对水源造成了直接的污染。

2.4.4水土流失问题

近几年来,受人口增长和畜牧业等经济的发展,水库周边毁林开荒现象比较严重,仅库区下半部分从189.0米以上至两岸分水岭以下的山地,林地面积从原来的2095公顷下降至627.1公顷,致使库区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对净化流域地表水源极为不利。

据调查,水库流域范围内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627平方公里,黑土层厚度已从50年代的0.6~0.7米下降至目前的0.2~0.3米,水土流失造成水源悬移质、推移质和混浊度增加,水库淤积加重。

这些问题的存在,对长春市饮用水源造成了直接的污染,对松花江流域水质的恶化构成了威胁。

因此,为确保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对石头口门水库水源地污染问题进行治理、实施石头口门水库水源地污染治理工程是十分必要,而且是迫在眉睫的。

2.5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2.5.1本项目的建设是执行国家政策,完善松花江流域重点区域污染防治的需要。

为了使长春市饮用水源地得到有效保护,确保群众饮水安全,有效地维护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适应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实施水源地保护工程,国务院批准了由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制的《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下称规划)。

规划的特点是:

⑴、目标明确——主要水源水质达三类

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2010年总体目标是:

到2010年,使松花江流域大中城市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得到治理和保护,完成重点城市污水处理和重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任务,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等等。

具体来说,松花湖等48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三类,松花江、第二松花江、嫩江、牡丹江干流水质基本达到三类,流域监测断面重金属等有毒污染物水质指标达到二类;全流域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2005年削减12.6%,大中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

⑵、任务重——集中在三块

一是工业污染源治理,二是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三是重点区域的污染防治。

这三个任务都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而且是经过努力能够做到的事情。

三大任务中,工业污染防治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工业企业容易发生突发性污染事件,如2005年的吉化污染、2006年的牤牛河事件。

规划列出126个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项目和200多个重点监管的污染源名单,涉及到化工、造纸、酿造、医药等行业。

其中,化工企业有50多家,比如吉化、佳木斯造纸厂。

在哈尔滨、长春的饮用水水源地周围,列了一些区域性的污染防治项目,比如松花湖、新立城水库。

⑶、困难大——原因是污染防治水平低

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水平比较低,水污染的潜在隐患大。

一是工业企业多。

作为老工业基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的企业多,负担比较重,治污设施相当简陋。

二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滞后。

这一区域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相当少,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