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磨机操作标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074811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磨机操作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管磨机操作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管磨机操作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管磨机操作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管磨机操作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磨机操作标准.docx

《管磨机操作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磨机操作标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磨机操作标准.docx

管磨机操作标准

管磨机操作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管磨机操作方法,安全要求及有关注意事项;

1.2本标准适用于管磨机。

2操作要求

2.1开车前的准备:

2.1.1检查喂料装置是否正常;

2.1.2检查稀油站,电机、轴承、油槽的润滑是否适量,油质是否符合要求;

2.1.3检查中空轴有无裂纹或滑履喷嘴有无堵塞,各联接螺栓、地脚螺栓有无松动现象;

2.1.4排除可能影响磨机传动的障碍物;

2.1.5检查各安全措施是否齐全;

2.1.6长时间停机后重新开机,须检测电机绝缘电阻是否符合要求;

2.1.7检查传动系统是否符合要求;

2.1.8经上述各项检查,确无异常后方可开机。

2.2启动时完成如下操作:

2.2.1启动时打开主轴瓦稀油站冷却水并待高压油泵正常运转后,检查润滑油浇淋情况;

2.2.2启动主电动机;

2.2.3监视主电动机起动电流及运转电流是否正常;

2.2.4监听起动过程中是否正常,如异常应立即停机。

2.3运行检查:

2.3.1衬板螺栓是否有折断和松动现象;

2.3.2检查主轴承,主电机轴瓦润滑情况;

2.3.3主电动机电流的波动情况;

2.3.4各处密封是否严密,有无漏灰、漏油和漏水现象;

2.3.5主轴瓦、电动机轴瓦及各轴承的温升情况;

2.3.6稀油站润滑油的油压情况,过滤器前后压差情况;

2.3.7主轴承的冷却是否良好;

2.3.8认真巡检如实做记录;

2.3.9大小齿轮啮合,润滑是否良好。

2.4设备停机:

2.4.1紧急事故停机:

2.4.1.1发生电器故障(如磨机跳闸时或电气火灾时);

2.4.1.2发生与本机有关的机械事故(如磨门脱落等);

2.4.1.3发生与本机的人身事故;

2.4.1.4稀油站发生故障,致使主轴瓦发生断油事故时(如有);

2.4.1.5主电机运转异常(如尖叫、拔火)或电机电流突然增大已超过额定值时;

241.6磨机主轴承温度超过65C;

241.7小齿轮轴承温度超过70C;

2.4.1.8大小齿轮发生异常振动时;

2.4.2一般故障停机,经值班主任同意后按顺序停机:

2.4.2.1当主轴承,大小齿轮振动大时;

2.4.2.2主轴承,主电机轴承温度接近规定值时;

2.4.2.3稀油站系统出现故障时(如油路堵塞、油压下降严重等)压差超过0.05Mpa;

2.4.2.4当主轴承或稀油站冷却水不能正常供应;

2.4.2.5当衬板螺栓、人孔盖螺栓、其它联接螺栓松动,掉落、漏灰时;

2.4.2.6附属设备发生故障时;

2.4.2.7物料供应不足时。

2.5.3计划停机:

2.5.3.1停磨前应与中控室联系,由中控室按停机顺序进行停机;

2.5.3.2非磨内检修停机,提前15分钟停止喂料,然后按顺序进行停机;

2.5.3.3磨内检修停机提前2小时左右停止喂料,然后按顺序进行停机;

2.5.3.4长时间(半个月以上)停磨应将磨内研磨体倒出以免造成磨筒弯曲;

2.5.3.5检修后检查和完善安全措施;

2.5.3.6如果磨机在运转中突然停电时,应立即将磨机及其附属设备的电源切断,以免送电时发生意外事故。

3停机后,按环保要求清理设备及周围的积尘、积料及油污。

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安全生产规程,杜绝违章作业。

5未经培训且未取得集团上岗证的人员不准进行本系统的操作。

管磨机检修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管磨机检修类别、周期、检修内容与机修质量等技术要求;

1.2本标准适用于各种规格磨机的检修工作。

2检修类别与周期:

2.1检修类别为大、中、小修;

2.2检修周期、工期按下表执行;

检修类别

检修周期(月)

检修工期(时)

周期结构

①3.8X

5.5m

①3.8X

8.5m

04.2X

13m

①3.8X

5.5m

①3.8X

8.5m

04.2X

13m

小修(X)

1

1

0.5

8〜16

8〜16

8〜16

DXXXXXZXXXX

中修(Z)

12

12

12

72〜168

72〜168

72〜168

大修(D)

24〜48

48〜60

24〜48

120〜360

120〜360

120〜360

3检修内容:

3.1小修:

3.1.01清洗小齿轮,检查有无裂纹、点蚀、擦伤及掉块现象;

3.1.02检查大齿轮接口螺栓及各部位螺栓有无松动和断裂现象;

3.1.03检查前后中空轴、筒体有无裂纹,有无松动和断裂现象;

3.1.04检查稀油站系统工作状况,清冼滤油器滤芯、冷却器,解决给油系统小故障,处理漏油问题;

3.1.05测量主轴瓦间隙,清冼主轴瓦;

3.1.06检查传动轴、滚动轴承及减速箱油质、油位、温升;

3.1.07检查调整大小齿轮间隙;

3.1.08检查电磁离合器各部分螺杆,更换摩擦片;

3.1.09检查更换部分筒体各部分衬板,中间隔仓筛板,磨尾筛板;

3.1.10检查更换磨门衬板;

3.1.11测量主电机气隙,更换电机轴瓦润滑油;

3.1.12检查辅助传动齿轮、蜗轮完好情况,调整轴承间隙,更换润滑油;

3.1.13测量传动部分同轴度,视情况进行调整;

3.1.13检查各部分密封情况,处理影响磨房环境的扬尘问题。

3.2中修:

3.2.1包括小修全部内容;

3.2.2更换齿轮轴、轴承等;

3.2.3更换辅助传动减速机轴、蜗轮;

3.2.4检测轴瓦间隙,修刮主轴瓦,处理密封;

3.2.5检查中空轴,填充防护层,进出料套筒更换,密封压圈法兰。

3.2.6检查筒体或焊补筒体缺陷;

3.2.7更换磨头衬板,隔仓篦板、筛板及筒体全部衬板

3.2.8对电机进行解体检查,更换轴瓦;

3.2.9离合器更换中间夹板或线圈。

3.3大修:

3.3.1包括中修全部内容;

3.3.2修理或更换筒体(包括衬板隔仓篦板护板);

3.3.3更换中空轴;

3.3.4大齿轮换面或更换大齿轮(弧齿厚磨损超过0.5模数);

3.3.5更换辅助传动减速机;

3.3.6更换主轴瓦,并刮研;

3.3.7修理基础,更换机座,重新找正;

3.3.8更换整台离合器。

4检查质量标准

4.1筒体部分:

4.1.1磨机筒体焊接、焊缝应高于筒体表面2〜3mm,焊缝内不准有气孔夹渣裂缝现象;

4.1.2两接筒体对接后,其焊缝角度为50〜60°,底部留有5〜8mm

4.1.3外环按要求焊妥后,内环用电弧气刨,刨掉再焊内环,焊缝要焊到与钢板平为止;

4.1.4筒体焊接后,其总长度弯曲不大于总长的0.7%;

4.1.5筒体磨孔一律采用钻孔后用风铲,手砂轮、磨光等方法加工,不得采用气焊切割的方法处理。

4.2磨头部分:

4.2.1磨头与钢圈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磨头安装妥后,以筒体法兰为基准,其中心偏差不

大于0.5mm两主轴承底板中心距离偏差应小于1.5mm

4.2.2磨头与筒体法兰找正后,按圆周六等分孔,将销钉螺栓打入孔内配合,四周螺栓须带双螺母,不得松动;

4.2.3两端磨头装妥后,落入大轴瓦内,用水平仪检测水平度,横向中心线不平行度每米不得超过0.5mm,但出料端不得高于入料端(以主轴承衬瓦表面为准)。

4.3轴承部分:

4.3.1巴氏合金铸造后,与轴衬应紧密结合,不得有裂纹、砂眼孔缩,用锤打无异响;

432传动轴承与轴配合应以实测轴承内孔为准,其过盈量为0.01〜0.04mm

4.3.3轴承内部清洗干净无积污、无杂物,轴承两侧圈完好严密;

4.3.4巴氏合金轴瓦刮研后,用红丹油检查,每平方厘米须有点接触中空轴底与轴瓦接触面为40〜60°,不接触长度不得大于50mm;

4.3.5主轴承侧间以四角为准,其间隙为0.8〜1.0mm;

4.3.6各部分地脚螺栓必须紧固,两侧挤板不得松动;

4.3.7中空轴肩与瓦衬之轴向间隙,进料端:

入料侧5mm出料侧35mm出料端:

入料、出料两侧为0.2〜0.36mm。

4.4大小齿轮部分:

4.4.1大齿轮装妥后其径向跳动,每米节径不超过0.25mm,端面摆动不得超过1.5mm

4.4.2大齿轮找正后,圆周分六等分铰销子孔,打入销钉螺栓;

4.4.3大齿轮对合螺栓紧固后,接口处间隙不得大于0.1mm大齿轮负罩必须安装牢固,不得与大齿轮相碰撞;

4.4.4大小齿轮安装应以齿轮啮合接触面为基础,适当照顾水平齿面接触面积沿齿高不小于40%,沿齿长不少于60%左右;

4.4.5各机大、小齿轮齿顶、齿侧间隙,考虑安装加工热膨胀等积累误差,齿顶间隙规定为0.25〜0.3模数齿侧间隙规定为1.06〜1.6。

4.5传动部分:

4.5.1磨机电动机与传动轴与小齿轮必须同心并与磨机中心线平行。

任何方向的水平度允许

每米为0.2mm;

4.5.2主轴承底座,小齿轮轴承底座,电机座等应以筒体中心线为基点,不平度误差不得大

于0.2mm;

4.5.3小齿轮两端、轴承径向跳动不得超过0.15mm,轴向跳动0.02mm。

5试车标准

5.1空负荷试车检验。

5.1.1磨机运转8小时,此时主轴承及减速机轴承温升均不得超过35E,各部润滑正常;

5.1.2磨机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和声响;

5.1.3磨机主轴承摆动正常,其摆动量在工艺技术规定的范围内;

5.1.4传动齿轮啮合正常,减速机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异声、发热等现象;

5.1.5各部螺栓、螺母不得有松动现象。

5.2负荷试车检验。

5.2.1负荷试车应在空负荷试车合格后进行;

5.2.2加入研磨体总量的1/3,适当投料试车检验,观察衬板磨门及其他连接螺栓情况;

5.2.3运转48小时后,各部检查良好,加大研磨体总量的70%;

524运转96小时后,检查各部良好,研磨体可增加到90〜100%

525试生产20〜30天,重复5.1中检查内容,并对主轴承,减速机润滑油更换,无误时方可交付生产使用。

6未按规定办理好相关手续(如:

检修工作票和挂检修牌),不得实施本检修项目。

中卸磨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11)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处理方法

供油压力低

1、油箱缺油

2、油泵有故障

3、过滤网堵塞

4、回油过大或管道泄漏

1、添加新的润滑油

2、检查油泵

3、清洗过滤网

4、减小回油,处理管道

主轴瓦温度咼

1、轴瓦缺油

2、轴瓦磨损过大

3、进磨的热风温度过高

4、油质不符合要求

5、冷却水水量不足或管

道不畅通

6进油温度过高

1、补加润滑油

2、更换轴瓦

3、适当降低进磨热风温度

4、更换合适的润滑油

5、增加冷却水水量,清通管道

6增大冷却效率

磨内有异常声音

衬板或隔仓板脱落

停磨进行检查

异常振动

1、地脚螺栓松动

2、胴体变形

1、拧紧

2、慢转磨,把变形部位转到上方

减速机振动过大

1、地脚螺栓松动

2、齿面磨损过大

3、齿面接触不好

4、轴承磨损过大或损坏

1、拧紧

2、更换

3、调整或更换

4、更换

减速机壳体温度咼

1、壳体内的润滑油过多

2、轴承损坏

1、把油排放到符合要求为止

2、更换

管磨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25)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处理方法

主电机启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