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试题期中质量检测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738057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4.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历史试题期中质量检测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二历史试题期中质量检测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二历史试题期中质量检测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初二历史试题期中质量检测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初二历史试题期中质量检测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历史试题期中质量检测 含答案.docx

《初二历史试题期中质量检测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历史试题期中质量检测 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二历史试题期中质量检测 含答案.docx

初二历史试题期中质量检测含答案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查

学校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__

密封线(密封线内不要作答)

初二年级历史科试卷

说明:

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单项选择题答案代号填在答题表中。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请把答案写在答题表上)

1、“打一场禁毒的人民战争”是中国政府在扫除毒品中的响亮口号。

170年前,一位民族英雄在广州虎门已经用行动表达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和勇气,他就是()

A、左宗棠B、魏源C、林则徐D、邓世昌

2、身居香港的一位商人,从前是给清政府交税,后来改向英国交税,发生这种变化是在_________签定后。

()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北京条约》

3、鸦片战争期间,英军进攻虎门。

率兵奋勇抵抗、最后战死在炮台上的清军将领是(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琦善 D、邓廷桢

4、“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从《圆明园遗址》所示的废墟中,下面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

A、近代中国的大门被打开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C、洋务运动破产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5、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屡战屡败的原因不包括()

A、面临的敌人力量强大B、清政府制度落后、政治腐败

C、军备松弛,武器落后D、没有得到人们的支持

6、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的主要目的是()

A、抵抗沙俄入侵B、防止少数民族叛乱

C、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D、扩张领土

7、小明同学去东北旅游,他站在黑龙江的南岸对朋友们说:

“______,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都是中国的领土。

”()

A、1858年,《瑷珲条约》签订前    B、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前

C、1840年,《南京条约》签订前    D、1689年,《尼布楚条约》签订前

8、19世纪末诗人丘逢甲在诗中写到: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请判断这首诗的创作年代是()

A、1894年B、1895年C、1896年D、1897年

9、《马关条约》的内容中,最严重地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的一项是()

A、割让台湾给日本B、赔款白银2亿两

C、增开通商口岸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0、“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瓦德西)这句话中的“此次指的是()

A、义和团进北京B、甲午中日战争

C、火烧圆明园D、八国联军进犯北京

11、《辛丑条约》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12、1840年以来,外国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列强都要求清政府()

A、割地B、赔款C、开设工厂D、设立使馆区

13、洋枪队统领华尔被太平军击毙于()

A、上海       B、青浦            C、南京           D、慈溪

14、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运动是()

A、禁烟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

15、张爱国是一位19世纪60年代的北京青年,亲眼目睹了国家遭受列强入侵,决心加强外语学习,以便为国效力,他该进什么学校()

A京师大学堂B、京师同文馆C、总理衙门D南翔中学

16、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道:

“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只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洋务运动()

A、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B、是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C、培养了中国的第一批技术人才D、是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17、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面临帝国主义瓜分的危机,为救亡图存,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戊戌变法B、义和团运动C、公车上书D、辛亥革命

18、戊戌变法失败后,有位维新派人士在临刑前说到: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他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严复

19、“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2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技术

C、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20、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

他是(  )

A、林则徐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

21、结束封建帝制,实现20世纪中国人们前进道路上第一次巨变的是()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22、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

李天说:

“我参加过公车上书。

”张地说:

“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

王麻子说:

“我家住在东交民巷。

”唐天说:

“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

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当时历史事实。

A、李天B、张地

C、唐天D、王麻子

23、孙中山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对应的是()

A、民族主义B、民主主义C、民生主义D民权主义

24、老师请同学们总结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小明写出了下面四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A、推翻了清朝的统治B、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实现了三民主义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5、辛亥革命时期,你如果想要了解同盟会的主张,可以看下面哪份报纸()

A、《中外纪闻》B、《民报》C、《万国公报》D、《时务报》

26、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查找“新文化运动兴起

”的资料,应首选的刊物是

A、《新青年》B、《中外纪闻》C、《湘江评论》D、《觉悟》

27、“Democracy”(民主)和“Science”(科学)是近代中国从西方请进来的两位“先生”,它们成为近代中国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旗帜()

A、洋务运动B、新文化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28、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

“我翻开历史一查……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它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B、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29、十月革命后,中国新文化运动有了新发展,这里“新”主要指()

A.开始提倡民主和科学B.开始把矛头对准孔孟之道

C.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D.运动中心开始转移到上海

30、周恩来曾说: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是()

A、五四运动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31、下面是革命老人张三晚年回忆1919年5月4日所看到的情景,其中有误的是()

A、北京大学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演讲

B、有个学生发给群众小旗帜,学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有个学生给盲人解释“还我青岛”的意思

D、他看到一些学生演讲时慷慨陈词

32、下列关于五四爱国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B、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它提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斗争口号

D、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33、董必武于1961年写了一首怀念战友的诗: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请问董老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写的是哪一次会议?

()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中共一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是()

A、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B、新文化运动掀起了

C、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35、在新文化运动后期,有一位代表人物极力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热情宣传: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

这位代表是()

A、陈独秀B、鲁迅C、李大钊D、胡适

36、近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国共两党跨越60年的鸿沟再度携手。

回眸历史,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是为了()

A、抗击日本侵略者B、打倒列强,除军阀C、抗击美国侵略者D、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37、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扬名中外的军官学校,有人将它和美国的西点军校相提并论。

你知道它创办的时间吗?

()

A、1924年5月B、1925年4月

C、1919年5月D、1921年7月

38、“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歌》诞生于()

A、辛亥革命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39、下列不是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的是()

A、张作霖B、袁世凯C、孙传芳D、吴佩孚

40、下列关于南京国民政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B、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

C、它对內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D、它代表北洋军阀利益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南翔中学期中质量检查

初二年级历史科试卷

学校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__

密封线(密封线内不要作答)

题号

(80分)

41

(14分)

42

(11分)

43

(12分)

总分

(120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二、综合分析题(41题14分,42题14分,43题12分,44题分,共40分)

41、阅读下列材料:

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期,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了多次侵略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英勇的抗争,由此翻开了中国近代史的篇章。

请回答:

(1)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是什么?

(2分)

(2)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了哪几次侵华战争?

它们分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8分)

(3)在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中,中华民族涌现出一个又一个英雄人物。

请你列举出两位并谈谈你在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4分)

42、阅读下列材料:

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在国门洞开和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开始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

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向近代化艰难迈进的历史画面。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伴随列强的人侵,中国各阶层为救国,开始了学习西方的近代化探索历程。

请完成下面的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结构图(4分)

(2)辛亥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2分)有什么历史意义?

(4分)

(3)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你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有什么特点?

(4分)

4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二: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中国近代史上哪次运动?

(1分)该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2分)上述材料中的哪句话能体现这一性质?

(2分)

 

(2)这一历史事件体现了青年学生怎样的精神?

(1分)这一精神的含义是什么?

(2分)其核心是什么?

(1分)

 

(3)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如何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3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B

D

C

A

C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D

B

B

A

C

C

D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D

A

C

B

A

B

A

C

A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B

C

C

C

B

A

B

B

D

二、综合分析题(41题14分,42题14分,43题12分,44题分,共40分)

41、答:

(1)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2)a.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

b.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等;

c.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

d.八国联军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

(每点2分,共8分)

(3)林则徐,关天培,左宗棠,邓世昌等民族英雄(2分)

从这些英雄人物身上,我们能够学到不畏强暴、敢于反抗、报效祖国的高尚的爱国情操。

(言之有理即可,2分)

42、答:

(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或维新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

新文化运动。

(4分)

(2)性质:

辛亥革命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分)

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2分),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2分)。

(3)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有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或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或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的特点。

(4分)

43、答:

(1)a.五四运动;(1分)

b.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2分)

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体现了这一性质。

(2分)

(2)a.五四精神(1分);b.含义:

忧国忧民、不屈不饶、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2分)c.核心:

爱国主义精神。

(1分)

(3)青年一代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热爱科学,刻苦学习,勤于思考,勇于探究,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遵纪守法,做一个社会有用的人。

【或者青年一代,一是要牢记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重托,肩负起历史的使命,勤奋学习,发扬五四精神;二是要善于创新,与时俱进,具有开拓进取的

意识;三是乐于奉献。

】(言之有理即可,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