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常用指标及评价.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7364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分析常用指标及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财务分析常用指标及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财务分析常用指标及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财务分析常用指标及评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财务分析常用指标及评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务分析常用指标及评价.doc

《财务分析常用指标及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分析常用指标及评价.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务分析常用指标及评价.doc

财务分析

是利用财务报表的数据,并结合其他有关的补充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综合比较与评价的一种工作。

财务分析的意义

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预测企业未来的风险和报酬,为投资人、债权人和经营者的决策提供帮助;

检查企业预算完成情况,考核经营管理人员的业绩,为完善合理的激励机制提供帮助。

  2.财务分析的目的与内容 

不同财务分析

主体的目的

债权人:

关心企业资产能否及时变现以及偿债能力。

投资人:

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资产管理及使用情况、企业的获利能力,还要考虑企业的长期发展趋势。

企业经营管理人员:

对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作出准确的判断,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国家宏观调控和监管部门:

一方面作为国有企业的所有人的角度要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另一方面,作为国家宏观管理机构,要了解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考察企业是否合法经营;企业是否依法纳税。

财务分析的内容

分析偿债能力

评价营运能力

评价盈利能力

评价资金实力

 一、反映偿债能力的比率

(一)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比率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

指标计算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指标评价

一般来说,流动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流动比率越低,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差,短期偿债能力越弱。

过高的流动比率,可能是存货超储积压、存在大量应收账款的结果;也可能反映企业拥有过分充裕的现金,说明企业资金利用不充分,有可能降低企业的获利能力。

另外,企业所处行业经营性质不同,对资产的流动性要求也不同;企业经营和财务管理方式也会影响流动比率。

【提示】从反映偿债能力的角度看,流动比率越高越好,但从企业盈利能力角度来看,则不宜过高。

即不能认为流动比率不是越高越好。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

指标计算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是企业在短期内可变现的资产,等于流动资产减去存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及其他流动资产后的金额,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应收款项等。

指标评价

一般来说,速动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速动比率越低,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差,短期偿债能力越弱。

各企业的速动比率应该根据行业特征和其他因素加以评价,同时还应注意对应收账款变现能力这一因素的分析。

  3.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

指标计算

现金比率=现金/流动负债

这里所说的现金,是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指标评价

一般来说,现金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但同时表明企业持有大量不能产生收益的现金,可能会降低企业的获利能力;现金比率越低,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差,短期偿债能力越弱。

(二)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的比率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

指标计算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指标评价

该指标用来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

一般来说,负债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越强,而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越低,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弱;反之则相反。

在企业资产净利润率高于负债资本成本率的条件下,企业负债经营会因代价较小使所有者的收益增加。

 2.有形资产负债率

有形资产负债率

指标计算

有形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无形资产-开发支出-商誉)×100%

指标评价

该指标是资产负债率的延伸,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价企业偿债能力。

一般来说,有形资产负债率越高,说明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越低,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弱,有形资产负债率越低,说明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越高,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强。

 3.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与资产负债率是同方向变化的。

产权比率

指标计算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指标评价

该指标表明由债权人提供的资金和由投资者提供的资金来源的相对关系,反映企业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

一般来说,产权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弱;产权比率越低,说明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强。

 4、权益乘数

权益乘数

指标计算

权益乘数=平均资产总额/平均所有者权益总额

指标评价

表示企业的负债程度,反映了公司利用财务杠杆进行经营活动的程度。

资产负债率高,权益乘数就大,这说明公司负债程度高,公司会有较多的杠杆利益,但风险也高;反之,资产负债率低,权益乘数就小,这说明公司负债程度低,公司会有较少的杠杆利益,但相应所承担的风险也低。

5.已获利息倍数

已获利息倍数

指标计算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公式中的利息费用是支付给债权人的全部利息,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和计入固定资产等的利息。

已获利息倍数反映企业用经营所得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

指标评价

一般来说,已获利息倍数至少应等于1。

该项指标越大,说明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越强;这项指标越小,说明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越弱。

二、反映营运能力的比率(周转速度快慢指标)

  1.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

周转次数

指标计算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其中,销售收入净额=销售收入-销售退回、折让、折扣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指标评价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越多,说明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越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越高;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越少,说明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越弱,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越低。

应收账款

周转天数

指标计算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360/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60/销售收入净额

指标评价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越少,周转次数越多,说明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越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越高;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越多,周转次数越少,说明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越弱,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越低。

  【注意】平均应收账款是指未扣除坏帐准备的应收账款金额。

它是资产负债表中的“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分别加上期初、期末坏帐准备的平均数。

 2.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次数

指标计算

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

其中,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指标评价

存货周转次数越多,说明存货周转快,企业实现的利润会相应增加,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越高;存货周转次数越少,说明企业占用在存货上的资金越多,存货管理水平越低。

存货周转天数

指标计算

存货周转天数

=360/存货周转次数

=平均存货×360/销货成本

指标评价

存货周转天数越少,存货周转次数越多,说明存货周转快,企业实现的利润会相应增加,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越高;存货周转天数越多,存货周转次数越少,说明企业占用在存货上的资金越多,存货管理水平越低。

 三、反映获利能力的比率(赚钱能力)

  

(一)通用指标

  包括销售净利润率、资产净利润率、实收资本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和基本获利率(资产息税前利润率)。

  1.销售净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净额×100%

  

  2.资产净利润率=净利润/资产平均总额×100%

  

  资产平均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3.实收资本利润率=净利润/实收资本×100%(注意该指标分母未用平均值)

  4.净资产利润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100%

  5.基本获利率=息税前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

(二)特殊指标(上市企业市场价值分析)

  1.每股收益

  

(1)计算过程

  基本每股收益=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其中: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

(2)指标评价

  该指标是反映企业普通股股东持有每一股份所能享有企业利润或承担企业亏损的业绩评价指标。

每股收益越高,说明每股获利能力越强,投资者的回报越多;每股收益越低,说明每股获利能力越弱。

  影响每股收益的因素有两个:

一是企业的获利水平;二是企业的普通股股数。

(3)稀释每股收益

  ①潜在普通股

  “潜在普通股,是指赋予其持有者在报告期或以后期间享有取得普通股权利的一种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包括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股份期权等。

  ②稀释性潜在普通股

  稀释性潜在普通股,是指假设当期转换为普通股会减少每股收益的潜在普通股。

  ③稀释每股收益

  稀释每股收益,就是在考虑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对每股收益稀释作用之后,所计算出的每股收益。

  假设稀释性潜在普通股于当期期初(或发行日)已经全部转换为普通股

  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如下:

  

  A.分子的调整

  计算稀释每股收益,应当根据下列事项对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进行调整:

  a.当期已确认为费用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利息;

  b.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时将产生的收益或费用。

  上述调整应当考虑相关的所得税影响。

  B.分母的调整

  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应当为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与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的加权平均数之和。

a.可转换债券

b.认股权证、股份期权

  对于稀释性认股权证、股份期权,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一般无需调整作为分子的净利润金额,只需对作为分母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进行调整:

  增加的普通股股数=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行权价格×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

c.多项潜在普通股

  分别判断稀释性,不能总体考虑;企业对外发行不同潜在普通股的,应当按照稀释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计入稀释每股收益,直至稀释每股收益达到最小值。

期权和认股权通常排在前面计算,因为此类潜在普通股转换一般不影响净利润,稀释程度根据增量股的每股收益衡量,即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普通股时,将增加的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增加的普通股股数的金额。

(4)计算每股收益时需要考虑的其他因素

  ①企业派发股票股利、公积金转增资本、拆股或并股等,会增加或减少其发行在外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的数量,并不影响所有者权益,也不改变企业的盈利能力,但是为了保持会计指标的前后期可比性,应当按调整后的股数重新计算各列报期间的每股收益。

 ②配股在计算每股收益时比较特殊,配股中包含的送股因素导致了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的增加,但却没有相应的经济资源的流入。

在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应当考虑这部分送股因素,据以调整各列报期间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提示】只有存在稀释性潜在普通股才需要计算稀释每股收益。

拆股、并股、股票股利、公积金转增资本时需要重新计算每股收益,但不是稀释每股收益。

  计算公式为:

  

  2.每股股利

  

(1)指标计算

  每股股利=企业普通股股利总额/普通股股数

  

(2)指标评价

  该指标是影响企业股票价格的重要指标,每股股利越多,说明给投资者的回报越多,企业股票价格越高;每股股利越少,说明给投资者的回报越少,企业股票价格越低。

  影响该指标的因素有两方面:

一是企业的每股盈余;二是企业的股利发放政策。

  3.市盈率

  

(1)指标计算

  市盈率=每股市场价格/每股收益

  

(2)指标评价

  市盈率越高,表明投资者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信心,企业的市场价值越高;市盈率越低,表明投资者对公司的未来丧失信心,企业的市场价值越低。

但是,由于股市受到不正常因素干扰时,股票价格会出现异常,所以在利用该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