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073505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保定市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北省保定市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北省保定市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北省保定市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北省保定市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保定市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docx

《河北省保定市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保定市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保定市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docx

河北省保定市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河北省保定市2017-2018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高中生物实验中多次用到了酒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可用无水酒精作为提取剂

B.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花生子叶中的脂肪时,需要用酒精洗去浮色

C.在碱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鉴定酒精,溶液颜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D.用15%的盐酸和95%酒精的1:

1混合液对洋葱根尖细胞进行解离

【答案】C

【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因此可以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来提取,A正确;用苏丹Ⅲ鉴定脂肪时需要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B正确;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鉴定酒精,溶液颜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C错误;解离根尖细胞所使用的解离液是由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和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形成的,D正确。

2.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中各种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细胞内的mRNA种类及含量都相同

B.正常人体的浆细胞和胰岛B细胞的核基因相同,mRNA不完全相同

C.细胞衰老最终表现为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都发生变化

D.细胞凋亡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在生长发育中有重要作用

【答案】A

【解析】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细胞内的mRNA的种类和含量都有所不同,故A错误。

正常人体的浆细胞和胰岛B细胞的核基因是相同的,但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mRNA是不完全相同的,有部分是相同的,故B正确。

细胞衰老最终在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会发生改变,故C正确。

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在生长发育中对机体是有利的,故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细胞生命历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细胞凋亡、衰老、癌变、坏死的区别

项目

细胞凋亡

细胞衰老

细胞癌变

细胞坏死

与基因的关系

受基因控制

可能有关

基因突变

不受基因控制

细胞膜的变化

内陷

皱缩

糖蛋白

减少

破裂

形态变化

破裂

细胞萎缩

呈球形

外形不规则变化

影响因素

受基因严格的控制

内、外因共同作用

物理、化学、病毒等致癌因子

电、热、冷、机械等各种不利因素

对机体的

影响

对机体

有利

对机体

有利

对机体

有害

对机体

有害

3.下表各选项中,符合“M—定能推理得出N结论”的是

A.AB.BC.CD.D

【答案】D

【解析】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是单倍体植株,其体细胞中不一定只有一个染色体组成,如四倍体的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A错误;原核细胞中不含线粒体,但部分原核细胞也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也能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F2中出现3:

1的性状分离比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F1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子代数量足够多、不同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同等,C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因此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说明生物一定发生了进化,D正确。

4.酪氨酸酶存在于正常人体的皮肤、毛囊等处的细胞中,它能叫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神经细胞中含有控制酪氨酸酶合成的基因

B.白化病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酪氨酸是基因表达的产物

D.老年人头发变白是由控制咯氨酸酶合成的基因异常引起的

【答案】A

【解析】人体所有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都含有该生物全部的基因,因此人体的神经细胞中含有控制络氨酸酶合成的基因,A正确;白化病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控制络氨酸酶合成的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这一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错误;络氨酸是一种氨基酸,不是基因表达的产物,基因表达的产物是蛋白质,C错误;老年人头发变白的原因是络氨酸酶的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D错误。

5.对下列图中有关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若在c点处将神经切断,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

B.乙图为人体体液的四种成分相互关系,则体内细胞与B之间不能直接物质交换,体内细胞与A之间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C.丙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B点为茎背光侧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c点不可能是茎向光侧对应的浓度

D.丁图中靶细胞裂解与效应T细胞内的溶酶体有关

【答案】C

6.棉蚜体型微小,以吸收棉花汁液为食,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

为了对棉蚜虫害进行监测,科研小组对某棉蚜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见下表。

以下说法与调查结果不相符的是

A.棉蚜与棉花的其他天敌间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关系

B.若长期使用农药防治棉蚜会导致棉蚜产生抗药性变异

C.调查棉蚜种群数量最好采用样方法

D.调查期间棉蚜种辟数量的增长曲线呈S型

【答案】B

【解析】棉蚜与棉花的其他天敌间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关系,A正确;农药不会导致棉蚜产生抗药性变异,只能对棉蚜的抗药性进行选择,B错误;棉蚜的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所以调查棉蚜种群数量最好采用样方法,C正确;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棉蚜的种群数量先增加后保持相对稳定,属于S型增长,D正确。

三、非选择题

7.下图甲是马铃薯细胞内部分生命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⑤表示生理过程,A、B、C、D表示生命活动产生的物质。

乙图是温度影响马铃薯植株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研究结果。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D表示____________。

(2)缺氧时马铃薯块茎细胞与玉米根细胞产物不相同,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假设每天光照12小时,从乙图中可以看出,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

(4)在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影响的实验中,应控制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至少列举两项)。

【答案】

(1).③和④

(2).ATP和(3).两者无氧呼吸第二阶段酶的种类不相同(4).20℃(5).每次实验的时间、光照强度、CO2浓度

【解析】试题分析:

分析图甲:

①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②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③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④为光合作用光反应,⑤为光合作用暗反应;A为丙酮酸、B为、C为ADP和Pi、D为ATP和。

分析图乙,光照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代表净光合作用量,温度在25°C之前一直增加,之后减少;黑暗条件下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代表呼吸作用量,随温度增加而增加。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③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的内膜上;④表示光反应阶段,发生在类囊体膜上;D表示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ATP和。

(2)缺氧时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而玉米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直接原因是无氧呼吸第二阶段的酶的种类不相同。

(3)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净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量)×12,柱形图两者差值越大,积累量越多,所以最有利于植株生长的温度是20℃。

(4)“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影响”的实验中,自变量是温度,则无关变量有每次实验时间、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8.黄瓜植株的性别类型有三种。

研究发现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F、f与M、m控制着黄瓜植株的性别,M基因控制单性花的产生,当M、f基因同时存在时,黄瓜为雌株;有M无F基因时黄瓜为雄株;mm个体为两性植株。

(1)选择两个亲本杂交,得到的后代全为雄株,则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得到的雄株与MmFf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些情况下,环境影响会导致生物的表现型与某种基因型的表现型相似,这种现象称为,表型模拟。

研究发现,基因型为mm的植株存在表型模拟现象,即低温条件下mm植株也有可能表现为雌株。

现有一雌株个体,请设计实验探究它是否为表型模拟。

 

①将此植株与______________杂交,得到种子,在正常条件下种植。

 

②观察后代的表现型:

 

如果______________,则说明被测植株为表型模拟; 

如果______________,则说明被测植株为正常雌株,不是表型模拟。

【答案】

(1).MMff与mmff

(2).雌株:

雄株:

两性植株=3:

3:

2(3).两性植株(或mm个体)(4).全部为两性植株(5).有单性植株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M基因控制单性花的产生,当M、F基因同时存在时,黄瓜为雌株,即基因型表示为M_F_;有M无F基因时黄瓜为雄株,基因型表示为M_ff;mm个体为两性植株,基因型表示为mm__。

(1)两个亲本杂交,后代全部为雄株(M_ff),这说明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MMff与mmff,它们的后代中雄株基因型为Mmff;让该雄株(Mmff)与MmFf植株杂交,后代中雌株(M_F_)的比例=3/4×1/2=3/8,雄株(M_ff)的比例=3/4×1/2=3/8,两性植株(mm__)的比例=1/4×1=1/4,即雌株:

雄株:

两性植株=3:

3:

2。

(3)基因型为mm__的个体也可能表现为雌株,而雌株与其不同点是含有M基因。

据此可让表现雌株的植物与基因型为mm__两性植株杂交,得到种子,在正常条件下种植。

如果后代没有单性植株出现,即不含基因M,则该个体为表型模拟;如果后代出现单性植株即含有基因M,则说明被测植株为正常雌株,不是表型模拟。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写出不同表现型对应的可能的基因型,再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进行相关的计算。

9.为了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材料:

具2片真叶且长势相同的该品种大豆幼苗若干、完全培养液、蒸馏水、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壶等。

(1)实验步骤:

 

①将上述大豆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分别置于等量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

 

②用喷壶分别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喷洒在A、B两组幼苗上。

 

③将两组苗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的_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中,如果A、B两组各选用1株幼苗进行实验,__________(“会”或“不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赤霉素溶液

(2).蒸馏水(3).高度(株高)(4).A组(实验组)植株的平均高度大于B组(对照组)植株平均高度(5).会(6).每组实验材料的数量过少(或样本数过少)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解析】试题分析:

(1)实验中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原则,题干是为了探究大豆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关系,是否含有赤霉素是自变量。

A组是对照组应喷施蒸馏水,B组是实验组应喷施等量赤霉素溶液。

因变量是大豆高度,故应测植株高度。

(2)预测应是A组的植株平均高度应低于B组植株平均高度。

(3)只选用1株幼苗对实验结果有影响,因为数量太少出现误差就大,代表性差。

(4)因为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使植株增高,所以用赤霉素处理植株后,可以显著增加植株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