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人纪之针灸119全解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33644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323 大小:335.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倪海厦人纪之针灸119全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3页
倪海厦人纪之针灸119全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3页
倪海厦人纪之针灸119全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3页
倪海厦人纪之针灸119全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3页
倪海厦人纪之针灸119全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倪海厦人纪之针灸119全解析.docx

《倪海厦人纪之针灸119全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倪海厦人纪之针灸119全解析.docx(3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倪海厦人纪之针灸119全解析.docx

倪海厦人纪之针灸119全解析

倪海厦人纪之针灸

第一篇

第一章针灸的使用时机(1-00:

00:

14)

各位同学!

今天是人纪班第一天开始上课,以后你们会慢慢学到很多中医的知识。

我把你们统统当作完全没有中医的根基,完全不懂,所以我们从头开始讲。

有关针灸的起源、发源及历史,坊间的书上写了很多,我们不浪费时间讲,我们要讲书上没有的。

针灸的使用时机、针灸的禁忌。

针灸的使用比中药早了约一千年。

从古到今,中医的针灸在施治上有几个大原则。

一、针灸的使用时机(1-00:

00:

56)

遇到气血大虚、重病、刚刚失过很多血、病患完全没有元气的时候,这时候我们不下针。

另外,刚做完爱,行完房事后,也不针。

时机不好、运动过后、大汗后也不针。

喝酒后,不针。

体力不够,不下针。

针可以用在所有的病上面,从感冒到癌症都可以。

针灸及中药都是可以独立成为中医的一个部门的。

所以,此时我们不谈中药,只谈针灸来治病。

而日后我在教各位《伤寒》《金匮》时,大家也一样把针灸忘掉,全用中药来治病。

灸,就是“久”下加一个“火”字。

用灸时就必须用艾绒,为什么要用这个艾草,在古代,部队里没有西医,只有中医,那个时候都是中医。

那部队沿路开拔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补给,除了食物以外,最重要的是水,没有水的话部队就不能行动。

中医如何去找这个水呢艾草它的生命力很强,再艰难的环境下都可以找得到它。

艾有一个特性,就是向下,艾会自己去找水,找到水以后烟就往上升。

如果部队要找水,就叫阿兵哥将艾草摊在土里烧,这时叫人到各处去看看,看到地上有烟冒出来的地方,那个地方下面就有水。

为什么要灸当针力不足的地方,我们就会用到灸,气血大虚时,可用灸的方式处理。

隔姜灸

我们有几种灸法,最普遍的就是“隔姜灸”。

我们隔姜灸就是切一片大概五十元大小的生姜,先戳几个洞,我示范给诸位看。

拿一些艾绒捏成金字塔状,再将它放在生姜上面,这样一个单位叫“一壮”。

在灸的时候,这个生姜片不用换。

不要灸五壮,就换五片生姜,烧到温热,不用烧到很烫。

感觉温热,不用很烫时就换一壮,在旁边放一个水盆,未烧完的艾就丢到水里熄灭掉。

若不放水在里面,碗就会烧破。

灸的时候,灸单数不灸双数,艾为纯阳,取阳数。

若灸后起了水泡,就从皮肤旁边用消毒过的针刺一个小洞,把水慢按排出来。

不要把皮肤撕掉免得造成疤痕,洒上一些硫磺粉及大黄粉就可以了。

因为艾本性向下,它的本性是属阳的。

譬如说,不论是什么病,灸膏肓穴灸百壮,无所不疗。

灸到口干舌燥都没有关系,小便都会有艾草味。

隔盐灸

第二个灸法是“隔盐灸”,我们在灸的时候,用盐巴填满神阙穴(就是肚脐),再放艾绒上去灸。

先将盐炒熟。

精盐不能用,要用青盐,要等盐变温一点了,凉了,再倒在神阙穴上,否则会把肚皮烧坏了。

古病人下利时不管是寒利或热利(只要是食物没有消化就是寒,热利的话味道会很臭),灸神阙就可以了。

隔蒜灸

第三个灸法叫“隔蒜灸”,灸一个就是一壮。

当久咳的时候,因蒜是白色的,辛辣色白,才能入肺,放在舌上。

因为舌为心表,把舌头往外伸,灸后心脏力量加强。

心和肺最接近,这时候我们去灸,咳嗽就会好。

那你不要拿生姜,要用蒜,肺的问题,我们要用隔蒜灸。

灸的用途非常广,比如说被毒蛇咬伤、蝎子、蜘蛛咬伤,任何的毒物咬伤、破伤风都可以用灸。

什么是破伤风,比如说今天你手上有伤口,又去整理生锈的铁钉,在临床上面怎么做呢有个病人来找我,手指头红肿,从手指头一路红到手上。

我们在介绍中医的时候,我会慢慢把中医的原则跟诸位讲,我们有两种方式,可以知道病人的病情到底是越来越严重,还是越来越好。

当病进时,是由四肢末梢往身上走,就像我刚才讲的,如手有伤口被感染或被毒蛇咬到,这时会感到毒往身上走。

而病退时,就会由身上往四肢走。

譬如,原来是病在肩,第二天醒来,病虽还没好,但我的肩不痛了。

但是痛到手臂上了,这就是病在退了。

当病在退的时,处方不能改,所针的穴道也不能改,要等它病好了为止。

若病仍在进时,就表示你的处方、穴道错了!

这时你就应该想想怎么去解决它。

当这个病在进时,像病人手指头破伤风红肿,我一看,针都不用下,用隔蒜灸。

它(病)走到这边的时候,我们在这边的头上面灸,病人手粉红色,很痛,痛到不能动,我就在头尾灸两壮,灸完两壮后才几分钟而已,就在退了,退到手掌心,退到劳宫时,就知道病离开心脏。

到后来我就没有帮他灸了,因为艾草在烧起来的时候,很像大麻的味道。

我在美国的诊所,一烧起来的时候,常有人说:

有人在抽大麻,所以我没有再帮他灸,而把窗户打开,透透空气,然后隔两天病人回来,那天从诊所走到停车场,他手都不痛了,也可以开车了。

来的时候是一只手开车的,回去时可以两手开车了。

如果说,你觉得打破伤风针很好,打疫苗很好,那就去打吧,实际上没什么大帮助,破伤风时,连药也不用吃针也不用下,用灸就可以好,所以我们用灸的机会很多。

还有疱疹、腰蛇、锦蛇。

长这样一圈,看起来红红的一小粒,长疱疹的时候,我们有两种烧它的方式,如病人疱疹是长这样子的,在疱疹的头尾隔姜去灸他,它就不会再蔓延了,过两天,疱疹就变短了。

我们还是一样在疱疹的头尾灸,慢慢去灸,反正就是把疱疹包围起来。

就是一种方法。

还有一种方法,过去古代看到疱疹,就去拿蜘蛛网,把这蜘蛛网平摊在疱疹上面,因为蜘蛛网很粘,用薄薄的粘一层,瞬间一烧就烧掉,烧完后,五天到一个星期,疱疹就治好了。

疱疹比米粒还小,像五味子,粉红色,很痛。

现在不要去拿蜘蛛网了,可以用干棉花,不要用有酒精的棉花。

但棉花粘不住啊,它不像蜘蛛网,没有那个胶质,所以我们放点凡士林在上面,因为目的是烧嘛。

如果是你的爸爸妈妈就轻轻一烧,烧完就会整个干掉,如果是你的仇人,用多一点棉花烧。

我们平常用全蝎,把它烤干,你不要拿蝎子给他吃,全蝎粉去药房买也可以买到。

但过去是把蝎子烧烤成金黄色,但现在药房已有全蝎粉,味道很强,你可以放到胶囊里面去,可以吃八到十颗。

所以疱疹很好治。

一般热症不用灸法。

当感冒发烧,病人已经很热了,不要灸。

流汗多的地方不灸,手掌汗比较多,也不灸。

津液很多的地方不要灸,眼睛不要灸,阴部不灸。

病人有痔疮时,已经是热了,也不能灸。

针灸有些禁忌。

有一个歌诀:

“针而勿灸灸勿针,针经为此常叮咛。

庸医针灸一齐施,徒施患者炮烙刑。

过去呢,针就是针,灸就是灸,历代就一直就是这样子。

但从文化大革命以后,变成哪里痛针哪里。

要真是如此简单,就不用读针灸啦!

而且效果又不好,手法又变得开始花哨了。

《针灸大成》①是我们的教科书,书上所说的地方都是:

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意思就是叫我们对称治疗。

但像刚才带状疱疹当然是在天应穴②上灸。

临床下针是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但大陆的中医没有看过这种书,而且在文革烧掉了好多好书,好的中医也都给斗争掉了。

所以他们治不好病,只好变些花哨的手法来吸引病人,变成针上头放个艾绒,让病人更痛苦。

古有名训,针就是针,炙就是灸,我们要分开使用。

米粒灸

另外,补充一点。

我们还有一个灸法是“米粒灸”。

我们把一点点的艾绒,捏成像米粒一样大。

用凡士林先涂在欲灸的穴道上,将它放在上面灸。

用在什么地方呢,如鼻窦炎、鸡眼,我们用香来点,灸三个、五个,就看病有多深。

这是灸的大原则。

痛灸到不痛止,不痛灸到痛止,这是原则,所谓“不痛灸到痛止”的意思是,一直灸直到当你碰到患部病根的时候,那儿开始产生了痛,对不对就表示到了。

那怎么知道“痛灸到不痛”,像“肿瘤”就是。

在肿瘤痛的地方一直灸,直到不痛的地方就停住。

最高明的医生,就是把病治好了,又不伤病人的元气。

而西医的手术,即使宣称手术很成功,但这个刀开下去后的结果如何,你需要慢慢去体会它!

若去开刀,还是会长回来的。

当然,如果是你的情敌,叫他给西医开刀好了!

二、针灸的急救法(1-00:

34:

08)

我们再下来讲“针灸的急救方式”,我们可用在很多地方。

当有人发病,昏迷过去时,他可能是心脏病,也可能是中风,溺水。

我们不管是什么原因,第一个先针“人中”,就是鼻子下方、嘴唇上方的水沟处,把它分三段,取上面三分之一处下针,下针时,针要斜刺往上,若没有针在手上呢,掐人中。

若仍未醒,第二个就是“十宣”放血。

为什么叫“十宣”呢就是在十只手指头的指尖放血。

比较没有常识的人呢,都是一个一个手指尖放。

一个一个下,太慢了,我们可以一次捉五个手指,针拿起来,一、二、三、四、五,一下子就刺完,五只指头一起挤放血。

这是老师傅的手法。

若仍未醒,再将脚的十个趾头尖放血。

若还没醒,就再下“涌泉”穴。

将脚掌一握起来,会看到“人”字纹,人字纹的纹头就是穴道。

这是我们的急救大穴,你不要拿一个三寸针下去。

若还不醒,就在“百会”放血。

“百会穴”一般是放血用。

我们不下针。

当病人整个脸都是呈现红色时,就是刚中风,就在百会放血。

百会穴怎么找呢从额头往上到顶,再由两耳尖直上,两线相交的一点,再往后半寸,会摸到一个凹洞,就是百会穴。

放血时,让病人躺下头靠着床沿往下垂,在百会放血后,病人会感到一阵清凉,凉到嘴巴,就可以讲话,凉到手脚,手脚就可以活动了。

①《针灸大成》由明代杨继洲原着,靳贤补辑重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刊行。

共10卷。

②天应穴,穴名。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不定穴,又名天应穴,但疼痛便针。

①针具名。

为九种针具的总称。

出《黄帝内经》。

即镵(音蝉)针、员针、鍉(音迪)针、锋针、铍(音披)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

《灵枢·官针》:

“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

”指出九针的形状、用途各异,据情选用,方可去病。

①经穴分类名。

指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一些特定穴位。

五脏、心包络及六腑各有募穴一个,如肺为中府,心为巨阙,肝为期门,脾为章门,肾为京门,心包为膻中,胃为中脘,胆为日月,大肠为天枢,膀胱为中极,小肠为关元,三焦为石门穴等。

募穴多用以诊断和治疗本脏腑病证。

①五俞穴的一种,穴位均位于手指或足趾的末端处。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

“所出为井”。

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流开始的泉源一样。

“井”为地下出泉。

全身十二经脉各有一个井穴。

①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手足部的远端。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

“所溜为荣”。

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刚流出泉源时的细小水流一样。

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荣穴,分别为:

肺经鱼际、肝经行间、心包经劳宫、肾经然谷、心经少府、大肠经二间、脾经大都、三焦经液门、小肠经前谷、胆经侠溪、胃经内庭、膀胱经通谷。

②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手或足部。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

“所注为俞”。

也就是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流逐渐淮集输注到更大的水渠一样。

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俞穴,分别是:

肺经太渊、大肠经三间、心包经大陵、三焦经中渚、心经神门、小肠经后溪、脾经太白、胃经陷谷、肝经太冲、胆经(足)临泣、肾经太溪、膀胱经束骨。

③《针灸甲乙经》是中国针灸学专着,原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晋皇甫谧(215-282年)编撰于魏甘露四年(259年),共10卷,南北朝时期改为12卷本。

④五俞穴之一。

《灵枢.九针十二原》:

“所行为经”。

意为脉气至此,犹如通渠流水之迅速经过。

经穴多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及臂、胫部。

⑤五俞穴之一。

《灵枢.九针十二原》:

“所入为合”。

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

合穴多分布在肘、膝关节附近。

①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又称“十二原”。

“原”含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之根本。

十二原穴多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

阴经之原穴与五输穴中的输穴同穴名,同部位,实为一穴,即所谓“阴经以输为原”,“阴经之输并于原”。

阳经之原穴位于五输穴中的腧穴之后,既另置一原。

①即前列腺

①八会穴,是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所会聚的腧穴。

八会穴首载于《难经·四十五难》

②郄(音隙)穴指经脉气血曲折汇聚的孔隙。

经脉气血汇曲折聚之处的腧穴称为‘郄穴’。

穴位大多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十二经脉各有一个郄穴,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各有一个郄穴,共有16个郄穴。

郄穴临床多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证。

①视频讲解为留豆许

①一作“囟会”,视频作“聪会”

①欠.(qū):

伸腰打哈欠

①“迎随”意指逆顺。

《说文》:

“迎,逢也”,“随,从也。

”《辞源》谓“迎”有“迎接、逆、反向”之义,“随”有“跟从、顺从”之义。

《灵枢·小针解》:

“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

”《灵枢·终始》:

“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

”由此可看出,人体的气血往来有逆有顺,针刺时可逆其经气以泻其邪,顺其经气以补其正,从而达到补虚泻实的治疗作用。

《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中说:

“得气以针头逆其经络之所来,动而伸之,即是迎;以针头顺其经脉之所往,推而内之,即是随。

”这是以针刺得气后,针头逆经行提法称“迎”,针头顺经行按法称“随”,将针头的逆顺与提按相结合为“迎随”。

①视频作子穴

①是十二经脉各经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重要腧穴,即井、荥、输、经、合。

简称“五腧”。

《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

“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称为原穴,又称“十二原”。

“原”含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之根本。

十二原穴多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

阴经之原穴与五腧穴中的输穴同穴同名,同部位,实为一穴,即所谓“阴经以输出为原”,“阴经之输并于原”。

十二经的五腧穴按井、荥、输、经、合的规律分别排列:

手太阴肺经:

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手厥阴心包经:

中冲、劳宫、大陵、间便、曲泽;手少阴心经:

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足太阴脾经:

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足厥阴肝经:

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足少阴肾经:

涌泉、然谷、太溪、复溜、阴谷;手阳明大肠经:

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手少阳三焦经:

关冲、液门、中诸、支沟、天井;手太阳小肠经:

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足阳明胃经;厉兑、内庭、陷谷、后溪、足三里;足少阳胆经:

足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泉;足太阳膀胱经:

至阴、通谷、束骨、昆仑、委中。

①是万艾可(viagra)台湾和香港注册名,医学用名西地那非(Sildenafil),又译昔多芬。

在中国俗称“伟哥”。

是一种研发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时意外发明出的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药物。

①视频作“膏肓俞”

①此内侧相对于另一只脚而言,如相对于其它脚趾,则为外侧。

①人体部位名。

又名季肋、软肋、撅肋。

相当于侧胸第十一、第十二肋软骨部位。

《素问·脉要精微论》:

“尺内两膀,则季胁也。

”《灵枢·骨度》:

“腋以下至季胁长一尺二寸,季胁以下至髀枢长六寸。

①《针灸聚英》又名《针灸聚英发挥》,高武撰。

刊于嘉靖八年(1529)。

①视频作“冷水”。

在急救时,管他有无执照,没有人会告你的,急救就去救。

若碰到美女,就用嘴对嘴呼吸也可以。

不要管太多!

这是我们的急救方式。

三、火罐的使用时机(1-00:

41:

45)

针灸的器具,还有火罐。

过去是用大小不同的竹子,做成杯子一样。

把杯子先用火烧一下,就罩在要拔的地方。

病人常会大叫一声,因为拔的力量相当强。

过去的郎中带着各式各样的火罐,里面呢,放只蚂蝗,这个吸血的蚂蝗,会吸脓,还有麻醉作用,这是他的天性。

伤口烂了,里面化脓,对它来说是人间美食啊!

在现代呢,美国有消毒过的蚂蝗。

四、火罐的使用(1-00:

45:

06)

我们用真空的拔火罐,火罐有不同的size,用真空的来吸。

我在介绍火罐,并没有介绍哪个厂商。

火罐用的时候就要拿火罐枪将空气吸出来,拿的时候后面的尾巴一拔,气就放出来了。

你们命很好,我们在学针灸时,是用点火的。

当时,曾有个太太。

不小心头发烧了一个大洞。

火罐除了可以吸脓,还有瘀血,我们在活血化瘀的时候,比如膝盖扭伤,我们会在痛点放血,用火罐放血的时候看颜色,由黑变淡,就起罐。

被竹子刺到或海胆刺到,都可以抽出来。

有些地方不能拔火罐,例如乳中,否则乳头会流黄水出来。

多汗的地方不上火罐,头部也不用火罐。

在外科急性扭伤的时候用的很多,受伤时马上在扭到的地方上火罐。

还有痔疮,现在是用放血针,刺完以后,就用火罐把它吸出来。

西医的放血针做得很好,针尖呈三角形,很锐利,放完后就可以直接丢掉。

待会我们介绍针时,再跟各位讲。

这是笫一章的基本概念,我们休息一下!

第二篇

第二章针灸穴位丈量方法(1-00:

49:

46)

我们进入第二章,先介绍这穴道丈量的方法。

诸位一定要晓得,知道穴道丈量的方法,才不会找不到穴道,否则即使你知道要扎什么穴道,结果你心到手却没有到,扎错穴道也等于没有扎。

那我们丈量的方法,第一个我们叫同身寸。

所谓同身寸,因为每个人的高矮体格都不一样,像我在美国,NBA球员来的时候,门都走不进来,摔跤手进来,门也进不来,要侧着进来,个子大到这种程度,所以你不能用我的寸来量他的,每一个人的寸都不一样。

怎么量这个寸,把中指头弯起来,这两个横纹头,点跟这个点之间我们定义为一寸,这是同身寸。

你不用去一个一个量,三个指头拿起来,这是两寸,四个指头是三寸,以连接手掌的指端为长度标准。

你看的时候要看病人的手,不能看你的手,大概就可以了。

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这是我们的同身寸,小孩子要看小孩子的手。

所以每个人的寸都不一样,这是同身寸。

我们在运用的时候,同身寸大部分用在四肢上面,还有经络之间的寸。

而腹部跟胸部,另有个独立的丈量方式。

待介绍任督二脉,我会再讲,基本上是以同身寸为主。

一、针刺的深浅讨论(1-00:

52:

35)

我们下针有深有浅,一般言,我们有受季节的影响,比如说在春天下针就要比较浅,秋冬的时候,针下的比较深,这就好像我们钓鱼一样。

冬天的时候,鱼都在比较深的地方,针就要下到骨髓去,春夏的时候,天气比较热,所以针下的比较浅,这是一个观念。

还有,就是中医认为,皮毛是肺在管,肌肉是脾脏在管,血脉是心脏在管,骨是肾脏在管。

一般下针的时候,如果病在皮毛,我们针就下在皮毛,如果病在肌肉,我们下在肌肉,病如果是在血脉上面,我们就扎在脉的旁边,如果病是在肾脏,我们会从皮肤上面下针下在骨头的旁边去。

看这个病情在那里,决定我们下针的深浅。

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介绍完以后。

我会专门开始讲针刺手法及补泻手法,这个都是最传统的针灸方式。

过去我们有一句话,叫做“腹深似井,背薄似饼”。

这指的就是针刺的深浅。

腹部上扎针的时候,可深针,背上扎针,就不可以深针,否则会扎到内脏。

扎到肺会引起肺气肿,但也不能说腹深似井,就扎那么深,不能乱搞。

还有,胖子瘦子下针的深浅也不一样。

下针有个规距在那边,不能随便,有的穴道本来就浅,你也不能硬要把它刺过去,也无此需要。

二、一般针刺入穴方法(1-00:

56:

20)

过去医书如《针灸大成》提到入针的方式,下针的时候,要病人咳嗽一下,针就同时下去了。

为什么以前是这样子,因为那时没有针管,同时,以前针的(制造)技术很差,过去的针像火柴棒那么粗,我们看黄帝的九针,《针灸大成》的九针画的图,那九种针根根都像火柴那么粗,所以扎针比较痛。

用咳嗽,一咳,针就下去了,比较不痛。

现在有针管直接拍进去就好了。

美国政府规定,针只能扎一次,所以你不用咳。

不然中风病人,要下个十几针,要咳很多次,所以说不要去咳嗽进针。

要知道穴位,知道大概的位置,针怎么进去,这是有原则的。

你要用手去摸质感,这是皮肤上的感觉,一般穴道绝对不会在肌肉上面,你摸两个肌肉中间穴位永远在肌肉、筋旁,你摸上去有两条,就在缝隙上下针,绝对不会在肌肉上面,没有这种穴道,穴道都在两条肌肉中,或者是肌肉和骨之间。

比如说,我们下脚上的针,都下在骨头旁边,一定是在肌肉和骨旁边,不会说直接扎在骨头上面。

穴道或者是在肌肉和筋之间,身上有很多筋,穴道也不会在筋上面,一定在筋和肌肉中间,或者是在筋与筋之间,绝对不会在筋上面。

比如说,心包经,我们有两条经把它分开来,从这缝隙下进去,绝对不会下在筋上面,也没有任何穴道在血管上面,一定是在血管旁边,你不能说摸到一个血管,以为找到了,正对它下进去,那不是穴,根本不是穴道。

穴道一定在血管旁边或在筋和筋之间、筋和肌之间、筋与骨中间。

绝不会在骨上面。

不要看到一个骨头,硬要戳进去。

所以说,穴道一定在筋和骨之间。

筋骨之间的穴道我们常碰到,像脚踝的地方,都是筋骨之间,不要直接扎在肌肉上面,也不要扎在骨头上面,也不要扎在筋上面。

当你们穴道位置找到以后,就用摸的,就知道哪个是正确的,针下进去就对了。

这是我们基本上找穴,下针位置的取舍。

三、成人与幼儿的不同入穴方式(1-01:

10:

36)

成人与幼儿有非常大的不同,成人要留针,幼儿不留针,幼儿我们有一个特别的名称,我们叫单刺。

我们留针,留二十分钟,留针之后会做补泻,像中风的病人,留二十、三十、四十分钟、一个小时两个小时都没关系。

像西医针在那没有打点滴、葡萄糖也没关系。

起针的时候很重要,拔针的时候,若这病人是你妈妈。

这个指头放在那,慢慢的拔出来,出毛孔的时候,稍停一下,停个三十秒,再慢慢出来,这样一滴血都没有。

这我们出针的方式,因针头很利,不能用挑勾出力的方式,会把血带上来。

这是起针的方式。

不要一直用力拔出来。

那小孩子用单刺。

当小baby发烧感冒,拉肚子,下针效果很快,什么叫单刺针进去捻一捻就出来了,根本不留针。

哪些穴道可以单刺,我们经络学再讲。

小孩子穴道治疗很快,所以你不能让小孩子留针二十分钟。

幼儿的定义以十四岁做为标准,十四岁以下,单剌不留针,十四岁以上,就留针。

下针时,叫病人采用卧姿。

针灸下针后有一种现象就是晕针。

为什么因为中医有一句话“药不瞑眩疾弗缪”。

这句话,出自《后汉书》,所谓“药不瞑眩疾弗缪”,就是说一种治疗方式,没有产生瞑眩的话,这个病不会好。

我们每次扎针,若病人产生晕针的现象,起完针,病人会感觉效果很好。

可是有一种晕针的现象,是因为病人的姿势不对。

姿势不对会产生的晕针,所以我们要病人采卧姿。

让他躺倒,扎针最好不要让他站着扎,或坐着扎,都容易晕针,躺着扎最好。

姿势不良,产生的晕针怎么处理就是刚才的急救方式,先下人中,会很痛。

晕针叫病人不要怕,先叫病人躺平。

将胸腔的扣子打开。

空气流通就会醒过来。

晕针不会死的,到现在还没有因晕针而死的。

如果你是很性急的人,不醒就十宣放血,脚趾头再放血,回家叫病人怎么走回去,太过也不好。

四、现代常用的针号概念(1-01:

06:

47)

现在我们常用的针,比如说3215,32是针号,数目字越大,越细,一号,二号,三号四号,很粗就像螺丝刀一样,32号已经很细了,15是一寸半,号码小,粗一点,有2815,平常多用32。

也会需要28号针。

有时候开刀后伤口变得很硬,针扎不进去。

或还有一些脚肿在那,有瘀血块,就用28号针扎进去。

一寸半的针用得最多,通常用在肌肉、四肢、身上都可以扎。

手指头旁呢?

手再肥也不会像身体那么厚,通常用一寸针来扎,刚才这针就是一寸针,你看这代号321O,32不变,粗细不变,尺寸变。

像这比较长,这是所谓3230,32号三寸针用来透穴。

有些地方会用到透穴,当场透就好了。

针灸做得好是立竿见影的。

做得不好,就没有感觉,但也不会坏事。

除非你扎得太深了,古人才不去负你的责任呢。

身上有非常多的穴道,都可以用透针,透的时候不但不伤筋,不伤骨,不伤血脉,连一滴血都看不到,脚伤、腕骨痛,针一下去当场痛就去掉了。

中医如果以后发展起来,全世界医疗费用可减少非常多。

还有放血针,现在放血片。

古代的针呢,拿给你们看。

五、黄帝时代九针①型式(1-01:

10:

45)

这个九针图,你们在《针灸大成》里面看到的九针,这是原图,原样、原寸,手工做的。

毫针用得最多。

各种针的形状,各有不同使用的方向。

过去的老师傅的针呢,都是用棉布包拿下来,口水沾一下,隔着衣服,针就下去了。

针弯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