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梦想课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29987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上好梦想课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如何上好梦想课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如何上好梦想课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如何上好梦想课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如何上好梦想课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上好梦想课程.docx

《如何上好梦想课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上好梦想课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上好梦想课程.docx

如何上好梦想课程

如何上好梦想课程

如何上好梦想课程

——分享老师们的实战经验

关于理想的课堂,我们有一个梦想:

它是生机勃勃的,没有拘谨呆板的眼神,而是充满智慧的火花碰撞和开心愉悦的欢笑;

它是收放自如的,没有声嘶力竭的叫喊,而是老师讲解时学生专注聆听,而自由活动时又富于创造与想象;

它是井然有序的,虽然有时课堂表面吵吵嚷嚷,实则大家遵循共同的规则热情投入,齐心共创一段难忘时光。

……

我们如何在梦想课程中营造这样的理想课堂呢?

以下从课堂步骤、学生和教学组织三方面分享一线种子教师们和一些教育专家的实战经验。

一、课堂步骤

一节典型的梦想课程,通常由以下5步骤构成:

环节

提示

常见问题

热身导入

1.热身活动有趣,与课程主题相关。

2.能够吸引学生,调动学生上课状态。

3.强调课堂规则,明确指令。

热身游戏与课程主题完全没有关系,只是热闹一下。

目标说明

1.教学目标是教师应该记在心里的,指导教学活动开展。

2.此处的目标说明应该是“活动目标说明”,在每个主题活动之前老师应该告知学生这个活动希望达成的目标。

因此,在一节课中可能会出现若干次目标说明,这取决于一节课中有几个主题活动。

举例,《理财》第1课时《梦想第一课》包含2个主题活动,分别是“团队建设”和“讨论课程规则”,那么“团队建设”的目标是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形成一个团队;而“讨论课程规则”的目标是通过全班同学的讨论,整理出一份大家认同且愿意遵守的课程规则。

3.老师在告知后,需要确认学生是否清楚了活动目标。

常见错误做法是老师把教案上的教学目标罗列在课件上,让学生读一遍。

一来教学目标不应该提前告诉学生,否则就像提前公布谜底一样扫兴;二来学生一般不能够理解教学目标的意义。

主题活动

1.活动形式有利于学生思考、想象、讨论、观察;

2.活动内容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机会均等。

3.活动过程顺畅,确保目标达成。

4.规则明确、任务有序、课堂高效。

1.规则交代不清晰,导致活动低效开展。

2.小组活动时,老师无所事事,没有关注各组的情况。

展示分享

1.问题具有新意,引导学生思考。

2.关注过程,关注方法,而非结果。

3.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给予积极回应。

1.个别学生表现突出,其他学生没有均等展示机会。

2.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判。

评价总结

1.反思并总结学习的过程(去哪里,怎么去,为什么去),回应课程目标。

2.反思并总结实际生活与本课的联系。

老师刻意拔高主题,强行将一些教条理念灌输给学生。

梦想课程教学5步骤可以视作教师理解梦想课程理念和初步掌握教学方法的模式。

新教师在梦想课程授课的最初阶段需要模式,模式旨在规范“教”与“学”,让课堂更加贴近教育本质和规律,即教育的科学性。

模式只是一个框架,不代表规定了所有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细节,否则就成了“模式化”。

正如武林高手到了一定修为可以将一切招数融会贯通“无招胜有招”,教师凭借模式的梯子到达这样的境界,而非止步于技术层面。

另外,教学5步骤也可以随着教学内容调整,例如:

有些课时主题活动需要较长时间,活动本身也很吸引学生关注,就可以直接进入活动目标说明环节;有些课时会用提问回答替代展示分享环节。

总而言之,课程环节围绕学习目标进行,适当调整,才能达成好的效果。

二、教无定法:

常见的教学组织方法

以下是梦想课程中常用的一些教学组织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1.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是梦想课程重要的学习形式,我们希望以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我们建议在梦想课程第一课进行分组。

老师可采用一些分组游戏来分组,也可以按照学生的能力、学习类型、学生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组。

●学生可能会要求自由分组,老师可根据学生的成熟程度来做决定。

如果老师希望通过自由分组,增加学生参与活动的动机,便需要以坦诚和信任的态度与学生讨论和达成一些约定,让学生明白分组的目的与要求。

●学生可能会投诉与某些同学相处不来要求调组。

建议老师以开放的态度面对并处理学生的纷争,了解事情原委,然后做出决定。

从另一角度看,争吵可以提供一个同学互相了解和学习处理冲突的机会。

老师可鼓励学生学习以接纳的态度与不同特质的同学相处。

●分组是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学习过程。

只要花时间和练习,学生便能有规律自行组合。

2.小组活动(如小组讨论、小组分享、小组创作活动等)

●小组活动前,老师应该以简洁明了的语句交代活动流程、活动规则、活动产出等。

如有必要,可以通过提问检验、学生复述等方法来核查学生是否真的明白了活动要求。

●在小组活动过程中,老师应该提醒学生注意时间控制,并定时提醒学生。

例如,下载一个倒计时小软件,在投影屏幕上显示,让学生随时能够看到时间进展,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在小组活动过程中,老师需要“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巡视到每组了解情况,协助有需要的小组。

●小组活动时,会有个别学生表现特别突出,独霸整个小组的发言机会。

老师需要注意,必要时用适当的方法控制个人的发言机会和时长,以便让其他小组成员有更多表现与发言的机会。

●如果小组活动演变成课堂失序,或收不到该有的效果时,老师应考虑停止运用这一形式,找出问题所在。

3.全班活动(如头脑风暴、全班讨论、全班分享等)

进行全班活动时,最考验老师“功力”之处是如何保证全班同学的参与,维持良好的活动氛围,同时避免由个别学生主导活动。

以下是在全班活动时可能出现的情况:

●“害羞寡言”:

整体学生自信度比较低,或者不明白活动目的或讨论内容,害怕发言会被老师否定,或被同学取笑。

此时,老师需细心聆听发言,以表支持及鼓励;不要以“正确”或“不正确”的方式回应学生的答案,应多肯定学生的参与,赞赏学生的尝试。

如果学生不敢主动发言,老师可抛砖引玉,先说一些容易明白的意见,再挑选信心较强的学生作回应,以带动讨论。

●“敌不动,我不动”:

整体学生态度比较保守,先观察清楚老师或其他同学的表现才发言。

可能是基于与老师不熟悉,也可能是学生太看重课堂纪律。

此时,老师可反思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是否太过看重课堂管理,学生未能与老师建立信任的关系,令学生不敢畅所欲言。

老师要多鼓励学生,才能使他们真诚表达。

●“翱翔万里”:

学生在活动中,你一言我一语,但内容不找边际,甚至脱离现实。

这可能反映学生的能力未能达到活动要求,老师需要在活动中提出更多引导式的问题,以便引导活动顺利发展。

●“暗箭横飞”:

在活动中学生可能言外有意,互相攻击。

如果老师认为这是个别学生间的冲突,在活动未恶化前可以介入,清楚指出活动的要求。

若这些攻击并非个别学生问题,关系到全班的相处问题,老师便要考虑是否把活动停下来,处理学生的情绪。

●“积极投入”:

若学生活动积极,反映老师成功带领,并与学生维持良好的关系,实在值得高兴。

老师尊重和赞赏学生,鼓励学生保持互相支持和欣赏的活动态度是最重要的。

4.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要令学生具体地掌握一些生活技巧,通常会用作演绎正面例子和反面例子两种。

若学生演绎不够合适,可能引不起其他同学的共鸣,减低参与兴趣;但若学生演绎得太过夸张,便容易表演失控。

因此,老师应小心选择角色,通过平日的观察,了解学生的特质,在上课前挑选合适的学生,让他们提前准备。

这种做法不但方便控制学生演绎时的情绪,也让学生有足够准备,可在课堂上演绎顺畅。

但更要注意给更多学生尝试的机会,而不总是固定少数人表演。

●无论学生演绎得是否理想,最重要的是要肯定学生的表演。

老师需要基于学生所演绎的方式作具体的分析和回应,让学生明白所需要练习的技巧。

●老师也可考虑与学生共同演出。

例如,由老师演绎父母的角色,学生演绎儿女的角色,一来可引起学生更大的兴趣,也更有真实感。

5.竞争性活动(小组游戏/全班游戏)

●学生一般对比赛的胜负十分在意,所以具有比赛性质的活动更能让学生投入课堂。

但假如学生在比赛中落败,尤其是当失败的一方认为比赛结果不公平,可能引起学生很大的情绪反应。

因此,老师需要在比赛前清楚地向学生讲解比赛规则和评定结果的标准。

●老师应鼓励学生欣赏取胜的同学,及祝贺他们。

此外,失败的同学也应学习自我鼓励。

针对目前应试教育以分数排名为主的氛围,梦想课程的教育理念更鼓励我们共同关注学生个体纵向的成长发展比较,而不强调学生间输赢、分数排名等横向比较。

因此请尽量避免每堂课都有竞争性的输赢或排名。

即使有竞争性活动,也千万不要以公布输赢为终点,而是在公布结果后,更多的请学生分享感受,帮助学生分析活动过程中可以获得的经验,以便促进成长而不是停留在成败得失的心结中。

6.有效提问

●我们在梦想课堂上常用的问题分类有:

观察性问题:

做了什么?

怎样做的?

/关联性问题:

还体现在什么地方?

/解释性问题:

什么?

为什么?

/总结性问题:

目的是什么?

怎样实现的?

/应用性问题:

我们可以如何做?

得到怎样的启示?

备课时,规划好提问环节中的问题,则可以做到提问有的放矢,围绕学习目标进行。

●在分享引导环节更多地提有启发性的问题、开放性问题,如使用“什么”、“该如何”的发问词。

启发性问题可以促使学生通过思维活动拓展新的思路,提炼自己的观点。

●在提问后给学生思考时间,并予以积极评价。

积极评价不仅是:

很好、不错,更重要的是肯定,比如肯定学生有新的思路、肯定他们的积极思考。

7.分享与总结

●学生很喜欢教师主动与同学倾谈,因为他们会觉得老师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一个愿意与别人分享心事的人。

通过师生分享经验,可以鼓励学生打开心扉,帮助学生向可信赖的人倾诉心事。

不过,教师与学生共享经历时,诚恳与真实的态度直接影响分享的效果。

●学生共享经验时,有些同学未必赞同或欣赏,他们可能会以言行表示不同意。

此时,老师要先表示出尊重学生的看法,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事情。

●每节课中的分享、总结是梦想课程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两个留白环节。

梦想课程的主题活动多数是体验式活动,因此让学生在参与体验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当下的感受是整个课程的“点睛之处”,这才是学生真正转化出来的学习成果——梦想课程绝不是热热闹闹的课堂表象。

老师需要在活动中调动学生充分参与,然后保证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有充分的表达机会,且注意机会相对的公平(不要总让个别积极学生发言)。

此时,老师需要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我们不建议老师对每个学生的感受当即进行点评,这样既能确保每个人都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也能给老师和学生同时留出回味的时空,以便抓住更具价值的深意——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使,都有各自的未来,我们只是守护他们的成长,而不是给予他们未来。

三、课堂管理:

营造活泼有序的课堂

梦想课程在教学设计上最大的特色在于老师会安排大量的活动,例如分组讨论、角色扮演、问答游戏等来达成学习目标。

因此,学生有更多机会与老师、与同学进行互动,课堂中的气氛会比一般学科课程热闹,甚至可能出现一些需要老师介入的情况。

因此,老师需要有心理准备,清楚梦想课程的课堂模式、学生的自制能力,从而平衡各方面的需要。

有效的课堂管理,建议从四方面着手: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老师以真诚的态度来增加师生关系,例如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与学生讨论自己对事物的观点;与学生分享成长中的一些趣事等。

这些做法可让学生觉得老师也是一位有感情及乐于与他们倾谈的人,而不是一位陌生、遥不可及、高高在上的知识权威。

2)与学生相处时,具备同理心,换位思考、最大限度的感同身受,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明白对方的感受,然后再有效地作出适当的回应。

3)尊重学生和接纳自己。

这不等于让学生得过且过,相反,老师需明白个别学生的处境,多体谅他们,向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同时老师能清楚认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接纳自己也有不足之处,便更懂得如何去尊重与接纳学生。

4)老师在建立师生关系时可留意以下三点:

●有原则:

对是非对错的准则有明确立场,对学生赏罚一致,使学生不会无所适从;

●有学识:

熟悉所教授的课堂内容以及专业知识,明白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对潮流文化的内容保持好奇心,拓宽与学生交谈的话题。

同时,老师能保持坦诚,向学生表示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有要求:

对学生提出合理的要求,让学生觉得老师对他们有期望,而这些期望也是在他们能力范围内可以达到的。

2.保持有效的沟通

1)老师与学生沟通时应以合适的话语传递明确、正面而理性的信息。

和谐沟通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同时学生可以清楚知道老师对自己的要求和期望,从而减少上课时违规行为的发生。

2)老师和学生沟通时,要注意“积极聆听”的技巧,当中包括:

●细心聆听;

●真诚关怀;

●在适当时候提问,鼓励对方说出感受;

●运用“语意简述”的技巧,即简略重复描述对方的话语,让对方感到别人接受到他的信息,鼓励他继续表达意见;

●不妄下批评;

●不急于给予意见。

3)以“我向信息”(I-message)与学生交谈,有助学生正视自己的问题,作出改善。

即老师先描述学生的行为或事实的经过,然后以“我”作为第一人称的句法,说出对学生的行为或事情的感受,再指出他的行为可能导致的恶果。

借此,老师表达对学生的关怀,让他感到有人关心他的处境,从而做出改善。

例如,老师观察到某个学生不参与小组讨论,可以说:

我看到你在小组讨论时一言不发,我感觉有些着急,因为我担心长此以往,你会对小组活动失去兴趣,进而对整个课程失去兴趣。

3.设立课堂规则

1)向学生提出要求及订立规则时,老师态度如很严苛,会让学生感到是为了惩罚他们;应该让他们了解,这是为了提升学习效果;在执行规则时,必须坚定原则,在是非对错问题上,清楚表示自己的意见,不能妥协,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若处理得当,赏罚分明的老师不会因执行规则而破坏师生关系。

2)在制定规则时,可以运用下列三项原则:

●规则条例的语句必须简单易懂,让学生快速了解意图;

●规则必须容易记住,让学生牢记脑中,易于遵守;

●多用正面要求,减少负面规范。

例如“诚实、礼让、勤奋”看似简单,但这些简单、易记及正面的表达方式有助学生朝着目标努力;反之负面的表达方式,例如“不准说谎、不得无礼、不准偷懒”等,会让学生感到太多限制,甚至会认为老师只看到他们负面的表现,降低他们进取的动力。

4.适当处理违规行为

1)了解违规行为的成因

每个人都需要归属感,并在群体中追求卓越、被接纳以及被认同,从而感到自己是个有成就感的人,在所属的团体中找到合适的位置。

当学生在学校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并感到自己没有成就和不重要性时,便可能会以违规行为来显示自己。

在很多情况下,诱发学生违规的原因并不明显——有时学生能觉察其中原因,但有时他们自己也不了解产生违规行为的动机。

所以,老师应尽可能的帮助学生了解违规行为背后的原因。

2)注重鼓励赞赏,减少惩罚责骂

真诚以及具体的称赞有助学生肯定自己的表现,及激励他们继续努力。

称赞要恰当及具体,否则学生便不知道自己做了些什么而值得老师的嘉许,更不用说应朝着什么方向继续努力了。

同时,赞赏更应是“不值得赞便不赞,值得赞才赞”的,否则赞赏便不能起正面而有效的鼓励作用。

口头称赞很多时候比物质奖励更为有效。

若以严厉的方法惩罚违规者,使其有害怕或有伤痛的感觉,不再犯事,虽能取得一时之效,但产生的负面作用也会很大。

学生可能产生报复心理,或者觉得自己自尊受损而自暴自弃。

此外,违规行为可能升级,惩罚因而更加严厉。

这种恶性循环,有百害而无一利。

因此,老师考虑惩罚学生的时候,需注意以下两点:

●若仍有其他可行的办法,便不要直接惩罚学生;

●若必须惩罚学生时,要衡量当时的情况,以最轻而有效的惩罚作为起点。

而老师也应先向全班学生表明立场,指出处理违规行为的目的不在“罚”而在“教”,目标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必须对犯错行为负责。

四、因材施教:

熟悉不同的学生

每个班级都有不同类型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方式也不相同。

如果老师了解学生是哪一类型的学生,用灵活的手法带领课堂,配合学生的需要,其教学效果必定事半功倍。

学者CarolynMamchur指出学生大致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1.外向型学生(theextrovertedlearner)

✧喜欢多元化事物。

✧喜欢亲手操作事物,从中学习。

✧乐意与别人分享意见并且一起学习。

✧喜欢在思考的时候说出自己的意见。

✧乐于听取教师或同学的意见去了解自己的表现。

这些学生进行分组活动时,往往能带动气氛,因为他们比较主动,善于提出意见。

老师应多加赞赏。

但在完成小组作业时,他们可能会一边思考,一边说话而影响其他同学。

老师应该要求这些同学保持安静,不要影响其他同学,也需要提醒其他同学专注工作。

2.内向型学生(theintrovertedlearner)

✧文静,思考时不发一言。

✧不喜欢被教师点名提问。

若他们知道答案,会举手作答。

✧面对信任的老师,表现不错。

✧不喜欢被人监视活动。

✧喜欢安静及不被打扰的学习环境。

✧学习新技巧时,需要有足够的练习,有信心才愿意示范。

✧遇到疑难时,宁愿自行搜集资料,或观察别人的做法。

老师要体谅这些学生的心境,耐心地教导他们。

他们需要有信心时才回答问题或示范技巧,因此,老师应避免突然向他们提问。

这不表示不要求他们参与活动,只是希望他们在做好准备后表现更佳。

老师可提议这些学生在下一次分组讨论时,由他们汇报,请他们先做好准备。

3.感官型学生(thesensinglearner)

✧要求清晰的步骤,需要循序渐进地学习。

✧不喜欢概括理论,学习时需将理论详尽分析后,才便于吸收。

✧若有机会看到示范,会很快掌握新技巧。

✧会用视觉、听觉和触觉去接触事物。

在课堂中,老师应以清晰和具体的方法讲课,并多引用例子。

老师也应多留意这些学生的学习进度,提供适当的辅导。

4.直觉型学生(theintuitivelearner)

✧喜欢提出不同的假设、解释或做事方法。

✧喜欢先做猜想,然后才找寻答案。

✧容易感到沉闷,不喜欢重复的活动。

✧对活动的投入程度会在不同时段有区别,在活动初期及后期较投入。

✧容易忽略一些他们认为不重要的资料,然后又往往把这些资料弄错。

梦想课程中的活动是多元化的,其中也包括一些比较静态、需要学生个别思考的活动。

这类学生会容易觉得沉闷,老师要多加留意,可向他们提出与课堂有关的额外问题,让他们思考。

此外,他们参与问答游戏时,可能会坚持自己找到的答案,老师需要留意不应被他们耽误课堂进度。

比如,可以将偏离主题的问题暂记下来,留在“停车场”,有时间或者课后时再回头做针对性的讨论。

5.思考型学生(thethinkerlearner)

✧相信所有规则都必须严格遵守。

✧对自己及别人都有高要求。

✧表现自信、喜欢在竞赛中获胜。

✧若在别人面前感觉到能力不足,会表现的很憔悴,甚至退避。

梦想课程中包含一些比赛活动,常以竞争的形式进行,老师应多留意这些学生,观察他们若没能在比赛中取胜,如何处理失败的情绪。

老师应鼓励此类学生多参与良性竞争,例如不必与同学比谁先完成作业,反而可以挑战自己,能否每次想出一些新颖、有趣及恰当的答案。

6.情感型学生(thefeelinglearner)

✧需要在和谐的环境、以及互相尊重的气氛中学习。

✧重视合作精神,多数不喜欢竞赛,觉得同学间不应有输赢之分。

✧觉得学习有助个人成长,能日后贡献社会。

✧价值观是最重要的学习动力。

✧若跟随他最喜欢的老师学习,效果最佳。

有学生追求胜利,也有学生抗拒比赛。

对于这些学生,老师应鼓励他们以“重过程、轻结果”的心态参与活动。

不同类型的学生有不同的特质,不同的学习方法、需要及取向,其中并没有优劣之分。

以上的分类只描述一些学生的特质和倾向,我们不应简单的把学生贴上标签定性为其中一种类型。

以上的讨论只提供一个参考框架,引导我们关注并深入了解不同学生的需要和表现,从而接纳他们。

备注:

此文部分内容引用了“共创成长路:

赛马会青少年培育计划”《导师使用手册》,谨此表示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