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加油站应急处置预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28079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12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加油站应急处置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某加油站应急处置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某加油站应急处置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某加油站应急处置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某加油站应急处置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加油站应急处置预案.docx

《某加油站应急处置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加油站应急处置预案.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加油站应急处置预案.docx

某加油站应急处置预案

1总则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又名“环境污染应急处理预案”或“环境污染应急预案”,是单位为预防和应急处理“关键生产装置事故”、“重点生产部位事故”、“化学泄漏事故”等避免产生环境污染或尽可能减轻危害程度而预先制定的应急预案。

1.1编制目的

为加强流长益路发加油站环境风险源的监控,有效降低事件发生概率,规定响应措施,对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及时组织有效的救援,控制事件危害的蔓延,减小伴随的环境影响,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制定本预案。

制定环境突发应急预案就是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提高防和处置各类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

针对危险性质、数量可能引起事故的危险化学品所在场所或设施,根据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制定在发生事故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而制定事故应急救援方案。

1.2编制依据

(1)主席令第六十九号《中华人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8.30;

(2)主席令第八十七号《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2.28;

(3)《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4)主席令第三十一号《中华人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12.29;

(5)主席令第六号《中华人民国消防法》,2008.10.28;

(6)主席令第六十号《中华人民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10.27;

(7)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1.8;

(8)国务院《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06.1.24;

(9)《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

(10)《剧毒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8部门公告2003第2号);

(11)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号《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8.1;

(12)《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5085.7-2007);

(13)《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HJ/T298-2007);

(14)《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15)《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1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7)《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1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19)《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2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21)《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2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2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

(24)国务院令第591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2.16;

(25)环境保护部《石油化工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2010.1;

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

以上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

1.3适用围

本预案仅适用于清镇市流长益路发加油站在卸油,装油,加油时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环境污染事故类型主要为危险化学物质泄漏及污染物事故排放等。

1.4工作原则

应急救援工作实行“统一指挥、分工负责、企业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确保人身安全和健康,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组织实施环境应急救援工作的基本原则为:

集中管理、统一指挥、规运行、标准操作、快速反应、救援高效。

事故应急救援现场指挥以部门为主,有关职能部门和专业业务人员参与。

发生事故的部门是事故应急救援的第一响应者。

 

2基本情况

2.1企业基本情况调查

流长加油站规划用地面积955.0m2,建筑占地面积274.22m2。

原项目建有柴油及93#汽油40m3油罐各一个,两台单枪加油机。

根据目前市场情况,汽油、柴油消费量的增大,为提高市场供给量,将在原项目基础上增加1个40m3柴油油罐,柴油、汽油双枪加油机各一台,预计投资50万元。

该项目建成后,企业年销售规模为汽油400t、柴油600t。

2.1.1企业所处区域地理位置

清镇市位于省中部,距省城22公里,介于东经106°07′~107°32′,北纬26°25′~27°56′之间。

清镇市流长苗族乡位于市、地区、地区交界处,地处清镇市西部,距城区60公里,距清镇城区40公里,东抵清镇市犁倭乡,西抵织金县,北抵清镇市卫城镇和王庄布依族苗族乡,南抵平坝县。

乡境交通便利,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S307省道自东向西穿境而过,全乡村村通电,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移动、联通网络已完全覆盖全乡。

建设项目站址位于流长乡上街村冒寨湾,于S307省道旁,交通方便,见“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

项目区地势开阔,地形相对较平坦,加油站于2010年8月25日获得清镇市国土资源局用地许可,用地类型为商服用地。

站场北面是S307省道,40m处有3户居民建筑,常住人口13人;西面距埋地油罐25米处有2户居民建筑,常住人口7人;南面距埋地油罐21m处有1户居民建筑,常住人口4人,其余为坡地;东面有2户居民建筑,常住人口7人。

建设项目拟用2.2米高的非燃烧实体围墙与周边隔开。

项目主要周边环境关系见“图2项目周边环境关系及保护目标图”。

2.1.2企业所处区域地形地貌

清镇市位于黔中腹地,地处苗岭山脉北坡,乌江干流鸭池河东岸。

清镇市流长苗族乡海拔高度在700~1655.1m之间,平均海拔1400m,银厂村老黑山海拔1635m,为乡境最高山峰。

老黑山山脉横跨东西,凹河地缝、白猫河大峡谷环绕乡境,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乡境地貌类型复杂,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丘陵与山地交错,大元、大树寨、大岩、兴隆、排洞、院、冒井、茶园、沙鹅、阳雀、穿心、马场12个村处丘陵洼地,稻田较多,其余村属溶峰丛谷地。

项目区地势开阔,地形相对较平坦,不属于软地基、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等地质结构,场地附近无活动性及发震断裂存在,环境工程地质条件简单,无不良地质现象,对项目不易造成影响。

2.1.3企业所处区域水文特征

2.1.3.1地表水

流长苗族乡境地表水体主要为三岔河,在流长乡境称为凹河,位于流长乡西部与织金县交界处,距建设项目约4km。

三岔河是乌江的支流,发源于省西部乌蒙麓威宁县,流向为自西向东,在省地区黔西县‎水头寨附近的东风水库与另一支流六冲河汇合,形成鸭池河,再在市开阳县与清水河汇合,形成乌江干流。

三岔河水体规定类别为Ⅲ类,根据《2010年省环境状况公报》,监测结果表明了清镇市境三岔河水质为Ⅳ类,其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

此外,流长乡境有3条小溪,源短量微,为季节性溪流,分别从大岩、小排洞、燕耳洞伏流,水质总体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

区域地下水主要为土层中的上层滞水和基岩中的空隙裂隙水,季节变化影响大。

项目所在地属干燥场地,占地围地下水埋藏深,无地下水泉点出露。

2.1.4企业所在地气候(气象)特征

流长苗族乡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无霜期长,雨水充沛,雨热同季,光照稍差。

年平均气温14℃,极端最高气温34℃,极端最低气温-9℃,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2.5℃,平均最高气温2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3℃,平均最低气温1℃。

地形和海拔高度对温度的影响作用,河谷地带偏高,高山地区偏低,缓丘、坝地、槽谷高于山地,以三岔河的河谷气温最高,老黑山山区气温最低。

年相对湿度77%,无霜期270天左右,平均年日照时数为1100至115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180mm。

降水量由南向北呈递减趋势,年以6月降水量最多,月平均降水量200mm,1月降水量最少,月平均降水量为20mm。

常年主导风为东北风。

由于日照少,棉雨多,不时发生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旱、秋季低温棉雨、倒春寒、冰雹和暴雨等。

2.2环境风险源基本情况

2.2.1危险化学品情况及危险因素

2.2.1.1危险化学品情况

本加油站主要经营:

车用燃油(汽油93#,柴油0#),加油站原设置有40m3柴油油罐、40m3汽油油罐各一个,配置单枪加油机两台。

由于目前市场消费汽油、柴油的量大,为了提高市场供给量,拟在原有基础上增加40m3柴油油罐1个,双枪加油机两台,柴油与汽油各一台,预计增加投资200万元。

规划用地面积955.0m2,建筑占地面积274.22m2。

根据清镇市流长加油站改扩建项目的初步设计方案,拟设自吸泵加油机4台。

其中,0#柴油加油机2台,93#汽油加油机2台。

油罐3个,其中0#柴油油罐2个,总容积为80m3;93#汽油油罐1个,总容积为40m3。

2.2.1.2主要危险因素

车用乙醇汽油

标识

危险性类别:

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

C4-C12脂肪烃、环烷烃和变性车用燃料乙醇。

外观与性状:

无色到淡黄色易挥发液体,具有特殊臭味。

主要用途:

主要用作汽油机的燃料。

也可用作机械零件的去污剂。

理化性质

溶解性:

易溶于苯,二硫化碳,醇,脂肪。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忌物:

强氧化剂。

燃烧(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火灾危险性参数与消防

火灾危险性:

甲类

危险特性:

车用乙醇汽油的危险特性参数接近汽油。

其蒸汽与空气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通常爆炸极限大致在1.58—6.48%提及浓度之间,空气中蒸汽浓度达到30%时候,产生的爆炸压力最高,与氧化剂会发生强烈反应,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燃烧爆炸。

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有毒或蒸汽有毒。

灭火办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

抗溶性泡沫,有效组分含量高的干粉。

用水灭火无效。

柴油

标识

中文名:

柴油。

主要组成与性状

外观与性状:

稍有粘性的棕色液体。

主要用途:

用作柴油机的燃料。

理化性质

凝点(℃):

5号、0号、-10号、-20号、-35号、-50号柴油的凝点即分别不高于5℃、0℃、-10℃、-20℃、-35℃、-50℃。

相对密度(水=1):

0.87~0.9。

沸点(℃):

282-338。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禁忌物:

强氧化剂,卤素。

燃烧(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

可燃。

闪点(闭口)(℃):

其中5号、0号、-10号闪点为不低于55℃;-20号柴油闪点为不低于50℃;-35号、-50号柴油的闪点为不低于45℃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若遇高热,容器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2.2.2风险分析

2.2.2.1火灾、爆炸

汽油和柴油均具有易燃烧的特点,因此也存在着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

汽油具有甲类火灾危险特性,由于其闪点低,容易挥发,泄露时遇点火源(明火、火花、静电、雷电等)易引发火灾。

当汽油或柴油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围时,遇明火或其它点火源即可能引发爆炸事故。

爆炸下限越低,爆炸围越宽的物质,发生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2.2.2.2静电

汽油和柴油的电阻率大约在10Ω·CM,当汽油或柴油沿管道流动与管壁产生摩擦时,以及在运输过程中受到震荡时,都会产生静电。

如果静电不能及时消除就有可能产生火化。

当满足一定条件时,静电火花可以引发火灾爆炸。

静电引发火灾爆炸必须同时满足下列五个条件:

必须有产生静电的条件;必须具有静电积累的条件;积累的静电必须达到产生火花放电的条件;静电放电火花波及的围必须存在爆炸性气体;与爆炸性气体接触的静电火花必须达到爆炸性气体的最小点火能量。

2.2.2.3沸腾、溢罐

汽油和柴油受热后体积膨胀,蒸汽压力升高,如果储存于密闭容器中,容器的压力会升高,高压可能造成容器破裂,甚至发生爆炸。

汽油或柴油不纯,含水量较大,受到太阳辐射或其它热作用,可能发生沸腾,甚至突溢。

2.2.2.4中毒

汽油中含有的芳香族烃、不饱和烃类、硫化物均有毒性,此外添加的防震剂四乙基铅则具有强烈毒性。

汽油中毒有三种途径,即蒸气吸入、皮肤吸收和直接入口。

汽油具有溶解脂肪和类脂质性能,进入人体后会对神经系统有选择性损害。

由呼吸道进入人体时,即可引起剧烈咳嗽、胸痛、继之发热、咳血痰、呼吸困难、头昏、视力模糊,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痉挛、抽搐、血压下降、昏迷等症状如管道、法兰等部位腐蚀泄漏,工作人员长期吸入可能发生中毒。

2.2.3加油站作业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2.2.3.1作业事故

作业事故主要发生在卸油、量油、加油、维修和清罐五个环节,这五个环节都使油品暴露在空气中,如果在作业中违反操作规程,使油品或油品蒸气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就可能导致爆炸燃烧事故的发生。

⑴卸油

加油站火灾事故的60%~70%发生在卸油作业中。

常见事故有:

油罐漫溢。

卸油时对液位监测不及时易造成油品跑冒。

油品溢出罐外后,周围空气中油蒸气的浓度迅速上升,达到爆炸极限围,遇到点火源,随即可能发生爆炸燃烧。

在油品漫溢时,使用金属容器刮舀,开启电灯照明观察,均可能产生火花引起着火。

油品滴漏。

由于卸油胶管破裂、密封垫破损、快速接头、紧固栓松动等原因,使油品滴漏至地面,遇火花可能燃烧。

静电起火。

由于油管无静电接地、采用喷溅式卸油、卸油中油罐车无静电接地等原因,造成静电积聚放电,点燃油蒸气。

卸油中遇明火。

在非密闭卸油过程中,大量油蒸气从卸油口溢出,当周围出现烟火、火花时,就可能产生爆炸燃烧。

混油。

由于计量员和司机未按操作规程核实所卸油品品种、卸油口等,造成混油的质量事故。

⑵量油

按规定,油罐车送油到站后应静置稳油15分钟,待静电消除后方可开盖量油,如果车到立即开盖量油,就可能引起静电起火;如果油罐未安装量油孔或量油孔铝质(铜质)镶槽脱落,在储油量油时,量油尺与钢管口摩擦产生火花,就可能点燃罐油蒸气,引起爆炸燃烧;在气压低、无风得情况下,穿化纤服装,摩擦产生静电火花也可能点燃油蒸气。

⑶加油

目前国大部分加油站未采用密封加油技术,加油时,大量油蒸气外泻,加之操作不当油品外溢等原因,在加油口附近形成了一个爆炸危险区域,遇烟火、使用手机或BP机、铁钉鞋摩擦、金属碰撞、电器打火、发动机排气管喷火等都可能导致火灾。

加油时由于加油员未遵守操作规程,未询问顾客所加油品品种,常常造成油品数质量纠纷,造成油品质量事故。

⑷维修

维修作业时由于维修人员不遵守操作规程,常常引起触电、高处坠落等安全事故,甚至引起火灾爆炸。

⑸清罐

在加油站油罐清洗作业时,由于无法彻底清除油蒸气和沉淀物,残余油蒸气遇到静电、摩擦、点火花都可能导致火灾。

2.2.3.2非作业事故

加油站非作业事故又可分为与油品相关的火灾和非油品火灾。

⑴与油品相关的火灾

油蒸气沉淀。

在作业过程中,会有大量油蒸气外泄,由于油蒸气密度比空气大,会沉淀于管沟、电缆沟、下水道、操作井等低洼处,积聚于室角落处,一旦遇到火源就可能发生爆炸燃烧。

油蒸气四处蔓延把加油站和作业区外沟通起来,将站外火源引至站,可能造成严重的爆炸燃烧。

油罐、管道渗漏。

由于腐蚀、制造缺陷、法兰未紧固好等原因,在非作业状态下,油品渗漏,遇明火可能燃烧。

雷击。

雷电直接击中油罐或加油设施,或者雷电作用在油罐、加油机等处产生间接放电,都可能导致油品燃烧或油气爆炸。

⑵非油品火灾

常见非油品火灾有:

电气火灾。

电气老化、绝缘破损、短路、私拉乱接、超负荷用电、过载发热、接线不规、电器使用管理不当等引起的火灾。

明火管理不当,生产、生活用火失控,引燃站外火灾蔓延,殃及站。

⑶地震

地震会造成建筑物倒塌、油品管线断裂、油品渗漏、火灾爆炸、人员伤亡等危害。

⑷公共卫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系指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和社会畴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影响到加油站正常经营和员工健康的突发事件。

⑸洪讯灾害

洪汛灾害事件系指江河湖海决堤、水库垮坝、山洪以及汛情引发的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影响到加油站正常生产和员工生命安全的灾害事件。

⑹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事件系指陆地区域上的强热带风暴(台风)、飓风、特大暴雨、沙尘暴,以及海洋区域上的强热带风暴(台风)、飓风、风暴潮、海啸、海冰、雪灾等影响到加油站正常生产和职工生命安全的灾害事件。

⑺恐怖袭击

恐怖袭击事件是指在第八十八加油站生产、生活区域发生的,并经地方政府确认发布的恐怖袭击事件,包括:

a)利用核爆炸、核辐射、生物战剂、化学毒剂及其它爆炸手段进行大规模袭击或攻击储存放射源的设施、火工器材库和运输放射源、火工器材的工具,袭击关键装置与要害(重点)部位,袭击公共聚集场所及重要设施,造成重大环境破坏和社会影响的事件;

b)所属交通工具被劫持,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事件;

c)劫持员工,造成重大影响和危害的事件;

d)攻击计算机信息系统,造成基础网络、重要信息系统、重点瘫痪,导致关键业务中断,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影响或巨大经济损失的信息安全事件。

2.2.4工艺流程和设备

流长加油站主要经营汽油和柴油。

工艺流程、设备如下。

2.2.4.1工艺流程

㈠工艺简述

(1)卸油工艺流程

加油站卸油工艺流程图如下:

 

图4卸油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图

工艺简述:

油罐车采用密闭卸油工艺,通过专用胶管与密闭卸油管道连接,进行自流卸油。

汽油、柴油油罐车在卸油前先用防静电接地装置对油罐车和卸油点接口处进行接地,用卸油连通软管连接油罐车卸油接口和卸油点的卸油罐接口,开启阀门,汽油、柴油通过卸油连通软管和进油管分别卸入加油站地埋式汽油、柴油油罐。

 

(2)加油工艺流程

加油站加油工艺流程图如下:

 

图5加油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图

工艺简述:

汽油、柴油储油罐中油品分别通过各自的出料阀、出油管道、加油机和加油枪,在开启加油枪开关阀的情况下进入汽车油箱或其它受油容器。

加油机本身自带的泵将油品由油罐吸到加油机,加油机发油采用自吸式油枪的配套加油工艺,埋地油罐的油品由加油机自吸泵通过出油管道输送受油容器至,每个加油枪设单独管线吸油。

(3)主要设备

加油站的主要设备是油罐和加油机,油罐属常压钢质容器,油罐由有加工资质的厂家生产,设备来源可靠。

建设项目工艺技术成熟,主要生产设备来源可靠,可以保证建设项目建成后的正常运行。

2.3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1)供电:

用电来源于当地供电电网。

(2)给、排水

加油站供水由市政自来水管网供应,主要为生活用水,总用水量277.4t/a。

加油站采用旱厕,生活用水主要为饮用水及洗漱用水,废水产生量较小,且该废水水质单一、无有毒有害污染物,污染物浓度低,可直接泼洒地面,起到了抑尘的作用。

(3)供热:

加油站生活取暖采用空调取暖。

(4)消防概况

本站属于一级加油站,灭火设施的设置:

①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GB50156-2002(2006年版),每两台加油机设置4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2只,每2只灭火器存放于1个灭火器箱。

根据所购灭火器的规格尺寸制作存放箱,外涂红色油漆并标注“灭火器箱”字样。

②站储存灭火毯5块,地上储罐设置35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2个,地下储罐设置35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1个,当两种介质储罐之间的距离超过15m时,应分别设置。

③站区配备消防器材架和2m3消防沙箱,位置由现场确定。

2.4厂区平面布置

加油站的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录

2.5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主要保护目标见下表

表2-1环境保护目标

序号

环境要素

保护目标

与建设项目方位及距离

保护目的

执行标准

方位

距离(m)

1

环境空气

居民区(3户,13人)

N

40

人群健康

GB3095-1996

二类区标准

居民区(2户,7人)

E

3

居民区(1户,4人)

S

10

居民区(2户,7人)

W

10

2

水环境

三岔河

W

4000

水体功能

GB3838-2002

Ⅳ类标准

大岩溪流

SW

1500

小排洞溪流

S

1500

3

声环境

居民区(3户,13人)

E

40

人群健康

GB3096-2008

2类区标准

居民区(2户,7人)

NW

3

居民区(1户,4人)

S

10

居民区(2户,7人)

W

10

4

生态环境

厂区周围生态

生态环境

5

重要设施

307省道

N

紧邻

基础设施

3环境风险源与环境风险分析

3.1环境风险识别

3.1.1环境风险定义

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事故对环境(或健康)的危害程度,用风险值R表征,其定义为事故发生概率P与事故造成的环境(或健康)后果C的乘积,用R表示,即:

R[危害/单位时间]=P[事故/单位时间]×C[危害/事故]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是对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或突发事件产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进行评估,提出防、应急与减缓措施。

3.1.2风险类型及后果

风险类型:

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放散起因,分为火灾、爆炸和泄漏三种类型。

火灾、爆炸产生的破坏和危害主要是热辐射、冲击波和抛射物造成的后果,事故后果主要是对人员造成伤亡、对加油区的生产装置和建(构)筑物造成破坏。

物料泄漏通常不会对加油区建(构)筑物造成破坏,对人员伤亡的影响也较小;但物料的大量泄漏对加油区外环境的影响较大,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难以在短时间恢复,污染物的清理较困难。

3.1.3项目风险识别

(1)主要物料及性质

加油站主要经营汽油及柴油的销售,汽油和柴油主要的理化性质见表3-1、表3-2。

表3-1汽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名称

汽油

英文名称

Gasline(flashlessthan-18℃)

别名

/

分子式

混合物

理化性质

1、无色到浅黄色透明液体

2、相对密度:

0.70~0.80

3、闪点:

-50℃

4、爆炸极限:

1.4%~7.6%

危险特性

1、高度易燃,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易燃烧爆炸;

2、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3、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4、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环境影响

1、在很低的浓度下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在土壤中具有极强的迁移性有一定的生物富集性

2、在低的浓度时能生物降解;

3、在高浓度时,可使微生物中毒,不易生物降解

表3-2柴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名称

柴油

英文名称

Dieseloil

别名

/

分子式

混合物

理化性质

1、稍有粘性的浅黄至棕黄色液体,是由烷烃、芳烃、烯烃组成的混合物。

2、熔点:

-35~20℃、沸点:

280~370℃(约)、相对密度:

0.57~0.9

3、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险:

不会出现。

禁忌物:

强氧化剂。

危险特性

易燃闪点:

-35#和-50#轻柴油﹥45℃、-20#轻柴油﹥60℃、其他﹥65℃.自然温度高:

257。

遇明火、高热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若遇高热。

容器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环境影响

1、在很低的浓度下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在土壤中具有极强的迁移性有一定的生物富集性

2、在低的浓度时能生物降解;

3、在高浓度时,可使微生物中毒,不易生物降解

(2)主要物料风险识别

根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其主要危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