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28077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完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完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完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完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docx

《完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docx

完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

 

第四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二)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和作用。

在二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过“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初步理解了笔算加、减法的基本方法。

在二年级下册,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初步理解并掌握了万以内数的意义、读写方法和比较大小。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教学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及根据实际问题灵活选择计算策略解决问题。

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根据《标准(2011)》的要求,笔算加、减法限定于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这

一单元是学习整数加、减法的最后一个阶段。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一方面,

使学生基本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通过迁移解

决更多位数的加、减法计算;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多位数乘、

除法打下基础。

2.教材编排特点。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

《标准(2011)》提出: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将应用问题与

计算有机结合。

本单元的例题编排按照整套教材计算教学的编排思路,一是通过

具体的生活问题或生活情境引出计算问题的方式,将笔算加、减法放在解决实际

问题的现实背景中。

例如,加法中安排了我国湿地动物种类的问题,减法中安排

了近几年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的问题等。

二是在学生掌握计算方法以后呈现

现实的问题情境,应用计算知识解决。

例如,购物问题,走哪条路最近的问题等。

3535

 

这样编排不仅让学生经历了笔算知识的形成过程,也让学生经历了应用笔算知识

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计算的意义,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形成

运算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2)让学生经历计算法则的获得过程,渗透数学思想。

学生已经学习了百以内加、减法,初步理解了笔算加、减法的基本方法。

如,

数位要对齐,计算的顺序,满十(不够)要向前进(借)1等。

因此,本单元在编

排时,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通过与两位数加、减法

类比,推出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在这一过程中,渗透了类比的数学思想

方法和学习方法。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大量计算具体的三位数加、减法题目的

实际操作经验的基础上,理解算理,通过讨论交流,逐步抽象概括出笔算加、减

法计算法则,完善认知结构。

由于学生的认识水平所限,为避免机械记忆,教材

没有出现计算法则的结语,而是通过学生讨论提供探索法则的线索,为学生经历

法则的形成过程提供空间。

(3)将“验算”分散编排。

万以内加、减法的算理并不难理解,但计算比较复杂,涉及到连续进位和连

续退位,要使计算达到比较熟练、准确,难度比较大,需要一定的练习时间。

订后的教材改变实验教材集中教学“验算”的编排方式,将加、减法的验算安排

在教学完某一计算后紧接着教学,即分散出现。

这样安排的好处是,可以利用验

算的教学及时巩固学生刚刚学习的笔算,也有利于学生体会验算的作用。

(4)突出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修订后的教材将估算内容从计算中移出来,改为解决问题教学的内容之一。

将估算作为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教学,体现了估算的最主要的作用,让学生更好

地体会到估算的必要性。

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意识和能

力。

例如,在例4中,突出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策略。

解决“收银员应收

多少钱”的问题需要用精确计算解决;解决“爸爸应准备多少钱”的问题用估算

就可以解决。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有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

基础,应让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运用迁移类推能力,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交流、

讨论,自己解决问题。

特别是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不进位加、不退位减尽管以

例题的方式呈现,但学生完全有能力自主完成。

3636

 

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巩固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提高计算能力和迁移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加强估算,加法和减法都是先估算在精确计算。

 

体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例如:

加减法的法则归纳不在给出先成的结论,而是

让学生讨论得出。

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进行计算。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结合情境、小组合作交流等方法体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情感与态度

 

从实际问题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产生解决计算问题的欲望,

 

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积极思想。

教学重点

 

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和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计算。

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和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计

 

算。

课时安排:

9课时

 

3737

 

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18)

教学时间:

2014.10.9

 

教学内容:

教材第37页例1和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掌握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和(一次进位),能正确地

 

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和(一次进位)加法。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和(一次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PPT

 

教法与学法:

诱导法,讨论法,归纳法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学习新知。

同学们,你们对动物有哪些了解?

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有关我国的部分动物的信息,想了解吗?

请大家看到课本主题图。

这是我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看懂了吗?

谁来说说,通过观察这张统计表,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你有什么感想?

根据这副图你能提出些什么问题?

(1)同学们真不错,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老师也有一个问题,看一看:

我国特有的鸟类有271种,特有的爬行类动物有122种,我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

一共有多少种?

你会解决吗?

如果有困难可以同桌相互讨论。

(2)指两名学生板演。

(3)说一说你是怎样解答的,然后集体评一评板演学生的解答。

讨论:

271+122=,怎么计算?

学生发现问题:

3838

 

二、比较发现,揭示课题。

刚才我们学习的两位数的加法和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法有什么不同呢?

在计

算时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

(板书课题:

三位数加三位数)

例1、271+122=393(种)

271

+122

393

 

提示:

三位数加三位数,我们可以写竖式来计算,在写竖式时,你认为要注意

哪些问题呢?

在计算时,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该怎么处理呢?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

2、展示结果,怎么算的?

(教师引导)

3、小结: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4、解决问题:

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1)引导学生列式:

271+31=,并计算。

(2)想一想:

271+903,怎样计算?

百位相加满十,怎么办?

(3)小组讨论:

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些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并小结。

三、巩固提高。

1、完成“做一做”

2、数学医院。

360

168

95

+79

+75

+47

105

81

8

132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又学到了什么知识?

在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要注意

 

哪些问题?

3939

 

2、从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幅图中,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课后自己试着说一说,

 

并用今天学习的方法来算一算。

 

板书设计:

例1、271+122=393(种)

 

271

 

+122

393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4040

 

第2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

(19)

教学时间:

2014.10.10

教学内容:

教材第38页例3及“做一做”。

练习八1、2、3、9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的方法。

3、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重点:

能正确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加法。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

PPT

教法与学法:

诱导法,讨论法,归纳法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

1、列竖式计算

59+7785+6859+89

 

问:

谁还记得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列竖式时要注意些什么?

你注意到了吗?

2、口算

600+800900+1001000+100

3、估算

599+800900+101989+112

 

问:

不用笔算,你能很快地算出大概的答案吗?

你是怎么想的?

 

二、学习新课

1、估算

 

师:

刚才同学们通过把数字转化成整百整千的数字进行计算,很快估计出了上

面的3道算式的大概得数,这也是一种估算的方法。

下面让我们在估算一道算式

 

的得数。

野生植物:

445种

4141

 

野生动物:

298种

 

师:

你能估计出我国已知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吗?

四人小组讨论,要求每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方法。

师:

445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

(450)

师:

298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

(300)

问:

中国已知的我国已知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吗?

(750)

问:

如果精确计算,你认为会比700多还是比700少呢?

为什么?

(445不到450,298不到300,所以它们的和肯定不到

700)

2、笔算

 

师:

请同学们列竖式做精确计算,看看我国已知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一共有多

少种吗?

 

445+298=

 

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板书:

 

445

 

+298

 

()

 

提问:

 

(1)个位上相加是几?

(5+8=13)个位上怎么写?

(写3,向前一位进1,为了不遗漏进上的1,在十位上写一个小一点的“1)”

 

(2)十位上相加是几?

(4+9+1=14)为什么要加上1?

十位上的数相加后也满十,该怎么办?

(继续向百位进1,在百位上也写一个小一点的1)十位上应该写几?

(4)

 

(3)百位上写几?

(2+4+1=7)

 

板书:

 

4242

 

445

 

+21918

 

743

 

4、思考:

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需要注意什么?

和不进位、进位加法有什么联

系?

 

5、验算。

 

师:

你怎么知道自己是否算对了?

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进行验证呢?

(先让学生探究交流)

 

生:

用验算的方法。

 

师:

可以通过验算来检验得数是否正确。

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验算方法。

那么,加法该如何来验算呢?

 

生:

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

 

老师在黑板上演示验算的过程,提示学生注意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298

 

+41415

 

743

 

提问:

你们这次计算的得数是多少?

与刚才计算的得数相同吗?

这说明什么?

如果两次计算的得数不相同,又说明什么?

应该怎么办?

教师强调: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在计算到前一位的时候不能忘记加进位1。

三、巩固发展

 

1、完成“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后,选最后一题讲解计算过程。

 

2、完成“练习八”第1题。

4343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八”第2题。

 

先估计结果再列式计算。

 

4、完成“练习八”第9题。

教师先给予学生知道,然后让他们独立完成后,再全班交流并订正。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学得不错,你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说说在计算时有哪些问

题要提醒大家注意吗?

板书设计: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

例2、376+284=660(种)

376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84

(2)从个位加起。

660

(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

一位进1。

 

4444

 

第3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练习课)(20)

 

教学内容:

教材第40页练习八第5-1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加法笔算计算法则,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

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巩固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教学准备:

PPT

 

教法与学法:

诱导法,讨论法,归纳法,练习法等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同学们,我知道你们上节课已经熟练地掌握了三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那么谁能说说计算三位数进位加法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说得真好!

可是啊,啄木鸟在计算时却出现了这样的一些问题,有谁能帮帮他吗?

(教材练习八第5题)

说明错误的原因并改正。

讲感受:

刚才我们共同改正了啄木鸟在计算时出现的错误,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二、趣味练习。

(1)练习八第7题。

教师把它设计为趣味游戏,让学生说一说它有哪些方法来连线。

①可以写竖式来计算,然后连一连。

②也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来试一试。

③还可以用计算个位数的办法来排除。

④还可以用计算最高位数的办法来排除。

(2)练习八第6题,让学生说说他的办法(方法同上),然后连一连。

三、发展练习。

1、练习八第9、10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4545

 

2、笔算下面各题。

386+287469+593764+968369+917

3、估一估,连一连。

480

+214

89

+716

628

+183

369

+261

比800大

比800小

246

+489

367

+353

469

+357

404

+513

四、全课总结。

 

通过对本节课的练习,你又有什么收获?

 

4646

 

第4课时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21)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教材第41页例题1、例2和“做一做”及练习九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减两、三位数(退位和不退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

 

笔算三位数减两、三位数,并掌握笔算减法的算理。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计算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积极思考及与同学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减两、三位数(退位和不退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笔算

 

三位数减两、三位数,并掌握笔算减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培养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法与学法:

诱导法,讨论法,归纳法,练习法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喜欢看哪些?

你们了解动画片生产的情况

吗?

出示P41统计表

观察统计表,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能提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我也来提个问题,看大家能不能解决,出示例题1:

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怎么列算式?

竖式会列吗?

从哪一位算起?

请你自己算一算。

指名板演:

435-322=113

435

-322

 

4747

 

113

2、这个问题大家很容易解决了,再出个问题,看大家还能不能解决,出示例

题2:

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引导学生读题列出算式435-86

435

-86

349

这个算式能不能像刚才那样直接减?

个位不够减怎么办?

注意:

借位要在对应的十位数上打退位点做记号,表示借一当十和个位上的5相加再来减6得9,现在十位上因为借了一个十,还剩下2又不够减,怎么办?

再像刚才一样,找更高位百位在4上打上退位点,借一当十,并和十位上的2相加再来减8得4,此时百位上剩3,3减0还是3。

3、以上两题做完了,你有什么话想说?

小组讨论:

笔算万以内减法要注意什么?

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4、及时练:

完成P41做一做

请学生上黑板板演,集体订正。

三、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计算减法,特别是退位减法一定不要忘记打上退位点,退1当十来用。

四、作业设计

1、完成练习九第1题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九第2题

引导学生读题列算式解答

3、完成练习九第3题

先说说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再针对每一空说说如何求。

4、计算

451-235

540-107

600-409

767-235

600-382

842-758

830-678

407-168

900-241

五、板书设计

三位数减两、三位数

(一)

4848

 

435-322=113

435-86=349

435

435

-322

-86

113

349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517-348=169(千米)

517

 

-348

169

 

4949

 

第5中、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22)教学: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例3和“做一做”及九第4-6。

教学目:

1、初步理解和掌握被减数中有0、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会算被减

 

数中有0、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解决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被减数中、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算方法。

教学点:

理解算理,明白要借的数位上是0,怎退1。

 

教法与学法:

法,法,法,法等

 

教学程:

 

一、复准,引入新知。

(1)板演:

你能算程?

365-287557-348

(2)并引入新。

 

在退位减法的式中,退位点的“5”你可以看作几?

退位点的“7”可以看作几?

退位点的“3”呢?

⋯⋯小:

在退位减法的式中,退位点的数,我都要少看1,那么如果遇到0退位点呢,看作几呢?

(将黑板上的第二被减数十位上的“5”改“0”)同学,你想一想,个位不减,十位上又是0,怎退“1”呢?

就是我今天要学的被减数中或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

(板:

中、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二、自主探究,学新知。

 

1、出示:

2004年划生158部国画片,2005年划生403部国画片。

2005年比2004年划多生多少部画片?

引学生,理解目比多,列算式:

403-158

学生在本子上写好式,数位。

2、探究算法:

道能直接减?

 

5050

 

个位不够减,十位上是0,该怎么退1呢?

小组讨论并汇报

板书:

小结方法:

个位3减8不够减,从十位上退1,十位上是0就要从百位上退1

作10,再从退下的10中退1到个位作10,这时十位上是9。

这时先算个位13-8=5,再算十位9-5=4,最后算百位3-1=2。

多请几个学生来说说我们是怎样计算403-158的?

最后让学生自己对着黑板用自己的话说说计算过程。

3、探究验算方法:

减法怎样进行验算?

(1)加法验算:

可以用减数加差看等不等于被减数的方法

(2)减法验算:

可以用被减数减差看等不等于减数的方法

请你选择一种方法进行验算,教师巡视并指名不同方法的学生上黑板板演验算过程。

(3)完成P42做一做指名上黑板板演

三、巩固提高,发展运用。

(1)被减数上的□里应填几?

为什么?

 

□□□

□□□□

8

0

0

8

0

0

3

-4

96

-6095

(2)完成练习六第4题。

(3)笔算下面各题。

401-289700-563803-276490-217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被减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计算时,你认为哪些地方容易出现错误,请你举例提出来,让大家今后引起注意好吗?

板书设计:

 

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

例340

3

个位:

13-8=5

-158

十位:

9-5=4

249

百位:

3-1=2

5151

 

第6课时减法(练习课)(23)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练习九第7-11题。

教学目标:

1、巩固笔算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计算、判断等多种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提高计算能力,提高估算意识与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听算练习。

(教师读题,学生写得数)

15

-8=

74

-16=

33

-25=

48

-29=

34

-18=

32

-14=

61

-39=

72

-58=

67

-15=

44

-19=

56

-37=

35

-26=

(2)计算各题,并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700-354508-279810-172

二、应用发展。

 

从上面的练习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退位减法学得很好,有谁能根据上面的某一题来说说:

在计算连续退位的减法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1、验算上面的第2小题和第4小题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完成P457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3、完成P409

先在练习本上算一算,再在书上用铅笔连一连。

4、完成P4010

看谁完成每张卡片上两个数的和与差又对又快,请学生上台板演。

5、完成P4011

5252

 

学生先独立思考,用铅笔填一填,然后小组交流思考过程,集体订正。

6、练习九的思考题。

 

先分析题意,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尝试。

一次失败,再次尝试。

 

最后集体

讲评。

7、开火车小游戏。

 

同学们真聪明,这么难的题目也能解答!

接下来我们来开“小火车”。

238+78-195+47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