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文化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25845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11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印度文化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印度文化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印度文化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印度文化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印度文化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印度文化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docx

《印度文化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度文化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印度文化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docx

印度文化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

 

 

摘要: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就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文明。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印度对所有的外来文化均采取兼容并蓄的方式,既或多或少地保留着各种不同的外来文化成分,又与外来文化融为一体。

在印度文化形成的漫长历史进程中,诸多自然、人文因素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影响印度传统文化的核心因素包括四个方面:

宗教传统、种姓制度、村社结构、文化断裂,其中又尤以宗教传统中的印度教和种姓制度的影响最大。

正是在上述复杂因素的影响之下,印度传统文化呈现出多元复杂性、浓重的宗教性和极大的包容性等特征。

印度独立以后,其思想观念领域一直在发生着变化。

印度独立后的思想文化发展大致可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

前期从1947年至1965年,称为“尼赫鲁时期”;中期从1966年到1990年,称为“后尼赫鲁时期”;后期从1991年至今,即改革开放时期。

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印度文化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印度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其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但又有别于这两种现代化,印度文化的现代化有其独特的模式和自身的发展理论。

印度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经历了本土文化的转型与西方文化的本土化两种模式。

印度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主要特点体现为:

文化的宗教色彩逐渐淡化、珍视民族传统、奉行拿来主义。

与此同时,在印度的现代化进程中也存在着宗教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种姓观念被人为强化、科教文化水平比较落后等问题。

通过对印度传统文化现代化的研究,也对如何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印度的国家文化必然会对印度企业文化的构建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印度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家族文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印度家族企业只重亲缘关系,不重人才。

恰恰相反,印度企业对于人才非常重视,认为能力比血缘更重要。

这也是印度企业中与家族文化相对也是相辅相成的另一方面,即精英文化。

印度未来的文化走向尚不明朗,因为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印度正发生着惊人的巨变。

我们可以从印度各种各样的变化中看出,印度新的消费文化将是一种新旧混合体,它体现为自由化文化的变革、满足与节制的终结、实用主义对民族主义的取代以及科技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对文化转变的推动力。

印度消费文化变革所带来的结果主要有:

社会流动性的增强、权利差距的缩小、对信息的渴求、从要求社会公平到抓住经济机遇的重大转变等。

最后,要想真正了解印度的消费文化,必须对以下几个问题有清楚的认识:

1、印度价值观和西方价值观真的不同吗?

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不同?

2、印度过去古老的文化有多少会融入现代印度社会?

又有多少会被遗弃?

3、印度文化对金钱到底怎么看?

会发生变化吗?

本文试图通过回答这几个问题,来进一步了解印度的消费文化。

 

目录

前言5

第一章印度传统文化的特点6

第一节影响印度传统文化的几个要素6

一、宗教传统与印度教6

二、种姓制度及其影响15

三、闭关自守的村社结构23

四、错综复杂的文化断裂24

第二节印度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25

一、印度传统文化的多元复杂性25

二、印度传统文化的浓重宗教性26

三、印度传统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27

第二章印度独立后思想文化发展的新特点28

第一节尼赫鲁时期印度的思想文化特点28

第二节后尼赫鲁时期印度的思想文化特点30

第三节改革开放后印度的思想文化特点32

一、既混乱又活跃的思想界33

二、裂变的社会价值观34

三、日益加剧的宗教冲突37

四、快速成长的印度教民族主义38

第三章印度传统文化的现代化41

第一节印度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41

一、印度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42

二、印度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特点45

第二节印度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47

一、宗教传统文化根深蒂固48

二、种姓观念被人为地强化50

三、科学教育文化水平比较落后53

第三节印度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评析及对中国的启示54

一、对印度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评析54

二、中印传统文化比较57

三、印度传统文化现代化对中国的启示61

第四章印度的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66

第一节精英文化背景下的以诚选人66

第二节利他主义与注重集体67

第三节重视创新与培训68

第四节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激励69

第五章印度消费者行为的文化根源69

第一节印度的文化变革70

一、自由化的力量及其文化意义70

二、满足与节制的终结71

三、实用主义取代民族主义72

第二节ICE浪潮的威力:

科技推进的文化转变73

第三节印度消费文化变革的结果76

一、科技带来民主权利差距的缩小76

二、权利与能力的赋予77

三、妥协性78

四、混交模式78

五、道德观和意识形态79

六、愿望的社会合法性79

七、以孩子为中心79

第四节印度消费文化中的常见问题80

一、是否真的存在价值观差异80

二、过去与现在80

三、对金钱的文化观念81

前言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就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文明。

公元前1500年至前1200年,雅利安人的迁入带来了雅利安文化,成为印度教以及印度文学、哲学和艺术的源头。

约公元前6世纪,出现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大种姓,为奴隶制度的萌芽时期。

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是印度文化史上最灿烂的阶段,形形色色的哲学流派和社会理论蓬勃涌现,产生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

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入侵,带来了伊斯兰文化。

16世纪欧洲殖民主义开始进入印度。

1849年英国占领印度全境,开始了残酷的殖民统治;另一方面,也将印度带出了愚昧与落后的泥淖,进入现代文明的殿堂,接受西方先进文明的洗礼。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印度对所有的外来文化均采取兼容并蓄的方式,因此,在印度的地域文化、语言文化和宗教文化里,既或多或少地保留着各种不同的外来文化成分,又与外来文化融为一体。

在印度文化体系中,不难看出其他文化成分如希腊文、伊斯兰、波斯、英语等文化的特点。

形成印度文化多样性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历史上的外族入侵;二是和平方式的文化交流。

此外,印度有数以百计的民族和为数众多的部落,这些民族和部落都有自己的语言、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由上可知,印度文化是在不断吸收异族文化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呈现出举世罕见的多样性。

同时,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和“金砖国家”之一的印度,不仅拥有亚洲第一的耕地面积,同时也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随着改革开放的施行,近年来印度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2010年,印度GDP按市场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4%(按要素成本计算同比增长8.6%)。

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庞大的潜在市场,使印度日益成为各国企业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加紧制订和实施进军印度的发展战略。

无论是直接投资还是间接投资,为实现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企业都需要对投资国的文化进行深入研究。

无论该国的企业文化,还是消费市场文化都是该国整体文化的有机部分。

深入了解和把握一国的整体文化,才能管理好投资的企业,抓住当地的消费者。

第一章印度传统文化的特点

第一节影响印度传统文化的几个要素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人民所创造的灿烂文化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性格。

在语言上,印度与欧洲同属印欧语系;在地域上,印度与中国同为东方文明的代表。

独特的历史、区位条件,使印度文化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底蕴。

但印度文化既不是西方式的,也与中国文化有着巨大差别,时至今日仍然深深地影响着印度人民的生活和印度社会的发展。

在印度文化形成的漫长历史进程中,诸多自然、人文因素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影响印度传统文化的核心因素,主要包括四方面:

宗教传统、种姓制度、村社结构、文化断裂,其中以印度教和种姓制度的影响最大。

一、宗教传统与印度教

(一)印度历史久远的宗教传统

印度最早的宗教,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世纪的印度河文明,流行的是树神崇拜及动物崇拜。

早在哈拉帕文化时期(约公元前2500—1750年),印度已经出现了属于图腾崇拜的原始宗教。

印度历史上第一个有可识读的文字记载的宗教,是公元前20世纪至公元前15世纪的吠陀教,得名于印度历史上早期吠陀时代,由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与印度河流域的土著居民达罗比荼人的宗教信仰结合而成。

公元前1500年至前1000年出现的《梨俱吠陀》(赞颂神灵的诗歌)是其产生的一个重要标志,《梨俱吠陀》成为其最根本的经典。

在吠陀时代,信徒分为四个等级,出现了最早的种姓雏形。

雅利安人在统治被征服民族的同时,自身内部发生了贫富分化,原本较为开放与平等的吠陀教逐渐趋于保守内敛,并开始制定和宣传以婆罗门祭司为中心的种姓制度,许多新的宗教经典像《娑摩吠陀》(颂神的歌曲集)、《耶柔吠陀》(如何祭祀)、《阿闼婆吠陀》(巫术和咒语)以及《梵书》、《奥义书》等陆续出现,进而诞生了婆罗门教。

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为其主要纲领,婆罗门教所主张的“业报”和“轮回”被后来的印度教所继承。

出于对正统婆罗门教的反叛,沙门思潮的出现导致了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和大雄·符驮摩那创立的耆那教的发展,对婆罗门教造成巨大冲击,使之在几个世纪内衰败不振,而且佛教、耆那教的解脱和非暴力等思想也为后世发扬。

佛教在印度本土衰微后,婆罗门教改变了以前墨守成规的僵化状态而渐渐复兴,并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某些教义,同时融合了不少民间信仰,演变为新型的婆罗门教-印度教。

印度教承认吠陀权威,向往梵我如一,践行业报轮回,追求精神解脱,并虔诚修炼瑜珈。

印度教以其博大、灵活与宽容精神,既维持了传统信仰,又吸引了新兴宗教的归附,很快成为根深叶茂的印度国教,一直主导着印度人民的思想和行动。

虽然从公元8世纪起,注重现实、好勇尚武且提倡圣战的伊斯兰教曾经辉煌地统治过印度,但试图弥合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鸿沟,在继承印度教虔信派思想、融合伊斯兰教苏菲派理论的锡克教,至今也无法真正解决两派之间的根本冲突。

应该说,在印度虽然没有政权和教权力量的强制,但宗教信仰已经成为印度人民生活中一种自发的支配力量,使印度成为一个非常典型的传统宗教型社会。

在印度,对民族和文化的认同主要在宗教,人们生活的重心不在国家政治上而在宗教。

对他们而言,要紧的是宗教而不是政治,是灵魂而非躯体,是无数的来世而非此生。

宗教派别本身并不构成历史,然而它的兴起及其职能的变化却是很好的历史资料。

印度社会似乎更多地是通过一连串的宗教演变,而不是通过暴力得以发展的。

宗教,而不是勇武或暴力,才是印度社会基本的思想力量。

(二)印度教对印度文化的影响

1、印度教在印度文化中占据统治地位

印度教是在印度占有统治地位的宗教,被誉为印度国父的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圣雄甘地曾说过:

“印度的文化只有三种要素:

耕田的犁;手工的纺织机;印度的哲学。

”圣雄甘地所说“印度的哲学”,指的是印度的宗教哲学,这种宗教哲学笼罩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必然与社会物质基础的发展相适应。

从世界范围来看,宗教哲学源于宗教的发展,而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的经济基础对宗教的发展最为有利。

无论是欧洲、印度还是中国,宗教盛行的时期都是农耕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时期。

由于印度的农耕文化时间较长,其宗教的发展历史就更为久远,也更为复杂,印度教就发端于公元前2000年雅利安人的迁徙浪潮。

公元前2000年中期,当雅利安人赶着牛羊从波斯地区进入印度西北部地区后,印度进入吠陀教时期,当时的神祗少说也有33种,多者则有3399种。

雅利安人直到公元前16世纪才开始定居于印度河流域,并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逐渐形成以吠陀书为典籍的婆罗门教;其后演变形成的印度教及以其为主导的宗教哲学,在印度文化中具有异常突出的影响作用。

各国都有自己的原始宗教,可没有哪个国家像印度那样,古代的原始宗教在现代生活里仍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

如古代婆罗门教的祭祀万能的意识,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它的教徒的宗教生活。

到现代,祭祀的风气不仅盛行于社会,而且深入到家庭。

结婚前就有受胎礼、成果礼、出胎礼、归家礼、结婚礼等;结婚后有满月祭、祖先祭等多种祭祀。

目前这些祭祀已成为民间风俗礼仪,足见印度教的影响之大。

即使在现代社会,印度教也有重要发展,在印度19世纪初的宗教、社会改革运动及20世纪初的民族民主运动中,印度教又获得复兴。

所以,有的学者认为“印度的宗教哲学是印度文化的灵魂”。

印度教这个名称是进入印度的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确定的,印度人自己并不这样称呼,他们认为自己的宗教是自古以来就以婆罗门教一以贯之的。

婆罗门教作为印度进入阶级社会后出现的人为宗教,它本应当是一种一神教(所谓一神教,是相对于多神信仰而言的,即相信、承认宇宙中只有一个至上神或主神,如基督教的“上帝”。

这个唯一的神创造了世界和宇宙万物,他既不生育,也不被生,创造万物而又超绝万物之上。

一般认为,一神教包括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但是,由于雅利安人的入侵以及由此产生的种姓制度,最终它没有成为一神教,并对印度教以后的宗教具有多神崇拜的特点产生了深远影响。

公元前6世纪~前5世纪,佛教兴起。

尽管印度历史上最强盛的孔雀帝国是佛教的兴旺时期,并大有取代婆罗门教的趋势,但终究不能彻底摆脱婆罗门教多神教的影响。

古代婆罗门教在吸收了佛教、耆那教以及民间信仰后,逐渐演化为“新婆罗门教”,并成为印度教的主体,这使印度教具有多源性特点。

有的学者试图把印度教与婆罗门教划出界限来,并把这个界限定在公元前6世纪之后,其理由是认为此后,经商羯罗(商羯罗是印度中世纪最大的经院哲学家,属婆罗门种姓)进行宗教改革后,婆罗门教才面貌一新,得以复兴。

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可以把一种宗教划分为几个阶段,但内涵不能互相割裂。

根据印度人自己的这种看法,印度教当是婆罗门教的延伸,婆罗门教即是印度教的前身。

名称的不同,只能说明宗教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考察一种宗教不能仅考察某一阶段,而置另一阶段于不顾。

印度教与婆罗门教的区别和联系,启示我们对印度教这一概念有两种理解:

一是狭义的理解,印度教仅指经商羯罗改革后的婆罗门教;一是广义的理解,泛指公元前6世纪前后的婆罗门教。

无论如何理解,都不能回避印度教悠久的历史,以及其对印度文化的巨大影响这一基本问题。

在印度,在文学艺术、伦理道德、生活方式、思维模式等领域,无不浸透着印度教这一宗教哲学的因素,甚至不少政治事件、历史事件的背后,也都有着强烈的宗教哲学背景。

因此,通观印度教的演变史,即能看到印度教在印度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印度教具有的多神崇拜和多源性,成为独特的历史现象。

我们客观考察印度时,就会发现印度具有两个相互对立的特点:

多样性和统一性。

正是印度教的历史一贯性,使印度文化趋于统一,而印度教的包容性,则使印度文化呈现出多样性;印度教的多源性,是使印度文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能够结合在一起的基础。

2、印度文化是以印度教为渊源的多源性文化

有一种传统的看法,认为印度文化是一源性的文化,即认为印度文化是以雅利安人文化为唯一的源头。

考察一下印度教的演变史便可以看出,把雅利安人文化作为印度文化唯一源头的看法是片面的。

印度教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前后,其源头有两个:

一是起源于当时进入印度的雅利安人的吠陀教;一是源自印度河的古老文明。

雅利安人原来生活在高加索山脉一带,以后逐渐西移,一支进入欧洲,成为欧语民族的祖先;一支进入伊朗。

进入伊朗的这一部分再度分裂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进入印度,即印度雅利安人。

印度雅利安人信奉吠陀教,已经有了崇拜的多种神祗,有了天堂、地狱的概念,出现了种姓分化。

进入印度前,雅利安人就编纂了自己的颂诗集,进入印度后,又补充了颂诗集的后半部分而产生了吠陀教的经典之作-《梨俱吠陀》。

《梨俱吠陀》音译为《颂赞明论》,是祭祀中劝请者吟诵的颂诗,它产生于公元前1500年至前1000年左右。

我们目前看到的《梨俱吠陀》的编纂状态是在公元前1000年至前800年间形成的。

在《梨俱吠陀》形成时期,因其流传散布的方式为口承,传播过程中难免发生增删歧义,由此形成了不同的派别,并各有自己的传本。

在次大陆北部地区定居以后的雅利安人,崇拜的神大都是周围自然现象的化身,在天有日月星辰,在空有风雨雷电,在地有山河草木以及动物等。

在《梨俱吠陀》文明后期,已经出现了一神化的趋向,这一趋向包含了对印度文明的吸收。

在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之前,印度河就有了比较发达的文明,即“哈拉帕文化”,它是以20世纪20年代哈拉帕遗址的发现而命名的。

哈拉帕文化是一种以农村为依托的农耕文化,在哈拉帕发掘出的许多地母神塑像说明了这一文化区域流行的宗教形式。

多神崇拜是印度河文明的土著居民中奉行的宗教特点之一,特别是对树神的崇拜占有很大比例。

土著居民所信仰的龙神,在雅利安文化中是与雅利安人的英雄展开殊死斗争的敌人,以后也成了印度教的崇拜对象。

土著居民的生殖器崇拜最初为雅利安人所嫌恶而严加排斥,后来却成了印度教的三大神之一-湿婆。

后代印度人喜爱的各种装饰品,如脚镯、胸饰、鼻饰、臂饰、指环等佩饰习俗都来源于印度河文明,而在记载雅利安人文化的《梨俱吠陀》中,则没有发现这些习俗的记载。

这些都说明在雅利安人原始崇拜基础上形成的婆罗门教及印度教具有多源性。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尽管与印度河的土著居民有过长期的斗争,但作为文化,则在经过几百年的交汇后得到了发展。

两种文化融汇过程的结果是发展出了既有别于雅利安文化,又有别于印度河哈拉帕文化的新文化。

雅利安人原为游牧文化,来到印度后,很快转入当地土著居民的农耕文化中。

在宗教方面,土著居民的许多崇拜形式、宗教仪式,被原封不动地搬到雅利安人的文化中来。

雅利安文化和哈拉帕文化的宗教最初都是多神崇拜,都有向一神教发展的趋向。

正是在向一神教发展的过程中,雅利安文化和哈拉帕文化都扬弃了自己的一部分神祗,这样才得以混生出以梵天、毗湿奴和湿婆为三大主神的新的文化。

这个新的文化虽然仍被称为“雅利安文化”,但这种融汇了哈拉帕文化的“雅利安文化”,实际上已经有别于最初来到印度的那种雅利安文化了。

在这个新的文化里,有来自原雅利安文化的因素,也有来自哈拉帕文化的因素。

现在印度教的瑜伽修行、供奉陶象等被纳入“雅利安文化”的东西,其渊源均出自印度河文化。

印度教的沐浴仪式也来自印度河文化。

婆罗门教是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创立的,其宗教典籍虽为雅利安人的《梨俱吠陀》,但其崇拜的部分神祗、宗教仪式等却来自印度河的土著文化,这说明印度文化是多源性的。

一源性的“雅利安中心论”的观点不符合印度文化发展的历史待征。

3、印度教主导下的宗教文化一贯性

与描绘一个个王朝的更替,记叙一个个事件的相继更迭的历史相比较,文化的演变有着自己的独特性。

同一种文化可以贯串于若干个先后被更替的王朝;若干影响社会发展的事件,又可以在同一文化背景下发生。

如果没有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在一个与外界没有联系的封闭状态下,某一文化很难发生具有“自新”意义的变化。

而且,这一文化持续的时间越长,就越难被别的文化所取代,印度的宗教文化可以说明文化的这一特性。

地理位置上,印度东、南、西三面临海,北面则是巍峨的高山,这一地形结构使印度文化在封闭的自然环境里,依其自身规律、独立地向前发展,作为印度文化核心的印度教,数千年来始终是印度人精神生活的主旨。

现代印度教中的主要内容,如以梵天、毗湿奴、湿婆为主的多神教特点、种姓制度、由祭祀演化而来的祈祷的宗教活动、“业报”、“轮回”、“解脱”等宗教思想自古至今,使几千年来的印度文化呈现出宗教哲学的一贯性特征,呈现出趋向统一的文化特性。

印度宗教在其漫长的演变史中,曾涌现许多派别。

《梨俱吠陀》形成时期就有21个流派;婆罗门教形成后,在公元前6世纪时沙门思潮兴起,产生了佛教、耆那教;在公元4世纪,婆罗门复兴后又产生了六大派别:

瑜伽论、弥曼差派、檩多派、数论学派、胜论学派、正理学派;以后佛教又分成了大乘教和小乘教。

众多的宗教派别发展出各自崇拜的神祗,这使源于哈拉帕文化和雅利安吠陀文化的多神崇拜的特点一贯至今。

各种不同的教派尽管在创造着自己的宗教思想,但都没有脱离“业报”、“轮回”、“梵”的宗教主题,并使这一主题也延续至今。

这种一贯性使印度文化在宗教方面,既表现出派别丛生、千姿百态,又能在“业报”、“轮回”、“梵”的主题下,汇集在一起而组成现代的印度教和印度文化。

印度教的这种一贯性使之可以在局部被更替,但不能在整体上被取代。

佛教和耆那教创造了自己的教义而从印度教中分化出来。

然而,佛教在形成自己的教义后,由于不可能彻底放弃印度教的宗教主题,因此,要想从整体上去取代印度教就极为困难。

印度教在印度力量之宏厚,影响之广泛,都是佛教望尘莫及的。

印度有约83%的人口信仰印度教,而作为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的佛教,在印度的信仰者只有380万人。

此外,佛教因抗衡印度教而产生,在印度人的内心世界里,认为抗衡印度教的“异端”学说是非正统的,具有趋向统一特点的印度文化,使印度人对佛教多取抵制态度。

这使佛教想在有较大制约力的环境里发展自己遇到诸多麻烦,尤其要发展到能够取代印度教的那种宏厚力量的水平就更困难了。

另一方面,外来的文化也不可能从整体上取代印度教。

公元8世纪中叶以来,伊斯兰教不断侵入印度,并于1206年建立起几乎统治全印度的德里苏丹国。

伊斯兰教文化虽然对印度文化产生过影响,但也未能达到取代印度教的程度。

国外学术界有人认为,印度教是印度多种宗教体系和精神现象的混合物,一开始就是雅利安人的吠陀教和印度河文化中的土著宗教的融汇产物。

这种宗教的“混合”性,带来了印度文化趋向统一的特征,印度的整个文化演变史中都贯穿了这个特点,曾是印度共和国总统的加尔各答大学教授S.拉达克里希南认为:

“在印度教里,一定有某种使每个阶段和每次运动都必须成为该宗教的表现形式的共同因素。

仅就这种共同因素的存在而言,该宗教的不同方面和阶段都必须有其特定的内容和含义。

尽管觉察到的统一性在通向这一理想的漫长上升过程中贯穿着错误和失败,印度教的全部成就仍然呈现出始终一致的前景。

”。

所以,无论印度文化所呈现出的各种现象多么纷繁复杂,我们仍可以通过对印度教的理解而把握住印度文化的根本。

4、富有包容性的印度教

在印度人的生活里,印度教的影响最为深远,对印度教的崇拜已经深入到了每个家庭。

印度教在印度文化中占有这样重要的地位,能获得这样众多的教徒,与其具有较大的包容性有关。

对印度教的包容性,我们可以从整体和局部两个角度去理解。

就整体而言,印度教是多源性的宗教,各种宗教都可以汇入其中。

就像一条滚滚而去的大河,可以容纳下一切支流注入的水量,并在包容中使自己得到扩张和发展。

传统的看法认为印度教的前身是婆罗门教,并可上溯到雅利安人的吠陀教。

即便如此,由吠陀教发展到婆罗门教也是包容了土著宗教,即包容了生活在印度河畔的达罗毗荼人的原始自然宗教。

现代印度教中的多神色彩、对自然神的崇拜、湿婆的多相等,都可以在达罗毗荼人的原始宗教中找到踪迹。

公元前6世纪的沙门思潮产生了佛教、耆那教,这些宗教一方面不能截然割断婆罗门教的宗教因素,另一方面又创造出一些新的宗教内容,这些新的宗教内容逐渐被印度教加以包容。

虽然佛教产生于印度,但在印度却影响式微。

佛教之所以走出印度成为世界性的宗教,而不能在印度产生强大的影响,其实是印度教对它包容的结果。

佛教反对婆罗门教,创造了自己的教义。

然而,佛教教义中与婆罗门教相同的部分被统一在印度教里,与婆罗门教不相同的部分,又多少被印度教包容。

包容了佛教内容的印度教,对佛教形成了很大的抑制作用,使佛教最终不能在印度扩展其影响。

到13世纪时,佛教在印度本土已趋衰亡。

佛教虽经北传中国、南传东南亚后,在东南亚诸国发展成为具有新的思想内容的宗教而被当地人接受。

但在印度本土,人们普遍信仰传统的印度教,感到没有信仰佛教的必要。

耆那教虽然没有遭到像佛教那样基本灭亡的命运,其教徒现在也不多了,但其教义的精华,如“七谛”、“不杀生”等思想已被包容到印度教中去了。

就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