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防治手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24711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3.8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通病防治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质量通病防治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质量通病防治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质量通病防治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质量通病防治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通病防治手册.docx

《质量通病防治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通病防治手册.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质量通病防治手册.docx

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1大面积石膏板吊顶开裂

图1

1.1原因分析

a

b

c

吊杆

d

f

e

图1.1.1

1.1.1吊顶龙骨体系不稳固(参见图1.1.1)

a、吊筋不垂直,吊筋间距过大。

b、吊杆间距>1200。

c、吊杆长度>1500mm,未加反向支撑。

d、副龙骨间距过大。

e、吊顶跨度>15m,未加设贯穿龙骨。

f、吊杆距墙>300mm。

1.1.2吊顶受力状态不合理。

1.1.3应力未得到合理控制,如龙骨体系未起拱。

a、应力未得到合理释放;如大面积石膏板吊顶缺少伸缩缝。

b、应力未得到合理抑制;如板缝间嵌缝工艺未按正确施工工序施工。

c、双层石膏板第一层板面自攻钉间距>200mm。

d、不上人的吊顶,竣工后吊顶有上人现象。

1.1.4未能保证正常的施工工序和必要的工序间隙。

a、板缝间嵌缝工艺未按正确施工工序施工。

b、在施工中,上道工序未干透即开展下道工序,未按工序间歇施工。

1.2防治措施

大面积石膏板吊顶要对顶面进行切分或增加伸缩缝处理,对顶面应力进行释放,防止开裂。

1.2.1保证龙骨体系稳固是防治开裂的根本

a、900mm>吊杆间距>1200mm,建议大面积石膏板吊杆相应减小间距。

b、吊杆长度≥1500mm的情况下,必须采用反向支撑加固,保证龙骨体系刚度。

c、副龙骨间距≤400mm,建议大面积吊顶采用300mm间距。

d、大面积吊顶每隔15m增加贯穿龙骨与主龙骨牢固连接。

200

吊杆

900

吊杆

900

吊杆

900

吊杆

900

吊杆

主龙骨

300

副龙骨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图1.2.1

1.2.2正确的吊顶系统应该是拱形状态,应按房间短边边长1/200-1/300起拱。

1.2.3应力控制关键,按分析逐一解决问题。

a、石膏板从墙的一侧端头开始顺序安装。

基层相邻两张石膏板留缝5mm,面层石膏板设置工艺缝,缝宽8-10mm或采取明缝做法,将顶面分隔为“豆腐块”形式,彻底切割顶面,如图1.2.3a,合理分解顶面应力。

300

100

吊件

吊杆

卡件

结构顶(喷黑处理)

图1.2.3

图1.2.3a

b、建议使用石膏板厂家配套嵌缝材料,先用嵌缝石膏嵌缝,打磨平整后贴纸胶带,干燥后刮100mm宽石膏,最后刮150mm宽,以上工序完成后,再进行满刮腻子施工(参照图1.2.3b)。

图1.2.3b

c、要确保自攻螺丝间距≤200mm;且呈均匀分布。

确保自攻螺丝离面纸包封的板边间距为10-15mm,离切割过的板的板边间距为15-20mm。

1.2.4确保正常的施工顺序和必要的工艺间隙。

a、不上人的吊顶,在骨架安装、调试结束后,禁止再上人踩踏。

b、面层嵌缝作业,下道工序进行前必须确保上道工序完全干燥。

1.3注意事项

1.3.1龙骨体系安装

a.在天花上沿弹线点位安装吊杆,两根吊杆间距不应超过1200mm(GB)。

b.承载主龙骨间距不应超过1200mm(GB)。

c.承载主龙骨中间部位起拱,起拱高度不小于房间短向跨度的1/200。

1.3.2石膏板安装重点注意事项(注:

卫生间、厨房采用9.5mm防水石膏板)

a.石膏板从墙的一侧端头开始,顺序安装。

相邻两张石膏板自然靠拢(留缝5mm)。

b.石膏板边安装位于龙骨的中央,石膏板同龙骨的重叠宽度不小15mm。

石膏板侧口同墙面顶紧,不留空隙(隔声、防火吊顶例外)。

c.第二层石膏板必须与第一层错缝安装。

1.4标准做法节点图

角铁转换层

≤300

300

承载龙骨

900

图1.4

1.5正确做法完成后图片

图1.5

2矩形造型顶开裂

图2

2.1原因分析

2.1.1吊顶龙骨体系不稳固

a、水平方向:

造型转角处横向拉结力不足。

b、竖向:

竖向拉结不稳固。

2.1.2造型顶转角处缺少针对性做法。

2.2防治措施

2.2.1保证龙骨体系合理

a、因为转角处存在X、Y双向(横向)力矩,需进行加固处理,如增加斜撑龙骨,保证造型稳固性。

b、造型顶Z方向(竖向),叠级处采用多层板基层,造型顶四个转角处适情况增加吊筋。

2.2.2在转角处,首先固定L型9mm厚多层板,其次在木板基础上粘贴0.5mm厚L型镀锌铁皮,最后固定石膏板;并在短边延长线留置8-10mm工艺缝(见图2.3.1)。

2.3标准做法节点

嵌缝做法见1.2.3b

200

吊杆

满刮腻子

150mm宽纸绷带

吊杆

吊杆

100mm宽嵌缝石膏

吊杆

50mm宽纸绷带

吊杆

吊杆

高强石膏嵌缝

18mm细木工板

吊杆

吊杆

轻钢龙骨

局部节点见2.3a

 

原结构屋顶

吊杆

图2.3

5

吊杆

图2.3a

第一层石膏板

1

200

吊杆

300

吊杆

图2.3.1

步骤①:

增加斜撑龙骨;步骤②:

9mm多层板;步骤③:

0.5mm镀锌铁皮;步骤④:

封第二层石膏板。

2.3.1说明:

1、第一层石膏板,转角处石膏板裁成L形固定,再外贴0.5mm镀锌铁皮。

龙骨基架造型内口200mm处增加横撑龙骨、以用来固定L型石膏板。

2、第一层石膏板与第二层石膏板之间需错缝铺贴,夹层内满涂白乳胶。

3、副龙骨间距300mm,造型边框四角需增加斜撑龙骨。

2.4正确做法完成后图片

图2.4

 

3弧形顶造型顶开裂

图3

3.1原因分析

3.1.1吊顶龙骨体系不稳固

a、采用了木龙骨基层,强度不足,受温度、湿度变化影响较大。

b、造型顶未增加拉结力,造型顶自重较大,常规吊杆布置承载力不足,造型顶与平顶交接处易产生裂缝。

3.1.2基层板固定方式不合理

a、自攻钉间距过大。

b、板与板之间未留置伸缩缝。

c、弧形顶面石膏板安装前未做处理,张力过大,产生隐患。

3.2防治措施

3.2.1保证龙骨体系稳固是防治通病的基础

a、弧形造型顶宜采用轻钢龙骨体系,保证强度且能有效规避温度、湿度影响。

b、应根据造型顶面积及重量加设角钢或吊杆以保证吊顶体系稳固。

3.2.2基层板固定需注意

a、保证自攻钉间距≤200mm。

b、板与板之间预留5mm伸缩缝。

c、由于弧形顶的特征,石膏板需采取背面开缝等方式,保证石膏板弯曲,便于固定。

3.3标准做法节点

纸绷带

嵌缝石膏

细木工板

轻钢龙骨

次龙骨

细木工板

25*35木龙骨刷防火涂料

18mm细木工板

纸绷带

石膏板

五夹板

图3.3

3.4正确做法完成后图片

图3.4

 

4异形造型顶开裂

图4

4.1原因分析

4.1.1吊顶龙骨体系不稳固

a、异形造型顶转角造型较多,基层骨架固定不稳固。

b、由于自重过大,采取常规悬挂方式容易晃动。

4.1.2基层板固定方式不合理

a、自攻钉间距过大。

b、板与板之间没留出伸缩缝。

4.1.3阴角处嵌缝处理不到位

4.2防治措施

4.2.1保证龙骨体系稳固是防治通病的基础

a、基层骨架用钢架制作,保证刚度。

b、骨架悬挂采用钢骨架直接固定在结构楼板上。

4.2.2基层板固定需注意

a、保证自攻钉间距≤200mm;

b、板与板之间预留5mm伸缩缝;4.2.3基层、面层版之间需要留缝,合理释放应力,嵌缝处理严格按工序施工(参照图4.3)

4.3标准做法节点

原结构屋顶

吊杆

轻钢龙骨

吊杆

50角码

吊杆

50角钢

吊杆

细木工板

吊杆

石膏板

吊杆

细木工板

吊杆

嵌缝石膏

吊杆

石膏板

吊杆

原结构屋顶

吊杆

图4.3

4.4正确做法完成后图片

图4.4

 

5叠级吊顶开裂

图5

5.1原因分析

5.1.1龙骨体系不稳定。

5.1.2面层未留缝或未按要求进行嵌缝处理。

5.2防治措施

5.2.1如叠级面积较大,副龙骨须加密,间距调整为200mm。

5.2.2天花叠级封板时,第一层板封到边,表层板在阳角位置预留5mm凹槽。

板缝处理时,先用专业石膏嵌缝,接着用纸胶带粘结,然后按要求进行嵌缝处理。

5.3标准做法节点详见图2.3和2.3a

5.4正确做法完成后图片

图5.4

6T型顶或L型顶面开裂

图6

图6a

6.1原因分析

6.1.1龙骨体系不稳固。

6.1.2转角未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

6.2防治措施

6.2.1龙骨体系稳定是防治开裂的基本条件。

造型边框龙骨单独加固,四个转角处需用斜向龙骨加固。

6.2.2转角处要有针对性处理。

a、转角处用木工板做成L型造型,固定在转角。

b、L型镀锌铁皮固定在木工板上。

c、在设计时,L型转角短边延长线上留置8-10mm的工艺缝。

6.3标准做法节点参见2.3.1

6.4正确做法完成后图片

图6.4

 

7长走廊吊顶开裂

图7

7.1原因分析

7.1.1吊顶长度长,跨度大

a、吊顶本身未做分隔处理。

b、走廊与墙面间未做分隔处理。

c、吊顶缺少贯穿龙骨。

7.1.2应力未得到合理控制

a、应力未得到合理释放,如吊顶缺少伸缩缝。

b、应力未得到合理抑制,如嵌缝工艺未按正确施工工序施工。

c、基层板钉间距过大。

7.2防治措施

长走廊石膏板吊顶要对顶面进行切分或增加伸缩缝处理,对顶面应力进行释放,防止开裂。

7.2.1分隔处理是非常有效防治开裂的处理手段

a、对于长走廊吊顶,建议分段分块,用造型或材质变化来切分顶面,将长走廊吊顶分成多个单元,让吊顶彼此之间释放应力(见图7.2.1)。

b、走廊吊顶与两侧墙面切分处理,如采取灯槽,U型槽等方法。

c、超过15m的吊顶必须加设贯穿龙骨与主龙骨可靠连接。

图7.2.1

7.2.2应力控制是关键,按分析逐一解决问题

a、石膏板从墙的一侧端头开始,顺序安装。

相邻两张石膏板留缝5mm,面层石膏板按设计位置设置工艺缝,缝宽8-10mm。

b、建议使用石膏板厂家配套嵌缝材料,先用嵌缝石膏嵌缝,然后贴纸胶带,干燥后刮100mm,最后刮150mm,工序完成后才能做满刮腻子施工。

c、要确保自攻螺丝间距≤200mm;且呈均匀分布。

确保自攻螺丝离面纸包封的板边间距为10-15mm,离切割过的板的板边间距为15-20mm。

7.3标准做法节点

Φ8mm钢筋吊杆刷防锈漆

60

200

轻钢龙骨

10mm厚饰面板

图7.3

7.4正确做法完成后图片

图7.4

 

8结构柱周边吊顶开裂

图8

8.1原因分析

8.1.1柱子与吊顶直接连接,经过热胀冷缩产生伸缩,接缝处易拉裂。

8.1.2基层吊筋不垂直,龙骨断开部位未加固。

8.1.3吊顶转角处未采取加固措施。

8.1.4应力未得到合理控制。

a、应力未得到合理释放,如吊顶缺少伸缩缝。

b、应力未得到合理抑制,如嵌缝工艺未按正确施工工序施工。

c、自攻钉钉间距过大。

8.2防治措施

8.2.1将顶面与柱子断开,做成隔离灯带或凹槽造型。

8.2.2龙骨断开部位增加吊筋,不上人吊顶,吊筋小于1米吊筋采用∮6mm吊筋,大于1米吊筋采用∮8mm吊筋,大于1.5米增加反向支撑。

上人吊顶,小于1米采用∮8mm吊筋,大于1米采用∮10mm吊筋,大于1.5米增加反向支撑;必须保证吊筋垂直。

8.2.3转角处要有针对性处理。

a、转角处用木工板做成L型,固定在转角。

b、其次,在木工板基础上固定L型石膏板。

8.2.4应力控制是关键,按分析逐一解决问题。

a、石膏板从墙的一侧端头开始,顺序安装。

相邻两张石膏板留缝5mm,面层石膏板按设计位置设置工艺缝,缝宽8-10mm。

b、建议使用石膏板厂家配套嵌缝材料,先用嵌缝石膏嵌缝,然后贴纸胶带,干燥后刮100mm,最后刮150mm,工序完成后才能做满刮腻子施工。

c、要确保自攻螺丝间距≤200mm;且呈均匀分布。

确保自攻螺丝离面纸包封的板边间距为10-15mm;离切割过的板的板边间距为15-20mm。

8.3标准做法节点

吊筋

吊杆

副龙骨

吊杆

主龙骨

吊杆

500

吊杆

结构柱

吊杆

300

 

200

吊杆

10

吊杆

10

吊杆

图8.3

8.4正确做法完成后图片

图8.4

 

9墙顶交界处开裂

图9

9.1原因分析

9.1.1纵向力和横向力相交,产生拉裂。

9.1.2应力未得到合理控制,产生裂缝。

a、应力未得到合理释放,横向力(顶面)和纵向力(墙面)无处释放。

b、应力未得到合理抑制,如嵌缝工艺未按正确施工工序施工。

c、自攻钉钉间距过大。

9.2防治措施

9.2.1采取墙顶分离的施工节点或顶面与墙面间留造型槽做法,吊顶主龙骨距墙面距离小于300mm。

9.2.2、应力控制关键,按分析逐一解决问题。

a、留缝处理,基层相邻两张石膏板间留缝5mm,面层石膏板与墙面间留置工艺缝或U型槽,宽8-10mm。

b、建议使用石膏板厂家配套嵌缝材料,先用嵌缝石膏嵌缝,然后贴纸胶带,先刮100mm,最后刮150mm,工序完成后才能做满刮腻子施工。

c、要确保自攻螺丝间距≤200mm,且呈均匀分布。

确保自攻螺丝离面纸包封的板边间距为10-15mm,离切割过的板的板边间距为15-20mm。

9.3标准做法节点

10

 

石材墙面

吊杆

≤300

吊杆

卡件

吊杆

吊杆

吊杆

角铁转换层

吊杆

图9.3

10

 

图9.3a

9.4正确做法完成后图片

图9.4

 

10检修口周边吊顶开裂

图10

10.1原因分析

10.1.1基层龙骨体系不稳固。

a、检修口切断龙骨未做加固处理。

b、边框龙骨未加固。

10.1.2检修口四周石膏板安装未经特殊处理。

10.2防治措施

10.2.1龙骨基层稳固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必要条件。

a、检修口延边龙骨专项加固,保证基层骨架牢固性。

b、四个边角龙骨加设十字连接件,如吊顶上人需加设吊筋。

10.2.2检修口四个转角处石膏板做成刀把把形状。

10.3标准做法节点

承载龙骨吊挂件

吊杆

承载龙骨

吊杆

十字连接件

吊杆

覆面龙骨

检修口

吊杆

覆面龙骨挂件

吊杆

螺钉

吊杆

图10.3

覆面龙骨间距

吊杆

覆面龙骨间距

吊杆

断开的覆面龙骨

吊杆

50覆面龙骨挂件

吊杆

≥100

十字连接件

吊杆

承载龙骨

吊杆

增加的覆面龙骨

吊杆

覆面龙骨挂件

吊杆

覆面龙骨

吊杆

承载龙骨间距

覆面龙骨挂件

吊杆

十字连接件

吊杆

图10.3a

10.4正确做法完成后图片

图10.4

 

11矿棉板吊顶通病

图11

11.1原因分析

11.1.1吊杆不垂直,龙骨搭接不方正,延边龙骨水平误差过大。

11.1.2吊顶龙骨体系未按要求起拱。

11.1.3灯具、设备处断开龙骨未加固。

11.2防治措施

11.2.1保证吊筋垂直,注意龙骨搭接工序,装板前检查龙骨,四周延边龙骨保持水平,延边龙骨钉距≤200mm。

11.2.2龙骨按短跨边长的1/200起拱。

11.2.3由于设备、灯具等原因断开的龙骨部位需加固。

11.3参考做法

轻钢龙骨矿棉板吊顶分为两种:

一种是明龙骨;另一种是暗龙骨。

a.基层清理:

基层清理主要针对所有可能影响吊顶施工的安装物。

b.弹线:

根据事先从标高点引出的标高弹出500mm控制线,并依据弹出的控制线确定各房间吊顶设计标高的标准线。

弹出龙骨的布置线及吊杆悬吊点。

(一般距离900-1200mm左右)。

弹线应准确可靠,误差要控制在1-2mm之内。

c.安装吊筋:

根据施工大样图纸要求确定吊筋的位置,安装吊筋预埋件(角铁)预埋件刷防锈漆。

吊杆采用直径为Φ6-Φ10的钢筋制作并刷防锈漆,吊点间距900-1200mm。

安装时上端与预埋件焊接,下端套丝后与吊件连接。

安装完毕的吊杆端头外露长度不小于3mm。

d.安装主龙骨:

采用UC50或U38龙骨,吊顶主龙骨间距为小于1200mm。

安装主龙骨时,应将主龙骨吊挂件连接在主龙骨上,拧紧螺丝,并根据设计要求吊顶起拱,起拱高度约为短跨的1/200,并且安装的主龙骨接长应错开,在接头处增加吊点,随时检查龙骨的平整度。

当遇到通风管道较大超过龙骨最大间距要求时,必须采用30*30以上的角钢做龙骨骨架,并且不能将骨架与通风管道等设备工程接触。

e.安装次龙骨:

按照面板的不同安装方式和规格,次龙骨分为T形和C形两种,次龙骨间距600mm,将次龙骨通过挂件吊挂在大龙骨上,在与主龙骨平行方向安装600mm的横撑龙骨,间距为600mm或1200mm。

当采用搁置法和企口法安装时次龙骨为T形,粘贴法或者其他固定法时选用C形。

f.安装边龙骨:

采用L型边龙骨,与墙体用塑料胀管或自攻螺钉固定,固定间距200mm。

安装边龙骨前墙面应用腻子找平,可以避免将来墙面刮腻子时污染和不易找平.

g.安装“T”龙骨:

在龙骨安装时,在灯具和风口位置的周边加设“T”型加强龙骨。

h.隐蔽检查:

在水电安装、试水、打压完毕后,应对龙骨进行隐蔽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i.校正调平:

边龙骨安装完成后,再复查龙骨系统的水平。

先调整边龙骨,在根据边龙骨的标高调整相应的副龙骨。

如有必要调整相应的主龙骨。

j.安装矿棉板:

矿棉板规格、厚度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一般为600*600*15mm。

安装时操作工人须戴白手套,以防止污染。

k.搁置法安装(明龙骨):

搁置法与铝合金T形龙骨配合使用,将矿棉板斜成45°放置在次龙骨搭成的框内,板搭在龙骨的肢上即可。

粘贴法:

将矿棉板用胶粘剂均匀满涂在矿棉吸音板背面,并牢固的粘贴在基层石膏板或其他材料的基层上。

在胶粘剂未固化前不得有强烈震动,并保持房间通风良好。

企口法安装(暗龙骨):

将矿棉板加工成暗缝的形式,龙骨的两条肢插入暗缝内,不用钉,也不用胶,靠两条肢板担住。

注意接茬处要平整光滑。

钉固定法安装:

采用自攻螺丝固定矿棉板的四边,并要求钉的间距为200-300mm,钉帽进入面板1-2mm。

罩面板顶棚如果设计有压条,待面板安装后,经调整位置,使拉缝均匀,对缝平正,进行压条位置弹线后,安装固定方法采用自攻螺丝或采用胶粘法粘贴。

11.4标准做法节点

T型主龙骨

吊杆

日光灯管

吊杆

T型次龙骨

吊杆

吊顶矿棉板

吊杆

吊件

吊杆

吊杆

吊杆

灯具吊挂铁件

吊杆

附加主龙骨

吊杆

焊接

吊杆

灯具尺寸按工程设计

吊杆

50

吊杆

50

吊杆

反光罩

吊杆

主龙骨

吊杆

图11.4

边龙骨

吊杆

垫圈

吊杆

吊件

吊杆

挂件

吊杆

小龙骨

吊杆

次龙骨

吊杆

矿棉吸音板

吊杆

主龙骨

吊杆

螺母

吊杆

直径φ6钢筋吊杆

吊杆

图11.4a

 

11.5正确做法完成后图片

图11.5

 

12窗帘盒变形

图12

12.1原因分析

12.1.1窗帘盒木工板套盒过长,未采取防潮、防腐、防变形措施。

12.1.2窗帘盒吊筋过少。

12.1.3转角部位缺少加固。

12.2防治措施

12.2.1采用优质细木工板制作,背面增加肋骨,完成后涂刷防潮、防腐、防火涂料。

12.2.2必须保证吊筋垂直,吊筋间距900mm。

12.2.3转角处必须加固,保证窗帘盒稳定、牢固。

12.3参考做法

窗帘盒的规格为高100mm左右,宽度依照使用窗帘杆的数量确定,单杆宽度为120mm,双杆宽度为150mm以上,长度根据设计要求,最短应超过窗口宽度300mm,窗口两侧各超出150mm,最长可与墙体通长。

 制作窗帘盒使用细木工板,开燕尾梅粘胶对接,如饰面为清油涂刷,应做与窗框套同材质的饰面板粘贴,粘贴面为窗帘盒的外侧面及底面。

12.4标准做法节点

局部大样见图12.4a

吊杆

嵌缝做法见图1.2.3b

吊杆

150mm宽嵌缝腻子

100mm宽嵌缝腻子

50mm宽纸绷带

高强嵌缝石膏

18mm细木工板

轻钢龙骨

 

图12.4

12.5正确做法完成后图片

图12.5

 

13结构墙或砌块墙墙面开裂

图13

13.1原因分析

13.1.1原墙面的保温层裂缝,导致装修后墙面开裂。

13.1.2水泥标号过高、水泥过期、沙子过细或含泥量过高或砖未泡水等。

13.1.3水泥和沙子的配比不当也会影响墙面的韧性和张力。

13.1.4墙体不同基体材料伸缩量不同而未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导致抹灰层开裂。

13.1.5乳胶漆和水的配比不合适。

13.2防治措施

13.2.1铲除裂缝两侧基层,面层材料,先将基层处理到位,再进行面层修补。

13.2.2严格按照抹灰配合比,检查材料配比,严控材料质量。

13.2.3严格控制抹灰配合比。

13.2.4墙体不同材质间抹灰前涂刷渐变剂或采取铁丝网片,尼龙网等增加附着力。

13.2.5严格按照产品出厂说明调制乳胶漆。

13.3参考阅读

在墙面施工时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首先是水泥和沙子的配比,最佳比例是1:

3,配比不当就会影响墙面的韧性和张力;其次要找准腻子和乳胶漆的配比,在涂刷乳胶漆时,水加多了就会发生问题。

电路改造要跟木工基础一块开始进行,因为开槽后要留出时间修补,水泥砂浆的干燥速度、收缩率与腻子粉不同,第一次修补后会出现收缩下陷,等做墙面施工的时候还要进行二次修补,这样才能找平墙面,避免开裂。

要是保温板裂纹,用油灰刀把裂纹切开,尽量深一些,填入石膏,注意一定要填实,填均匀,然后用绷带、尼龙网格布把出现裂纹的地方贴上,干燥后再刮腻子或做其他工艺的处理。

如果裂纹比较严重,也可以用牛皮纸或报纸补缝。

13.4正确做法示意图

图13.4

14轻钢龙骨石膏板墙面开裂

图14

14.1原因分析

14.1.1基层龙骨不牢固。

14.1.2石膏板墙面缺少伸缩缝。

14.1.3石膏板墙面钉间距过大。

14.1.4嵌缝处理不到位。

14.2防治措施

14.2.1龙骨需按照规范组合,天地生根,主龙骨与次龙骨间距符合要求。

14.2.2基层石膏板之间需预留5mm伸缩缝。

14.2.3安装一侧的纸面石膏板,从门口处开始,无门洞口的墙体由墙的一端开始,石膏板用自攻螺钉固定,板边钉距为200mm,板中间距为300mm,螺钉距石膏板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10mm,也不得大于16mm,自攻螺钉固定时,纸面石膏板必须与龙骨紧靠。

14.2.4缝隙间需用嵌缝石膏填实,然后用纸胶带粘贴,在纸胶带上部用嵌缝石膏满刮,嵌缝石膏两遍处理,分别为100mm和150mm。

墙与顶间留缝,墙与踢脚间留缝,门框间与墙之间留缝,缝宽5-10mm。

双层12mm厚石膏板

膨胀螺栓或射钉@600mm

原结构楼板

75型横龙骨

70mm厚岩棉

双层12mm厚石膏板

双层12mm厚石膏板

铝合金踢脚

镀锌方管

镀锌埋板

M8膨胀螺栓

膨胀螺栓或射钉@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