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的基本句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22056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题目的基本句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论文题目的基本句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论文题目的基本句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论文题目的基本句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论文题目的基本句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文题目的基本句式.docx

《论文题目的基本句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题目的基本句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文题目的基本句式.docx

论文题目的基本句式

论文题目的基本句式——不可使用动宾词组和介词词组

我发现开始做研究的同学经常会犯的一个错误,那就是在论文里使用动宾结构的词组或介词结构的词组做论文题目或章节题目。

我认为,“动宾词组”或“介词词组”对于论文来说是一个禁忌。

在政府报告或一些研究报告里,倒是经常使用这两种句式,比如,最典型的有以下这样的句子(十七大报告的题目):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这样的句式我们见的太多了,这个很典型,符合标准的政府报告模式,第一句是动宾词组,第二句则是介词词组。

第一句为什么使用动宾词组呢?

是要表达一种决心要做的行动,或者说做成一件事要秉承的一个基础,动宾词组一般表达【“做”+“事”】,显得铿锵有力,坚决果断,不容置疑。

这里的主题词则是“高举”+“旗帜”。

而第二句则是把目标和途径都描述了个一清二楚,对于这个例子来说,目标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途径则是“奋斗”。

这是政府报告的典型句式,论文的典型句式则完全不同,一般是“定语”+“主语”的形式。

不好意思举别人论文的例子,这里给出我们的论文题目做例子。

今年8月份,我们发表了一篇题为“现代应急管理体制设计研究”的文章,这里,研究是主语,前面都是定语,名词直接做定语还是常见的,有时候也会使用形容词,或直接用“的”来做割断,表达的意思大多是对“某个主体”的研究。

如果我们这篇论文去掉研究,也依然是“定语+主语”的模式,其中的主语就变成了“设计”或“体制设计”,前面的内容说明的则是设计的什么东东,或什么东东的设计。

有些论文是“基于XX的XXX研究”,我们有篇英文的文章就是“AWebMiningBasedMeasurementandMonitoringModelofUrbanMassPanicinEmergencyManagement”,翻译过来是“应急管理中基于Web挖掘的城市公众恐慌度量与监测模型”,主语是“模型”或“城市公众恐慌度量与监测模型”,定语则是前面的那一串。

有人说,是不是论文的基本句式也可以是其他,其实也不见得不可以,不少的政策建议型的论文就是“把XXXX进行到底”的句式,也在很多学报上登载,但是,由于研究就要要讨论,自己所说的内容其实一定还有拓展的余地,所以,铿锵有力型的句式显得果断的同时也显得毫无商量的余地,就那样了,不让人商量,其实做论文题目并不恰当。

科学研究是最应该质疑并被质疑的,这样,一个留有余地的商量口吻的句式就是必要的。

论文和申请书喜欢使用的“基于”一词......

  发现有很多的论文、申请书等都是以“基于”这个词开始的,自己好像也写过类似的文章(自嘲一下)。

“基于”一词为什么广受大家青睐呢?

觉得有点奇怪,想了想,好像又不觉得奇怪了。

  

  人们在做自己专业内的研究时,有时候会用到领域内或借用其他领域的方法(方法论),后者往往是一套比较完整的东西,由于研究者在自己的论文或申请中采用或准备采用这套方法,而这也是本研究的一个亮点,也就是说,除了采用了这套方法外,也并无其他方面的创新之处。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或申请者就认为应该把这些方法放到自己的题目中去。

于是,就“基于”该方法做了一个领域应用。

从整体所占的比重来说,方法和具体领域应用这两者在整篇论文或整个申请中的地位差不多。

  其实,大家可能会发现,我们从前在很多情况下更多地会使用“某某方法在某领域中的应用”这样的说法,这和刚才那个“基于”又有什么区别呢?

  

  按照我的理解,如果仅仅把别人的方法拿到自己的领域中来应用一下,那么使用“某某方法在某领域中的应用”这样的句式是恰当的。

这里,作者或申请者往往对于该方法并没有任何创新,只是将其引入到自己所从事的领域而已。

  

  这样,问题就来了,如果仅仅把别人的方法拿来用一下,论文或申请书的创新性就显得非常不足了,倒象是在做一个大作业一般。

  

  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人就开始在名词上动脑筋了。

如果是基于某个方法来做本领域的研究,对方法本身要有先理解再创造性应用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应用某方法在自己的领域,就会显得好看了不少。

仅仅通过名词上的一个改变就能对论文或申请书的撰写起到脱胎换骨的作用,这个就太合算了。

  

  这个恐怕才是“基于”一词越用越多、越用越滥的主要原因。

  

  在我看来,如果你的研究是基于某某方法论的,那么,应该在该方法论上有所创造,或者在自己的行业领域内应用时遇到了一些不适应的情况,而必须对该方法有所改造,而不仅仅是把人家的方法在解决你的问题上做个“大作业”。

  

  于是,对方法本身的改造才应该是“基于”一词使用的主要特色。

  

  总结一下本文:

  

  1,“基于某方法”和“某方法的应用”涵义并不相同。

前者要对该方法有所改造、改进、改善,后者则仅仅是将别人的方法应用在自己的领域,对于该方法本身并无任何贡献。

  

  2,当“基于”某方法的时候,要研究该方法在你所在领域的适应性。

我相信,一般都会有其不适应的地方,这就需要借用该方法的人有能力理解该方法的本质,并在本领域有所创造性应用。

  

  3,我们不要以“某某方法在某领域的应用”这样的文章或申请题目为耻。

事实上,能够把一套方法在自己所在的领域用好就不容易了。

  

  4,坚决反对那些“假基于”,貌似理解了人家方法的本质并有所改造,但是实际上却仅仅是个简单应用,其档次还不如直接使用“某方法应用”为题目的论文。

  

  根据我的知识,发现很多论文和项目申请书就是“假基于”,甚至有些人对该方法还没有理解透彻呢,就开始“基于”了。

  

  做研究还是要实事求是,华罗庚先生把项目管理中的关键路径法用到了极致,而这个就是纯粹的应用,根据华先生弟子的说法,统筹法是“把人家的项目管理方法通俗化”,这并不丢人,而是对方法的一个极大的推进和拓展。

  

  我们要多做“深度应用”的工作,而不要追求从方法上做什么“假更新”,而实际上可能他连方法本身都没弄明白呢。

  

  以后再看到“基于”一词,我们要警惕,如果没有看到本质性的改造,建议改成“XX在X领域的应用”这样老实的文章题目。

管理科学和管理学并不相同

我上博士读的学位是“管理科学与工程”方向的,但是,当时却对管理学——管理科学之间的差异不太清楚。

在2000-2001年间在香港的某大学进行学术访问的时候,我很惊异地发现,在商学院里,居然有两个这样的系:

一个叫管理科学系(DepartmentofManegementSciences,这里,科学是加了代表复数的s),另外一个则叫管理学系(DepartmentofManagement)。

难道真的象传说里说的,管理科学与管理学不一样?

甚至干脆就是两码事?

有的人并不这么认为,觉得应该淡化两个面孔看上去如此相似的学科的这种差别,我不能同意这样的看法。

在我的看法中,管理科学和管理学非但应该分开,最好是截然分开。

一般地,管理科学是指用运筹、统计等为主要基础的优化、决策方法来进行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比如说研究计件工资和计时工资的不同的话,管理科学的思路是从实践案例中计算两者的差异,然后比较哪种方法能够真正做到更有效。

在国内如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的一些研究所玩的东西多属于管理科学,尤其是华罗庚先生提倡的统筹法优选法等更是具备典型的管理科学特征。

而管理学则更接近于对管理思想的阐述,举个例子,研究管理学的人可以去论述一下计件工资制和计时工资制度的区别,甚至可以论述到一本书,但是他们绝对不会到实际中去研究一下采用这两种方法在具体的数量层面究竟有什么不同,也就是说,管理学多和数学没有什么关系,不会使用简洁的数学模型去表达管理的本质,或者没有直接关系(所用的数学只限于小学里就学过的四则运算),以文字为基本表现形式,象不少偏重于文科的研究管理玩的就是管理学,当然,他们想科学也科学不起来啊,实在是对以数量和模型为基础的东西很难弄通!

偶尔有个把弄通的,往往就是天才了。

原来大家对于管理的理解,一直有管理究竟是艺术还是科学的分歧,我觉得这个问题与管理科学——管理学并不类似。

管理人既需要科学,也需要艺术,艺术人人不同,科学则大体相类,但是,管理企业除人之外的其余部分则只需要科学,一旦在对待非人的问题上艺术起来,则企业就没有办法生存了。

在国际上,管理科学(ManagementScience)和运筹学(OperationalResearch)是管理科学界最好的学术期刊,里面刊载的文章也多是以运筹、决策、统计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文章,这个领域的研究也都是些大家都能认可的,里面的牛人也多是能够获得公认,而管理学的期刊则太多太杂,不象管理科学这么系统化层次化分明,有些三国演义的味道了,甚至可以说即使对同一件事,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的管理科学系其实原来不叫这个名字,很明显地把统计和运筹放在名称里,因为现在管理科学热,所以把系的名字改掉了,但是改得非常合适,因为管理科学就是侧重于建立模型和充分运用数量分析技术。

管理学系则不同,他们把商业business、国际贸易、战略strategy、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behaviour、以及人力资源管理humanresourcesmanagement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和讲授对象。

而这些实际上确实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研究管理学的主要方向。

不过,好在我不是研究管理学而是研究管理科学的,尽管我并没有看不起管理学的任何意思。

但是还是觉得一个严密的体系更让我欣赏。

也有管理学论点把管理科学作为管理学丛林里的一棵树,这样的做法我还是有点难以赞同。

研究生或大学毕业后进行职业规划的几个要点

先说两个故事:

  

  其一:

一个小伙子在工作的初期因为事事不顺而屡遭顶头上司训斥,为此而闷闷不乐且耿耿于怀。

于是,向高手请教应该怎么办,高手说,“把对顶头上司的仇恨暂且隐藏起来,暂时超越自己能力地好好干,等地位超过了顶头上司,你来训斥他难道不好吗?

”于是,小伙子埋了一颗仇恨之心,事事争先,很快就为上级乃至上级的上级所青睐,并很快成为单位里的重要人物。

此时,高手再问他下一步准备怎么复仇的时候,他说,已经没有了复仇的心了,当审视自己的从前的时候,发现确实有不能令人满意之处,受训斥虽然感情上还是难以接受但是情理上自己已经理解了。

  

  其二:

两个竞争中的公司,其中一个A公司的老总很有远见,在招聘新人时发现了一个好苗子。

他和这位小伙子密谈,说这里准备假装不录用他,而他正好有机会去竞争对手B公司去应聘,因为他本身的优秀素质肯定能够被录用,这样,以后等他到了B公司的高位,就可以一举反水给B公司以毁灭性的打击,从而为A公司带来垄断地位。

小伙子答应了也正是这样做的,但是最后当他步入高级管理层时A公司的老总找到他,希望他能够履行诺言,他却一笑置之了,并说在B公司干了这么久,感情也处出来了,而和A公司并没有建立起什么感情来,所以,对于复仇计划“恕难从命”云云。

  

  这样的两件事情故事性都很强,以至于我一直怀疑它的真实性,很多管理上的小故事就是这么夸张,但是却很有趣,里面确实包含了很多的道理在里面,大约是有“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效果的,所以很多管理学家和管理人士都乐意讲它。

  

  其实,我们可以不必去考虑故事的真实性,而只看它包含的启发意义。

这两个故事说的都是关于职业规划的问题,人们在职业规划的开始阶段,总会存在各种各样的迷茫和困惑,也往往会犯下一些错误,但是没有关系,因为年轻,这些错误都是有机会来改正的。

  

  那么,一个刚开始职业生涯的年轻人究竟应该在进行职业规划的时候注意那几个方面呢?

这里,我提供几个供人参考的观点,希望能够有所启发。

  

  一、不要盲目地设置一个职业规划的目标,而是根据自己在一年或者更短时间内的发展情况来决定自己下一步做什么。

  年轻人开始职业生涯时往往会走两个极端,一是过于沉闷,对于未来持过于理性和悲观的看法,二是过于自信,觉得成为百万亿万富翁实现自己的梦想已经开始并将很快实现。

前段时间一位在越南坐了8年牢后终于回到美国的老兵谈到牢里的日子,说最早离开人世的往往是那些过于乐观的人,他们总会一个节日一个节日地盼着结束牢狱生涯,但是总是失望,终于绝望。

反而是那种平静地对待未来的人能够坚持到最后。

  

  所以,对于职业规划的最好开始是理性中带着些许的激情,不在最初就给自己设置一个理想的目标,而是先根据自己的个人具体情况,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力。

这样,未来的目标才会更加具备可实现性。

  

  虽然在一些企业家的故事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他们失败后成功的案例,但是那往往是作家们给他们臆想的一种情形,在我看来,这些成功的商人其实是具备很高的潜质。

而且在工作中他们会发现自己越来越能够自我强化这种潜质,因此可以获得成功,那些失败往往并非是可以致命的东西。

看到别人失败中爬起来继续前行从而也认为自己一定能够如此是不对的,倒是及早回头,发现更适合自己个性和长处的彼岸才是更值得赞赏的事。

  

  二、“务以善小而不为”  

  这是三国时的伟大领袖,定都成都的刘备刘玄德的话,在职业生涯中也需要谨记这句话。

毛泽东(或者别的革命领袖)在延安时代对着那些来投奔革命的学生娃们出示过一份预算表,告诉他们文化方面的投入不是不想,而是帐面上实在是没有钱了,因此根本无法投入。

  

  对于一个企业或者一个部门来说,也会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在一个新人面前并没有一个完全铺设好的平台,让你能够纵横驰骋,而可能是已经捉襟见肘,面临困境了,此时,很多年轻人最容易做的事就是抱怨,同学某某某怎么能够在另外的公司才得所用,我怎么一开始就遇到这样的局面,等等。

  

  此时,应该想到“务以善小而不为”这么一句著名的话,从历史上看,一帆风顺的人成大器者不多,苦难是必须的学校,这样,开始遇到困难,而你能够以蚂蚁啃骨头的气概去克服它,常从小事做起,常为他人着想,怎么还能在不远的将来成大器呢?

  

  三、你现在的同事也许是你未来事业的关键人物,所以不要轻视他们  

  我们见到太多这样的感慨了:

就他,当时我在纵横捭阖的时候,他还拖着鼻涕呢。

这话是很没意思的话,当时你没有发现别人的能力和潜质,乃至不会抓紧和他的未来合作机会,反而被别人甩到了后面,那一定是你眼光有问题,怎么至于到了你不如别人的时候再说出如此没有水准的话来呢。

  合作是现在的职业生涯中特别重要的一环,当前即使是做相对独立的科学研究都需要合作,更何况是准备拓展自己的未来商业生涯了。

因此,不要建立起一个敌人,而是聚敛一堆的朋友。

职业成功尤其是生意上的成功往往是来自于一个很多人没有发现的机会,而自己一个人发现机会和很多人帮助你发现机会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所以,要在意在职业生涯最初中的一些朋友和同事,不仅仅把他们看作自己现在的同事,有些可能还会成为将来的同事和朋友。

  历史上合作创业的故事太多了,经典的如微软的比尔-盖茨和鲍尔默。

其他一些成功的人里面不见得会为媒体和公众关注到他们的合作伙伴,但是可以断言,这样的伙伴肯定是存在的。

  

  在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开始,总会有太多值得去作为经验或教训来讲出来的东西,不过,真正要讲出来,则往往会成为老生常谈,尽管里面确实是藏了真知灼见的,也还很难摆脱开这一印记。

我并不认为自己是成功的,也同样不认为那些天天研究别人怎么成功的人就真能说得出什么成功的秘诀来,而且说出来的如果不是老生常谈就一定是不可复制的一些经验,而如果是老生常谈则很难讲出新意来,就很为难,但是还想说点什么,就罗里罗嗦地写了这么多,希望还能有点价值。

本科生如何在“应急管理”领域做点科研?

  中国目前的应急管理研究,多数是集中在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博士教授们身上的,当然,也有博士生硕士生们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比如我的几乎所有硕士生,方向单一,全为应急管理。

  但是,他们的应急管理研究却是因为导师的缘故,待到研究了一通之后,发现竟然是不好找工作的,中国各个应急管理办公室的椅子全部满了,好像中国的应急管理一下子人才全部爆满,根本不再需要任何在应急管理上浸润几年的人了似的。

  而这些占据了应急办位置的老兄们,几乎90%以上(包括这几年交下的一些朋友)其实以前对于应急管理的积累不多,是属于从其他岗位转过来的,应该说,这也是中国特色了吧。

  只是这样的结果让导师的我汗颜了。

  研究生的出路堪忧,如果本科生来学习应急管理又如何?

  这正是一个困惑,我个人认为,中国的应急管理其实需要从这个行当出身有知识积累的人,再经过实践的锻炼,可以在未来中国突发事件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起到更好的作用。

所以,即便现在的择业却有困难,但是国家应该认识到专业人士的重要性,并一定会在未来某一天突然醒悟的。

  但是,本科生如果要涉入应急管理的专业方向,应该从哪些角度入手更合适呢?

  一,挑选一类问题,完成一篇综述,作为一个开始。

  本科生最好还是能够集中在某一个问题,甚至这个问题的某一个方面,然后利用文献检索的手段,去完成一篇读书报告,或者叫一篇综述。

  但是,这样的综述是不合适去发表的。

我一向主张综述应该在自己对于该方向有自己独特的学术贡献的情况下才可以去做去发表,否则只能算是读别人的书的一个整理,一篇读书报告而已。

  当时看到科学网上的某教授(还是某大学的院长呢),指示自己的研究生在做自己的科研之前做一篇综述,而且一定要去发表出来才算,耻笑了他的不懂基本学术规范。

  当然,我不是说本科生就不能够对某方向有自己的学术贡献,学术研究有时候是要靠悟性的,人文学科的更是如此,但是,没有个人贡献的“综述”即便写得再漂亮,再被某某人鼓励,也不好作为一篇可以发表的文章。

  二,不要齿于做别人方法的具体应用。

  我想,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本来就不是做研究的,所以,最后能够做一篇完整的“调研报告”就算可以交代自己的本科生涯了。

  正因为此,本科生能够领悟到一个好的方法,并将其应用在应急管理的某一个问题上,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向,我们不能要求本科生们自主发展一个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或者能够漂亮的解决一个现实中存在的应急管理难题,这个要求太不现实(至少对于99%的本科生来说不现实),这样,能够用好别人的方法,并结合应急管理的实践问题,就是一个比较好的研究出路。

  实际上,我们的很多硕士生和博士生都依然在做着“做作业”似的科研呢,怎么能够要求本科生有实质创新呢。

  但是,如何选择方法(比如我一直推崇的AHP这一绝妙的由定性到定量的决策方法)?

怎样应用好,却是指导这些本科生的老师们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本科生们可以进行做作业似的科研,可是也要有导师们来带。

  三,应急管理领域,本科生还有其他的用武之地。

  比如说,调查,对于调查来的数据进行分析,这是本科生可以从实践中发现问题,从数据中发现规律的一种比较顺畅的“科研”道路。

  由于应急管理一定是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所以,一些适合于社会学的研究策略也适合应急管理的研究,费孝通先生研究一小小的江村都能够写出洋洋洒洒的论文十数万字,并成为中国社会学的祖师爷级人物,我们从事应急管理的本科生当然也可以做些类似的调查工作,并从调查情况里发现出一般性或特殊性的规律来。

  所以,如果有可能,本科生应该走向社会,走向行业,甚至企业,看看大家对于应急管理的看法、需求,以及更深层次的东西。

  当然,如果能够利用网络的手段进行类似的调查,则更应该鼓励。

 

2009公共管理国际会议重点围绕政府治理及改革、绩效管理、应急管理、电子政务、信息管理、公共服务等多个议题进行广泛探讨和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