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繁殖学知识点整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21455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繁殖学知识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动物繁殖学知识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动物繁殖学知识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动物繁殖学知识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动物繁殖学知识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繁殖学知识点整理.docx

《动物繁殖学知识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繁殖学知识点整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动物繁殖学知识点整理.docx

动物繁殖学知识点整理

动物繁殖学知识点整理

1.繁殖(生殖):

是指有生命的个体以某种方式繁衍与自己性状相似的后代来延续生命的过程。

2.动物繁殖学:

是研究动物生殖活动及其调控规律和调控技术的科学,是加强畜禽品种改良、保证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现代动物科学或畜枚科学中研究最活跃的学科之一。

研究内容涵盖了繁殖生理、繁殖技术、繁殖管理、繁殖障碍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既包括发情鉴定、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妊娘诊断等用技术,也包括动物克隆、胚胎干细胞转基因等当今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技术,具有内容丰富、知识更新快实践性强等特点。

动物繁殖学的研究意义:

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畜种质量;减少生产资料的占有量;

3.雄性生殖器官分化:

①生殖腺发育形成睾丸,生殖腺内上皮细胞排列形成精细管索一睾丸网②中肾管、附争管和输精管一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③生殖结一阴茎④缪勒斯管退化,形成未发育的子宫台

雌性生殖器管的分化:

①生殖腺发育形成卵巢,生殖腺表面部分形成皮质索,中央部分形成髓质索②皮质索一原始卵泡③缪勒斯管一子宫、输卵管、阴道。

4.雄性的生殖器官及机能:

组成,睾丸、附睾、输精管、副性腺、尿生殖道、阴茎、阴囊。

睾丸:

是雄性动物的生殖腺。

卵圆形或长卵圆形,分为游离缘和附着缘(附睾附着侧)

隐睾:

动物出生或成年后睾丸未能进入阴囊,仍留在腹腔内,该动物不做种用。

睾丸的组织结构:

睾丸表面被以浆膜,即固有鞘膜,其内为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睾丸白膜,睾丸白膜从睾丸头向睾丸实质部伸入结缔组织索,构成睾丸纵隔,向四周伸出的放射状结缔组织小梁,为中隔,将睾丸分成许多睾丸小叶,每个小叶内由2-3条精细管组成,精细管在小叶顶端汇合成直细管,形成睾丸网,盘曲成附睾头。

精细管:

是精子产生的场所,其内充满液体,精细管的管壁由外向内为结缔组织纤维、基膜和复层的生殖上皮(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

睾丸的功能:

①合成并分泌雄激素:

精细管之间的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精细管管壁的支持细胞分泌抑制素、激活素等;②精子生成:

由精细管生殖上皮的生殖细胞生成;

睾丸支持细胞的主要作用:

①参与形成血睾屏障,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生精环境。

②支持生精细胞,促进生精细胞转位及精子释放;③分泌蛋白质及细胞因子;④营养生精细胞

附睾:

附着于睾丸的附着缘,分为头、体和尾;附睾头由13-20条睾丸输出管组成。

机能:

①促进精子成熟②吸收作用③运输作用④贮存作用(微酸环境(pH=6.2-6.8)、高渗透压(400)、低温)

阴囊:

具有温度调节能力,保护精子正常生成。

输精管:

参与形成精液;射精时其强有力的收缩作用使精子射出。

副性腺:

由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组成。

精囊腺和输精管共同开口于尿生殖道骨盆部精阜。

前列腺由体部和扩散部组成。

犬无尿道球腺。

副性腺的机能:

①冲洗尿生殖道(尿道球腺的分泌物先排出,冲洗残留的尿液)②稀释、营养、活化和保护精子③运送精子④形成阴道栓,防止精液倒流(尿道球腺分泌物的凝固作用,形成阴道栓,防止精液倒流。

尿生殖道:

尿生殖道是精液和尿液的共同通道。

由骨盆部和阴茎部组成。

其中的精阜是输精管、精囊腺、前列腺的共同开口。

阴茎和包皮:

阴茎为粗细不等的长圆锥形,主要由海绵体组成,内有纤维组织和毛细血管,勃起时可增大数倍。

包皮是双层鞘囊,分为内包皮和外包皮,猪有包皮憩室.

5.雌性动物的生殖器官及机能:

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外阴部

卵巢:

卵巢由皮质部和髓质部组成.皮质部包在髓质部的外面,内含同发育阶段的卵泡和红体、白体和黄体;髓质部含有许多血管和神经,由卵巢门出入。

卵巢门上有成群较大的上皮细胞(门细胞)分泌雄激素。

机能:

①卵泡发育和排卵②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和其它激素。

输卵管:

输卵管是卵子进入子宫的通道。

输卵管由伞部或漏斗部、输卵管膨大部和输卵管峡

部组成。

伞部为接纳卵子的部位;壶腹部是受精的部位;峡部连接输卵管和子宫的部位。

输卵管管壁由外向内由外膜、肌层和粘膜组成。

机能:

①运送卵子和精子②精子获能、卵子受精和早期受精卵发育的场所③分泌机能:

分泌粘多糖和粘蛋白,为精子、卵子和早期受精卵提供营养.

子宫:

子宫大部分位于腹腔,少部分位于骨盆腔;由子宫角、子宫体和子宫颈组成。

由外向内由浆膜、肌层和粘膜三层组成.机能:

①贮存、筛选和运送精液②精子获能的场所③胎儿发育的场所④调节卵巢功能,导致发情。

阴道:

位于骨盆腔;阴道穹隆;既是交配器官,又是产道。

外生殖器:

包括尿生殖前庭、阴唇和阴蒂。

6.激素:

是由有机体产生、经体液循环或空气传播等途径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具有调节机体生理机能的微量信息传递物质或微量生物活性物质。

按来源分类:

贮存:

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激素,分泌后贮存在腺体内,刺激后释放(脉冲性释放)。

类固醇激素合成后直接释放至细胞外液。

进入血液中的激素,少量(约5%)呈游离状态,大部分与结合蛋白质(BP)或载体蛋白质(CP)结合。

释放:

表分泌:

通过相邻细胞的缝隙连接。

􀂋神经内分泌:

神经元胞体合成后贮存于轴突,以扩散形式通过神经元的突触间隙。

􀂋旁分泌:

局部激素释放后,通过细胞外液间隙弥散至邻近靶细胞以传递局部信息。

􀂋外分泌:

由管道排泄至体外。

􀂋自分泌:

细胞一部分影响另一部分,影响细胞器。

作用特点:

①特异性(受体)②活性丧失快(半衰期)③活性丧失快(半衰期)④与所处生理时期及用量和方法有关⑤具有协同或抗衡的作用⑥生物学活性取决于分子结构

7.雄性:

初情期:

指雄性个体第一次释放有受精能力的精子,并表现出完整性行为序列的时期。

性成熟期:

青年公畜经过初情期后,身体和生殖器官进一步发育,已具备成熟和完善生殖机能的时期,标志着动物个体达到具有正常繁殖能力的时期。

体成熟:

是指动物各种器官发育完善,机能正常的年龄.

适配年龄:

根据品种、个体发育及繁殖能力等,确定适用于配种的公畜年龄。

繁殖机能停止期:

因衰老、疾病等因素导致公畜繁殖机能停止的时期。

8.

精子发生过程:

指精子在睾丸内产生的全过程,包括精原细胞增殖,精母细胞发育与成熟分裂,精子的形成

9.精子形成:

指精子细胞发生复杂的形态结构变化而成为精子的过程。

包括:

顶体发生(高尔基复合体)、核的浓缩、拉长、尾的形成(中心小体及线位体)及多余细胞质的脱落等

10.精子发生周期:

从A型精原细胞直至精子细胞变成精子的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11.精细管上皮周期:

精细管横切面中反复出现某一特定细胞组合的间隔时间称精细管上皮周期。

12.精细管上皮波:

精细管上皮因纵长方向的空间位置或距离的变化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13.支持细胞:

提供各级细胞营养;提供合适的微环境;形成血睾屏障;对各生精细胞起支持作用;合成与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

14.血睾屏障:

血液和淋巴不能直接进入精细管,使发育中的精细胞免受血液化学变化的影响,靠精细管外周的肌细胞和支持细胞间的特殊连接来完成,这种结构称为BTB。

作用:

①形成有利于精子生成的微环境;②阻止对精子有害的物质进入;③防止精子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产生抗体。

15.精子的成熟:

睾丸生成的精子不具备运动与受精的能力,需要在附睾内的转运过程中完成精子成熟所发生的某些形态与机能等的变化,才能获得受精潜能和运动能力,这个过程称为精子的成熟。

精子成熟的附睾环境:

较低的pH;较高的渗透压;睾酮含量高;分泌多种蛋白质和酶;某些离子浓度发生改变

精子成熟的主要变化:

①形态变化:

变化不大,体积缩小(原生质滴脱去)

􀂾②结构变化:

二硫键增加,精子核和尾部结构稳定

􀂾③膜的变化:

为受精准备(获得受精能力,防止超激活)

􀂾④精子运动方式:

运动方式有规律变化

􀂾⑤精子代谢基质变化:

乳酸、甘油、脂类

16.精子的形态和结构:

头部、颈部和尾部组成.

头部:

细胞核演变而成,贮存遗传物质。

由细胞核、顶体和顶体后区等组成.(顶体可分为顶节、主节和赤道节三个部分。

顶体内含有多种与受精过程有关的水解酶。

赤道节是精子首先与卵子发生融合的部位。

17.精子的运动:

依赖于尾部摆动.类型有三种,即直线前进运动、转圈运动和原地摆动。

18.精子的代谢活动:

①糖酵解:

无氧代谢②呼吸:

主要在尾部进行③对脂类的代谢

19.外界因素对精子存活的影响:

①温度②光线和辐射③pH值④渗透压⑤离子浓度⑥稀释⑦气相⑧药品的影响

20.精液的组成:

精子,精清(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酶类,脂类,维生素,无机离子)

精清的生理作用:

①稀释精子,扩大精液容量。

②为精子提供营养物质。

③调整精液pH值,促进精子运动。

④对精子具有保护作用,主要为缓冲和防止氧化。

⑤清洗尿道,润滑尿道

⑥在母畜生殖道,形成胶状凝固,防止精液逆流。

21.影响精液性状的因素:

①种和品种②年龄③个体④营养⑤季节与温度⑥运动

22.雌性:

初情期:

雌性动物从出生到第一次出现发情表现并排卵的时期。

影响初情期的因素:

(1)品种

(2)气候(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气候因素)(3)营养水平(4)出生季节

性成熟期:

雌性动物在初情期后,一旦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发情和排卵正常并具有正常的生殖能力,则称为性成熟。

动物从出生至性成熟的年龄,称为性成熟期。

适配年龄:

又称配种适龄,是指适宜配种的年龄。

体成熟期:

动物出生后达到成年体重的年龄。

繁殖能力停止期:

动物从出生至繁殖能力消失的时期,称为繁殖能力停止期或繁殖终止期。

23.发情:

雌性动物生长发育到一定年龄后,在垂体GTH的作用下,卵巢上卵泡发育并分泌雌激素,引起生殖器官和性行为的一系列的变化,并产生性欲,雌性动物所处的这种生理状态称为发情。

卵巢上的卵泡发育、成熟和雌激素产生是发情的本质。

而外部生殖器官变化和性行为变化是发情的外部现象。

正常发情征状:

①卵巢变化:

家畜发情开始前3~4d,卵泡开始生长;发情前2~3d卵泡内

膜增生,卵泡液分泌开始增多,卵泡体积增大,卵泡壁变薄而突出于卵巢表面;发情征状消失时卵子排出②行为变化:

表现为兴奋、鸣叫、举尾拱背、频频排尿、食欲减退、泌乳量减少等。

③生殖道变化:

发情时随着卵泡分泌的雌激素量增多,生殖道血管增生并充血,阴部表现充血、水肿、松软,阴道粘膜充血、红肿,子宫颈松驰,子宫粘膜分泌能力增加,有粘液分泌。

排卵(ovulation):

发情征象消失时卵泡已发育成熟,卵泡体积达到最大。

在激素作用下卵泡壁破裂,卵子从卵泡内排出,即排卵。

(自发排卵,诱发排卵)

24.异常发情:

①安静发情②持续发情③短促发情④慕雄狂⑤孕后发情

25.乏情:

长期不发情,卵巢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无周期性的功能活动。

(生理性,病理性)

26.产后发情:

动物分娩后的第一次发情。

27.发情周期:

初情期后,在生理或非妊娠条件下,雌性动物每间隔一定时期均会出现一次发情,通常将这次发情开始至下次发情开始、或这次发情结束至下次发情结束所间隔的时期.

28.发情周期类型:

季节性发情周期(季节性多次发情,季节性单次发情),无季节性发情周期.

29.发情周期的划分:

四期分法:

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间情期。

(根据性欲表现和生殖器官变化)

二期分法:

卵泡期和黄体期。

(根据卵巢上的组织学变化和黄体存在的依据)

30.

发情周期的调节:

31.影响发情和发情周期的因素:

(1)遗传因素

(2)气候因素(3)饲养管理水平

32.发情鉴定方法:

①外部观察法。

精神不安,鸣叫,食欲减退;外阴部充血肿胀、湿润,有黏液流出;②试情法③阴道检查法④直肠检查法⑤生殖激素检测法⑥仿生学法⑦电测法⑧生殖道黏液pH测定法等。

33.卵泡发育:

是指卵泡由原始卵泡发育成为成熟卵泡的生理过程。

34.成熟卵泡由外向内:

卵泡外膜、卵泡内膜、颗粒细胞层、卵丘、透明带、卵细胞

35.卵泡发生波:

反映从原始卵泡发育至初级、次级、三级以至成熟卵泡动态变化过程所组成的图形。

36.在每个发情周期,卵泡通过募集、选择和优势化三个阶段发育成熟。

卵泡募集:

在卵泡形成后,部分原始卵泡脱离原始卵泡库,开始缓慢生长。

卵泡选择:

参与募集的卵泡并非都能够发育排卵,大多数的卵泡要发生闭锁退化,只有少量的(数目具有种质特异性)能发育成为优势卵泡。

卵泡优势化:

被选择的卵泡即确立优势化地位,它们继续发育,其体积逐渐变大,激素分泌能力增强,从而抑制从属卵泡(落选的募集卵泡)的生长及下一卵泡波的出现。

37.动物出生前,卵巢上就有很多原始卵泡,但只有少数卵泡能够发育成熟和排卵,绝大多数卵泡不破裂、排卵,而发生闭锁和退化。

38.排卵前,卵泡经历着三大变化:

①卵母细胞细胞质和细胞核成熟;②卵丘细胞聚合力松懈,颗粒细胞各自分离;③卵泡膜变薄、破裂。

39.黄体:

颗粒细胞增生肥大,吸收类脂质成为黄体细胞,卵泡内膜细胞也移入黄体细胞之间,参与黄体的形成。

黄体退化:

黄体退化时,由颗粒细胞转化的黄体细胞退化很快,表现在细胞质空泡化及核萎缩。

随着微血管退化,供血减少,黄体体积逐渐变小,黄体细胞的数量也显著减少,颗粒层细胞逐渐被纤维细胞所代替,黄体细胞间结缔组织侵入、增殖,最后整个黄体细胞被结缔组织所代替,形成一个斑痂,颜色变白,称为白体,残留在卵巢上。

40.卵子发生:

雌性生殖细胞分化、增殖和成熟的全过程。

卵子发生特点:

①卵原细胞经过有丝分裂的增殖形成初级卵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经过两次减数分裂,每次分裂均生成大小不等的两个细胞,小的称为极体。

多余的染色体被排出,最后形成一个成熟的卵子。

②哺乳动物的卵原细胞分裂形成初级卵母细胞都是在胎儿出生以前或出生后不久完成。

多数卵母细胞在发育过程中退化,只有少数卵母细胞发育到成熟并排卵。

③卵母细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积累大量的营养物质和遗传信息,主要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信息。

41.卵子发生过程:

①卵原细胞的增殖:

②卵原细胞的生长:

卵母细胞的体积增大;卵泡细胞由单层变为多层;出现透明带。

生发泡:

在初级卵母细胞发育至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的双线期便进入停滞状态

③卵原细胞的成熟:

生发泡破裂期(GVBD):

初级卵母细胞在分裂前期的双线期停滞,在激素的支配下恢复。

排出第一极体。

42.精子与卵子发生过程比较:

43.卵子的结构:

放射冠,透明带,卵质膜,卵胞质,卵细胞核.

44.人工授精:

是在人工条件下利用器械采集种公畜的精液,经过品质检查,稀释保存等适当处理后,再用器械将精液输送到发情母畜生殖道内,使母畜受孕的配种方法。

优越性:

①最大限度地提高优秀种公畜的利用率②加速品种改良③大幅度减少种公畜的头数④克服公、母畜体型悬殊而出现的交配困难⑤控制疾病传播

方法与操作步骤:

精液的采集,精液的品质检查,精液的稀释,精液的保存,输精

45.采精技术:

假阴道采精法,手握法和筒握法,按摩法,电剌激法

假阴道应具备条件:

1)适宜温度2)适当压力3)适当润滑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