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071756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4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docx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docx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回答1~5题

1.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受到国人的追捧。

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郡县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科举制度

2.《史记·周本纪》中记载“武王……乃褒封……大禹之后于杞。

……封尚父(姜尚)于营丘,曰齐。

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这表明西周分封的对象包括()

A.先代贵族、功臣、亲族B.部落首领,周王子弟

C.商代贵族的敌人、功臣D.周王的兄弟一辈

3.明代王夫之说: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勿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

”郡县制“勿能改”的主要原因是()

A.符合中央集权需要B.二千年惯性使然

C.符合地方发展需要D.古今上下皆安之

4.有关右图所示官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皇权专制下的民主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有利于减少政府的决策失误

D.进一步完善了唐朝的中央机构

5.明太祖和宋太祖的中央集权措施最相似之处在于()

A.废除丞相                

B.改变、分散地方机构和权力

C.废除原全国行政区划       

D.文化专制

6.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

A.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而代之

B.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

C.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D.确立“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

法律是政治文明最坚实的基础,法律成为治理国家最高权威的手段。

据此回答7~8题

7.“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它们与罗马法制不相符合”。

对马克思的这段话,你认为理解不准确的是()

A.罗马法破坏了当地的封建统治秩序

B.肯定了罗马法的积极作用

C.罗马法为巩固统治提供法律依据

D.维系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8.当美国南部11州公开退出联邦发动叛乱时,林肯总统提出了“为联邦统一而战”的口号,他以战争维护国家统一的法律依据是()

A.《1787年宪法》:

总统是统管所有地区、指挥全部军事力量的最高行政长官

B.《1787年宪法》:

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政府有权强制各州实施联邦法律

C.宪法第13条修正案(1865年):

废除奴隶制、承认黑人公民权

D.宪法第14条修正案(1868年):

任何州都不得制定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

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进步。

据此回答9~11题。

9.普鲁士一位出生于1850年的百岁老人,一生可能经历的事情有()

①听说皇帝解散了议会②指挥德军剿杀义和团战士

③听说德国被分区占领④指挥普法战争,占领巴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0.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宣称:

“任何政府的正当权利,均由人民同意而产生”;法国大革命初期,各地人民组织自治政府,政权落人国民会议手中。

以上史实体现的政治主张是()

A.主权在民B.三权分立

C.议会制度D.社会契约

11.仔细观察右图(20世纪初的中国某一历史

教材),该教材所持的观点是:

()

A.赞赏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经济发达

B.赞赏法国的议会民主制和社会公平

C.赞赏美国的选举民主和社会公平

D.赞赏德国的选举民主和社会发展

在鸦片战争后的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求与抗争。

据此回答11~15题。

12.右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

图。

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义和团运动

D.八国联军侵华 

13.“吃面不搁酱,炮打交民巷。

吃面不搁卤,炮打英国府。

吃面不搁醋,炮打西什库。

”这首民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14.右图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网站首页,

页面设置了三项链接。

如果再添加一个

新的网页链接,最合适的是()

A.鸦片战争B.天国兴衰

C.洪秀全D.《天朝田亩制度》

15.“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

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

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

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

”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民主革命构成了近代中目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据此回答16~18题。

16.“试观此次学生运动,不过因被激而发,而于此甚短之期间,收绝伦之巨果,可知结合即强也。

”这次“运动”和“结合”分别指()

A.维新变法运动、挽救民族危机与实现君主立宪相结合

B.五四运动、知识分子与工人阶级相结合

C.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与争取民族独立相结合

D.国民大革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合作

17.有首歌这样唱道:

“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急切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你认为“红军急切上征途”的主要目的是()

A.准备北上抗击日寇

B.保存实力,进行战略大转移

C.红军实施战略战术

D.扩大革命根据地,传播革命火种

18.中国革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曲折,不断向前发展。

下图能够反映这一结论的是()

 

ABCD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据此回答19~20题

19.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

“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C.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20.中共十七大进一步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和和谐新农村的目标。

早在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一部法律,以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它是()

A.《劳动和社会保障法》B.《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中国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二战后世界格局复杂多样,经历了从两极对立向多级化发展趋势的演变。

据此回答

21~23题。

21.观察下列漫画,(危险的多米诺骨牌“游戏”)它形象地反映了()

 

A.南南合作的现实作用B.美苏争霸的冷战格局

C.石油国家的互相联合D.欧洲联盟的逐步形成

22.20世纪70年代,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这表明()

A.北约集团内部要分裂

B.国际局势的发展要求北约加强内部合作

C.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

D.西欧各国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

23.1991年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说:

“我们是世界上惟一能够聚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

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

”这表明()

A.美国作为惟一的超级大国,企图独霸世界

B.苏东剧变形势下“一极”格局已经形成

C.冷战”结束后,美国制造舆论干涉他国

D.美国凭借实力充当资本主义的守护神

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国际声望日益提高。

回答24——25题

24.“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

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某些原则。

”这个由周总理首先提出的“某些原则”是指()

A.一边倒的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的原则D.“求同存异”方针

25.到2006年底,有1487名来自中国的维和军事人员在联合国维和行动,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履行国际法义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它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一特点()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C.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重视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3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0分,共计50分。

26.(13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1)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根据材料指出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表现。

(4分)

 

材料二

美国联邦政府

皇帝

总统

国会

联邦法院

门下省

尚书省

中书省

最高法院

内阁

其他机构

参议院

众议院

吏、户、礼、兵、刑、工

图1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图2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2)根据图1指出,唐太宗如果欲下令治理黄河,最后负责实施的是哪个职能部门?

(1分)形成图2这种机构的理论来源是什么?

(1分)

 

(3)图2中的国会与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哪一机构类似?

(1分)图1和图2两种政治模式在本质上是否相同?

请说明理由。

(3分)

 

27.(13分)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关系的发展有赖于青年一代的沟通与交流。

为此,某省N中学邀请日本某校学生前来访问,并拟定了以下交流提纲。

假如你作为N中学的一员,按照提纲要求,将如何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60年代后,中日两国开始近代化道路的探索。

试以“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为例,简述其背景的共同点和各自军事改革的措施。

(5分)

 

(2)明治维新后,日木走上对外扩张道路,中日关系发生逆转。

指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源。

(3分)

 

(3)近代日本发动的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试列举日军制造的两起惨绝人寡的大屠杀。

(2分)同时,侵略战争也使日本人民备尝战争的苦果,右图《1945年8月的广岛》的景象是哪次空前军事行动的结果?

(1分)

 

(4)综上所述,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中日关系

的友好发展?

(2分)

 

28.(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俾使我们和其它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

在对德国和日本作战中,这是一个基本问题。

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

——据杜鲁门总统一九四七年三月十二日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我们一直在进行谈判.我们在谈判中取得了一些进展.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