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结构层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071579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1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结构层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道路结构层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道路结构层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道路结构层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道路结构层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路结构层施工方案.docx

《道路结构层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结构层施工方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路结构层施工方案.docx

道路结构层施工方案

第二部分总体施工安排…………………………………2

施工工艺、方法与技术措施第四部分质量管理体系、保证管理措施……………33

第五部分安全管理体系、文明施工措施……………37

第六部分雨季施工措施………………………………39

 

二、本工程路面施工方案遵守的有关规范、标准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GJ034-2000;

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DGD40-2002;

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

7、《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8、《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B07-01-2006;

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10、《钢筋焊结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TG114-2003;

三、编制原则

1、严格执行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规范、规程和设计标准。

2、遵守、执行招标文件各款的具体要求,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和造价等各方面的工程管理目标。

3、在认真、全面理解设计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情况,应用新技术成果,使施工方案具有技术先进、方案可靠、经济合理的特点。

4、充分研究现场施工环境,妥善处理施工组织与周边接口问题,使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5、施工方案编制尽可能做到总体施工部署和分项工程施工组织相结合,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相结合,特殊技术与普通技术相结合,总体上使施工方案具有重点突出,内容全面,思路清晰的特点。

本工程为津宁高速公路一期工程第十二标段淮淀服务区南(北)区室外工程、南淮淀收费站罩棚及收费广场工程、南淮淀收费站附属用房室外工程。

淮淀服务区路面做法:

18cm石灰土(12%)+18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5MPa/7d)+18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4MPa/7d)+下封层+30cm厚钢筋水泥混凝土面层(28d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5.0MPa,设单层钢筋网);

南淮淀收费站收费广场的路面做法:

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5MPa/7d)+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4MPa/7d)+下封层+28cm钢筋水泥混凝土面层(28d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5.0MPa,设单层钢筋网);

第二部分总体施工安排

总体施工安排

1、总体施工安排原则

(1)综合考虑地方因素,合理组织交通、材料供应,将地方干扰降到最低。

(2)以12%石灰土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混凝土面层摊铺、碾压为施工重点,分区、分段进行施工安排。

(3)按流水作业顺序,区、段工序安排平行作业。

2、根据工程施工总体进度,合理安排,组织施工,满足施工总进度要求

二、施工准备计划

 

(2)组织有关的施工员、技术员及施工队熟悉施工图纸、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现场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人现场指导施工,严格按照制订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如遇特殊情况需要进行施工方法的调整时,应暂时停止现场施工,及时与项目总工汇报,另行制定施工方案。

(4)施工前查明施工现场地下管线布置,向测量放线人员交底。

(5)做好开工前的材料计划,原材料计划、机械(机具)计划、劳动力计划、施工进度计划等工作。

2、施工准备

(1)施工现场做到“三通一平”,按施工现场的具体要求将水电接到使用地点。

施工放样:

用全站仪的坐标放样功能,采用坐标法放样,确定道路中线和边线桩位,并且在木桩上标注桩号。

高程测量:

测量每个桩位处的高程,并且上报测量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批确认。

振动压路机

YZ22

轮胎压路机

LPT1016

三轮压路机

水稳料摊铺机

DTU95

推土机

TY100

拌和机

自卸车

CA3101(5T)

砼罐车

钢筋弯曲机

GW40型

钢筋剪切机

GQ40L

钢筋调直机

YZ100-4

砼平板振动器

ZB11

18

滚轴式混凝土摊铺机

TPZ-219A

1台

19

混凝土路面刻纹机

ZQW150*16

2台

混凝土路面

20

平地机

1台

21

洒水车

1台

水准仪

DS32

1台

全站仪

GTS-332N

1台

第三部分施工工艺、方法与技术措施

一、道路工程施工工艺及流程

施工测量放线石灰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下封层钢筋水泥混凝土面层验收

(一)施工测量

1、控制点的测设

(1)准备工作

(2)导线测量

勘察院交接完GPS点后,利用GPS点和加密点做符合导线,每条导线边长为400m。

根据城市道路勘测规范。

导线测量工作严格按照一级导线测量程序进行,利用全站仪进行测量。

使用测回法,每个测站进行2个测回的测量。

(3)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采用四等附合水准测量方式进行,在进行水准测量之前,进行水准仪的i角检测,不得大于20,否则,仪器必须送检测部门进行检验和校核。

控制点测量完毕后,上报监理测量工程师双方同时进行控制点复测,复测合格后经监理测量工程师审批,方能使用。

水准点在施工期间每月复核一次,大雨过后应及时复核,绘制点位图并存档。

2、测量准备工作

(1)、内业计算

(2)、桩位放样

使用全站仪的坐标放样功能,采用坐标法放样,在导线点上架设全站仪,直接放样所需桩位,并且用标有桩号的木桩定位。

放样完后,桩位要加以妥善保护。

(3)原地面测量

二、12%石灰土底基层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流程:

准备下承层→施工放样→备料、摊铺土→整平和轻压→卸置和摊铺石灰→整平第一次拌和→洒水闷料→第二次拌和→整平碾压→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养生验收

(一)准备下承层

1、12%石灰土底基层的下承层为土方路基,表面应平整、坚实,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高程、中线偏差、宽度、横坡度、边坡等各项指标必须符合有关规定,与路基标做好施工场地交接手续。

2、施工前对下承层进行清扫,并适当洒水润湿

3、相关地下管线的预埋及回填等已完成并经验收合格。

(二)施工放样

1、在底基层或土基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

2、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12%石灰土层边缘的设计高。

(三)备料

1、备料

(1)用土

石灰土所用素土必须干净、无垃圾,颗粒大的土块需粉碎或清除,下承土基在堆料前应先洒水,使其表面湿润。

(2)石灰

生石灰在使用前7~10d充分消解,消解后的石灰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不得产生扬尘,也不可过湿成团。

消石灰须过10mm径的筛,并尽快使用。

2、材料的要求

石灰技术指标

材料种类

技术指标

钙质生石灰

镁质

生石灰

钙质消石灰

镁质消石灰

有效钙加氧化镁含量(%)不小于

70

65

55

50

未消化残渣含量(5mm圆孔筛筛余,%)不大于

17

20

-

-

含水量(%)不大于

-

-

4

4

细度

0.71m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

-

-

1

1

0.125mm方孔筛累计筛余(%)不大于

-

-

20

20

钙镁石灰的分类界限,氧化镁含量(%)

≤5

>5

≤4

>4

(2)23。

塑性指数偏大的粘性土加强粉碎,粉碎后最大土块尺寸不应超过15mm。

严禁采用硫酸盐含量超过0.8%的土和有机质含量超过10%的土。

(3)石灰土底基层

石灰土采用塑性指数为15-20的粘性土,土粒尽可能粉碎,尤其是塑性指数偏大的粘性土,土块最大尺寸应≤15mm。

12%石灰土采用路拌法施工,填筑时必须分层碾压。

12%石灰土的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为0.8MPa。

(四)摊铺土

根据土的松铺系数和设计高程,计算出松铺土的顶高程。

在下承土基上以10m的间距培出松铺土高程控制点,根据高程控制点进行摊铺。

应力求摊铺土的表面平整,并有规定的路拱。

(五)洒水闷料

(六)整平和轻压

人工摊铺的土层整平后,用6-8t两轮压路机碾压1~2遍,将表面平整,并有一定的压实度。

(七)卸置和摊铺石灰

根据试验确定的石灰土的配合比、最大干密度以及石灰土的宽度和厚度,计算出每延米石灰用量,用自卸车将石灰运卸至整好的素土上,将石灰码成规定尺寸的灰带,经监理验收合格后,人工将灰土摊铺均匀。

(八)拌和

采用稳定土拌和机进行拌和,拌和过程中设专人跟随拌和机检查拌和深度,保证拌和深度达到设计要求。

混合料拌和均匀后应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团等现象。

拌和过程结束时,如果混合料的含水量不足,应用洒水车补充水分。

洒水车的起洒处和另一端调头处都应超出拌和段2m以上。

洒水车不应在正进行拌和及当天计划拌和的路段上调头或停留,以防局部撒水量过大。

在洒水过程中,应配合人工消除过分潮湿或过分干燥之处。

(九)第二次拌和和整平

用石灰稳定塑性指数大的粘土时,采用两次拌和。

第一次加70%~100%预定剂量的石灰进行拌和,闷放1~2d,此后补足需用的石灰,进行第二次拌和。

用稳定土拌合机第二次拌和,在拌和过程中设专人跟随拌和机检查拌和深度并配合拌和机械操作员及时调整拌和深度,并用履带推土机跟随稳压。

用平地机按照测设好的高程控制点对稳压好的灰土层进行整平,对于局部低洼处,用齿耙将其表层5cm以上耙松,用新拌的混合料补平。

平整。

用平地机进行第二次整形,整形前用齿耙将轮迹低洼处表层5cm以上耙松,并用压路机在碾压一遍。

对于局部低洼处,应用齿耙将其表层5cm以上耙松,并用新拌的混合料进行找平。

用平地机第三次整形,应将高处料直接刮出路外,不应形成薄层贴补现象。

每次整形都应达到规定的坡度和路拱,并应特别注意接缝必须顺适平整。

(十一)碾压

整平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1%~+2%)时,立即用轻型压路机并配合12t压路机在结构层全宽内进行碾压。

直线段,由两侧向路中心碾压;平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进行碾压。

碾压时,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为一遍。

先用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再强振三遍,然后用三轮压路机碾压三遍,最后光面一遍。

(备注:

以试验段结果为准)

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应保证灰土层表面不受破坏。

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或用其他方法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十二)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

1、同日施工的两个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形式,前一段拌和整形后,留5~8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应与前段留下的未压部分一起进行拌和。

2、拌和机械及其他机械不宜在已压成的石灰稳定土上调头。

如必须调头,应采取措施保护调头部分,使石灰稳定土表层不受破坏。

(十三)养生

1、12%石灰土底基层碾压完成,压实度合格后,立即洒水养生。

2、完工后的石灰土层应养生7天,养生期间应保持其表面呈潮湿状态,常温季节每日应洒水4次以上。

3、在养生期间未采用覆盖措施的12%石灰土层上,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

在采用覆盖措施的12%石灰土层上,不能封闭交通时,应限制车速不得超过,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