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715769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docx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docx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学科教学计划

 

学科:

科学

年级:

二年级

 

2019年2月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和一个学期的学习,有很多学生已经对科学课程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作为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讲,学科认识尚没有形成,更无从谈起科技活动兴趣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故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技活动兴趣的培养和简单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灌输。

要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逐步养成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

二、教材分析

1.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共有五个单元,分别是:

一、位置与方向;二、磁铁;三、认识天气;四、动物感知环境;五、科技产品。

2.本册教材的主要特点

本册教材的整体设计有五个核心概念:

方位体会(位置与方向);磁现象认识(磁体);自然现象(认识天气);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动物感知环境);身边的科技成果(科技产品)。

科学探究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年级高低,探究的水平有高低。

本册教材侧重的技能:

观察、描述、记录、简单实验、测量、图型比较、分类、交流和表达等。

《位置与方向》让学生能学会准确表达位置与方向,结合太阳位置来学习生活中的方向。

此处学习可结合数学学科的学习来进行,有助于知识的各科的整合。

《磁体》这一单元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磁铁的用途与它的性质是密切联系的,磁极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感受到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本单元活动以简单实验为主,教学时要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实证意识的培养。

《认识天气》主要是了解天气类型,与生活的联系和影响,天气与动植物的关系,怎样预知天气来安排自己的生活。

《动物感知环境》主要是学习环境对动物的影响,以及动物为了更好生存对环境的适应,有哪些科学知识。

《科技产品》通过了解圆珠笔的秘密和制作磁悬浮笔架来了解科学知识的应用,体会科学技术以及发明创造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树立学习科学文化的兴趣。

3.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难点:

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

三、教学目标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学生在独立操作中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有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

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四、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

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教学大纲,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

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五、教学进度

时间

教学内容

2.20-2.22

第一单元:

1、前后左右

2.25-3.1

第一单元:

2、太阳的位置与方向

3.4—3.8

第一单元:

3、我在哪里

3.11-3.15

第二单元:

4、认识磁极

3.18-3.22

第二单元:

5、磁极的秘密

3.25-3.29

第二单元:

6、指南针

4.1-4.5

第三单元:

7、多样的天气

4.8-4.12

第三单元:

8、天气与生活

4.15-4.19

第三单元:

9、天气与动植物

4.22-4.26

第三单元:

10、怎样预知天气

4.29-5.3

第四单元:

11、动物的眼睛

5.6-5.10

第四单元:

12、动物的耳朵

5.13-5.17

第四单元:

13、动物的鼻子

5.20-5.24

第四单元:

14、观察蜗牛

5.27-5.31

第五单元:

15、圆珠笔的秘密

6.3-6.7

第五单元:

16制作磁悬浮笔架

6.10-6.14

复习第一二单元

6.17-6.21

总复习第三四单元

6.24-6.28

总复习

7.1-7.5

期末考试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前后左右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使用前、后、左、右、远、近等词描述周围物体的位置。

2.个物体的位置需要由该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3.学会对生活中物体的位置进行定性的观察与描述。

二、教学内容

本课是《位置与方向》单元的第一节课,是学习描述物体位置的第一步。

在这一课中,学生将通过实践活动,先以自己为基准,再过渡到以别人为基准,学习使用前、后、左、右、远、近等次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

在“拓展与应用”活动中,学生还会通过站在校园里的不同位置,描述教学楼等周围物体位置的活动,进一步理解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时,需要首先说明该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

三、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每组一张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的纸条,用于学生做“找位置”的游戏。

(二)学生准备

《学生活动手册》、笔等。

四、安全注意事项

提醒学生在教室里做“找位置”游戏时,不要拥挤,不要打闹,防止摔倒。

五、教学过程

(一)提出和聚焦问题

教师利用课间操站队情境引入问题。

课间操是学校每天都会举行的集体活动,全校的同学都要参加。

课间操队列人数众多,但整齐划一,这是因为每一个班、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位置。

1.教师根据课业提出问题。

(1)你能说一说自己或者某个同学站在课间操队列里的什么位置吗?

(2)在描述位置的时候,我们用到了哪些词?

2.明确任务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描述位置。

(二)展开“科学实践”活动

在课页引入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相关活动。

1.提出问题。

(1)提问:

现在,谁能说一说自己坐在教室里的什么位置?

(2)学生描述自己坐在教室里的位置。

(3)谈话:

刚才在描述自己坐在教室里的什么位置时,一部分同学说“我坐在教室的前面”或者“我坐在教室的后面”,另一部分同学说“我坐在教室的右面”或者“我坐在教室的左面”,还有的同学说“我坐在第三列”或者“第四排”。

但是这些描述都不够明确,也就是没能很明确地描述出每位同学所做的具体位置。

看来我们描述自己坐在教室里的位置时,用前面、后面、左面、右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更准确地描述自己的位置呢?

2.以自己为基准描述位置。

(1)提问:

坐在教室的位置上,请你说一说,你的前、后、左、右各是哪位同学?

(2)学生活动。

学生试着用“我的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来描述自己坐在教室里的位置。

3.以别人为基准描述位置。

(1)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

现在,我们能够用自己的前、后、左、右都是谁来准确地描述自己坐在教室里的位置了,那么,如果把自己换成另一位同学,你能说一说他坐在教室里的什么位置吗?

他的前、后、左、右各是谁?

(2)学生活动。

教师先指定一位学生,让其他学生通过方位词来描述这位学生的位置。

再让学生任选另外一位学生,利用方位词来描述那位学生的位置。

4.引导学生发现前、后、左、右的相对性。

在学生练习用“前”“后”“左”“右”等描述位置时,教师从讲台位置走到教室的后部。

(1)提问:

现在,请你转过身来,再说一说你的前、后、左、右各是谁?

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活动。

通过活动,学生发现当面向教室后面时,他前、后、左、右的同学发生了变化。

(3)教师总结:

当你面向讲台时和面向教室后面时,你前、后、左、右的同学会发生变化,但事实上这些同学在教室里的实际位置并没有发生变化。

这样我们就发现:

在使用前、后、左、右等词描述位置时,必须先明确自己的朝向。

5.学生做“找位置”游戏。

(1)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找位置”提示条,提问:

现在你能根据对于一个位置的提示,在教室里找到这个位置吗?

(2)学生左游戏活动。

(3)活动后,教师提问:

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到位置的?

(三)“拓展与应用”活动

教师将学生带到操场上,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学校操场周围物体的位置。

1.提问:

请你站在操场上,说一说自己的前、后、左、右各有什么?

2.学生活动并描述。

3.进一步提问:

请你站在校园的不同地方,描述教学楼或其他物体的位置,你有什么发现?

4.学生活动并描述。

 

2.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学会根据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

体会一天中,早、午、晚天气冷热变化。

2.科学探究目标:

能利用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及冷热变化。

3.科学态度目标:

开展小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勇于发言,积极动手,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将学生置于现实情境中,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发现自然规律。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利用太阳位置辨别方向。

2.教学难点:

利用太阳位置辨别东、南、西、北。

教学准备

1.小组活动:

每组东、南、西、北、太阳、早、午、晚8张图片。

2.教师准备:

课件、班级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预设8分)

1.太阳从哪里升起?

(引入课题,引发学生思考太阳位置和方向的关系)

2.你知道如何根据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吗?

(教师播放课件中的动画)

3.当我们来到大自然如何辨认方向呢?

让我们一起去操场来验证我们的猜想。

二、探究利用太阳位置辨别方向(预设22分)

1.老师把学生带到操场,选出一组示范。

老师根据太阳位置确定方向:

早晨,面对太阳,太阳在东、右为南、后为西、左为北。

找4名同学举着图片分别站在东、南、西、北4个方向。

一名同学举“早”站在东,一名同学举“午”站在南,一名同学举“晚”站在西方。

2.老师手举“太阳”图片边走边说,早晨在东、中午在南、晚上在西。

3.小组活动

①各小组分别确定方向,观察兵与同伴说一说操场东、南、西、北各有什么东西?

②学生在记录单上记下各方向的东西。

③交流记录结果,体会规定方向的必要性。

三、带回学生讨论:

(预设5分)

清晨、中午和傍晚,面对太阳我们如何判断前、后、左、右的方向。

讨论一天中什么时间最热,记录我们的冷热感觉。

四、交流总结:

(预设5分)

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

我们怎样利用太阳辨别方向?

早、午、晚,什么时候最热?

我们是怎样知道的?

五、板书

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太阳东升西落

早晨:

太阳在东

中午:

太阳在南

傍晚:

太阳在西

一天中最热的时间:

中午

 

3.我在哪里

教学目标

1、会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

2、能够定性描述人和物体的位置,知道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参照周围其他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3、意识到定性描述物体位置对我们的生活很有意义;通过描述物体位置的活动体验到合作与交流的愉快,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服务生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够定性描述人和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通过描述物体位置的活动体验到合作与交流的愉快,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服务生活。

教具

游戏道具、图画纸、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游戏导入:

1、玩贴鼻子的游戏。

2、同学们齐心协力合作完成游戏。

一名学生贴鼻子,其他同学帮忙,共同完成。

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方式,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如何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1、描述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

(1)自由描述。

引导学生以教室为活动场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描述自己的位置。

(2)学习绘制平面图。

(3)交流评价。

2、描述校园里物体的位置。

(1)指出活动指向:

描述教室、操场、旗杆、实验楼、厕所、办公楼等的位置。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描述校园里物体的位置。

(2)总结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3)尝试绘制学校平面图。

引导学生尝试绘制学校平面图,强调绘制平面图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小导游活动

情景:

假如今天家长要来开家长会,你如何把家长顺利的引导到教室呢?

4、绘制自己家的房屋平面图。

(1)展示样板。

为学生展示几个简单的房屋布局平面图,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疑问。

(2)学生绘制自己家的房屋平面图。

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1、自由描述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

2、学习绘制平面图。

3、同学们交流评价。

4、描述校园里物体的位置。

5、总结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尝试绘制学校平面图。

6、绘制自己家的房屋平面图。

(1)目的是为了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

因为同学之间进行游戏,兴趣比较浓,开展室内活动,学生参照物比较熟悉,且能够全员参入,活动比较充分。

(2)意在提示学生利用平面图寻找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提高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今天,我们研究了怎样描述不动的物体的位置。

那么,你想知道轮船在大海的位置吗?

应该如何确定呢?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终有一天,我们回遨游太空,那怎样描述飞船和火箭在太空中的位置呢?

1、思考怎样描述运动物体的位置。

意在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进行交流和总结,进一步归纳整理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第二单元磁铁

4.认识磁极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指导学生在一系列探究活动中发现磁铁有两极;磁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磁铁有指示南北方向的性质。

2.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自主探究磁铁两极相互作用的规律,经历“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分析结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的活动过程。

3.情感目标:

通过对磁悬浮列车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磁铁的广泛应用,逐步发现磁与电的密切关系,为今后进行电与磁的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生提出的问题,自主探究磁铁两极相互作用的规律,经历“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分析结果——发现规律”的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

为什么两极磁性强。

器材准备:

1.演示实验用:

条形磁铁二条。

2.分组实验用:

铁架台、棉线、条形磁铁二块、玩具小车、环形磁铁二个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各类磁铁。

师:

观察教学用的条形磁铁,表面涂了什么颜色?

上面标了什么字母?

明白这些字母代表的意思吗?

学生观察。

(二)指导学生认识磁铁有指南北的性质。

1.师:

观察悬挂起来的磁铁,说说有什么发现。

磁铁每一次都停在相同的位置吗?

它与方向有什么关系?

(磁头一端总是指南)

2.学生分组观察悬挂着的能自由转动的条形磁铁停下来的指向,交流实验中的发现道理。

(铁架台.棉线.条形磁铁等)

小结:

原来磁铁又指南北的性质:

用“S”和“N”表示。

(三)指导学生认识系统两极的相互作用。

1.出示另一块磁铁,分辨磁铁的南北极。

师:

如果把这块磁铁靠近原来悬挂的磁铁,会怎么样?

学生介绍生活中的经验。

2.探索:

二块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有几种可能的情况?

怎样找出其中的规律?

3.学术讨论实验的方法和实验所需要的工具。

4.分组实验:

每种方法都实验3次以上,把结果记入下表。

分析实验结果:

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一下。

 

5.磁极的秘密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

引导学生跟据观察到的磁现象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分析现象、得出结论,亲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并在进行知识运用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磁铁两极的相互作用。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实验和交流讨论过程中体验探究的方法、乐趣和价值。

通过对指南针、磁悬浮列车等内容的介

绍,使学生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磁铁的广泛应用。

3、科学知识:

指导学生在一系列探究活动中发现磁铁有指示南北方向的性质;指北的叫北极,指南的叫南极;磁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教学准备

教师用:

课件、小磁针。

学生用:

磁性学具盒(小磁针、棉线、小支架,两辆塑料小车、

环形磁铁、蹄形磁铁条形磁铁各两块一根小塑料管。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组织教学:

1、师:

同学们,用手来指一下我们教室里的方向好吗?

(教师说方向,学生用手指出来,对个别错误的同学进行纠正)

2、师:

我有这样一个指针是磁铁做的,猜一猜:

指针转动后停下来时,会停在什么位置?

评:

辨认方向为探究“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做了有效铺垫,猜方向的游戏引导了学生的思维,做到了“铃未响,课已始”

生1:

我想那根指针是磁铁,我知道指南针,我猜也许它是停在南北位置的。

生2:

我看到转动前指针指着南北方向,我猜转动后停下来也是南北方向的。

生3:

我知道指针是磁铁做的,所以我猜它会指南北方向。

评:

导入简洁有力,一句到位。

用最少的时间引入了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的探究活动。

并与课前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探究磁铁能指示南北的性质:

验证:

1、指名操作:

磁铁转动后停下来是指南北方向的。

2、设计实验探究:

其它形状的磁铁向转动后,磁极分别指什么方向呢?

(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①磁铁周围不能有铁一类材料做的物体;②要等磁铁停下来后观察。

③边观察边思考,想想实验现象告诉了我们什么?

④注意仪器的安全使用。

)交流:

通过刚才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1、磁铁停下来了,是指示南北方向的。

2、指南的一端是蓝色的,指北的一端是红色的。

3、指南的一端上有“S”,指北的一端上有“N”4、磁铁的两个磁极总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我们把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S”表示,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N”表示。

S和N分别是英文单词南SOUTH和北NORTH的第一个字母。

6、师:

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在很多年前就发现了磁铁的这个特性,并用它做成了指南针,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直到现在,指南针还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

看来,上节课上我们所发现的磁铁的两极还藏着不少有趣的秘密呢!

这节课我们的研究重点就是磁铁的两极。

(板书课题)

评:

动脑比动手更重要,在这个环节,教师舍得花工夫让学生制订可行的实验计划,可是学生的思维不能拓展开来,此时,教师发挥了引领作用,在学生的思维枯竭的时候,及时地给学生一个帮助一个抓手,让学生再想想类似的方法。

在学生实在想不出来的情况下,建议学生用老师给出的方法进行实验。

温馨提示注意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提出要耐心等待,注意仪器使用安全。

3、师:

老师准备了挂磁铁的小架子,做实验很方便,请材料员来领取,开始实验吧。

(做得快的小组再发给他们一块小条形磁铁,能有什么新发现?

)评:

材料准备用了学具袋中的塑料架,避开了铁的干扰。

4、师:

有什么发现?

生:

我们的磁铁还没有停下来,可是我们大概知道它是指示南北方向的。

生:

我们的磁铁停下来了,是指示南北方向的。

师:

刚才没停的几个小组的磁铁现在停下来了吗?

生:

停下来了,指南北方向。

师:

看来,磁铁确实有指示南北方向的本领。

 

6.指南针

教学目标

1.受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2.解指南针发展的历史,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指南针的用途,知道指南针的历史,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教学难点:

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认识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等八个方向。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

指南针。

教师准备:

有关指南针历史的影像资料(课件),不同样式的指南针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一艘大船在东海航行,海上一片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象,突然天空变得阴暗起来眼看一场大雨要来临,怎么办?

必须马上回到港口才会比较安全。

可是茫茫大海该往哪儿回呢?

小朋友们我们用什么办法来帮助船长确定方向啊?

(指南针)

二、了解指南针的历史、用途和构造:

1.家见过指南针吗?

说说在哪儿见过?

关于指南针都知道些什么?

学生回答。

2.家知道的真不少,关于指南针还想了解它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3.朋友们头脑中有这么多问题,这需要我们自己来研究寻找答案。

下面根据自己课外搜集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寻找答案吧!

4.生阅读讨论。

5.流汇报:

下面就请小朋友们谈谈我们自己都解决了哪些问题?

6.不错,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的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智

慧的结晶,其中指南针就是四大发明之一。

现在就请跟着老师来了解一下指南针的发展历程。

(放课件、课件的内容是从最早古代人民利用太阳和北极星来辨别方向、司南、指南车、指南鱼、各种各样的罗盘及现在发明的各种各样的指南针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介绍书本知识。

三、用指南针定方向:

用心爱心专心1

1.过刚才的阅读资料和观看影片,我们对指南针有了更深的了解。

那么在生活中指南针到底为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呢?

它又是如何使用的呢?

学生回答。

2.察教学用的指南针。

(1)指南针由几部分组成?

(主要由磁针、支架、标明方向的底盘、盒子组成。

(2)磁针的哪一端指北,哪一端指南?

(3)方位盘上的方向是怎么表示的?

3.用指南针定方向。

(1)大家会使用指南针吗?

小组讨论研究怎样用指南针来判断方向。

(2)交流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3)用指南针来判断教室的各个方向。

(4)走出教室,继续判断:

学校大门和教室窗户的朝向;国旗与学校大门在我们的哪个方向。

四、总结延伸:

1.们用指南针还能做什么?

五、课后思考题:

1.手上有一个磁铁,把它放进一个口袋,谁能用科学的办法知道磁铁在哪个口袋?

需要什么器材来帮助?

2.块铁,一块磁铁,有本事测出来吗?

想一想怎么来判断?

怎样区别判断看到什么现象说明口袋里的是铁还是磁铁?

经过这个实验,小朋友们有什么想法?

特别是对大家在使用指南针的时候有什么启示?

 

第三单元认识天气

7.多样的天气

教学目标

1.能用文学词语描述天气现象。

2.能用文学和科学并模仿动物运动的主术语描述天气变化。

3.能设计一组符号记录天气的状况。

情感目标

1.愿意关注、收集与天气变化有关的信息。

2.能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天气及其原因。

3.愿意欣赏天气变化的美丽。

4.愿意收集各种预测天气变化的谚语。

知识目标

1.能说出两种以上科学描述天气变化的要素。

2.能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图形符号。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

师:

今天早上起床推开窗,你发现天气如何?

你的心情怎样?

出门要准备什么?

生自由谈感受

探究活动

一.观看课件:

“天气变化”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天气变化。

二.活动:

“描述天气”

1.请学生回忆文学作品中描述天气的词语。

2。

回忆我们学过的与天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