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六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711639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6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六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东省淄博六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东省淄博六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东省淄博六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东省淄博六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六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淄博六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六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淄博六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淄博六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Word版含答案

淄博六中13级高一第二学期学分认定模块考试

化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别、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57分)

一.选择题: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7分)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伴有能量释放出来

B.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C.化学反应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旧键断裂,新键生成的过程

D.在一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相等

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C.使用催化剂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氧化还原反应和化合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可广泛用于食品的漂白

B.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C.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所以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

D.次氯酸钠溶液可用于环境的消毒杀菌

4.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B.任何化学反应,均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C.氢氧燃料电池可以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在锌锰干电池中,锌筒是负极

5.对化学反应:

A(g)+3B(g)===2C(g)+2D(g)来说,下列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υ(A)=0.005mol/(L·s)

B.υ(B)=0.6mol/(L·min)

C.υ(C)=0.5mol/(L·min)

D.υ(D)=0.45mol/(L·min)

6.以下非金属氧化物与其引起的环境问题及主要来源对应正确的是()

氧化物

环境问题

主要来源

A

CO2

酸雨

化石燃料的燃烧

B

SO2

光化学烟雾

汽车尾气的排放

C

NO2

温室效应

工厂废气的排放

D

CO

煤气中毒

煤炭的不完全燃烧

7.下列关于CO2和SiO2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SiO2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B.都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C.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强碱溶液反应

D.在高温条件下都能与C反应生成CO

8.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

①A、B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A极为负极

②C、D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电流由D→导线→C

③A、C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

④B、D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D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A>B>C>D

B.C>A>B>D

C.A>C>D>B

D.B>D>C>A

9.下列各组离子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呈无色透明的是()

A.K+、MnO

、Cl-、SO

B.Na+、Cl-、H+、ClO-

C.Na+、AlO

、NO

、CO

D.Na+、SO

、HCO

、Cl-

10.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2CO3、Na2SO4、CuSO4、CaCl2、NaCl混合而成,为检验它的成分,做了如下实验:

①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搅拌后得无色透明溶液;

②往此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过滤,将沉淀物置于稀硝酸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

则该固体混合物中()

A.肯定有Na2SO4,可能有CuSO4

B.一定有NaCl,肯定没有Na2SO4

C.一定有Na2CO3,可能有NaCl

D.可能有CaCl2,一定没有CuSO4

11.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新制氯水中只含有Cl2和H2O分子

②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③光照新制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

④新制氯水放置数天后,酸性减弱(不考虑挥发性)

⑤新制的氯水呈黄绿色,久置的氯水无色

⑥新制的氯水漂白作用强,而久置的氯水无漂白作用

⑦新制的氯水所含成分多,而久置的氯水所含成分少

⑧新制的氯水中无氯离子,而久置的氯水中则含氯离子

A.②⑤⑥⑦B.②③④⑤

C.③⑤⑥⑧D.①③④⑧

12.下列选项中,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过量的CO2通入

CaCl2溶液中

无白色沉淀

出现

生成的Ca(HCO3)2

可溶于水

B

常温下将Al片插入浓硫酸中

无明显现象

Al片和浓硫酸不反应

C

将浓氨水滴在

红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变蓝

浓氨水呈碱性

D

将SO2通入橙色溴水中

溶液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13.如图所示,杠杆AB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同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杠杆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烧杯中央滴入浓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杠杆的偏向判断正确的是(实验过程中不考虑铁丝反应及两边浮力的变化)()

A.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A端高B端低

B.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A端低B端高

C.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低B端高;为导体时,A端高B端低

D.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高B端低;为导体时,A端低B端高

14.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

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生成SO2的量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D.为确认CuSO4生成,可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15.盛有BaCl2溶液的甲、乙两试管分别通入SO2气体至饱和,若向甲试管中加入足量H2O2(双氧水),乙试管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试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B.甲、乙两试管都没有白色沉淀生成

C.甲试管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有

D.甲试管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没有

16.下列各组物质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每一个转化都能一步实现的是()

选项

A

S

SO2

H2SO4

SO3

B

CO2

Na2CO3

NaHCO3

CaCO3

C

N2

HNO3

NO2

NH3

D

SiO2

Na2SiO3

H2SiO3

CaSiO3

17.某试管中盛有红色溶液,给该试管加热,溶液的红色逐渐变浅,则原溶液可能是()(注:

不考虑酸碱指示剂加热后的挥发)

①滴有石蕊的CO2溶液

②滴有酚酞的氨水

③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

④滴有石蕊的盐酸溶液

⑤溶有SO2的品红溶液

⑥滴有酚酞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

A.①②⑤    

B.②⑥    

C.②⑤⑥    

D.①④

18.1.92g铜投入一定量浓HNO3中,铜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672mL气体(标况)。

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标况下一定体积的O2,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中,则通入O2的体积是()

A.672mL

B.448mL

C.336mL

D.224mL

19.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下图为海水利用的部分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一般用电解熔融MgO来制取金属镁

B.海水中还含有碘元素,只需将海水中的碘升华就可以得到碘单质

C.在第③、④、⑤步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D.从海水中得到的NaCl也是制造化肥NH4Cl的原料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3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共43分)

20.(8分)如图所示物质的转化关系中,A是一种固体单质,E是一种白色沉淀。

a溶液是NaOH溶液,F是中学常见的密度最小的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是,C的化学式是。

(2)B和a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A和a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B在高温下能制得A,写出化学方程式。

21.(8分)在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

进行此实验,所用仪器如图:

(1)连接上述仪器的正确顺序:

E接接F(填各接口处的字母)

(2)制取Cl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装置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

(4)此实验中收集Cl2的方法是。

(5)NaOH溶液中发生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22.(10分)中学常见的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B→C+D+H2O(未配平,且反应条件略去)。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A是铜,B是稀硝酸(过量),则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若C、D均为气体,且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图中所列装置设计实验,证明上述反应中有C、D生成。

则①B瓶溶液的作用是:

C瓶溶液的作用是:

②若不使用C瓶溶液,只使用B瓶溶液,也可以达到原来B、C瓶所起的作用,此时B瓶溶液中的实验现象应为:

(3)若C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呈弱碱性。

写出C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3.(10分)喷泉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1)图Ⅰ为化学教学中常用的喷泉实验装置。

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

下列组合中能形成喷泉的是

A.SO2和H2OB.CO2和NaOH溶液

C.CO2和饱和碳酸氢钠溶液D.NO和H2O

(2)在图Ⅱ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后,能产生喷泉的是

A.Cu与稀盐酸B.Cu与稀硝酸

C.Cu与浓硫酸D.Fe与浓硝酸

(3)比较图Ⅰ和图Ⅱ两套装置,从产生喷泉的原理来分析,

图Ⅰ是上部烧瓶内气体压强(填“增大”或“减小”)。

图Ⅱ是下部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填“增大”或“减小”)。

(4)某学生积极思考喷泉原理的应用,设计了如图Ⅲ所示的装置。

①关闭活塞c,打开活塞a、b,再轻轻挤压胶头滴管,进入右侧烧瓶中少量的水,在盛有氨气的烧瓶中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②在①操作的基础上,若要在该装置中产生“双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

24.(7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一个课题是“NO2能否支持木条的燃烧?

”由于实验室中没有现成的NO2气体,该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两个方案,

方案一如图甲所示:

4HNO3(浓)

4NO2↑+O2↑+2H2O

方案二如图乙所示:

2Cu(NO3)2

2CuO+4NO2↑+O2↑

请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方案一:

实验开始后,发现木条上的火星逐渐熄灭了。

(1)甲同学得出“NO2不能支持木条的燃烧”的结论。

你认为这一结论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

(2)乙同学认为使木条上的火星熄灭可能是别的物质所起的作用,你认为这种使木条上的火星熄灭的物质可能是:

(填化学式)

方案二:

实验开始后,当集气瓶中充满红棕色气体时,发现木条复燃了。

(3)丙同学得出“NO2能支持木条的燃烧”的结论,丁同学认为“产物中有O2产生,因此不能证明NO2是否支持木条燃烧”。

戊同学说:

“因为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中不能复燃,所以同学(填“丙”或“丁”)观点是对的”,戊分析的理由是。

淄博六中13级高一第二学期学分认定模块考试

参考答案(化学)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57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B

A

D

B

C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答案

A

C

D

D

A

B

B

C

D

二.非选择题题:

20.(8分)

(1)SiO2 (1分)Na2SiO3(1分)

(2)SiO2+2OH-===SiO

+H2O (2分)

(3)Si+2NaOH+H2O===Na2SiO3+2H2↑(2分)

(4)SiO2+2C

Si+2CO↑(2分)

21.(8分)

(1)CDABHG(2分)

(2)MnO2+4HCl(浓)

MnCl2+Cl2↑+2H2O(2分)

(3)除去Cl2中的HCl杂质气体 (1分)

(4)向上排空气法(1分)

(5)Cl2+2OH—===Cl—+ClO—+H2O(2分)

22.(10分)

(1)3Cu

+

+8H++2NO3—===3Cu2++2NO↑+4H2O(2分)

(2)①除去SO2气体(或吸收SO2气体)(2分)

证明SO2气体已经除尽(2分)

②紫色溶液变浅(2分)

(3)4NH3+5O2

4NO+6H2O(2分)

23.(10分)

(1)AB(2分)

(2)B(2分

(3)减小;(1分)增大(1分)

(4)①产生大量的白烟(2分)

②打开活塞c(2分)

24.(7分)

(1)不正确 (1分)

(2)H2O(1分)

(3)丙(2分)硝酸铜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中NO2和氧气的体积比为4:

1,与空气中N2与氧气的体积比基本相同,若NO2不支持燃烧,则木条不会复燃(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