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学院图书馆智能化的对策研究.docx
《武夷学院图书馆智能化的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夷学院图书馆智能化的对策研究.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武夷学院图书馆智能化的对策研究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公众对多样性的需求日益增加,图书馆的管理模式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服务范围。
本文介绍了图书馆物流管理的物流资源和图书馆物流管理的作用,分析了RFID电子标签的工作原理,介绍了其重要作用。
对图书馆的RFID物流技术进行了研究,以及在当今时代发展下,对智能化图书馆的发展要求及其所具备的特点进行阐述,结合分析了武夷学院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并对武夷学院图书馆自助借阅的具体方面进行了深度探讨,指出武夷学院图书馆与智能化图书馆的差距。
本文分析了相关问题,阐述了不同于传统条码的RFID标签的优点。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图书馆自助借阅中物流管理的具体应用设想,指出了RFID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思想对图书馆管理的重要性。
图书馆今后的创新应是智能化,这也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要性与功能性,从而使得促进图书馆综合服务质量的提高,推动事业发展。
关键词:
物流管理;图书馆物流;RFID技术;自助借还系统;智能化
引言
现代技术对于图书馆工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量的图书、期刊的流通和以及与外界交流大量的信息,是图书馆日常运作的必备,是物流技术的基本功能。
文献信息量的快速增长和管理方法的不断创新,保证了读者对文献资源的获取。
图书馆的有效管理在于能够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为读者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服务。
因此,图书馆需要改进服务体系,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建立新的服务模式,不断促进图书馆的智能化发展。
1.1研究背景
随着现如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再由于网络技术被广泛推广,以及激起了数字图书馆的新浪潮;因此图书流通服务在现有的图书馆服务中,越来越成为一个关键过程。
不仅如此,还因为图书馆不断扩大的藏书量,学生阅读需求不断增加,如何为师生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已成为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重点和热点。
因此,需要改变和创新传统的手工登记的图书馆流通服务模式,拓宽流通渠道,提高流通服务水平,节省时间和精力,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读者等待时间。
1.2研究意义
在物流管理理念和方法的指导下,在图书馆中引进先进的物流技术,有利于实现馆藏资源与读者之间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图书馆管理中引入物流管理理论对于图书馆事业进展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
RFID技术的采用并不是简单的条形码替代,而是一种新的服务理念和现代物流业务模式的引导,它将在内容和形式上提高读者服务质量和资源管理水平,将传统图书馆转变为智能化图书馆。
对图书馆转型具有指导意义。
1.3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国外研究现状
早期在欧美等国外图书馆,RFID被普遍推广,其利用率高达99%。
在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图书物流管理方面的研究
TongShi,JiShunZhu提出了图书业物流中心综合管理提升起点的方案。
在退货控制,规范退货规则和智能退货模式,然后讨论了图书业物流中心的优化回报业务进展[1]。
JiangLiang-fu,ChenJing-liang在图书物流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迅速发展下设计尝试在在线书店的结构中使用ASP.NET,以使客户通过网络购买书籍[2]。
(2)关于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Kuen-LiangSue提出了一个名为BLOCS的智能书籍定位系统,采用RFID技术的两种定位模式即单书模式和书籍列表模式。
单书模式使用户能够找到包含错放的所需书籍的书架。
图书清单模式为图书管理员定期提供相应的书架和错放的书籍清单,并采用仿真模型测试定位精度[3]。
MaríaD.R-Moreno开发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允许信息流过建筑物并连接天线以检测RFID用户。
不仅可以帮助用户轻松找到建筑物内的书籍或阅览室,还可以自动执行图书馆工作人员手动执行的任务[4]。
1.3.2国内研究现状
在馆际之间,每天各种纸质文件借阅的数量成千上万,传统图书馆很难提高服务质量。
RFID物流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在提高流通效率、收藏管理效率和提高服务效率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1)图书物流管理方面的研究
张淑琴分析了高校图书馆中的物流资源的相关特点,揭示了物流管理在高校图书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5]。
吴鸣晓分析探究了网络数据时代背景下,中国的图书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6]。
(2)图书馆在自助借还方面的研究
余昭芬,谭黎,谭荣杰,汤艺,潘丽琼,张慧乔通过分析湖北民族学院的图书馆RFID绩效值对比,得出读者满意度[7]。
钱海钢借助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讨论了NFC自助借还书APP的设计与其实际的实践应用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8]。
王鹂,陶正梁采用SWOT分析的方法,探讨了自助借还服务的发展策略[9]。
(3)图书馆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研究
魏晓萍,李红培以上海大学图书馆RFID密集库建设实践为例,充分利用RFID标签对图书进行定位,并将定位信息与Aleph系统整合,实现了基于Aleph系统的一站式管理与预约外借服务[10]。
廖宇峰通过论述图书馆排架定位在RFID环境下的表现方式来比较不同的排架定位方式各具有的优缺点[11]。
2理论基础
2.1图书物流管理
图书馆是一个由多媒体文献资源、多系统平台、多服务模式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
其运作过程实质上就是集各种资源之间的流动来实现信息传递的一个物流管理的过程。
运用物流管理的方法,通过对图书馆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和监控,整合各项资源,将人流、物流、信息流等各种资源实现合理配置,提高图书馆系统的响应能力和运行效率[12]。
图书馆中的物流指图书馆向供应商采购所需的文献资源,供应商再将图书馆采购的文献资源准时配送到图书馆,再由图书馆对文献资源进行包装加工后上架,最后读者完成借书还书的物质流动的过程,见图2-1。
图2-1图书借阅的物质流动过程
图书馆的一般工作流程主要包括图书的采购、运输、包装、存储、搬运和分发。
一本图书需要从采编部完成了一系列的包装加工和数据录入,交由流通借阅部门安排上架,然后由读者借阅,最后读者归还图书,工作人员需要检查图书是否完整,如有破损需要维修,即在完成处理之后才能上架。
期刊的加工上架、为读者购进电子资源、输入和输出相关信息等活动都属于物流过程。
图书馆在本质上来说就相当于一个集采购、流通加工、信息服务于一体的信息物流配送中心。
图书馆中的物流资源可以分为实体资源和虚拟资源。
实体资源主要包括纸质书籍、杂志、期刊、CD、磁带等可以触摸翻阅的文献资源;虚拟资源一般包括音像资料、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等需要通过网络载体才能实现浏览和阅读的电子资源。
物流资源对应的物流又包括实体物流和虚拟物流,实体物流是指对实体资源的采购、包装、数据录入、存储和流通过程。
虚拟物流是指通过网络进行虚拟资源转移的过程。
2.2RFID
RFID即射频识别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自动识别并读取相关数据的无线感应系统[13]。
可以在不受位置和方向限制的条件下读取相关数据,读取信息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9%,使其能够准确的记录图书位置信息,以便更好的跟踪图书信息,从而清楚地了解图书的借阅状况[14]。
2.2.1RFID工作原理及流程图
RFID相较于条形码而言,最大的优点就是识别工作自动化,无须人工干预[15]。
工作原理是:
通过电子标签识别物体,使用的电子标签主要由芯片和耦合元件组成,芯片与电子编码一一对应,当电子标签里的内容通过无线射频信号发送给读写器后,再把读写器所感应到的信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完成信息识别处理工作[16]。
具体流程如图2-2。
图2-2RFID工作原理流程图
2.2.2RFID在图书馆的具体应用
(1)实现电子标签的有效转换
通过应用于无线射频自动识别智能馆藏系统的标签转换台,将信息连接,即将芯片识别码和图书条形编码绑定,可以访问图书和读者的相关信息。
(2)实现图书自助借还
可以实现多本书的自助借还,降低了条码和磁条技术上存在的漏洞。
(3)实现图书快速盘点
可以解决库存盘点中无法使用条形码进行全面扫描导致的效率低问题。
(4)实现图书快速查找,图书错架的快速归整
用OPAC检索时提供图书定位功能,能够精确定位,显示直观的图书馆流通库架位分布结构图,提高图书利用率。
(5)实现RFID安全门禁
主要用于检测任何非法离开图书馆的书籍、CD光盘等。
提供了报警输出接口,可实现与图书管理员计算机的联动报警。
(6)实现与现有系统的无缝连接
RFID生成的数据存储在现有数据库中,实现了借还、读卡器识别、图书识别和相应的借还功能。
改进了传统的人工图书借阅、归还工作,节约了劳动成本,提升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借阅环节出现的错误,规范了借阅流程[17]。
在图书馆运作中,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如图2-3,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的整体运作流程如图2-4。
图2-3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基本原理
图2-4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的整体运作流程
2.3智能化
智能化是指由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汇集而成的针对某一个方面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人类社会的各种需求,不需要被动地被人为操作。
2.3.1图书馆的智能化表现
图书馆智能化是指将数字图书馆的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再发展的自然属性。
智能化是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的高级表现,而高级表现又反映于图书馆的相关服务。
图书馆的智能化服务指的是通过适当的形式,及时有效地为读者提供必要的资源或服务。
全过程自动化、人性化、互动化、个性化。
它甚至不需要读者提出服务请求或输入查询指令,可以通过历史信息、聚类信息或其他数据进行分析,了解读者的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图书馆智能化建设,基本包括自助借还系统、图书管理系统、入馆认证门禁系统、移动图书馆、图书馆座位管理系统、多媒体数字阅览室、LED显示屏、自助文印系统、指纹考勤系统等。
2.3.2智能化图书馆的要求及其发展特点
图书馆服务模式变革智能化的需要:
一是实现人工智能,即智能借还图书、电子图书浏览,无需管理员,读者可以自主进行图书借还、信息查阅等过程,这当中需要在互联网进行一个关联;二是以部分工作人员指引、服务,指引读者如何去完成这一过程,然后再过渡到真正的人工智能图书馆;三则是介于前两条之间[18]。
目前,图书馆的信息技术应用正走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新阶段,但其最大的瓶颈并非在技术,而在于观念,在于人们对技术的认识还停留在工具层面,就如今的信息技术而言,已经足以推动图书馆智能化的发展。
3武夷学院图书馆现状分析
3.1武夷学院图书馆现状
武夷学院图书馆的现有文献资料大概有93万多册,电子图书的种类达56万种,中外文献刊物种类多达1700多种;其拥有30TB大容量的由SAN架构而成的IBM存储设备,以及三十多个数据库。
图书馆基本实现了各项管理工作的自动化、网络化。
3.2武夷学院图书馆自助借还工作流程图
关注借阅数量的实质是关注图书馆馆藏利用情况的调查分析,并相应地在馆藏发展政策、馆藏布局、流通规则、人员配备等多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
对图书馆的物流量即图书借阅、流通量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其流速即利用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具体数据如表3-1。
表3-1武夷学院图书馆2015-2017年度纸质图书流通、借阅统计表
年度
纸质图书册数
(册)
借阅总量
(册次)
折合在校生数
(人)
生均年借阅量
(册次)
利用率
(%)
2015
1238545
193398
14637
13.21
15.61
2016
1282088
183356
15492
11.84
14.30
2017
1348705
156635
15655
10.01
11.62
数据来源:
武夷学院图书馆
武夷学院图书馆在借还设备方面主要采用的是条码式自助服务系统,首先设备先感应读者的校园卡,并识别读者信息及借阅证号,设备随后将读者借阅证号转换为图书条码,根据读者借书还书操作发送请求至系统,最后将结果反馈给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
其工作流程如图3-1。
图3-1条码式自助借还工作流程图
3.3武夷学院图书馆“线上”网络智能化借阅方式
与传统的图书馆流通模式相比,新型的网络化流通服务整合和优化了图书馆的各种流通资源,提高了图书馆服务的人性化和便利性,有利于创建新型的图书流通模式[19]。
在线上社交网络平台中,隐藏着用户的一些有效数据和历史记录。
采用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处理分析,能够进一步提高图书馆按需推荐和按需采购图书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提高个性化服务的针对性[20]。
武夷学院图书馆“线上”网络借阅方式即通过校园网、WIFI、移动数据等借助手机、电脑、平板等载体进行资源访问或图书借还操作。
其数据如下表3-2。
表3-2武夷学院图书馆2015-2017年度电子资源访问数据统计表
指标
年度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数据库总量(个)
54
65
80
电子资源访问量(次)
2650343
3257033
4064510
数据来源:
武夷学院图书馆
从上述数据中,数据库总量及电子资源访问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目前学院较普及的网络借阅方式主要有网页版“武夷学院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和超星移动图书馆APP,其操作流程如图3-2。
图3-2网上借还书操作流程图
3.3.1“线上”网络借阅的优势
(1)节约去图书馆的时间
学院学生课业繁重,能抽空去图书馆的时间较少,易出现这个月借的书即将到期但又因一些不可抗的因素导致无法到馆还书或续借的,网络借阅方式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时间自由,不受限制
学院图书馆一般运营时间是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有一定的时间限制;而网络借阅只要有网络,可以随时随地地执行操作,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
(3)缓解工作压力
读者可以随时随地下载电子资源,减少了工作人员对图书的盘点、上架工作。
3.3.2“线上”网络借阅存在的问题
(1)易受网络稳定性的影响,没有网络或是信号不好的情况下,会影响操作。
(2)个别访问步骤较繁琐,例如:
使用微信公众号时无法直接访问,需要复制网址在浏览器中打开。
(3)时常遇到无法认证读者信息而无法正常登入的情况。
(4)无法完成自动缴费、续费,仍需要工作人员的协助。
3.4武夷学院图书馆“线下”借阅方式
武夷学院图书馆“线下”实体借阅方式主要指读者自行到图书馆通过借还设备完成借还书操作。
3.4.1“线下”实体借阅的优势
(1)延长借书还书时限,缓解借阅压力
读者无需工作人员的帮助,就可以完成借书、还书的操作。
(2)有效合理利用各项资源
读者自行操作借还设备便可,缓解了图书馆的人力支出,降低成本。
图书馆工作人员则可以利用剩余时间做好专业化管理、提高个性化服务,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
(3)增加馆藏文献流通量
读者的借还书过程相对方便与自由,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读者的阅读积极性。
(4)增强读者的主人感意识
由于自助服务属于个人行为,且处在一个公共环境范围内,读者的一切行为都会接受他人的监督,因此自身必须养成良好的素养,积极遵守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
(5)保护读者信息,防止信息泄露
读者可以自由完成,不会因读者的信息泄露而导致人为操作失误,提高用户满意度。
3.4.2“线下”实体借阅存在的问题
(1)由于图书识别技术的局限,图书易丢失。
(2)磁条的磨损或老化以及书籍的放置方式将影响机器正确识别条形码。
(3)借还书程序较繁琐,需要翻开图书找到条码页,再将图书放入自助借还机的V槽,最后将图书推到底,耗费时间大。
(4)易出现借还信息错误导致无法完成操作。
(5)还书箱容量有限,工作人员没有及时上架会影响还书效率。
(6)只能单本操作识别条码,且自助借还设备有限,容易出现排队现象。
(7)需要进行手动消磁,否则将导致安全门的警报响起。
(8)受网络连接的限制,通过自助借阅归还机访问图书馆系统需要与图书馆局域网的连接通畅。
如果借阅系统无法连接局域网,将导致相关信息丢失,影响借阅过程,需要工作人员重新启动连接。
如果重新连接仍不能解决问题,则需要联系技术人员解决。
当这种紧急情况发生在借阅高峰期或图书馆关闭之前时,将导致大量读者留在借阅处。
(9)如若校园卡丢失、损毁,则无法完成自助借还。
(10)无法完成自动缴费、续费,仍需要工作人员的协助。
3.5武夷学院图书馆自助借还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5.1图书馆自助借还在管理工作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
没有合理分配图书馆流通部门的工作,目前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人工借阅咨询台安排了三名工作人员,外加一名学生自愿者,主要负责协助管理部门流通工作,但学生自愿者并不能保证图书馆工作时间内都在。
一方面在自助借还系统设备这块并没有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
也就造成当读者在自助借还操作时,遇到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上,没有一个科学、专业地引导,所以无法完成借还工作。
另一方面,人工借阅咨询台的大部分时间相对当轻松,基本上读者都是自助完成借还的,但是当自助借还的三台设备有个别出现故障且又遇上工作人员临近下班突遇借还书高峰期时,容易出现拥堵情况,影响借还效率。
这些管理上的问题同时要求工作人员需要有一个专业化的培训指导。
因此,需要合理协调工作人员分配问题,全面有效地解决问题。
3.5.2图书馆自助借还在技术设备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
由于使用的普及化,出现系统本身存在的缺陷问题以及设备故障问题、校园网络信号不稳定问题或是由于武夷山的气候问题突遇雷雨天气导致停电等都将会使得借还设备无法正常运作,技术部门是否有经常维护、检查设备及网络平台运作都将对图书馆的运作及读者的借阅造成影响。
3.5.3图书馆自助借还在读者自身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
读者对系统的不了解以及对设备操作的熟练程度不够,易出现操作不当导致无法正常借还。
另外一个原因是读者不知道除了固定借还设备以外还有别的借阅方式,容易错过还书时间或是不能在需要的时候对某本书籍进行及时阅读了解,降低了读者对图书馆整体服务的评价。
3.6武夷学院图书馆与智能化发展存在的差距
目前武夷学院图书馆在智慧图书馆的打造方面还主要限于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数字生态建设,或者说是在“互联网+”方面,取得一定成就。
比如图书馆成功建立CASHL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和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的资源数据库,将数字资源进行信息共享,推出了系列平台。
另外,也应用了自助借还书设备。
但是在智慧建筑、智慧家具、智慧电器、智慧仓储、智慧物联、智慧保安、智慧保洁、智慧数据等方面还没有进行明显的尝试。
总之,对智慧图书馆的打造不够立体化、多元化,尚处在初级阶段。
4武夷学院图书馆智能化建设的相关策略
4.1对管理工作方面提出的对策
加强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培训指导,提高服务管理和监督水平。
为保证自助系统的顺利运行,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加强巡查,及时发现问题。
如果发现条形码破损,应及时更新。
现场指导读者,回答读者的问题,帮助读者不因为无法顺利借还而出现滞留现象,保证流通借还程序的畅通管理。
建立合理的工作机制,保证及时上架,防止出现了“书架找不到书”的现象,提高工作效率。
根据藏书的实际情况,及时完成整架、排架、倒架、架标的更换,并定期对图书进行扫描,以便读者在检索系统中获得更准确的图书位置信息。
图书馆的智能化建设需要从整体出发,既要考虑图书馆全局,还要考虑到图书馆各项功能的自动化、网络化。
4.2对技术设备方面提出的对策
4.2.1RFID相关技术应用
RFID相关应用方便了操作方法以及后台管理等方面。
解决了条码式自助借还中出现的问题。
其具体表现如表4-1。
表4-1条码式与RFID自助借还系统的优势对比表
条码式自助借还应用
RFID自助借还系统应用
存储容量
一维条码是50字节,二维条码最大的容量可储存2~3000字节。
RFID标签最大容量可以达到数兆字节。
资源利用
条码随着图书的寿命结束而结束。
RFID标签资料可更新,可重复使用。
利用体积
受限于体积,不易贴在较小的图书上。
体积较小,可以隐藏在各图书中。
图书盘点
图书乱架的现象严重,读者无法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图书,且图书整理工作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在书架上用RFID技术可以一次读取多本图书信息,降低错架、乱架率提高图书盘点工作效率。
图书查找
读者对于中图法分类并未了解,无法快速查找到图书的具体书架位置,当图书错架、乱架时更不易查找。
用OPAC检索时提供图书定位功能,显示直观的图书馆流通库架位分布结构图,精确到书库排架的具体层、列信息。
流通效率
需要单本扫描图书条码进行借还书操作,延长读者等待时间,降低图书馆的服务效率。
可以一次性完成批量图书的借阅或还,提高图书流通效率,提高用户满意度。
续表4-1
条码式自助借还应用
RFID自助借还系统应用
工作人员满意度
流通借阅的重复性劳动以及工作本身繁重,降低工作人员对图书馆工作积极性;由于管理上的缺陷,图书馆在管理工作上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脑力。
读者全自助服务,解放劳动力,用技术手段来弥补管理上的缺陷,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
读者服务
诸多方面容易浪费读者等待的时间,降低读者服务水平。
系统提供高效的服务,简化读者借还程序,提高了读者服务水平。
安全防盗
磁条及条码容易受损且使用寿命没有保障,使得安全系统并不完全可靠。
安全设备通过对书电子标签的识别,判断图书的借还状态,防止图书丢失。
门禁设备
使用磁条门禁检测时,如果遇到报警,因为无法判断哪一本书没有操作成功,只能把通过门禁的所有读者或读者所准备带出的图书进行逐一排查。
RFID标签中含有图书的具体信息,安全设备能准确判断出未被正常借出的图书,并迅速告知读者哪本书未正常借出。
不仅如此,RFID系统的应用还可以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将RFID自助借还系统设备安置在人群较集中的场地,例如学院宿舍附近的几个食堂,二期和四期食堂,实施二十四小时开放服务。
4.2.2“移动图书馆”的改进
目前武夷学院图书馆通过“移动图书馆”可以完成电子图书的阅览以及纸质图书的借还、续借操作。
虽然这样的操作已经极大程度地满足了读者需求,但是通过“移动图书馆”借阅书籍时,还必须亲自去到图书馆取书、还书。
此时,如果有读者需要借阅同本书籍时,还需等到前一读者还书成功,图书馆工作人员上架成功后方可完成新一借阅环节。
针对以上问题,改进“移动图书馆”的操作流程,将原流程图3-2改进如图4-1。
图4-1网上借还书操作改进流程图
改进后的流程图可以在读者2借阅时省去图书馆取书这一环节,通过网络数据在网上借阅平台与读者1进行交流,达成共识并完成相关借还书操作后读者2直接从读者1手中拿到书籍,并可以以此类推的这一流程操作。
通过这样的操作,读者还可以在线与其他读者分享交流学习心得,而这也更加需要读者的自律与高尚的素质素养。
4.2.3楼宇自动化系统
图书馆楼宇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化图书馆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以网络为基础,通过多种集成,有效实现管理集中化、自动化。
主要包括:
由行李存储系统、清洁管理工作、自助卡(投币)服务和其他日常服务组成的综合服务系统;由防盗报警、门禁、闭路电视、巡逻管理组成的安全管理系统;由变配电组成的能源系统和照明控制系统;消防自动化系统和电视广播系统等。
4.3对读者自身方面提出的对策
加强读者的培训和教育。
自助借还系统中的大部分问题都是由读者自身的行为引起的,图书馆应积极组织人员对新生进行培训,使其熟悉系统的使用过程。
并对读者的素质提出要求,不得随意损坏系统设备,不得利用系统漏洞采取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