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07075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266 大小:3.7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6页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6页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6页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6页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2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全册】

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图形的运动

(二)

◆教材分析:

图形的变化是在学生已有的关于对称和旋转的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书序的生活去情境进行安排的。

主要内容包括:

轴对称、旋转、欣赏设计。

在学习中,学生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本单元再次基础上,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和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师题。

◆教学目标:

1.是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宣州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

3.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探索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

2、准确判断轴对称图形,并找出轴对称。

3、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图形的旋转。

4、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5、能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难点

1、使学生在认识和制作简单的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师题的能力,是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3、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既有几条对称轴。

4、引导学生欣赏美、感受没、表现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意识。

◆教学建议:

本单元教材是在第一学段学生感受过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辨认简单的图形的平移后的图形的基础上安排的。

1.将观察、操作贯穿在本单元学习的全过程中。

观察、操作是学习图形与几何内容最进本的数学活动。

本单元教材设计与其他单元相比,由于“图形的运动”的内退特点,更加突出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活动,把观察、交流、操作体验贯穿在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中。

2.充分利用方格纸的作用,有效探索并掌握作图的基本方法。

咋方格纸上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会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等,是《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也是本学段学生认识图形运动以及画运动后图形的辅助手段。

这些利用方格纸进行的数学活动,不但让学生比较容易的认识了图形运功的特点,掌握了画图的基本方法,丰富了探索图形运动特点的经验,也有效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6课时完成教学,其中机动2课时。

课题

课时

认识对称轴图形

1

画对称图形图形

1

认识平移现象

1

认识图形的旋转和画旋转图形

2

设计图案

1

总计

6

第一课时认识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3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折纸、交流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并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能力目标:

通过折纸的方法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以及有几条对称轴。

3.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探究新知的活动中,欣赏轴对称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认识对称及轴对称。

教学难点:

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既有几条对称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白纸、小镜子,剪刀、各种平面图形纸片等

学具准备:

课件,剪刀、各种平面图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出示课本第3页的六幅图,让学生一起欣掌各种各样的图案。

师:

提师:

这些图案漂亮吗?

它们有什么特征?

过渡:

对于这些轴对称图形,大家在二年有时已经初步认识过,今天我们再来深入学习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和性质。

师:

1.观察图,找出建筑物的特点,认识对称现象。

2.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3.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意义

4.理解对称轴的意义

师:

让学生观察船和水中倒影图,说一说船、人、植物和水中倒影的哪部分对称。

说明:

这叫做对称现象。

板书:

水平面所在的直线是对称轴。

二、探求新知

出示图片小镜和蝴蝶

师:

观察图,讨论小镜子放在蝴蝶头、胸、腹部所在的直线上。

镜子中会出现什么想象。

生:

两个图形完全对称。

生:

小镜就是图形的对称轴

生:

镜子边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

师:

交流总结:

将精子放在轴对称的图形或物体中间的直线上,在镜子中会出现图形或物体的另一半,与原图形成一个对称图案,那么镜子所在的直线就是这个图案的对称轴。

板书:

一个图形或物体沿中线分开看,左右或者上下两部分形状、大小完全相同,这种现象叫对称。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观察师题,解决师题的能力。

三、探究二

师题导入

观察下面个图,说一说那些事轴对称图形,并用折纸的方法判断对称轴各有几条对称轴。

(教材2页例1)

1.观察个图形,判断那些事轴对称图形。

2.用折纸的方法判断每个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师: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纸片,用折纸的方法判断有几条对称轴。

(1)判断正方形有几条对称轴。

①折一折。

②画一画,沿折痕所在的直线画出正方形的对称轴。

师:

通过折纸的方法,谁来交流一下,得出的结论。

生:

正方形的折痕是他的对称轴。

生:

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板书:

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发现结论,加深理解的深刻性。

(2)判断等边三角形有几条对称轴。

①折一折。

②画一画。

师:

交流结果。

生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3)判断等腰梯形有几条对称轴。

①折一折。

②画一画。

板书:

等腰梯形只有1条对称轴。

(4)判断长方形有几条对称轴。

①折一折。

②画一画。

板书: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5)判断圆有几条对称轴。

①剪一剪,

②折一折。

③画一画。

板书: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设计意图:

1.结合学生的折纸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概括,抽象出这类平面图形共同的特征。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图形的特征(对折后,折痕两侧完全重叠),师生共同揭示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

2.从折痕出发,引导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通过说一说、指一指、画一画等活动,深入认识对称轴,体会“对称轴是折痕所在的直线”这一内涵,并再次感受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

3.结合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判断下列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1)学生根据经验大胆猜想。

(2)结合手中的学具,小组合作,共同验证猜想。

(3)大组进行交流,着重引导学生说清判断的依据。

(4)引导学生理解一般三角形的“非对称性”及等腰(边)三角形的“对称性”,并由此类推到梯形、平行四边形等。

三、巩固新知。

教材2页练一练1小题。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写出自己想到的汉字。

说一说对称轴在哪里。

四、达标反馈。

1、画出下面的字母的对称轴。

ΑΒΕΗΚΜΣΤΧ

2.画出至少三个对称的图案。

3.判断下列哪些是对称图形。

(1)

(2)(3)(4)(5)(6)

4.画出下列图地对称轴。

答案:

1、略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

或者作对称图形。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本3页课后练一练

(2)(3)(4)(5)小题。

答案: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一个图形或物体沿中线分开看,左右或者上下两部分形状、大小完全相同,这种现象叫对称

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等腰梯形只有1条对称轴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四、资料包:

生活中处处可见对称想象

 飞机的对称使飞机能在空中、保持平衡;

  闹钟的对称保证了走时的均匀;

  人的眼睛的对称,使人看物体更加准确、完整……

(此环节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道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第二课时画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

教材4、5页画对称图形图形

◆教学提示:

学生们在上一节已经初步认识了几分之一,而且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认识几分之几,可以不用动手折,直接看图,利用直观示意图认识几分之几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表示的意义。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会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主动参与画图形的活动,感受图形的对称美。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生成师题

1、出示主题图,欣赏图片

在我们数学王国里,有这样一图形,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

(播放轴对称图形)(生:

它们是轴对称图形。

)你们知道它的对称轴在哪里吗?

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从中能感受到几千年来的文明。

下面看图,在这当中有我国原始社会的彩陶,战国时期的铜镜,唐代的花鸟纹锦。

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文明。

2、激发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那大家想不想把这么美的图形画下来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学习“轴对称”。

(板书揭题:

轴对称)

导入:

其实,这些美丽的艺术品也充分体现了数学美,充分体现了图形变换的魅力,这节课我们先来感受对称的美。

(板书:

轴对称)

3、出示3页的图,这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为什么?

生活中,还见过那些轴对称图形,画出对称轴。

(设计意图:

通过课件展示各种轴对称图形,激发学习兴趣,复习了旧知,为新课的学习进行铺垫,通过动画演示对称轴,对把两边的图形对折,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沿着对称轴左右两边完全重合,利用知识迁移的思想,引入新课的探究。

1.出示例1。

师:

这幅图是轴对称图形吗?

你是怎么判断的?

师:

如果沿着对称轴对折,A点会和哪个点重合。

(适时标出A’点)

师:

我们把像这样对折后能重合的一组叫对应点。

谁能找出B点的对应点呢?

C点呢?

2.师:

仔细观察图,可以数一数,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同桌讨论。

小结:

轴对称图形,每对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每组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3.师:

整体观察这个轴对称图形,与我们以前认识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组织交流后,教师小结:

数学上的轴对称图形很有趣,它可以是一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也可以是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

4、实践探究,深化认识

出示例2

师:

图中已经画出了轴对称图形的一半,你能画出另一半吗吗?

(思考怎样才能画得又好又快)

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

先画什么?

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C、组织交流:

先根据对称轴明确一些关键点,再连线。

1.猜一猜

课件出示轴对称图的一半,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图形。

师:

你能猜出另一半是什么吗?

为什么这样想?

(设计意图:

小学生都有很强的好奇心,这样能提高学习兴趣,引出学生的自主动脑活动。

2.数一数

师: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刚才这个图形,现在我把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