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日常护理与保健.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05794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日常护理与保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二章日常护理与保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二章日常护理与保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二章日常护理与保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二章日常护理与保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日常护理与保健.docx

《第二章日常护理与保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日常护理与保健.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日常护理与保健.docx

第二章日常护理与保健

第二章日常护理与保健

♦第一节生活护理

♦学习要求:

♦1.通过本章学习,熟记体温调节的原理以及体温正产值。

♦2.掌握测量体温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常用外用药的杀菌原理和使用方法。

3.理解和掌握婴儿湿疹的出疹时间、分布特点及护理方法;眼、耳、鼻滴药方法等基本

一、体温测量方法

♦正常人的体温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是通过大脑和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和神经体液的作用,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

(一)体温正常值

♦腋下体温为36℃--37℃;口腔温度比腋下高0.2—0.4℃;直肠温度又比口腔温度高0.3—0.5℃.

♦上午体温稍低,下午稍高,但波动范围不超过1℃.

(二)发热类型的划分

♦低热:

腋下温度在37.5℃--38℃.

♦中度热:

38--39℃.

♦高热:

39--40℃.

♦超高热:

40℃以上.

(三)体温计种类及使用方法

♦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的方法有测量口腔温度、直肠温度和腋下温度三种。

其中水银体温计测量口腔温度对于婴儿、残疾儿童来讲很不安全,故不宜采用

(四)腋下体温测量方法

用物准备

♦体温计、小毛巾、表或钟、纱布、记录本、笔。

操作方法及程序

♦测量体温前,首先要检查体温计的读数,应该在35°C以下。

如高于35°C,则应用拇、食、中指紧握体温计上端,手腕向下向外甩动,将水银柱甩至35°C以下。

甩表时注意不要碰到周围的物品上,以免打碎体温表。

♦解开儿童上衣,用小毛巾擦干腋下,将体温表水银柱一端放置腋窝处。

腋下体温测量方法

♦将儿童的手臂屈臂于胸前,双手分别扶持他的手臂及体温计上端,夹紧体温表5—10分钟取出来。

♦查看体温表上的测量结果:

横拿体温表上端,背光站立,使体温表的刻度与眼平行,缓慢转动体温表,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水银柱上升的刻度数。

需要时记录测量结果。

♦测量完体温要用冷水及肥皂清洗体温表,或用75%酒精消毒,用纱布擦干后插入表套中存放。

切忌用热水冲洗,以免损坏。

(五)注意事项

(1)测量体温要在进食或活动后进行,冬季从室外进屋15分钟后再测量,以免影响体温的准确。

(2)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相符合时,需要重新测量。

♦(3)再给婴幼儿、智障儿、脑瘫等孤残儿童测量体温时应守候在身旁,防止其将体温表打碎或出现其他意外情况。

二、外用药使用方法

酒精

♦用于皮肤感染,如小疖肿、脓疱病等,用酒精涂擦,可起到杀菌消炎作用。

♦酒精经稀释后可用来进行酒精擦浴,对帮助发热的儿童退热有一定功效。

♦新生儿如果有脐带感染可用酒精清洁脐部,以达到消毒、消炎的目的。

碘酒

♦碘酒是碘化钾溶入酒精配制而成,一般常用浓度是2%—2.5%。

碘酒和酒精一样是良好的皮肤消毒剂,具有杀菌、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碘酒的应用范围和酒精一样,但对皮肤的刺激较酒精大,特别是新生儿要慎重使用。

皮肤外伤未破裂及毛囊炎时,碘酒有消毒、阻止毛细血管出血、消肿、杀菌的作用。

其它外用药

♦3%硼酸溶液:

为消毒防腐药,用于皮肤表面创伤、湿疹等,湿敷或冲洗。

♦呋喃西林溶液:

有消炎止痒作用,用于感染的伤口、溃疡、灼伤面的湿敷或冲洗。

其它外用药

♦炉呋洗剂:

有消炎、止痒作用,用于皮肤瘙痒,局部涂抹。

♦红汞:

俗称红药水,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是一种常用的皮肤消毒剂,适用于皮肤割伤、擦伤、锐器割伤等。

其它外用药

♦龙胆紫:

俗称紫药水,有杀菌和收敛作用。

对组织无刺激性,对于糜烂、有渗出的创面很有效,如水痘破溃时可涂用。

♦创口贴:

有压迫止血、防止伤口污染的作用,用于皮肤小创伤出血后临时包扎止血。

其它外用药

♦如意金黄散:

由大黄、黄柏等中药制成。

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用于疖肿、蜂窝组织类、腮腺炎等炎症的外敷。

♦痱子粉:

由氧化锌、薄荷脑、硼酸、香精、滑石粉等配制而成。

有收敛、吸湿、止痒作用,用于痱子的防治,局部撒扑。

使用外用药注意事项

♦酒精容易挥发,挥发后浓度降低就失去了杀菌消毒作用,所以应用瓶装将盖拧紧保存。

♦碘酒的化学成分不稳定,须保存在加盖的深色小瓶中,并应放在阴暗处。

使用外用药注意事项

♦创口贴内面为无菌面,打开包装后不可用于接触内层的止血纱布;伤口经创口贴包扎后,也不可水与接触,而要保持干燥,以防感染;对于已发生感染化脓的伤口,不可使用创口贴。

三、湿疹护理方法

♦婴儿湿疹又称“奶癣”,是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严重时会扩展到头皮、颈、手足背、四肢关节、阴囊等。

多在生后2—3个月发病,1岁逐渐好转。

♦患湿疹的婴儿应格外注意护理和喂养:

(1)避免使用碱性强的肥皂。

(2)内衣选择纯棉制品。

♦(3)怀疑牛奶过敏可改喂豆奶。

♦(4)湿疹复发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5)勤剪指甲,避免婴儿抓搔患处,防止继发感染

二、眼、耳、鼻滴药方法

滴眼药方法

♦目的

滴眼药水的目的是将所需治疗或检查的药液滴入或涂入眼内,通过结膜囊和角膜使药物到达病变区,从而尽快有效地发挥消炎、止痛、脱敏、麻醉、散瞳等作用。

♦用物准备

眼药水、眼药膏、无菌棉球或纱布。

滴眼药方法

♦操作方法及程序

(1)为幼儿滴眼药

♦幼儿取仰卧位,嘱咐其眼向上看,滴药者左手将儿童的下眼脸向下牵拉,右手持滴管或眼药瓶,将药液滴在下眼睑内,每次1—2滴。

滴药时防止将药液直接滴在眼球上,滴管口应距离眼1—2厘米,勿使滴管触及睫毛、脸缘。

♦滴入眼药后,用拇指和食指轻提上眼皮,同时让儿童转动眼球,以便使药液均匀弥

散在眼内。

嘱咐儿童闭眼1—2分钟。

用干棉球或纱布擦去流出的眼药水,防止药液流入耳道里。

(2)给婴儿滴眼药

♦把婴儿包裹好放在床上,或横卧于滴药者的大腿上,按幼儿滴眼药的方法滴药。

注意事项

♦为儿童滴眼药前后须将手彻底洗干净,以免交叉感染。

滴眼药前,用棉棍先将眼睛分泌物、眼泪擦净,以免影响药物的疗效。

♦滴眼药前应仔细核对眼药瓶上的药品标签,以免发生差错。

♦涂眼药膏用的玻璃棒应由医院供给,但要注意检查两头是否有破裂痕迹,以免伤及儿童眼睛。

每次使用后,应将残余眼药膏擦净并清洗,用75%酒精消毒后备用。

♦毒副作用较大药液时如阿托品、毒扁豆碱等,应用食指压迫泪囊处(内眼角下部)2—3分钟,以免药液滴入鼻腔内被鼻粘膜吸收。

♦混悬液(如可的松眼药水)应摇匀后再滴入。

♦需滴数种药物时,2种药间隔时间要按医嘱执行,以免减低疗效。

♦眼药水变色、混浊或超过有效期限勿再使用

滴耳药法

♦目的

往耳内滴药,其目的是消炎、软化耵聍。

♦用物准备

耳药水、棉球、棉棍。

♦滴药之前应对幼儿进行解释工作,讲解滴药的目的,以取得合作,可坐在椅子上头向一侧偏斜,也可侧卧于床上,病耳向上,将药液滴入外耳道。

(2)为婴儿滴耳药

♦将婴儿包裹好,让其横卧在滴药者的大腿上,病耳向上,用一只手扶住他的头,另一只手滴入药物,也可以直接将婴儿侧卧于床上滴药。

♦滴药后不要立即站起来,应侧卧5—10分钟,待药物渗入后再活动。

可在耳道外口上塞一棉花球,以防耳道内药液外流,污染衣物。

注意事项

♦如耳内有分泌物,在滴耳前应用棉棍清洁干净。

♦药液温度须与体温接近,如药液过凉应稍微加温,以免滴入后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加温的方法:

把耳滴剂放到一个盛有温水的容器内放置3—5分钟。

♦滴管或药瓶口不可触及外耳道以免污染。

鼻腔内滴药

♦目的

往鼻腔内滴药是治疗鼻炎、鼻窦炎的主要治疗措施,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鼻黏膜,达到消炎、鼻腔通畅的目的。

♦用物准备

滴鼻剂、棉棍、纸巾。

(1)为幼儿鼻腔内滴药

♦为幼儿滴药前,应讲清滴药治病的道理,争取其主动配合。

♦幼儿取坐位往鼻腔内滴药时,应使身体靠在椅子背上,头尽量向后仰,使鼻孔向上。

♦幼儿取卧位往鼻腔内滴药时,让其仰卧,把枕头垫在肩下,这样头部就会向后下垂。

♦如果儿童扭动,可请另一人扶住他的头。

♦滴药时用手指轻轻推起鼻尖部,这样鼻腔可更充分暴露。

药瓶口不要直接接触鼻腔,以免细菌污染药液,最好距离鼻孔1—2厘米,对准鼻孔,每个鼻孔滴药2—3滴,滴药后用手轻轻捏压双侧鼻翼数下,以便使药液与鼻粘膜充分接触。

滴药后不要立即抬头或站起,要静坐或卧床3—5分钟,特别是患鼻窦炎的儿童更应多等待一会儿,因为药液还要经鼻腔到鼻窦,否则就达不到应有的治疗目的。

(2)为婴儿鼻腔内滴药

♦给婴儿鼻腔内滴药时,首先用包布将婴儿包裹好,约束双上肢。

然后将其平放在大腿上,使婴儿头部下垂在左侧大腿的外面,用左手托住婴儿的头,用右手按幼儿往鼻腔内滴药。

注意事项

♦滴药前检查药液是否变质、过期。

♦常用的滴鼻药有新可麻、呋麻液等,这些药液具有苦味,有时流入咽后部,使儿童感到不舒服,会漱口的儿童,滴药后可用清水漱口,清除咽部残留药液。

♦麻黄素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可暂时减轻鼻部充血,使鼻腔有通畅感,但因其后有扩张作用,不久鼻堵又出现,这是药物作用的正常过程。

麻黄素对儿童有一定的毒性作用,所以新生儿忌用,婴幼儿也要按医嘱使用,不可乱滴、多滴。

♦自测题

♦一、选择题:

♦1.正常人的体温——,是通过大脑和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和神经体液的作用,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

♦A上午高下午低

♦B晨间的体温高

♦C每天都处于变化当中

♦D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

♦二、判断对错

♦1.婴儿湿疹在新生儿期即可发生,1至3岁时较重,5岁好转。

♦2.耳内滴药后可以让儿童立即站起来,不用侧卧5—10分钟,不影响药物渗入。

第二节日常生活观察

♦学习要求:

♦1.通过本章学习,熟记体重、身高头围、溢奶的概念。

♦2.掌握测量体重、身高、头围的注意事项以及发生溢奶的原因和减少溢奶的方法。

♦3.理解和掌握各年龄儿童出入量的观察;影响正常大小便的因素等基本内容。

♦一、儿童生长指标的测量和观察

(一)儿童生长指标的测量

♦1.体重

♦体重为各器官、骨骼、组织及体液的总重量,是反映儿童体格生长,尤其是测量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

(1)测量方法

(2)体重测量注意事项

♦2.身长(高)

♦身长(高)指从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

3岁以下仰卧位测量称身长,3岁以上立位测量称身高。

卧位与立位测量值约相差1—2厘米。

(1)婴儿身长测量法

(2)儿童身高测量法

♦(3)测量身长(高)注意事项

♦4.头围

♦经眉弓上缘、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为头围,与大脑的发育密切相关。

♦头围测量方法:

儿童取坐位或仰卧位,测量者位于被测量者的上方或右方,将软尺从眉弓上缘、枕后结节一周,读出头围厘米数。

测量时,软尺应贴紧头部皮肤,左右对称,注意排除影响测量结果的相关因素。

♦5.胸围

♦沿乳头下缘水平绕胸一周的长度为胸围。

胸围大小与肺、胸廓的发育密切相关。

♦1岁至青春期前,胸围超过头围的厘米数等于儿童岁数减1.

二、儿童出入量观察

(一)各年龄期儿童的入量及观察

♦1.早产儿每日入量观察

♦2.新生儿每日入量及观察

(1)新生儿每日入量

(2)新生儿入量的观察

3.婴儿的每日入量及观察

(二)各年龄期儿童出量观察

♦1.正常小便的观察

♦2.正常大便的观察

(1)新生儿大便

(2)婴儿大便

♦3.呕吐的观察

(1)呕吐常见的原因

(2)呕吐的意义

♦(3)呕吐与溢奶的区别

三、大、小便性质的观察

(一)大便性质的观察

♦1.影响正常排便的因素

(1)年龄

(2)饮食

♦(3)活动

♦2.常见异常大便

♦当儿童大便出现以下异常情况时,护理员应立即报告医务人员:

(1)蛋花汤样大便

(2)绿色稀便

♦(3)泡沫样大便

♦(4)粘液样或脓血样大便

♦(5)果酱样大便

♦(6)大便呈柏油样

(二)尿液性质的观察

♦1.尿量的观察

♦2.尿液外观

♦3.气味

♦4.排尿频率及次数

♦5.影响正常排尿的因素

♦6.排尿功能异常

♦自测题

♦一、选择题:

♦1.体重为各器官、骨骼、组织及体液的总重量,是反映儿童——,尤其是测量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

♦A体格生长

♦B睡眠情况

♦C食欲好坏

♦D精神状态

♦2.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可出现,喂奶后有1—2口奶水返流经口腔溢出,称为————。

♦A吐奶

♦B呕吐

♦C溢乳

♦D呛奶

♦二、判断对错

♦1.对5岁以下的儿童可以卧位或坐位称体重,5岁以上儿童站立在磅秤中,进行测量。

♦2.喂奶后可将新生儿及婴儿轻轻抱起,让其伏在成人肩膀上,轻拍背部,如能打出饱嗝,排除胃中气体,就可防止溢奶。

♦第三节实施保暖降温

♦学习要求

♦1.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热水袋使用的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2.掌握冰袋使用的目的、适应症、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热水袋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热水袋的使用方法

目的

♦保暖,使体温上升至正常水平。

♦促进炎症的消散或局限。

♦解除疼痛,增加舒适。

操作方法

♦将用物备齐,在热水罐内放人热水,调节水温至摄氏50—70℃。

♦握住热水袋的颈部,将水倒人热水袋中自

1/2—1/3。

♦将热水袋斜放在桌子上排出空气,再将热水袋塞子拧紧。

♦用小毛巾擦干热水袋,倒提抖动,以试有无漏水,装入布套中为儿童热敷。

♦给昏迷、半昏迷或小婴儿热敷时,局部皮肤与热水袋之间必须隔一层厚毛巾或毛毯,以防发生烫伤,并经常查看热敷部位的皮肤,过度发红时应立即停止热敷。

♦需要长时间使用热水袋时,须经常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及热水袋的温度。

♦用毕后将水倒净,把热水袋控干、挂起待用,将布套洗净消毒、晒干待用。

注意事项

♦软组织损伤或扭伤后,48小时内禁用热水袋。

♦急性腹部疾患未明确诊断前不宜用热疗。

♦各种脏器的内出血禁止用热疗。

四、冰袋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冰袋的使用方法

♦目的:

降低体温,局部消肿,减轻充血或出血,限制炎症扩散和化脓,减轻疼痛。

♦适应症:

适用于发热39℃以上儿童的降温。

对高热、面色赤红、烦躁不安、手足灼热等处于散热阶段的儿童宜用此方法。

操作方法

♦开窗通风,使室温保持在25℃左右为宜。

♦了解病情,检查冰袋、冰囊有无破损。

♦把砸碎的小冰块放入凉水盆中,溶去冰块棱角。

♦将冰袋斜放于桌面上装入冰块少于1/2袋,再放入少许冷水。

♦缓慢放平冰袋使液体接近冰袋口,排出冰袋内的气体后夹紧冰袋口

♦擦干冰袋倒提抖动,检查有无漏水,然后套上布套。

♦将冰袋置于儿童身体所需部位。

高热降温时,冰袋置于前额、头顶部或体表大血管处如颈部、腋下、腹股沟等。

♦冰融化后须及时更换。

♦用毕后将冰袋内的水倒净控干,挂起,袋套洗净晾干待用。

冰袋使用注意事项

♦每10分钟观察用冷部位皮肤状况,若有苍白、青紫、灰白、颤抖、疼痛或有麻木感须立即停止使用。

♦注意随时观察冰袋、冰囊有无漏水,布套湿后应立即更换。

♦使用时间一般为1O—30分钟或遵医嘱执行。

♦冰袋加冷水后略高于1/2满。

冰袋过满对冷敷局部的压力过大,影响局部血液循环。

♦如用以降温,冰袋使用后30分钟需测体温,腋下冰袋降温后,腋温的测量不宜在50分钟内进行。

因为局部冷刺激会使血管收缩,局部血液供应减少,细胞活动能力下降,温度降低,30—60分钟局部可恢复正常。

♦自测题

♦一、选择题:

♦1.需要长时间使用热水袋时,须经常注意观察——及热水袋的温度。

♦A呼吸情况

♦B脉搏情况

♦C血压情况

♦D局部皮肤情况

♦2.冰袋使用的目的————。

♦A限制炎症扩散和化脓,减轻疼痛

♦B早产儿的保暖

♦C促进炎症的局限和消散

♦D促进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

♦二、判断对错

♦1.杂碎的小冰块可直接放入冰袋中,不用放入凉水盆中,溶去冰块棱角。

♦2.热水袋灌入热水后,及时拧紧塞子,不用将袋内的空气排出。

第四节预防传染病

♦学习要求

♦1.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常用消毒剂的杀菌原理、使用范围及注意事项;各种餐具清洗消毒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掌握晨间和晚间检查的目的及具体方法。

♦3.理解和掌握交接班常规检查的目的、制度、形式、内容、程序和注意事项等基本内容。

♦一、晨间和晚间检查的及具体方法

(一)检查目的

♦1.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了解儿童体格生长和发育情况。

♦2.早期发现疾病,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

♦3.及时发现传染病,做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并对所在班级环境、物品进行彻底消毒,并对病儿采取隔离措施,对易感儿童进行检疫。

♦4.针对儿童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做好早期预防,降低院内传染病的发病率。

(二)晨间和晚间检查的具体方法

♦1.一摸:

儿童的额头和手心,有无发热现象,可疑者测量体温。

♦2.二看:

一般情况下,观察儿童精神状态、面色等,有无咳嗽、腹泻等。

♦3.三问:

讯问儿童有无身体不适,并了解儿童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

♦4.四查:

检查儿童咽部情况及皮肤有无皮疹,及时发现传染病。

5.晨检记录表要逐项填写、记录要详细

♦(三)注意事项

♦1.认真做好每日晨检、晚检,并做好记录工作,记录要准确。

♦2.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在相应的表格中,给予及时处理。

♦3.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对易感儿童更要进行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发现传染病及时进行隔离,并进行环境及物品消毒。

♦5.晨检中如发现身体不适的儿童,要及时与孤残儿童护理员进行沟通与交接,加强全日观察,观察其精神、食欲、体温、大小便、睡眠情况,有无其他症状,并做好记录。

如发现有异常情况变化,应及时通知保健医生进行临床诊断,决定是否去医院诊治。

♦二、交接班常规检查的内容和程序

(一)交接班常规检查的目的

♦1.为保证儿童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护理员必须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本,对护理工作采取切实可行、有效的措施,搞好儿童的保育工作。

♦2.交接班工作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促进了护理工作的连贯,使福利机构的儿童得到更全面的护理。

♦3.能有效保证护理工作质量,因为护理工作具有工作环节多、操作多、交接多、服务要求细、时间连续性强等特点,所以交接班工作显得更加重要。

♦4.提高护理员工作效率,使接班护理员能及时、准确、了解本班儿童的日常生活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工作中有的放矢。

♦5.为护理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并能及时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杜绝和减少护理缺陷和隐患。

♦6.培养和训练护理员独立思考、语言表达、观察判断及运用护理知识的能力,促进业务水平的提高。

♦7.培养护理员的责任心和爱心,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二)交接班制度

♦1.护理员工作是三班轮流值班。

♦2.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在接班者未到之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

♦3.交班者必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的各项工作,遇有特殊情况,必须做交待病与接班者共同做好工作方可离开。

♦4.交班者在交班时必须写好交班报告及各项文字记录单,处理好用过的物品,日班为夜班做好用物准备,以便于夜班工作。

♦5.交班中如发现护理工作、儿童病情、物品交待不清,应立即查问。

♦6.坚持床头书面交接。

♦7.交班报告应由主班护理员书写,护理记录的书写,应内容清晰、简明扼要,要求字迹整齐、有连贯性,应由两人签全名方可交班。

♦8.集体交班时,交班者应严肃认真地进行交班。

♦9.交接班者共同巡视检查室内是否达到清洁、整齐、安静的要求及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三)交班形式

♦1.集体交接班

♦2.床旁交接班

♦3.日常交接班

♦(四)交接班常规检查的内容

♦1.交接班内容

♦2.儿童的个人卫生。

♦3.接班者在接班时首先应当面清点儿童人数、交待儿童护理情况、观察儿童是否有摔伤、抓伤、烫伤等情况,做到床旁交接,不能口头交接班。

♦4.因特殊原因没能在本班完成的工作,应在交接班本上进行记录,并床旁交接班。

♦5.儿童药品及消毒用品交接清楚。

♦6.室内环境交接班。

♦7.交接班报告本各栏目应填写清楚、整齐、内容真实、应由两人签全名。

♦(五)交接班常规检查的程序

♦1.交班者提前做好交班准备,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提前15分钟到岗,接班后负责本区内护理工作,在接班者未到之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

♦2.接班者应首先清点儿童人数,认真仔细听取交班者交接班工作内容,掌握上一班儿童情况,对遗留问题做好妥善安排处理。

♦3.交班者与接班者在进行床头交班时,应逐个对儿童的全身情况进行检查,特别是特殊儿童的护理情况更硬仔细了解清楚,防止交班不清影响护理工作。

♦4.接班后立即巡视全区一次,有疑难问题及时与交班者联系。

♦(六)注意事项

♦1.交接者着装应清洁整齐、仪态大方,严肃认真,精神饱满,思想集中。

♦2.交班者应声音洪亮、口齿清楚、语速适应、交班内容全面、重点突出。

♦3.接班者应严肃认真听取交班报告,在交班过程中对不明白或不清楚的问题应及时提出来询问,对将要负责的工作作全面了解,不要遗漏交班内容。

♦三、常用消毒剂的杀菌原理、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一)乙醇:

中效消毒剂

♦1.杀菌作用原理

♦2.使用范围

♦3.注意事项

(二)碘酊:

高效消毒剂

♦1.杀菌作用原理

♦2.使用范围

♦3.注意事项

♦(三)碘伏:

中效消毒剂

♦1.杀菌作用原理

♦2.使用范围

♦3.注意事项

♦(四)过氧乙酸:

高效消毒剂

♦1.杀菌作用原理

♦2.使用范围

♦3.注意事项(五)含氯消毒剂(常用的有漂白粉、漂白粉精、84消毒液);中高效消毒剂

♦1.杀菌作用原理

♦2.使用范围:

♦①浸泡法

♦②擦拭法

♦③喷洒发

♦④干粉消毒法

♦3.注意事项:

(六)使用常用消毒剂注意事项

♦1.消毒的物品在消毒前一定要清洗干净。

♦2.容器内的消毒液不要装得太满。

♦3.不能随意在消毒液中加入洗涤剂,只能单独使用。

♦4.不能随便把两种消毒剂混合使用,只能单独使用。

♦5.不要认为使用消毒剂消毒的物品就能达到无菌、可靠和安全。

♦四、各种餐具清洗消毒方法

♦餐具在使用后应先洗涤干净在消毒,传染病病儿用过的餐具用含有效氯500毫克/升的消毒液浸泡消毒,彻底清洗后在煮沸30分钟。

(一)餐具的消毒方法

♦1.煮沸、蒸汽消毒法

♦2.浸泡消毒法

♦3.微波炉消毒法消毒奶瓶和奶嘴方法

(二)消毒注意事项

♦1.负责餐具消毒工作的专职人员应身体健康,工作负责。

♦2.清洗消毒后的餐饮具切忌使用抹布擦拭。

♦3.餐具、菜具、熟食容器在餐后应立即清洗消毒,做到使用一次消毒一次。

♦4.煮沸、蒸汽、消毒液等方法消毒餐具时应达到规定的温度、浓度及时间。

♦5.餐具清洗消毒后应达到光洁,不油腻,无味等标准。

♦6.消毒完毕的餐具、水杯应立即放于清洁的厨柜内保洁,防止再污染。

♦自测题

♦一、选择题:

♦1.晨间和晚间检查的目的是————

♦A促进儿童智力发展

♦B提高儿童抗病能力

♦C早期发现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