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下一单元整理笔记知识讲解.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00054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下一单元整理笔记知识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七下一单元整理笔记知识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七下一单元整理笔记知识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七下一单元整理笔记知识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七下一单元整理笔记知识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下一单元整理笔记知识讲解.docx

《人教版七下一单元整理笔记知识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下一单元整理笔记知识讲解.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下一单元整理笔记知识讲解.docx

人教版七下一单元整理笔记知识讲解

 

人教版七下一单元整理笔记

第一单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一、文学常识:

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

二、结构

以空间变化为序(百草园、三味书屋)

百草园(1-8)过渡(9)三味书屋(10-25)

 

三、问题:

1“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子有何作用?

答:

突出“单是”,既然“单是”这一点已经趣味无穷了,那么园中的乐趣比比皆是了。

这样写,突出了百草园无穷乐趣。

2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后,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答:

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3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

起什么作用?

答:

先抑后扬,欲扬先抑。

以没有雪的无味来衬托下雪带来的乐趣,突出孩子爱玩心里。

4第九节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

第九节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依恋和对三味书屋的反感之情。

5第二部分是从哪些方面写三味书屋的?

答:

入学礼节教书先生教学内容同窗学友

6文章中怎样写先生?

答:

一是知识渊博,但拒绝回答“怪哉”一类的问题。

二是教学认真,不断增加教学内容。

学生捧读“四书”“五经”之类的书。

三是不太束缚学生。

7作者为什么要写学生贪玩逃学的情节?

答:

游戏是孩子的本性

8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感受是什么?

答:

与百草园的自由快乐相比,三味书屋显然太受约束,令人深感枯燥。

但孩子们也能随先生有板有眼的学习,并不抵触,况且也有游戏的乐趣。

9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

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1)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2)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3)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四、中心:

作者正是在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中,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而又欢乐的心理。

五、字词归纳:

攒拗确凿菜畦桑葚轻捷蟋蟀臃肿脑髓书塾方正博学蝉蜕人迹罕至人生鼎沸

1并:

连同

2确凿:

确实

3菜畦:

菜地

4轻捷:

轻快

5臃肿:

这里形容何首乌块根的粗大

6攒:

凑在一块儿

7机关:

这里是秘密的意思

8敛:

收拢

9罗汉:

佛教称断绝了一切嗜欲,解脱了烦恼的僧人。

10鉴赏:

鉴定和欣赏

11人迹罕至:

少有人来

12秕谷:

长得不饱满的谷粒

13系:

打结

14书塾:

就是私塾,就是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

15无从:

没办法

16方正:

正派

17消释:

溶解

18宿儒:

书念得很多的老学者

19言:

这里是“字”的意思

19蝉蜕:

蝉的幼虫变为成虫是脱下的壳

20同窗:

同在一个学校学习的人

21戒尺:

旧时书塾李教师用来责罚学生(打手心)的木板

22人声鼎沸:

形容人声喧闹。

23拗:

这里是用力弯曲的意思

24盔甲:

古代军人打仗时穿戴的护身的战衣

25荆川纸:

一种竹纸,薄而略透明

26影写:

把纸蒙在帖上照着描

27绅士:

旧时地方上有地位有势力的人,一般是地主或退职官僚

《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城南旧事》,是一部自传性质的小说。

作者原名林含英,原籍台湾苗栗

二、结构(双线并行,典礼和回忆)

毕业典礼前

(1)

回忆昨日看望爸爸(2-12)

回忆一年级爸爸逼我上学(13-29)

回忆当时的感受(30-31)

毕业典礼看是(32)

回忆爸爸爱花(33-34)

毕业典礼进行(35-37)

回忆常常有人要我做大人(38-45)

回忆爸爸鼓励我独自去寄钱(46-53)

毕业典礼后(54-68)

四、问题:

1插叙的作用是什么?

答:

使文章情节波澜起伏,内容丰富不繁杂,时间交错不凌乱。

2为什么写“爸爸爱花”?

答:

呼应前文握衣襟上的花;为后文埋伏笔,使作品浑然天成。

3最后一段应怎样理解?

答:

爸爸去世,我已经长大了,不能再像小孩子一样了,应该担当起“大人”的责任和义务。

4文中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人?

答:

富有严爱、爱家人、善于教子、重感情、爱花。

5文章标题应怎样理解?

答:

文章的题目一语双关,他一方面指爸爸的夹竹桃凋谢了,另一方面花的凋落又象征着爸爸离开人世。

表达了作者失去父亲的痛苦与无奈,同时也引起了读者深深的眷恋。

五、字词归纳

肿胀叮嘱恐惧骊歌花圃

1油鞋:

一种涂上桐油,于下雨天穿着的鞋

2油纸伞一种用涂上桐油的纸做伞面的雨伞

3挪窝儿:

离开原来所在的地方,这里指起床。

4鸡毛掸子:

用鸡毛绑成的清除灰尘的用具

5咻咻:

模拟挥舞鞭子时发出的声响

6骊歌:

告别的歌

《丑小鸭》

文学常识:

作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

文章大意:

一只丑小鸭历经曲折变成了一只白天鹅。

中心:

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字词归纳:

丑陋讪笑嫉妒来势汹汹

1距:

雄鸡、雉等腿后面突出像脚趾的部分

2木屐:

木头鞋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沉着冷静、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选自《普希金诗集》,普希金,俄国诗人,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

《未选择的路》:

借自然之路写人生之路,告诫人们人生只能选择一条路,没法后悔,因此必须慎重,不能随波逐流。

选自《中外哲理诗精选》弗多斯特,美国诗人

字词归纳:

《伤仲永》王安石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

“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

“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翻译: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耕田为业。

仲永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

有一天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

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借邻居家的给他,仲永立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

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使同族人按照辈分、亲疏的宗法关系和谐地相处为内容,传送全乡的秀才观赏这首诗。

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仲永立即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同县的人对此感到惊奇,渐渐地人们便以宾客的礼节对待他父亲;有的用钱请仲永题诗讨取仲永的诗作。

他的父亲对此感到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

明道年间,我随从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了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当。

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来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

“和普通人差不多了。

王安石说:

仲永的通达聪慧就是先天得到的。

他的天赋条件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很多。

他最终成为常人,就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

像他那样天生聪慧,又聪明到这样的程度,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成为常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教育,恐怕连做一个普通人都不可能吧?

解释:

1世隶耕:

世代耕田为业

2尝:

曾经

3书具:

书写工具,指笔墨纸砚等。

4异焉:

对此(感到)诧异

5旁近:

附近。

这里指邻居

6自为其名:

自己提上自己的名字。

7收族:

和统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

8自是:

从此

9立就;立刻完成

10文理:

文采和道理

11邑人:

同县的人

12稍稍:

渐渐

13宾客其父:

请他父亲去做客

14利其然:

以此为有利可图

15扳:

通“攀”,牵,引

16环谒:

四处拜访

17先人:

这里只王安石的父亲

18称:

相当

19泯然众人矣:

完全如同常人了

20通悟:

通达聪慧

21受之天:

“受之于天”的省略,意思是先天得到的

22贤于材人:

胜过有才能的人

23受于人:

之后天所受的教育

24不至:

没有达到“要求”

25彼其:

26得为众人而已耶?

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结构:

第一阶段:

幼年天资过人

第二阶段:

少年才思衰退

第三阶段:

青年才能泯灭

三、问题

1题目中的“伤”字有何含义?

答:

1.为一个天资聪明的儿童最终沦为“众人”而感到惋惜。

2.感慨仲永虽有天赋,却没有遇到有利于他成长的环境。

3.感慨社会上许多资质平常的人也同样不去努力学习提高,以致连成为“众人”都不可得。

四、中心:

才能有赖于后天的学习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加以教育和培养,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

五、意动用法:

表达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就是谓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或者具有谓语的性质状态。

比如说,宾客其父表示把他的父亲当成宾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