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92698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0.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青岛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东省青岛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东省青岛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东省青岛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东省青岛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青岛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二.docx

《山东省青岛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青岛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青岛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二.docx

山东省青岛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二

青岛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二)

(答题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1.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一个质点受到两个互成锐角的力F1、F2的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若保持二力方向不变,将F1突然增大为2F1,则此后质点()

A.不一定做曲线运动B.一定做匀变速运动

C.可能作匀速直线运动D.可能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2.在水平地面上M点的正上方某一高度处,将S1球以初速度v1水平向右抛出,同时在M点右方地面上N点处,将S2球以初速度v2斜向左上方抛出,两球恰在M、N连线的中点正上方相遇,不计空气阻力,则两球从抛出到相遇过程中()

A.初速度大小关系为v1=v2

B.速度变化量相等

C.水平位移相同

D.都不是匀变速运动

3.不久前欧洲天文学家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命名为“格利斯581c”.该行星的质量是地球的5倍,直径是地球的1.5倍.设想在该行星表面附近绕行星沿圆轨道运行的人造卫星的动能为Ek1,在地球表面附近绕地球沿圆轨道运行的相同质量的人造卫星的动能为Ek2,则

为(  )

A.0.13B.0.3C.3.33D.7.5

4.如图所示,高为h=1.25m的平台上,覆盖一层薄冰,现有一质量为60kg的滑雪爱好者,以一定的初速度v向平台边缘滑去,着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45°(取重力加速度g=10m/s2).由此可知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

A.滑雪者离开平台边缘时的速度大小是5.0m/s

B.滑雪者着地点到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是2.5m

C.滑雪者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0.5s

D.着地时滑雪者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是300W

5.一质量为1kg的质点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起,第1秒内受到2N的水平外力作用,第2秒内受到同方向的1N的外力作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0~2s内外力的平均功率是9/4W

B.第2秒内外力所做的功是5/4J

C.第2秒末外力的瞬时功率最大

D.第1秒内与第2秒内质点动能增加量的比值是4/5

6.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受到与水平面成θ角、大小均为F的力的作用,第一次是斜向上拉,第二次是斜向下推,物体沿地面运动,若两次运动相同的位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F第一次做的功大于第二次做的功

B.力F第一次做的功等于第二次做的功

C.合力对物体第一次做的功大于第二次做的功

D.合力对物体第一次做的功等于第二次做的功

7.

(2021年山东高考题)如图所示,楔形木块abc固定在水平面上,粗糙斜面ab与光滑斜面bc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顶角b处安装一定滑轮。

质量分别为M、m(M>m)的滑轮,通过不可深长的轻绳跨过定滑轮连接,轻绳与斜面平行。

两滑块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做加速运动。

若不计滑轮质量和摩擦,在两滑块沿斜面运动过程中()

A.两滑块组成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B.重力对M做的功等于M动能的增加

C.轻绳对m做的功等于m机械能的增加

D.两滑块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损失等于M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8.t=0时,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运动过程中,两车所受的阻力大小相等且恒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刻乙车在甲车的前方

B.t2时刻两车相距最近

C.t3时刻两车牵引力的功率相等

D.0~t4时间内甲车牵引力做的功比乙多

9.一质量不计的直角形支架两端分别连接质量为m和2m的小球A和B.支架的两直角边长度分别为

,支架可绕固定轴O在竖直平面内无摩擦转动,如图所示。

开始时OA边处于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则(  )

A.转动过程中A球的机械能守恒

B.转动过程中两球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C.A球速度最大时,两小球的总重力势能最小

D.当A球运动到最低点时,支架继续绕着轴O向左转动

10.如图所示,A为一固定在竖直轻弹簧顶端的小球,在竖直向下恒力F的作用下,在弹簧弹性限度内,弹簧被压缩到B点,现突然撒去力F,小球将竖直向上弹起直至速度为零,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小球上升的过程中,一定有()

A.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B.在弹簧恢复到原长之前的某个时刻,小球所受的合外力最小

C.小球的机械能逐渐增大

D.小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11.如下图所示,在粗糙斜面顶端固定一弹簧,其下端挂一物体,物体在A点处于平衡状态.现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拉物体,第一次直接将物体拉到B点,第二次将物体先拉到C点,再回到B点.则这两次过程中()

A.重力势能改变量不相等B.弹簧的弹性势能改变量不相等

C.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不相等D.弹簧弹力对物体做功不相等

12.如图所示,两个3/4圆弧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径R相同,左侧轨道由金属凹槽制成,右侧轨道由金属圆管制成,均可视为光滑轨道.在两轨道右侧的正上方分别将金属小球A和B由静止释放,小球距离地面的高度分别用hA和hB表示,对于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若hA=hB≥2R,则两小球都能沿轨道运动到最高点

B.若hA=hB=3R/2,由于机械能守恒,两小球在轨道上上升的最大高度均为3R/2

C.适当调整hA和hB,均可使两小球从轨道最高点飞出后,恰好落在轨道右端口处

D.适当调整hA和hB,均可使两小球从轨道最高点飞出后,只有B可以落在轨道右端口处

第Ⅱ卷

二、实验题(本题共14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3.(4分)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简易研究平抛运动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斜面,每次让钢球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滚下,离开桌边后做平抛运动.在钢球抛出后经过的地方水平放置一块木板(用来调节木板高度的支架在图中未画出),木板上放一张白纸,白纸上面有复写纸以记录钢球的落点.桌子边缘钢球经过的地方悬挂一条铅重锤.

(1)除了上述实验器材,还需要的器材有。

(2)实验步骤如下:

①调节木板高度,使木板上表面与小球离开桌面时球心的竖直距离为一确定值h

②小球从斜面某一位置无初速度释放,测量小球落点Pl与铅垂线之间的水平距离为x1

③调节木板高度,使木板上表面与小球离开桌面时球心的竖直距离为一确定值4h

④小球从斜面同一位置无初速度释放,测量小球落点P2与铅垂线之间的水平距离为x2

(3)数据处理:

若x1、x2满足关系.则说明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14(4分)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为了平衡摩擦力,实验中可以将长木板的左端适当垫高,使小车拉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自由下滑时能保持匀速运动

B.为简便起见,每次实验中橡皮筋的规格要相同,拉伸的长度要一样

C.可以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来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D.可以通过改变小车的质量来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E.实验中要先释放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F.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最大速度

G..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平均速度

 

15.(6分)某兴趣小组利用物理学知识测量某农庄喷水口的流量Q(Q=Sv,S为出水口的横截面积巧为出水口的水流速度),方法如下:

(1)先用游标卡尺测量圆形喷水口的内径d。

上图为正确测量得到的结果,由此可得喷水口的内径d=______mm。

(2)打开水阀,让水从喷水口竖直向上喷出,稳定后测得水柱最高点距喷水口竖直距离为M则喷出的水的初速度v0=______(用h、g表示)。

(3)根据上述测量值,可得喷水口水的流量Q=______(用d、h、g表示)

三、计算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38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有结果没有文字说明和演算步骤的不能得分。

16.(8分)质量M=1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运动,经过位移4m时,拉力F停止作用,运动到位移是8m时物体停止,运动过程中EK-S的图线如图所示。

求:

(1)物体的初速度多大?

(2)物体和平面间的摩擦系数为多大?

(3)拉力F的大小?

 

17.(8分)如图所示,由光滑细管组成的竖直轨道,两圆形轨道半径分别为R和R/2,A、B分别是两圆形轨道的最高点,质量为m的小球通过这段轨道时,在A处刚好对管壁无压力,求:

(1)小球通过A处时的速度大小;

(2)小球通过B处时的速度大小;

(3)小球在B处对管壁的压力大小。

 

18.(10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固定轨道ABC,由水平粗糙轨道AB和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BC组成,AB恰与圆弧BC在B点相切。

质量m=1kg的小物块从A点以水平初速度

=6m/s滑上轨道AB,滑上圆弧轨道BC后返回。

已知水平轨道AB长为L=5m,圆弧半径R=1m,小物块与AB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求:

(1)小物块滑到B点时速度的大小;

(2)小物块在圆弧轨道B处对轨道压力的大小;

(3)通过计算说明小物块最终能否从A处脱离轨道。

 

19.(12分)如图所示,装置的左边AB部分是长为L1=1m的水平面,一水平放置的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并处于原长状态;装置的中间BC部分是长为L2=2m的水平传送带,它与左右两边的台面等高,并能平滑对接,传送带始终以v=2m/s的速度顺时针转动;装置的右边是一光滑的曲面,质量m=1kg的小滑块从其上距水平台面h=1m的D处由静止释放,并把弹簧最大压缩到O点,OA间距x=0.1m,并且弹簧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

已知物块与传送带及左边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因数μ=0.25,取g=10m/s2。

(1)滑块第一次到达B处的速度;

(2)弹簧储存的最大弹性势能;

(3)滑块再次回到右边曲面部分所能到达的最大高度。

 

答案及评分标准

(二)

4.选择题(共48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B2BC3C4D5AD6BC7CD8AD9BC10ABD11C12D

2.实验题(共14分,根据每提具体要求评分)

13

(1)直尺或尺子-----2分

(2)x2=4x1------------------2分

14ABCF---------------4分,每选对一个1分,选错该题0分

15.

(1)d=10.10mm-----2分

(2)v0=

-----2分(3)Q=

-----2分

三、计算题(共38分,根据各题具体评分标准给分)

16.(8分)

(1)物体位移为零时,Eko=mv02/2=2Jv0=2m/s----------------------------------2分

(2)位移在4米和8米之间时,物体只受摩擦力作用

由动能定理:

fs=∆EKf=∆EK/s=10J/4m=2.5N---------------------2分

f=mg=f/mg=0.25------------------------------1分

(3)位移0—4米时,物体受水平拉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

由动能定理:

(F-f)s=∆EK(F-f)=∆EK/s=2N-----------------------------------2分

F=2+2.5=4.5N--------------------------------------------------------------1分

17.(8分)

(1)在A点用牛顿第二定律:

mg=m

----------2分

(2)从A到B机械能守恒

-----------3分

(3)

--------------------------2分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

小球在B处对管壁的压力大小

---------------1分

18.(10分)

(1)A到B过程中由动能定理

(2分)

得:

(1分)

(2)在B处对小物块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

(2分)

得:

(1分)又由牛顿第三定律得

(1分)

(3)设物块从B处向右运动的最大距离为

,由动能定理

(2分)

得:

所以小物块不能从A处脱离轨道。

(2分)

说明:

用其他方法证明,如“比较能量关系”等,只要合理,也可给分。

19(12分)

(1)设滑块第一次到达B速度为v1,对滑块从D到B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2分

解得:

………1分

(2)对滑块从B到O由能量守恒得:

…………2分

解得:

………1分

(3)设滑块再次到达B点速度为v2,对滑块从第一次到达B点到再次回到B点,

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v2=1m/s…………2分

滑块再次进入专送带后匀加速运动,由牛二定律得:

解得:

滑块速度增加到2m/s时的位移为:

…………2分

所以滑块再次回到C点的速度为2m/s,对滑块从C到最高点,由机械能守恒得:

解得: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