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各地中考试题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解析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069216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各地中考试题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化学各地中考试题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化学各地中考试题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化学各地中考试题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化学各地中考试题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各地中考试题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解析版.docx

《化学各地中考试题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各地中考试题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各地中考试题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解析版.docx

化学各地中考试题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解析版

2020化学各地中考试题

专题17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1.(2020云南省卷)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图A是比较黄铜和纯铜的硬度

B.图B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图C是测定溶液的pH

D.图D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答案】D

【解析】A、黄铜片能够在纯铜片上面留下划痕,说明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硬度大,能够达到实验目的;B、天平在反应前后始终保持平衡,能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能够达到实验目的;C、用蘸有待测液的玻璃棒,蘸少量液体滴在pH试纸上,能够测定溶液的pH值,能够达到实验目的;D、使用图示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为C燃烧生成CO2,压力变化小,不会形成压强差,所以无法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0吉林省卷)若利用碱的性质进行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分别加入少量Mg(OH)2固体,根据是否溶解,可鉴别稀盐酸和Na2CO3溶液

B.分别加入适量水溶解,根据温度是否明显升高,可鉴别NaOH固体和NaCl固体

C.分别加入Ba(OH)2溶液,根据是否产生沉淀,可鉴别MgCl2溶液和Na2SO4溶液

D.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根据是否产生氨味,可鉴别(NH4)2SO4固体和K2SO4固体

【答案】C

【解析】A、氢氧化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氢氧化镁与碳酸钠不反应,可以根据是否溶解,鉴别稀盐酸和Na2CO3溶液,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可以根据温度是否明显升高,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氯化钠固体,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钡能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钡,氢氧化钡能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钠,均有白色沉淀产生,无法根据是否产生沉淀,鉴别MgCl2溶液和Na2SO4溶液,符合题意;D、熟石灰能与硫酸铵反应生成氨气,熟石灰与硫酸钾不反应,故根据是否产生氨味,可鉴别(NH4)2SO4固体和K2SO4固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0广东广州)下列实验中,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AgNO3溶液和Cu(NO3)2溶液分别加入两支装有铁钉的试管中

铁钉表面分别有灰黑色固体和红色固体析出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Fe>Cu>Ag

B

用拇指堵住收集了CH4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发出尖锐爆鸣声

试管中CH4不纯

C

在螺旋状细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至快燃尽时,将铁丝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加热时铁丝可在氧气中迅速反应生成铁锈

D

点燃某无色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

该无色气体为氢气

【答案】B

【解析】A、将AgNO3溶液和Cu(NO3)2溶液分别加入两支装有铁钉的试管中,铁钉表面分别有灰黑色固体和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铁分别与硝酸银和硝酸铜反应生成了银和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铁比铜、银活泼,但是无法验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不符合题意;B、甲烷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点燃前,需要验纯,用拇指堵住收集了CH4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发出尖锐爆鸣声,说明试管中CH4不纯,符合题意;C、铁丝燃烧生成的黑色固体是四氧化三铁,不是氧化铁,故加热时铁丝在氧气中迅速反应生成的不是铁锈,不符合题意;D、点燃某无色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该无色气体不一定为氢气,还可能是甲烷,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2020湖北十堰)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CO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除去生石灰中少量碳酸钙

先加水充分溶解,再过滤

C

区分CO和CH4

点燃,在火焰上方分别罩一个干燥的烧杯,观察

D

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取样,分别加入少量MnO2,观察

【答案】B

【解析】A、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可以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不符合题意;B、先加水溶解,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不溶于水,过滤,除去碳酸钙,虽然除去了碳酸钙,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符合题意;C、点燃,在火焰上方分别罩一个干燥的烧杯,观察,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水雾的是甲烷,不符合题意;D、取样,分别加入少量MnO2,观察,过氧化氢能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有气泡产生,水无明显现象,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2020内蒙古通辽)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有关实验方案

A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B

检验铵态氮肥

加入碱液,稍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

C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少量的氢氧化钠

溶解,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蒸发

D

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

溶解,冷却结晶,过滤,蒸发

【答案】C

【解析】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都熄灭,不能区分两种气体,该选项设计不正确;B、加入碱液,稍热,铵态氮肥和碱反应生成氨气等物质,氨气和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因此不能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该选项设计不正确;C、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蒸发时过量的氯化氢逸出,最终得到氯化钠,该选项设计正确;D、硝酸钾容易的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硝酸钾和氯化钠都易溶于水,溶解,冷却结晶,过滤,蒸发得到硝酸钾和硝酸钾与氯化钠的混合物,该选项设计不正确。

故选C。

6.(2020内蒙古呼和浩特)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A.检验装置气密性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C.探究温度对溶质溶解快慢的影响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答案】B

【解析】A、用的是注水法,原理为:

关闭弹簧夹,向长颈漏斗中注水,直到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集气瓶中的液面,且两者液面差不再改变,就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故选项实验设计合理;B、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应使用澄清石灰水,不能使用氢氧化钠溶液,也没有设计尾气处理装置,故选项实验设计不合理;C、图中实验,除温度不同之外,其它条件都是相同的,可探究温度对溶质溶解快慢的影响,故选项实验设计合理;D、红磷本身是固体,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没有生成新的气体,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实验设计合理。

故选B。

7.(2020内蒙古鄂尔多斯)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分离NaCl和KNO3的固体混合物

将混合物先加水制成饱和溶液,再冷却

B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C

制备MgSO4

将Mg(OH)2和CuSO4溶液混合后过滤

D

检验Cl-

滴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答案】B

【解析】A、分离NaCl和KNO3的固体混合物,将混合物先加水制成饱和溶液,再冷却二者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则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硝酸钾晶体大部分析出,溶液中还有硝酸钾和氯化钠,则不能彻底分离,不符合题意;B、CO与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和氧化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题意;C、制备MgSO4,将Mg(OH)2和CuSO4溶液混合,不能发生反应,因为Mg(OH)2不溶于水,不符合题意;D、检验Cl-,滴加AgNO3溶液,还有滴加足量的稀硝酸,来排出碳酸根离子的干扰,因为碳酸根和银离子也会反应产生沉淀,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2020贵州毕节)关于如图所示实验的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固体X可能是NaOHB.固体X可能是NH4NO3

C.Ca(OH)2溶解度:

①>②D.Ca(OH)2质量分数:

①=③

【答案】B

【解析】A、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加入X后,溶液变浑浊,是因为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有氢氧化钙析出,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故固体X可能是NaOH,故选项说法正确;B、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氢氧化钙溶解度增加,不可能有氢氧化钙析出,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图示可知,①中溶解的氢氧化钙多,则Ca(OH)2溶解度:

①>②,故选项说法正确;D、①、③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相等,Ca(OH)2质量分数:

①=③,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9.(2020内蒙古包头)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分离KCl和MnO2的固体混合物

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B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CaCl2

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过滤

C

除去CO2中的CO

将混合气体通过红热的铜网

D

鉴别尿素和硫酸铵两种氮肥

取样,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答案】D

【解析】A、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易溶于水,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得到二氧化锰固体,再进行洗涤,干燥得到纯净的二氧化锰,最后对滤液进行蒸发结晶,才能得到氯化钾固体,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B、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钙,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氯化钙与二氧化碳不反应,不能除去氯化钙,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C、除去CO2中的CO,将混合气体通过红热的铜网,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与灼热的铜均不反应,不能除去CO,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D、鉴别尿素和硫酸铵两种氮肥,取样,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的是硫酸铵,因为硫酸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氨气、水和磷酸钙,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故选D。

10.(2020吉林长春)下列探究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只将少量品红加入到热水中

B.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只将Fe、Cu、Ag分别加入到稀盐酸中

C.探究MnO2是否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比较MnO2加到H2O2溶液前后产生气泡快慢

D.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O2含量不同,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等体积两种气体中

【答案】D

【解析】A、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需要将少量品红加入到热水中和将等量品红加入到冷水中做对比,错误。

B、Cu和A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不能比较两者的活动性强弱,错误。

C、探究MnO2是否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不但要比较MnO2加到H2O2溶液前后产生气泡快慢,还要检测反应前后MnO2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发生改变,错误。

D、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O2含量不同,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等体积两种气体中,吸入空气中小木条燃烧,呼出空气中小木条熄灭,因此吸入空气O2含量大于呼出气体中O2含量,正确。

故选D。

11.(2020内蒙古呼和浩特)列有关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或仪器

A

鉴别硫酸钾和硫酸铵

取样,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B

除去KCl中MnO2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

鉴别CO和H2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

D

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

所需玻璃仪器:

烧杯、玻璃棒、200mL量筒、试剂瓶

【答案】D

【解析】A、硫酸铵能与熟石灰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酸钾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

B、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