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地方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91476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地方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上册地方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上册地方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上册地方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上册地方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地方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三年级上册地方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地方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地方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三年级上册地方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

第1课:

红米饭,南瓜汤

课型

新授课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红军艰苦奋斗的革命乐观精神,培养学生不怕吃苦的品格。

教学重点

学习红色歌谣。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不怕吃苦的品格。

教学准备

课件

电化手段

多媒体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红色歌曲“红米饭,南瓜汤”。

2.同学们,你们吃过红米饭,南瓜汤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红米饭,南瓜汤”。

二、讲授新课

1、讲解什么是“红米饭,南瓜汤”。

“红米饭”指的是用井冈山红米煮的饭,“南瓜汤”指的是清水煮南瓜。

2、讲授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将士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艰苦奋斗,最终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3、学唱歌曲“红米饭,南瓜汤”。

4、分组讨论井冈山革命传统的起源,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5、通过学习红军优良革命传统,自我反思。

三、活动场1、同学们,请跟着老师学唱下面这首歌曲《井冈山下种南瓜》。

2、你还会唱什么红色革命歌曲?

分组选代表唱红歌。

3、小结:

通过学习红色歌谣,了解红军艰苦奋斗的革命乐观精神,培养学生不怕吃苦的品格。

导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播放红色歌曲“打败江西两只羊”

2.同学们,你们你们知道歌曲中的“羊”是什么意思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打败江西两只羊”。

二、讲授新课

1、讲解打败江西两只“羊”背后的历史故事。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毛泽东、朱德等共产党人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在江西省永新县龙源口地区,反击国民党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4次“进剿”的作战称为龙源口战斗。

又称七溪岭战斗或龙源口大捷。

2、观看龙源口大捷桥、龙源口大捷纪念碑等红军革命旧址图片。

该地现存有龙源口大捷桥、龙源口大捷纪念碑(朱德亲笔题词)、望月亭(歌曲“十送红军”原唱地)、秋溪乡党支部旧址(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亲手创建的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等。

3、学唱歌曲“打败江西两只羊”。

4、讨论学习红军优良革命传统,培养学生不怕吃苦的品格。

三、活动场

1、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红军游击战的故事。

2、分组讨论,选代表讲讲革命时期红军故事。

3、小结:

通过学习红色歌谣,了解红军艰苦奋斗的革命乐观精神,培养学生不怕吃苦的品格。

课题

第3课:

八角楼的灯光

课型

新授课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红军艰苦奋斗的革命乐观精神,培养学生不怕吃苦的品格。

教学重点

学习红色歌谣。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不怕吃苦的品格。

教学准备

课件

电化手段

多媒体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井冈山茅坪村,有一幢看起来毫不起眼、名气却很大的“土建筑”——八角楼。

这是一幢普通土砖结构的两层楼房,毛泽东曾在这里居住,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等光辉著作,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红歌“八角楼的灯光”。

二、讲授新课

1、学唱歌曲“八角楼的灯光”。

2、展示图片“茅坪村八角楼”学生讨论:

是否到过茅坪村八角楼,是否见过类似的楼房。

3、讲授八角楼背后的故事。

“一根灯芯的故事”,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由于敌人对革命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服装、弹药、粮食、油盐都很困难。

在那艰苦斗争的日子里,毛主席号召全体军民,厉行节约,并向全军宣布了一个关于用油灯的规定,规定的内容大致是:

团、营、连部晚上办公时用一盏灯,可点三根灯芯,办完公要熄掉,连部会留一盏灯作带班、查哨用,只准点一根灯芯。

三、活动场

毛泽东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故事让我们肃然起敬。

同学们,让我们来找一找身边也具备这样优秀品质的同学,向他们学习,争做严格要求自己的好榜样。

四、小结

通过学习红歌“八角楼的灯光”,培养学生争做严格要求自己的好榜样。

课题

第4课:

苏区干部好作风

课型

新授课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红军艰苦奋斗的革命乐观精神,培养学生不怕吃苦的品格。

教学重点

学习红色歌谣。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不怕吃苦的品格。

教学准备

课件

电化手段

多媒体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播放红色歌曲“苏区干部好作风”。

同学们,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兴国山歌,说的是苏区干部下乡调研、开展工作的场景,唱出了苏区广大干部的优良作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区干部好作风”。

二、讲授新课1、学唱歌曲“八角楼的灯光”。

学生讨论,通过学习这首红歌,了解了苏区干部有哪些好作风?

2、说一说自己身边人的优良作风。

学生举手发言,老师进行总结3、知识窗:

讲授“邓颖超倡导节省运动”的故事。

讨论学习红军优良革命传统,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品格。

三、活动场在班上开展“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主题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实行“光盘行动”。

四、小结:

通过学习红色歌谣,了解红军优良革命传统,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品格。

 

课题

第5课:

运动大会歌

课型

新授课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红军艰苦奋斗的革命乐观精神,培养学生不怕吃苦的品格。

教学重点

学习红色歌谣。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不怕吃苦的品格。

教学准备

课件

电化手段

多媒体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2011年10月,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在南昌举办,运动会主题是“迎接共和国体育回故乡”,你们知道这里所指共和国的故乡是哪里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运动大会歌”

二、讲授新课

1、学唱歌曲“运动大会歌”。

运动大会开幕了,同志们来比赛,锻炼我们的身体,努力去杀敌。

紧张斗争的精神,拥护工农政权,鲜红的旗帜展开,创造人民共和国

学生讨论,通过学习这首红歌,了解运动大会的目的:

检阅自己的力量,向敌人作总示威。

2、说一说运动会的故事,讲一讲自己擅长的运动项目。

学生举手发言,老师进行总结3、知识窗:

讲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届体育运动会的故事。

讨论学习红军敢打敢拼,勇往直前的精神,号召学习红军的优良作风。

三、活动场

同学们,为了养成健康的体魄,我们要从小重视体育锻炼。

让学生制定一张体育锻炼监督表,养成每天坚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四、小结:

通过学习红色歌谣,了解红军敢打敢拼,勇往直前的精神,号召学习红军的优良作风,培养学生养成每天坚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课题

第6课:

西江月·井冈山

课型

新授课课时第1课时

学习红军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精神,培养学生爱

教学目标

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红色诗词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

课件

电化手段

多媒体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黄洋界在哪儿吗?

它位于井冈山西北面,海拔1300多米,是井冈山著名的五大哨口之一。

1928年8月30日,红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发动群众,凭险抵抗,将敌军四个团击溃。

毛泽东闻讯后挥笔写下《西江月.井

冈山》,歌颂战斗的胜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红色诗词《西江月·井冈山》。

二、讲授新课

1、学习红色诗词《西江月·井冈山》。

诵读《西江月·井冈山》,了解诗词意思。

2、讲解诗词的背景,了解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3、知识窗:

讲授黄洋界保卫战的故事。

讨论学习红军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

义精神。

三、活动场

同学们,井冈山是革命圣地。

我们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先辈们为中国革命事业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的精神所感动。

大家讲一讲你所知道的革命故事。

四、小结:

通过学习红色诗词,了解红军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勇于胜

利精神,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导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关注过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江西旅游宣传片《江西风景独好》?

其实,这个片名的构想来自毛泽东的一首词——《清平乐·会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清平乐·会昌》。

、讲授新课

1、学习红色诗词《清平乐·会昌》

诵读《清平乐·会昌》,了解诗词意思

2、讲解诗词的背景,了解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3、知识窗:

讲授会昌战役的故事。

讨论学习红军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活动场

同学们,会昌山平地拔起,郁郁葱葱,因毛泽东创作的《清平乐·会昌》而得名,更因毛泽东这首词的公开发表而驰名中外。

大家有机会可以利用假期和爸爸妈妈去会昌爬爬这座山,亲眼看看毛泽东《清平乐·会昌》词碑。

四、小结:

通过学习红色诗词,了解红军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课题

第8课:

咏兰

课型

课时

课时

课时

学习红军坚定信念、

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精神,培养学生爱

教学目标

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红色诗词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

课件

电化手段

多媒体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革命战争年代,红军队伍中涌现出了许多钢铁女战士。

他们巾帼不让须眉,为了革命事业,可以和男子一样抛头颅、洒热血。

其中,伍若兰就是女红军的代表人物之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咏兰》。

二、讲授新课

1、学习红色诗词《咏兰》。

诵读《咏兰》,了解诗词意思。

2、赏析诗词

这首诗是1962年元旦朱德参观北京中山公园兰花展览后创作的《咏兰展》中的一首,表达了自己对兰花的钟爱和对妻子伍若兰的怀念之情。

3、知识窗:

讲授“双枪女将”伍若兰的故事。

讨论学习红军女战士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活动场

同学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中,巾帼英雄的事迹还有很多。

同学们课后还可以搜集她们的英雄故事读一读,把她们的英雄事迹写一写。

四、小结:

通过学习红色诗词,了解红军女战士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课题

第9课:

偷渡梅关

课型

新授课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红军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精神,培养学生爱

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红色诗词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

课件

电化手段

多媒体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陈毅的《偷渡梅关》这首诗,这是陈毅在赣南地区坚持游击战争时所写的一首诗。

1935年10月,为了摆脱敌人的包围,陈毅率领部队用计巧渡梅关天险,欣喜之余写下这首诗。

二、讲授新课

1、学习红色诗词《偷渡梅关》。

诵读《偷渡梅关》,了解诗词意思。

敌垒穿空雁阵开,连天衰草月迟来。

攀藤附葛君须记,万载梅关著劫灰。

2、讲解诗词的背景,了解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3、知识窗:

讲授陈毅梅岭脱险的故事。

讨论学习红军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

义精神。

三、活动场

陈毅既是能领兵打仗的元帅,又是能吟诗作赋的诗人,他被誉为“元帅诗人”让我们找一找陈毅的诗词,摘抄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词。

四、小结:

通过学习红色诗词,了解红军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课题

第10课:

长征组歌(节选)

课型

新授课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红军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精神,培养学生爱

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红色诗词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

课件

电化手段

多媒体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史无前例的长征。

中央红军以超乎寻常的毅力,打破了几十万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围追堵截,越过了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历经十几个省、约二万五千里的征途,终于取得了胜利,书写了人类史上的伟大奇迹。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征组歌中的《告别》这首诗。

二、讲授新课

1、学习红色诗词《告别》。

诵读《偷渡梅关》,了解诗的意思。

2、讲解诗词的背景,了解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语言浅显易懂,形象生动,诗中描绘了红军长征出发前军民告别的感人场景,凸显了工农红军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坚定的革命信心。

3、知识窗:

讲授长征第一渡的故事。

学习红军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坚定的革命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活动场长征是一首歌,一首英雄赞歌,一首胜利之歌!

是无数英雄用自己的热血将共和国的旗帜染成了红彤彤的颜色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我们要发扬长征精神,勤奋学习,自强不息,从小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

让我们开展一次“长征精神永放光芒”主题活动,说一说“长征胜利纪念日”的由来,讲一讲长征小故事。

四、小结:

通过学习红色诗词,了解红军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坚定的革命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