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会考复习总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91064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56 大小:3.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6页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6页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6页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6页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总结.docx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会考复习总结.docx(1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总结.docx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总结

1.1地球的宇宙环境

▲考点目标:

①了解不同类型的天体及天体系统的级别、层次,能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②比较、分析和归纳八大行星的数据资料,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条目解析:

(条目后括号内的字母表示考试要求,其中“a”为了解,“b”为理解,“c”为应用。

1、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⑴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a):

宇宙间的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以及存在于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各种物质构成了天体,它们在宇宙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具体层次如下:

⑵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及图示(c):

太阳系由太阳、围绕太阳运动的行星、矮行星,以及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卫星和行星际物质等太阳系小天体组成。

行星包括8大行星和小行星两类。

地球是8大行星中的一员。

行星是指围绕太阳运转、自身质量产生的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呈现圆球状外观,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它物体的天体。

矮行星是指同样具有足够质量、呈圆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它物体的天体,冥王星是其代表。

太阳系小天体是指其它围绕太阳运转但不符合行星和矮行星条件的天体,包括小行星带、彗星、流星体和其它行星际物质。

图见教材必修ⅠP8图1-3“太阳系示意”,读图要求:

①8大行星与太阳距离远近的顺序,能够在图中填绘。

(顺序依次是: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②小行星带所处的位置,能在图中填绘。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

③注意8大行星和小行星带公转轨道面的特点。

(共面性、近圆性)

④能在变式图中识别8大行星与小行星带的位置。

2、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b):

⑴条件:

充足的液态水、比较厚的大气层、适宜的温度。

⑵原因:

①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当的温度范围,并有利于液态水的存在;②地球体积和质量适中,有利于吸引恰到好处的气体;③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在一个相对安全的行星际空间;④太阳所处的恒星际空间有利于太阳的稳定。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考点目标:

①了解太阳辐射的特点及其对地球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②收集、分析有关太阳活动的资料,了解太阳活动的特点及其影响。

▲条目解析:

(条目后括号内的字母表示考试要求,其中“a”为了解,“b”为理解,“c”为应用。

1、太阳辐射与地球

⑴太阳辐射的特点(a):

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可分为可见光、红外光和紫外光三部分。

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约占总能量的50℅。

⑵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影响(b):

太阳辐射经植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可以转化成为有机物中的生物化学能(如煤炭、油气资源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

太阳辐射本身以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也为人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

[例题1]下列能源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①核能②水力发电③煤炭、石油的形成④地热能发电

A.②④B.②③C.①④D.③④

2、太阳活动与地球

⑴太阳活动的类型(a):

太阳活动,是指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包括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和太阳风等类型。

这些现象分别出现在太阳外部的不同圈层(由里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⑵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影响(b):

类型

分布

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备注

太阳黑子

光球层

与地球气候(降水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对农业生产的产量、高纬度地区树木年轮周期性变化有一定影响。

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变化周期为11年。

耀斑

色球层

耀斑易引起大气电离层中强烈的电磁扰动——磁暴,影响短波无线电通信,干扰电子设备,甚至威胁运行于太空中的航天器的安全。

日珥

太阳风

日冕层

到达地球时,受地球磁场的作用,轰击极地上空的高层大气产生极光现象。

[例题2]下列城市中最可能看到极光现象的是

A.新加坡B.摩尔曼斯克C.北京D.海口

[例题3]下图表示高纬度地区某地一树木年轮截面

的一部分。

读图,回答⑴~⑵题。

⑴该树木年轮疏密变化的周期大约是

A.5年B.11C.30D.76

⑵树木年轮的生长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下列太阳活动类型与此有关的是

A.太阳风B.耀斑C.日珥D.太阳黑子

 

1.3地球的运动

▲考点目标:

①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以及公转的轨道和黄赤交角。

②了解水平运动的偏转现象,理解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

③能分析昼夜交替和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和原因,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分布规律。

④理解四季变化的规律和五带的分布特征。

▲条目解析:

(条目后括号内的字母表示考试要求,其中“a”为了解,“b”为理解,“c”为应用。

1、地球的自转

⑴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a):

内容

方向

侧视

自西向东(可通过东西经度判断)

俯视

北逆南顺(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周期

太阳日

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自转360°59′,时间长度为24时(1太阳日)

恒星日

以恒星为参照物,地球自转360°,是真正周期,时间长度为23时56分(1恒星日)。

速度

角速度

除极点为0外,其它地点都为15°/时。

(角速度,指地球单位时间内自转的角度)

线速度

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极点为0。

[1]

注:

[1]线速度计算公式:

V=2πRcosØ/t(参数:

R—地球半径Ø—地理纬度t—自转时间)

⑵昼夜交替现象(b):

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表面有了昼夜交替现象,导致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生物钟)。

昼夜交替的周期,由地球自转速度决定,为24小时。

[例题4]近地面某飞行物沿60°N以1670KM/小时的速度向东飞行,则飞行员见到昼夜更替周期约是

A.24小时B.12小时C.36小时D.48小时

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a):

具体内容

图示

形成成因

地球自转

特点

地转偏向力只作用于水平运动的物体,始终垂直与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并随物体水平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加大。

偏转方向

北右南左(北半球向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赤道上不偏转。

力量大小

赤道上为0,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

[例题5]某河流自西向东流,两岸地质条件相同。

但水流对其南岸冲刷较严重。

则该河流位于

A.北半球B.赤道附近C.南半球D.南北半球均有可能

[例题6]下列图示(实线为物体水平运动原始方向,虚线为偏转方向)正确的是

⑷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及相关时间计算(c):

概念

特点

相关计算[2]

地方时

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为正午12时,将连续两个12时之间的时间等分为24小时,而形成的时间系统。

时刻因经度而不同;以东180º为界,位置越靠东,地方时的值越大。

时差=经度差/15º

(即经差15º,时差1时;经差1º,时差4分)

区时

国际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15°/区),以时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为全区的统一时间,叫区时(或标准时)

时区相同,区时相同;位置越靠近东12区,区时的值越大。

时区=(经度+7.5º)/15º(取整)

注:

[2]地方时及区时的计算,推荐使用作图法(或数轴法)。

[例题7]北京(116°E)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为9点钟,则此刻东京(东九区)所在的区时是

A.10点16分B.9点44分C.10点正D.8点正

[例题8]有一艘轮船行驶在太平洋上,当船上的人看到太阳位于最高位置时,收音机播出北京时间是9时正。

此时该船所处位置的经度是

A.75°EB.165°EC.120°WD.165°W

⑸日期和国际日期变更线(b):

日界线

位置

特点

图示

自然日界线

0时所在的经线

(位置随地方时而变化)

该线以东为新的日期,以西为旧的日期[3]

法定日界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

大体沿180º经线穿行的折线

该线以东为旧的日期,以西为新的日期

注:

[3]新日期,指日期值较大的一天;旧日期,指日期值较小的一天。

如果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在日期上应该减一天;自东向西则相反。

除了180°经线这条国际日界线外,地球上还有一条自然的、移动的日界线,这条日界线所在的经线,其地方时为0时,它,其东侧比西侧早一天。

这两条日界线把地球上所有的区域划分在两个不同的日期内,只有当两条日界线重合时,全球才处于同一天内。

[例题9]读“中心为北极的示意图”,阴影区为3月21日,非阴影区为3月22日,ON的经线为(  )

A.0° 

B.180°

C.60°E

D.120°W

[例题10]当新的一天占全球的三分之一时,北京(116°E)的地方时为

A.4:

00B.3:

44C.12:

00D.11:

44

[例题11]某地经度为117°W,则该地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时间约为

A.8.5小时B.12小时C.15.5小时D.22小时

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地方时为0时所在的经线,另一条为18

0°所在的日界线。

0时所在的经线是变化的,与地球自转方向正好相反(不停地自东向西移动)。

如果117°W和北京在同一日期的话,两条分界线都不在此区间,当0时所在经线正好处于117°W西侧时,两地属于同一日期,然后0时所在经线逐渐向西运动

,运动到接近116°E时,两地都属于同一天,则0时所在经线向西退了128°左右,即8.5小时。

2、地球的公转

⑴地球公转的速度、方向、周期(a):

具体内容

备注

方向

自西向东

速度

每天移动约59′;近日点(1月初)最快,远日点(7月初)最慢。

周期

1恒星年(约365日5时48分)

⑵地球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及图示(c):

Ⅰ地球公转轨道及图示读图要求:

①了解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椭圆

的一个焦点;注意地球在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置。

②注意地球公转的方向(从地球北极上空看,呈

逆时针)和“两分两至”的时间及位置。

Ⅱ黄赤交角的概念及图示地球的赤道面与公转轨

道面(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叫黄赤交角,约23.5°。

也可以说,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约呈66.5°的夹角。

读图要求:

①能够在图中找到赤道面与黄道面及黄赤交角。

②了解黄赤交角是23.5°,注意地轴与赤道面是

垂直的,即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为66.5°。

③知道地轴向北延伸所指的恒星是北极星,注意地球自转的方向。

[例题1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用箭头在④处标示出自转方向。

⑵①、②、③、④四点分别表示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当地球运行至点时为北半球夏至日,到点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

⑶①、②、③、④四地中,昼夜平分的是、处。

太原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处。

⑷在①、②、③、④四位置中,地球公转线速度最快的是,角速度最慢的是。

[例题13]读右图回答⑴~⑷题。

⑴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

A.∠XOFB.∠TOFC.∠FOND.∠TON

⑵当太阳直射点在图上的F点时,可能的日期是      ;

当太阳直射点在图上的F´点时,可能的日期是     ;

⑶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这时,在地球上将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现象有(不定项选择)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各地全年都昼夜平分 

C.各地气温都无日变化D.各地都无四季变化

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c):

太阳相对于地平面的高度角叫太阳高度,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90°。

各地太阳高度在地方时12时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某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会随直射点的远离而逐渐减小,随太阳直射点的靠近而增大。

其计算公式为:

H=90º-|α±β|。

[例题14]北半球夏至日,全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A.北半球各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B.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C.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D.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例题15]从7月1日到次年5月1日期间,太原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特点是

A.逐渐变大B.逐渐减小C.先变小再变大D.先变大再变小

⑷昼夜长短的变化(c):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除赤道外各地的昼夜长短在一年中都在发生变化。

昼夜长短的分布和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密切相关。

具体规律为:

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相反,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且当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则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北极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当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时,则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南极极昼范围逐渐扩大。

[例题16]我国国庆期间,下列地区:

①23.5°N②0°③23.5°S④66.5°N,白昼由长到短的是

A.①③④②B.②①③④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

⑸四季变化规律和五带的分布特征(b):

四季变化:

地球公转造成地球中纬度地区形成明显的四季变化。

四季更替表现为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夏季是一年中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春季和秋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五带划分:

范围[4]

有无太阳直射

有无极昼极夜

图示

北寒带

北极圈以北

北温带

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

热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

南温带

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

南寒带

南极圈以南

注:

[4]回归线,是太阳光线直射点可能达到的最南和最北的纬度位置,分南、北回归线(23.5°S和23.5°N);极圈是昼夜交替现象消失(即极昼、极夜)的最大范围的界线,分南、北极圈(66.5°S和66.5°N)。

补充几个光照图

 

1.4地球的结构

▲考点目标:

①了解地球内部和外部的圈层结构。

②了解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和划分依据。

▲条目解析:

(条目后括号内的字母表示考试要求,其中“a”为了解,“b”为理解,“c”为应用。

1、地球的内部圈层

⑴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各层的特点(a):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

具体圈层结构如下:

内部圈层

范围

结构特点

地壳

硅铝层

莫霍面以上

地壳为固态,平均厚度17km,陆壳约33km、洋壳约6km。

大范围固体表面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硅镁层

地幔

上地幔

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

其上层物质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铁、镁含量由上而下逐渐增加。

下地幔

地核

外核

古登堡面以下

组成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

地核可分为外核(液态或熔融状态)和内核(固态)。

内核

⑵岩石圈的范围(a):

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例题1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地震波:

E为;F为。

⑵不连续界面:

A为;B为。

⑶A界面以上为,其厚度分布分布

的特点是。

⑷A、B界面之间为,该圈层顶部和

地壳合在一起叫作。

⑸地震波在经过B界面时传播速度有什么变化?

2、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外部圈层及特点(a):

地壳以外表层以外由大气、水体和生物组成的自然界划分为三个圈层:

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外部圈层

特点

大气圈

大气圈,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

近地面的大气密度大,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度迅速下降。

一般把2000~3000km的高空作为大气圈的上界。

水圈

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

按照它们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

陆地水(分地表水和地下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

生物圈

生物圈广泛分布于地壳、大气圈和水圈之中。

生物圈与地壳(或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共同组成了地球生态系统。

生物是这个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

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考点目标:

①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及矿物与岩石的关系。

②了解三大类岩石及其成因,理解三大类岩石之间及其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

▲条目解析:

(条目后括号内的字母表示考试要求,其中“a”为了解,“b”为理解,“c”为应用。

1、地壳的物质组成

⑴地壳的物质组成(a):

地壳由岩石组成,岩石由矿物组成。

⑵矿物与岩石的关系(b):

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者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

矿物有气态(天然气)、液态(石油、天然汞)和固态三种基本形式。

有用矿物在自然界富集到有开采价值时,就称为矿产。

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固态矿物集合体。

按照成因可分成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⑶三大类岩石的成因(b):

特点

举例

形成原因

岩浆岩

侵入岩

侵入岩结构致密,岩性坚硬,是良好的建筑材料;喷出岩则多气孔和流纹。

花岗岩

岩浆侵入地下岩石或喷出地表冷凝而形成的岩石。

喷出岩

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

沉积岩

一是具有层次,称层理构造;二是许多沉积岩中有“化石”。

[1]

据物质组成分:

页岩、砂岩、砾岩、石灰岩(由化学沉积形成)

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岩石。

变质岩

具有典型的片理构造和变晶结构。

板岩(页岩)、大理岩(石灰岩)、片麻岩(花岗岩)、石英岩(砂岩)[2]

由于温度、压力等的变化,导致岩石原结构、矿物成分改变而形成的新岩石。

注:

[1]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地质时期的“石质化”的生物遗体或遗迹的总称,它是判断地质年龄和研究古地理环境的珍贵资料。

如富含珊瑚化石的石灰岩,表示温暖的浅海环境。

[2]括号内为变质岩变质前的岩石名称。

[例题1]将下列地质名称按组成和被组成的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①岩石②化学元素③矿物④矿产⑤地壳

A.③①④⑤B.②③①⑤C.①⑤④③D.②③④①

[例题2]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能够找到化石的岩石序号是。

⑵②④两处常见的岩石分别是岩和岩。

⑶若③所在岩层为石灰岩,则在岩浆高温作用下,岩石③可

能为。

2、地壳的物质循环

⑴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b):

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形成的。

岩浆岩、变质岩等各类岩石经风化、沉积和固结作用,而成为沉积岩。

如果已经形成的各类岩石(如岩浆岩、沉积岩等)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性质和结构会发生改变而变成变质岩。

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都可以经过融化而成为岩浆。

⑵地壳的物质循环及图示(c):

岩石圈(三大类岩石)和其下的软流层(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就是地壳物质循环(即地质循环)。

推动地壳物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所释放的热能。

“三类岩石转化示意”图见教材必修ⅠP34图2-7。

读图要求:

①找到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变质岩在图示转化中所处位置。

②关注岩石转化中能量的来源:

地球内部的热能和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

③注意在各类岩石之间的内外力作用。

④能看出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实质就是从岩浆到岩石再到岩浆的转化过程。

[例题3]读“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示”,图中各数字代表

的地质作用,属于沉积和变质作用的编号分别是

A.

B.

C.③④和①②D.

[例题4]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图及相关问题。

⑴在图中方框内填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的名称。

⑵写出图中各箭头所代表的含义:

A.

B.

C.

D.

 

2.2地球表面形态

▲考点目标:

①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

②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相应的地貌,认识地表形态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③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加深对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认识。

▲条目解析:

(条目后括号内的字母表示考试要求,其中“a”为了解,“b”为理解,“c”为应用。

1、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a):

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力作用,二是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火山等。

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它能造成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搬运和堆积。

地球各种地表形态都是内力与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例题5]下列地质作用中比较缓慢的是

A.地壳运动B.地震C.泥石流D.火山喷发

2、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和六大板块的分布(a):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断裂构造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叫做板块。

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这些板块处于相对运动状态。

板块之间呈现两种基本关系:

互相挤压碰撞或彼此分离。

一般,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和地震。

六大板块的分布见右图。

 

⑵运用板块运动原理解释世界主要地形的成因(c):

地貌特征[3]

举例

具体成因

板块

碰撞

洋、陆碰撞:

岛弧、海岸山脉、海沟;

陆、陆碰撞:

褶皱山脉

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而成

安第斯山脉

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而成

亚洲东部岛弧、海沟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而成

板块

张裂

裂谷、海洋、海岭(大洋中脊)

北大西洋中脊、海岭

美洲、亚欧、非洲三板块张裂而成

东非大裂谷

非洲板块内部张裂而形成的

注:

[3]表格中的洋、陆分别指海洋板块和陆地板块。

[例题6]在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的地带,常形成

A.巨大的裂谷B.高大的山脉和高原

C.深邃的海沟和岛弧D.平坦开阔的盆地

[例题7]读“全球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

⑴写出图中板块的名称

①②

③④

⑵A处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B处高大山脉名称是,其成因

是。

在图中用⊕标注出红海的位置并分析其成

因。

⑶地质构造的类型(a):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留下的“痕迹”,主要类型有褶皱和断层。

褶皱由地壳强烈碰撞和水平挤压使沉积岩发生弯曲而形成。

它有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态。

断层是岩层受力发生断裂,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而形成的。

⑷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及图示(c):

构造类型

判断依据

地貌特征

地理意义

背斜

岩层向上隆起(中间老,两翼新)

背斜成山:

岩层向上隆起而成为山岭

背斜成谷: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石破裂、易被风化侵蚀,往往成为谷地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有利于隧道的建设。

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中间新,两翼老)

向斜成山:

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侵蚀,而成为山岭

向斜成谷:

向斜岩层向下凹陷而成为谷地

有利于地下水的储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