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必修一第四单元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068856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 必修一第四单元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化学 必修一第四单元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化学 必修一第四单元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化学 必修一第四单元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化学 必修一第四单元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 必修一第四单元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总结.docx

《化学 必修一第四单元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 必修一第四单元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总结.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 必修一第四单元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总结.docx

化学必修一第四单元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硅及其化合物

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排第二,在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硅,只有以化合态存在的硅,常见的是二氧化硅、硅酸盐等。

硅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易失去电子又不易得到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1、单质硅(Si):

⑴物理性质:

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硬度大。

⑵化学性质:

①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只能跟F2、HF和NaOH溶液反应。

Si+2F2=SiF4Si+4HF=SiF4↑+2H2↑Si+2NaOH+H2O=Na2SiO3+2H2↑

②在高温条件下,单质硅能与O2和Cl2等非金属单质反应。

Si+O2SiO2Si+2Cl2SiCl4

⑶用途:

太阳能电池、计算机芯片以及半导体材料等。

⑷硅的制备:

工业上,用C在高温下还原SiO2可制得粗硅。

SiO2+2C=Si(粗)+2CO↑Si(粗)+2Cl2=SiCl4SiCl4+2H2=Si(纯)+4HCl

2、二氧化硅(SiO2):

⑴SiO2的空间结构:

立体网状结构,SiO2直接由原子构成,不存在单个SiO2分子。

⑵物理性质:

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

⑶化学性质:

SiO2常温下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不与水、酸反应(氢氟酸除外),能与强碱溶液、氢氟酸反应,高温条件下可以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①与强碱反应:

SiO2+2NaOH=Na2SiO3+H2O(生成的硅酸钠具有粘性,所以不能用带磨口玻璃塞试剂瓶存放NaOH溶液和Na2SiO3溶液,避免Na2SiO3将瓶塞和试剂瓶粘住,打不开,应用橡皮塞)。

②与氢氟酸反应[SiO2的特性]:

SiO2+4HF=SiF4↑+2H2O(利用此反应,氢氟酸能雕刻玻璃;氢氟酸不能用玻璃试剂瓶存放,应用塑料瓶)。

③高温下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iO2+CaOCaSiO3

⑷用途:

光导纤维、玛瑙饰物、石英坩埚、水晶镜片、石英钟、仪器轴承、玻璃和建筑材料等。

3、硅酸(H2SiO3):

⑴物理性质:

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能形成硅胶,吸附水分能力强。

⑵化学性质:

H2SiO3是一种弱酸,酸性比碳酸还要弱,其酸酐为SiO2,但SiO2不溶于水,故不能直接由SiO2溶于水制得,而用可溶性硅酸盐与酸反应制取:

(强酸制弱酸原理)

Na2SiO3+2HCl=2NaCl+H2SiO3↓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此方程式证明酸性:

H2SiO3<H2CO3)

⑶用途:

硅胶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

4、硅酸盐

硅酸盐:

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

硅酸盐种类很多,大多数难溶于水,最常见的可溶性硅酸盐是Na2SiO3,Na2SiO3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又称泡花碱,是一种无色粘稠的液体,可以作黏胶剂和木材防火剂。

硅酸钠水溶液久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

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有白色沉淀生成)

硅酸盐由于组成比较复杂,常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

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

氧化物前系数配置原则:

除氧元素外其他元素按配置前后原子个数守恒原则配置系数。

硅酸钠:

Na2SiO3Na2O·SiO2硅酸钙:

CaSiO3CaO·SiO2

高岭石:

Al2(Si2O5)(OH)4Al2O3·2SiO2·2H2O

正长石:

KAlSiO3不能写成K2O·Al2O3·3SiO2,应写成K2O·Al2O3·6SiO2

⑴传统硅酸盐工业三大产品有:

玻璃、陶瓷、水泥。

普通玻璃:

原料:

碳酸钠、石灰石和石英。

主要反应:

SiO2+Na2CO3Na2SiO3+CO2↑,

SiO2+CaCO3CaSiO3+CO2↑(原理:

难挥发性酸酸酐制易挥发性酸酸酐)。

主要成分:

Na2O·CaO·SiO2。

工业生产中根据需要制成各种特制玻璃。

如钢化玻璃、有色玻璃、光学玻璃、防弹玻璃等。

水泥:

原料:

黏土,石灰石。

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成分:

2CaO·SiO2,3CaO·SiO2,3CaO·Al2O3。

二、氯及其化合物

(一)氯气Cl2

根据氯原子结构示意图,氯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很容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Cl-,化学性质活泼,在自然界中没游离态的氯,氯只以化合态存在(主要以氯化物和氯酸盐)。

1、氯气(Cl2):

⑴物理性质:

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成液氯,易溶于水。

(氯气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者排饱和食盐水;液氯为纯净物)

⑵化学性质:

氯气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很容易得到电子,作强氧化剂,能与金属、非金属、水以及碱反应。

①与金属反应(将金属氧化成最高正价)

Na+Cl22NaClCu+Cl2CuCl22Fe+3Cl22FeCl3

(氯气与金属铁反应只生成FeCl3,而不生成FeCl2。

)(思考:

怎样制备FeCl2?

Fe+2HCl=FeCl2+H2↑,铁跟盐酸反应生成FeCl2,而铁跟氯气反应生成FeCl3,这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盐酸,是强氧化剂。

②与非金属反应

Cl2+H22HCl(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现象:

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将H2和Cl2混合后在点燃或光照条件下发生爆炸。

燃烧定义:

所有发光发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叫做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③Cl2与水反应

Cl2+H2O=HCl+HClO离子方程式:

Cl2+H2O=H++Cl—+HClO

将氯气溶于水得到氯水(浅黄绿色),氯水含多种微粒,其中有H2O、Cl2、HClO、Cl-、ClO-,H+、OH-(极少量,水微弱电离出来的)。

氯水的性质取决于其组成的微粒:

1)强氧化性:

Cl2是新制氯水的主要成分,实验室常用氯水代替氯气,如氯水中的氯气能与KI,KBr、FeCl2、SO2、Na2SO3等物质反应。

2)漂白、消毒性:

氯水中的Cl2和HClO均有强氧化性,一般在应用其漂白和消毒时,应考虑HClO,HClO的强氧化性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不可逆。

3)酸性:

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故可被NaOH中和,盐酸还可与NaHCO3,CaCO3等反应。

4)不稳定性:

HClO不稳定光照易分解。

↑,因此久置氯水(浅黄绿色)会变成稀盐酸(无色)失去漂白性。

5)沉淀反应:

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氯水中有Cl-)。

自来水也用氯水杀菌消毒,所以用自来水配制以下溶液如KI、KBr、FeCl2、Na2SO3、Na2CO3、NaHCO3、AgNO3、NaOH等溶液会变质。

④Cl2与碱液反应:

与NaOH反应:

Cl2+2NaOH=NaCl+NaClO+H2OCl2+2OH-=Cl-+ClO-+H2O

与Ca(OH)2溶液反应:

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

此反应用来制漂白粉,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O)2和CaCl2,有效成分为Ca(ClO)2。

漂白粉之所以具有漂白性,原因是:

Ca(ClO)2+CO2+H2O==CaCO3↓+2HClO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同样,氯水也具有漂白性,因为氯水含HClO;NaClO同样具有漂白性,发生反应2NaClO+CO2+H2O==Na2CO3+2HClO;干燥的氯气不能使红纸褪色,因为不能生成HClO,湿的氯气能使红纸褪色,因为氯气发生下列反应Cl2+H2O=HCl+HClO

漂白粉久置空气会失效(涉及两个反应):

Ca(ClO)2+CO2+H2O=CaCO3↓+2HClO,↑,漂白粉变质会有CaCO3存在,外观上会结块,久置空气中的漂白粉加入浓盐酸会有CO2气体生成,含CO2和HCl杂质气体。

⑤氯气的用途:

制漂白粉、自来水杀菌消毒、农药和某些有机物的原料等。

2、Cl-的检验:

原理:

根据Cl-与Ag+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AgCl沉淀来检验Cl-存在。

方法:

先加稀硝酸酸化溶液(排除CO32-干扰)再滴加AgNO3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有Cl-存在。

3、氯气的制法

(1)氯气的工业制法:

原料:

氯化钠、水。

原理:

电解饱和食盐水。

装置:

阳离子隔膜电解槽。

反应式:

2NaCl+2H2O2NaOH+H2↑+Cl2↑

(2)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

利用氧化剂氧化浓盐酸中的Cl-。

常用的氧化剂有:

MnO2、KMnO4、KClO3等。

反应式: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10Cl2↑+8H2O

KClO3+6HCl(浓)==KCl+3Cl2↑+3H2O

装置:

发生装置由圆底烧瓶、分液漏斗、双孔塞、导管、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等组成。

收集:

用向上排空气法或用排饱和食盐水或排饱和氯水的方法。

验满:

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尾气吸收: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除杂:

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杂质;干燥:

用浓H2SO4。

(3)中学实验室制H2、O2、Cl2的发生装置的比较

气体

反应物的状态

反应条件

装置或主要仪器

可适用的气体

H2

固体和液体反应

不加热

启普发生器或简易装置

H2S、CO2、SO2等

O2

固体或固体混合物

加热

大试管、铁架台、导管等

NH3、CH4等

Cl2

固体和液体或液体和液体

加热

圆底烧瓶、分液漏斗、双孔塞、导管、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

HCl、HBr、HI等

(二)氯、溴、碘

1.Cl2、Br2、I2的物理性质的比较

气体

物理性质

Cl2

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1:

2),易液化,密度比空气大。

Br2

深红棕色液体,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有毒,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但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较大,储存时要加水,水封,以防止挥发。

I2

紫黑色固体,有光泽,易升华,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但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较大。

2.Cl2、Br2、I2在不同溶剂中的颜色比较

酒精

汽油

四氯化碳

Cl2

黄绿色(新制)

黄绿色

黄绿色

黄绿色

黄绿色

Br2

黄――橙

橙――橙红

橙――橙红

橙――橙红

橙――橙红

I2

深黄――褐色

棕――深棕

浅紫――紫

紫――深紫

浅紫红-紫红

3.Cl2、Br2、I2的化学性质的比较

①与金属反应

2Na+Cl22NaCl,Cu+Cl2CuCl2,2Fe+3Cl22FeCl3,2Fe+3Br22FeBr3,Fe+I2FeI2。

②与氢气反应

反应物

反应方程式

反应条件

反应现象

H2与F2

H2+F2==2HF

冷、暗

爆炸

H2与Cl2

H2+Cl2==2HCl

光照

爆炸

H2与Br2

H2+Br2==2HBr

加热

反应

H2与I2

H2+I2⇆2HI

持续加热

可逆反应

③与水的反应:

2F2+2H2O==4HF+O2X2+H2OHX+HXO(X:

Cl、Br、I)

④Cl2、Br2、I2相互置换:

氧化性Cl2>Br2>I2,所以Cl2可以将Br2、I2置换出,Br2可以将I2置换出。

如:

Cl2+2NaBr==2NaCl+Br2.

4.Cl-、Br-、I-的检验

⑴AgNO3─HNO3法

离子

选用试剂

实验现象及离子方程式

Cl-

AgNO3的稀HNO3溶液

Ag++Cl-==AgCl↓白色沉淀

Br-

AgNO3的稀HNO3溶液

Ag++Br-==AgB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