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江北区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78769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市江北区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宁波市江北区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宁波市江北区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宁波市江北区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宁波市江北区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波市江北区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

《宁波市江北区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市江北区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宁波市江北区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

宁波市江北区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

宁波市江北区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

目  录

第一章打造都市经济强区,构建生态文化大区  3

   一、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 3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2

第二章深化功能定位,优化空间布局 17

   一、功能定位 17

   二、总体空间布局 20

   三、重点规划建设区块 21

第三章构建宁波市航运物流中心 32

   一、发展现代航运物流产业 33

   二、建设物流产业集聚园区 34

   三、提升物流业与物流企业 35

   四、构筑物流运输平台和信息平台 36

   五、完善物流产业配套服务体系 37

第四章打造宁波市休闲商务中心 38

   一、发展楼宇经济与总部经济 39

   二、培育生产性中介服务业 40

   三、集聚提升优势商贸流通业 42

   四、提升城市商务休闲功能 43

第五章建设生态居住示范区 45

   一、推进房地产开发 45

   二、完善社区服务业 47

   三、推动便民服务 48

   四、提升公共服务业 49

第六章提升科教文化旅游区 51

   一、发展特色旅游经济 51

   二、培育文化体育服务产业 55

   三、推动科技服务业 57

   四、提升教育服务业 58

第七章、完善政策措施,保障规划实施 60

   一、统一思想认识,完善组织领导 60

   二、完善政策保障,优化发展环境 61

   三、挖掘现有资源,加快区块推出 63

   四、重视招商引资,提升产业层次 63

   五、深化相关配套,强化项目带动 64

   六、集聚人力资源,建设人才高地 64

第一章打造都市经济强区,构建生态文化大区

一、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现实基础“十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为现代经济发展水平标志的服务业同样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全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及产业结构优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五”以来,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3%,高于同期GDP平均增幅0.55个百分点,并且增速逐年加快。

2005年江北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0.9亿元,占GDP的50.2%,比2000年高出近16个百分点,比重不断加大。

随着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其对财政、就业等的贡献不断增大。

2005年江北区服务业创税收8.8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50%。

服务业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

持续增长的专项投资为我区服务业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各大功能区块加快建设,服务业发展环境日益改善。

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老外滩历史文化商务区、槐树路休闲商务区等功能区块,集餐饮、娱乐、商务服务、休闲等功能于一体,一个现代化中心城区初具雏形。

而商务楼宇的建设及招商引资工作的深入则为我区服务业注入了巨大的发展动力,使得服务业载体资源日益丰富。

从服务业内部结构来看,我区服务业正处于以规模扩张为主,能级提升为辅的发展阶段,大部分服务业增长迅速,为生产服务的行业的增长速度居于首位。

而诸如交通运输仓储业、汽车销售业、专业市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特色产业快速成长。

总体而言,“十五”时期是我区服务业规模扩张、结构优化、发展既快又好的时期,为“十一五”期间我区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5年增加值(万元)

 增加值增长率(%)

服务业(第三产业)合计 509003 14.8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42154 43.1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2031 20.1

批发和零售业 44717 8.3

住宿和餐饮业 15768 10.2

金融业 16846 21.6

房地产业 127519 -5.5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8685 17.6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18452 15.5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5308 13.2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6130 18.2

教育 53675 16.0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17106 15.6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348 10.1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29264 13.8

注:

增加值增长率以可比价格计算。

(二)发展环境1、宏观及区域发展环境“十一五”期间,江北区服务业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从宏观发展环境来看,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型”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趋势。

而依据国家经济规划纲要,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将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将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作为首要的任务,尤其突出服务业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满足生产和生活多方面需要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这无疑为全国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宏观经济环境。

从区域发展环境来看,长三角产业结构随经济发展正向高层次迈进,产业结构愈加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更趋合理,呈现出二、三产业共同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

目前,长三角服务业已成为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依据发展趋势,服务业向全国及区域经济、政治中心包括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及大中型城市集聚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剧,而宁波作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极,服务业的发展同样是其经济发展战略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具体而言,作为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及长三角南侧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的宁波,扮演民营经济集聚区和国际航运枢纽的双重角色,杭州湾大桥建成通车后,通过与长三角龙头城市上海的资源互动,经济实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将发展成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并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区域内经济资源的整合和整体实力的提升。

到2020年,宁波市将进一步确立长江三角洲南翼中心城市的地位,服务业定位进一步明确,将建成东北亚国际物流枢纽、华东地区重要的对外贸易和会展中心、长三角南翼重要的商贸旅游中心和浙江省的金融、教育、科技、文化和信息的副中心。

由此可见,未来服务业将成为宁波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高地。

宁波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了“中提升”战略,着力于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发展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切实增强中心城区集聚和服务功能。

“中提升”战略涵盖了海曙、江东、江北、北仑、镇海、鄞州六个区(其中包括“三区一岛”和东钱湖旅游度假区)。

“中提升”战略给江北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确定了方向。

“十一五”期间江北服务业将围绕“中提升”战略,结合自身特点,寻求跨越式发展。

2、江北区服务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1)发展服务业的优势:

——中心城区,腹地广袤

江北作为老三区之一的中心城区,面积208平方公里,拥有可用土地10万亩。

在城市发展中,土地是最稀缺的资源,也是江北区最大的竞争优势。

城郊结合的独特区位使得江北区成为产业衔接与过渡的重要地带。

这一独特优势,一是可以使江北区服务业与江东、海曙错位竞争,后来居上成为可能。

二是随着城市的扩张和交通的改善,江东、海曙两大老城区发展受制于空间有限,江北区必将成为城区发展的新方向,成为人流、物流的新的集聚地、吸纳地。

近年来,市政府不断加大对我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重点区域的开发,我区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江北广袤的腹地包含众多的青山绿水,结合江北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独特的山水人文旅游资源优势。

核心滨水区和湾头半岛是宁波市的两颗“心脏”,该区域的开发将成为勃发宁波市今后生机与活力的核心区域,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旧城改造和城市化快速推进,加速了江北西区、慈城新城、中心城区等几大人口集聚区的形成,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平台。

——区位优势明显提升

“十一五”期间,江北区区位优势将大大提升。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宁波将从物流、人流、信息流等经济资源流动链的“链末端”转变成“中心极”,这将极大地提高整个宁波及其周边地区的区位优势,对宁波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江北作为杭州湾大桥的入口,将成为宁波接轨上海的前哨阵地。

同时通过绕城高速、其它路上通道和规划中的城西港区,江北又可以直通北仑港及周边地区。

大桥开通后宁波到上海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资源流将首先在江北集散,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港桥联动将成为江北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制造业发展快速

经过多年的建设,江北已经形成了较为扎实的制造业基础,初步建成了投资创业中心,培养了一大批规模型、实力型的企业。

江北服务业拥有与制造业,特别是都市型先进制造业联动发展的优势。

目前,江北的制造业正在酝酿新一轮的分化调整和战略升级。

随着制造业从低端向高端发展,必定会有一部分为生产服务的部门从原有生产性部门中外置分离出来,同时也会催生一些专业性的生产性服务部门,成为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的中坚力量,如研发设计、广告、金融、物流以及中介、法律等咨询服务业。

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将为制造业战略升级提供足够的支持,由此形成良性互动发展。

——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

与其他区,特别是江东、海曙相比,江北区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事物都有两面性,暂时的落后给江北带来了巨大的后发优势:

一是有产业递进空间广,递进过程包袱小,产业更替成本低等能动优势,为实现“后来居上,最美最好”的目标提供了充足的发展机会。

二是在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江北可以成片规划,大规模兴建共享性基础设施,而不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修修补补。

三是可以接受江东、海曙服务业先发发展的辐射效应。

某些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等资源会向江北流动。

同时某些第三产业主体可以先在江东、海曙发育成熟后再转移或扩散到江北。

(2)发展服务业的劣势

——整体发展不足,服务业产业结构落后

  江北区服务业水平与中心城区的地位、经济社会发展和大众日益提高的需求相比,存在着总量不大、水平不高、领域不宽、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我区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各区中并非处于领先位置。

而代表社会进步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较高的知识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差距尤为明显。

服务业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低,市场在服务业的资源配置中还没有发挥基础性作用。

另外,服务业的开放整体上晚于制造业,开放的程度也低于制造业。

——城市化水平低,服务业集聚效应不明显

目前,江北区城乡二元结构的特点还非常明显,在全部23.01万居民中,有8.82万为农业人口,实质意义上的城区面积小,城市化水平低。

甬江街道、庄桥街道、洪塘街道、慈城镇等地服务业发展比较落后,产业布局不合理,基本上只能部分满足区域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另外,由于区域大交通格局尚未形成,导致人口集聚区块相对分散,很难形成规模效应。

目前,外滩、槐树路一带正在逐步形成高档消费区,但整体而言江北区服务业的集聚效应还不明显。

——基础设施薄弱,服务业发展缺乏载体资源

过去几年,由于体制等各方面原因限制,江北区城市化速度较慢,中心城区的旧城改造力度较小,导致目前可用于发展服务业的载体资源稀缺,特别是高档次的商务楼宇供应不足。

到目前为止,江北区没有一栋甲级写字楼,这对于区服务业,特别是以楼宇经济为表现形式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无疑是一大制约。

此外,由于机场、铁路和部队的存在,造成现有服务业发展载体资源规模小而且分布不连续,很难形成产业集聚和规模效应。

而与北仑连接的交通设施尚未完善,北仑港对江北的影响有限,制约了港桥联动的进展。

加之城区排污、道路等基础设施供应不足,使得江北区服务业的发展缺乏足够的支撑。

——人气不足,服务业发展缺乏智力支持

目前江北流动人口虽然有所增加,但常住人口少,由此形成江北人气不足,进而消费力不强的状况。

此外,对于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需要大量专门人才。

长期以来,由于服务业人才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高层次服务人才短缺、智力支持缺乏的现象比较严重,这将很大程度上制约江北服务业的发展。

3、江北区与兄弟区县服务业的竞争与合作分析

针对江北服务业,不仅需要考察其宏观及区域发展环境,明确自身服务业发展的优劣势,而且还需要对周边兄弟区县服务业的发展状况予以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

从竞争层面来看,依据经济总量、服务业产值和结构等指标,江北服务业发展的最大竞争对手或称一级竞争经济主要来自与其地域相邻、实力雄厚的海曙和江东两区,其次是慈溪、北仑、鄞州、镇海和余姚,构成二级竞争经济,而宁海、象山、奉化则可划归三级竞争经济。

江北服务业的发展从竞争角度来讲应更多的考虑区域相接、服务业实力强劲、资源配置上存在较大竞争倾向的一级竞争经济。

目前海曙、江东均将服务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与两区相比,江北服务业总体发展落后,占GDP的比重低,资产规模小,开放程度不高,传统服务业依然占主导地位,高端服务业发展不足,服务业的积聚效应尚不明显,服务业缺乏竞争力,发展处于初级阶段,而海曙和江东则无论从服务业产值总量,还是结构和发展速度来看,都在向服务立区、现代服务业、高端服务业和服务集聚方向发展,其聚集服务经济资源的能量将继续增强,因而物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将向两区加剧汇聚,对我区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巨大的竞争压力。

综合考察,海曙和江东在较长时期内是江北服务业追赶和竞争的对象。

从合作层面考察,江北服务业的发展潜力巨大、空间广阔。

当前及今后,江北服务业宏观形势将持续看好,因而即使面对竞争,也存在发展和变革的施力空间,这为赢得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虽然海曙和江东成为江北服务业发展的一级竞争经济,然而经济能量的扩散效应和与之相伴的学习效应将为江北服务业带来良好的外围发展环境和合作机遇。

更为重要的是两区向高端与现代服务业的迈进,必将推进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在更广阔区域的展开与演进,生产性及消费性服务业区域性布局与扩张张力增强,这为三区在不同领域和层次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杭州湾大桥所引发的经济地理空间格局的变动将进一步推动江北港桥经济的深入发展,因此江北服务业的定位与战略选择将更加清晰,其辐射波及范围不仅限于邻近地域,与北仑、慈溪进行港、桥联动、分工和合作,与其他区县共同推进港口——腹地经济的拓展,都将极大改变江北服务业的现状,使其迈上新的发展台阶,而关键是江北服务业能否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克服劣势,进行正确的服务业战略定位与战略实践。

专栏1-2:

宁波市及各区县服务业主要指标比较(2004年度)

指标 法人单位(个) 资产总计(亿元) 开放程度(%) 营业收入(亿元) 利润率(%) 从业人员(人) 平均工资(万元)

宁波市 20162 3661 7.0 3427 4.0 330725 2.0

海曙区 4149 753 5.2 881 5.3 72980 2.3

江东区 3295 537 10.2 439 3.9 51613 1.8

江北区 1620 226 1.6 259 4.8 30183 2.2

北仑区 1750 526 10.9 680 3.3 41875 2.4

镇海区 1315 283 3.5 214 2.5 22413 2.5

鄞州区 1370 407 2.9 257 4.6 22782 1.6

象山县 808 121 2.7 63 7.7 12217 2.0

宁海县 647 88 7.2 36 5.6 13666 1.3

余姚市 2406 327 16.9 306 1.2 24603 1.5

慈溪市 2180 284 2.6 185 3.1 30356 1.5

奉化市 622 108 11.6 107 3.6 8037 1.5

江北排名 9 8 11 5 4 5 4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时期我区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都市经济强区,构建生态文化大区”为总体目标,以发展港桥经济服务业为核心,以生态居住和文化旅游休闲产业为特色,强化科教服务功能,以总量扩大、产业递进、行业集聚和能级提升为导向,努力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辐射强劲的现代化服务业体系,实现现代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和传统服务业的跨越式提升,把我区打造成为宁波市航运物流中心、宁波市休闲商务中心、生态居住示范区、科教文化旅游区。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十一五”时期服务业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以下主要原则:

——扩大总量,优化结构原则。

坚持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并举,进一步拓展领域,扩大规模;积极运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总体水平和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

——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原则。

充分利用江北区区位突出、港桥交通枢纽、腹地广袤、制造业发达等优势,大力发展航运物流、生态居住、专业市场、商务商贸、旅游休闲等服务业,打造优势产业集群;适当发展为生产和生活配套的金融、保险、文教、医疗等服务业,形成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产业联动,协调发展原则。

顺应江北整体产业升级的趋势,充分发挥服务业对第一、第二产业的智力支持、流通融通等功能,形成一二三产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局面。

强化三产内部各行业的协调和融合发展,增强产业渗透力,提升综合竞争力。

——产业集聚,优化布局原则。

根据现实基础和未来发展方向,促进服务业的空间集聚,推进规模经济发展。

明确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形成配置合理、功能清晰、相对集中的服务业空间组织形态。

——以点带面,以面促点原则。

在空间布局上强调重点项目带动,通过强势区位的优质重点项目建设,带动整个区块的发展。

同时强调区块的整体开发,项目之间相互配套,形成特色鲜明、设施完整的功能性区块。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

既要发挥政府对服务业的指导作用,又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政府、市场、企业互促联动,良性发展格局。

努力创造宽松的服务业发展环境,保护量大面广的中小服务企业和个体业主,形成繁荣发展局面。

(二)发展目标

我区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定位是打造都市经济强区,构建生态文化大区,具体目标分解为十一五期间的近期目标和至2020年的中长期目标。

1、近期目标(2006—2010)

 

(1)扩大服务业总量,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年均递增14%以上,占GDP的比重力争达到55%左右;服务业税收占全区总税收的比重达60%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突破10万人,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40%以上。

(2)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发展港桥经济。

到2010年,以现代物流航运业、房地产业、商务服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加快“退二进三”和“优二进三”步伐,提升商贸、仓储、物流等劳动密集型传统服务业,发展旅游休闲、教育培训、社区服务等新型消费服务业,主要服务业区块建设初步成型,其生产性、生活性服务功能得以发挥,基本构建以港桥经济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业框架体系。

(3)功能清晰、布局合理的服务业空间组织结构初步形成。

到2010年,“两带三片多组团”的空间布局基本形成框架,各功能区之间既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的格局初步形成,人口集聚区、产业分布带等功能区块的空间布局基本完成,主要功能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产业链延伸等规模效应日益显现,各功能区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增强。

2、中长期目标(2011—2020年)

到2020年,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65%,服务业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渠道,全区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55%以上。

三个跨越式既服务业总量的跨越式提高、现代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和传统服务业的跨越式提升基本实现,“两中心两区”即宁波市航运物流中心、宁波市休闲商务中心、生态居住示范区、科教文化旅游区的建设基本建成,形成内部结构优化、空间布局合理的现代化服务业大区。

专栏1-3:

江北区“十一五”服务业发展指标体系

指标名称 2010年(目标值)

服务业发展总量指标 服务业增加值 100亿元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5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1.8亿元

 第三产业投资 75亿元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60%

服务业产出效益指标 服务业税收贡献比重 65%以上

 服务业就业人数 10万人

 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 40%以上

服务业产业发展指标 房地产开发面积 300万平方米

 商务楼宇开发面积 50万平方米

 航运业总运力 150万吨

 汽车销售业销售额 40亿元

 专业市场成交额 150亿元

发展保障类指标 城市化率 80%以上

 城区面积 30平方公里

 城乡道路密度 2公里/平方公里

 农村便民连锁店覆盖率 100%

 各类人才资源总量 5万人

 

第二章深化功能定位,优化空间布局

一、功能定位

我区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定位为打造都市经济强区,构建生态文化大区。

功能定位为:

“两心、两区”,即宁波市航运物流中心、宁波市休闲商务中心、生态居住示范区、科教文化旅游区。

1、宁波市航运物流中心:

定位依据:

一是现实基础。

江北区物流航运业的快速发展和现有产业基础为打造宁波市航运物流中心提供了坚实的现实基础。

二是区位优势。

杭州湾大桥开通后,港桥联动的区位优势为航运物流业的加快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三是产业互动的要求。

区域制造业的战略升级需要现代物流业的有力支持。

发展方向:

以物流业和航运业为主要内容,集聚各类物流航运管理机构,延伸到各类与航运物流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包括货运代理、保险、金融等产业。

依托核心滨水区、姚江滨水区建设,集聚现代物流航运企业总部,建设专业性楼宇,形成总部集聚区。

重点以城西港区和市场集聚区为核心,拓展前洋立交物流区块;以江北物流园区为基础,建设长三角南翼重要物流基地。

2、宁波市休闲商务中心:

定位依据:

一是该中心为宁波市服务业发展定位的三大功能区之都市型商贸金融圈的北部部分和休闲商务集聚区域。

二是江北具有沿江滨水的优越区位条件,沿甬江和姚江区域已经定位为宁波市商务商贸中心。

老外滩历史文化街区、槐树路特色休闲街区、日湖区块以及即将建设的湾头半岛城市RBD中心,都为发展休闲商务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撑。

三是江北西区和核心城区两大人口集聚区块的开发形成,以及投资创业中心、宁波市城市工业功能区的开发建设,对商务商贸中心的形成起到了有力的人气支撑和产业支撑。

发展方向:

重点发展以楼宇经济为表现形式,包括航运物流、企业管理、投资服务、法律服务,房地产经营等行业在内的现代商务服务业;培育和发展包括广告设计、中介咨询、信息服务业、边缘金融业在内的各类专业服务业。

积极发展特色商贸流通业,做大、做强、做精各类专业市场,引进各类总部型批发结算中心,集聚发展高品位、高档次的餐饮娱乐业、酒店宾馆业,重点打造核心滨水区和湾头半岛休闲区,整合美术馆、城展馆、老外滩街区、槐树路水景绿化带、大剧院、日湖公园等资源提升城市休闲商务功能。

3、生态居住示范区:

定位依据:

一是江北区房地产业发展迅猛,存在现实基础。

同时宁波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市场需求。

二是江北区甚至宁波市,无论是发展都市型先进制造业还是生产性服务业,都首先要集聚一批中高级人力资源,形成一批中产阶级。

江北区有条件也应该成为他们的集聚区。

一个城区汇聚到优秀的人才,这个城区也就占据了发展的制高点。

江北利用高档的城市生活品质吸引优秀人才,而优秀人才聚集又将会给江北的发展带来辐射和后劲,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三是江北居住用地主要沿着姚江、甬江分布,临江、亲水,环境优美,生态优势显著,符合现代人的居住理念。

发展方向:

依托姚江、甬江成熟区块的推出,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高档次的亲水、节能、生态房产,营造“居住在江北”的人居环境。

同时,积极推进房地产开发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在推进房地产开发的同时,加快人口集聚。

4、科教文化旅游区:

定位依据:

一是江北区是唯一同时拥有山水资源和城市三江文化长廊的中心城区,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宁波市中心城区中最理想的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

二是休闲旅游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

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收入水平较高,对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