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孟子》选读 四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自主检测与反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70733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孟子》选读 四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自主检测与反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孟子》选读 四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自主检测与反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孟子》选读 四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自主检测与反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孟子》选读 四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自主检测与反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孟子》选读 四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自主检测与反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孟子》选读 四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自主检测与反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docx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孟子》选读 四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自主检测与反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孟子》选读 四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自主检测与反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孟子》选读 四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自主检测与反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docx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孟子》选读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自主检测与反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

2019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孟子》选读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自主检测与反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齐王)曰:

“可得闻与?

B.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C.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D.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答案 B

解析 A项“闻”,使动用法。

C项第一个和第三个“乐”,名词作动词。

D项“王”,名词作动词。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

B.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C.可得闻与

D.今之乐由古之乐也

答案 B

解析 A项“害”通“曷”,何日、何时。

C项“与”通“欤”。

D项“由”通“犹”,好比。

3.对下列加点虚词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若是,孰能御之 ②则齐国其庶几乎 ③王语暴以好乐 ④暴未有以对也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答案 C

解析 ①②分别为表假设关系和揣测,③④分别为介词“把”和连词“来”。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B.于是始兴发补不足

C.吾王庶几无疾病与

D.无非事者

答案 C

解析 C项古今意义相同,均为“病的总称”。

A项至于:

古义,到了;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者另提一事。

B项于是:

古义,在那里;今义,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D项无非:

古义,没有不是;今义,只,不外乎。

5.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A.独自快乐地欣赏音乐,同别人快乐地欣赏音乐,谁快乐呢?

B.独自娱乐的快乐,和人一起娱乐的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

C.独自欣赏音乐,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哪一种更快乐呢?

D.一个人快乐,同别人一起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

答案 B

解析 弄清楚“乐”字的读音和意义,就会正确理解,依次为yuè、lè、yuè、lè、lè。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杜暹,濮阳人也。

自暹高祖至暹,五代同居,暹尤恭谨,事继母以孝闻。

初举明经,补婺州参军,秩满将归,州吏以纸万余张以赠之,暹惟受一百,余悉还之。

时州僚别者,见而叹曰:

“昔清吏受一大钱,复何异也!

”俄授郑尉,复以清节见知,华州司马杨孚深赏重之。

寻而孚迁大理正,暹坐公事下法司结罪,孚谓人曰:

“若此尉得罪,则公清之士何以劝矣?

开元四年,迁监察御史,仍往碛西覆屯。

会安西副都护郭虔瓘与西突厥可汗史献等不和,更相执奏,诏暹按其事实。

时暹已回至凉州,承诏复往碛西,因入突骑施,以究虔瓘等犯状。

蕃人赍金以遗,暹固辞不受。

左右曰:

“公远使绝域,不可负蕃人情。

”暹不得已受之,埋幕下,既去出境,乃移牒令收取之。

蕃人大惊,度碛追之,不及而止。

暹累迁给事中,丁继母忧去职。

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明年,于阗王尉迟眺阴结突厥及诸蕃国图为叛乱。

暹密知其谋,发兵捕而斩之,并诛其党与五十余人,更立君长,于阗遂安。

暹在安西四年,绥抚将士,不惮勤苦,甚得夷夏之心。

二十年,为户部尚书。

上行幸东都,诏暹为京留守。

暹因抽当番卫士,缮修三宫,增峻城隍,躬自巡检,未尝休懈。

上闻而嘉之曰:

“卿素以清直,兼之勤干。

自委居守,每事多能,政肃官僚,惠及黎庶。

慰朕怀也。

”二十八年,病卒,谥曰“贞孝”。

暹在家孝友,爱抚异母弟昱甚厚。

常以公清勤俭为己任,弱冠便自誓不受亲友赠遗,以终其身。

及卒,上甚悼惜之,遣中使就家视其丧事,内出绢三百匹以赐之。

尚书省及故吏赙赠者,其子孝友遵其素约,皆拒而不受。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四十八》,有删改)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

B.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

C.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

D.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

答案 B

解析 “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不能断开,排除A、D两项。

“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意思是“番人佩服他的清廉谨慎,十分思念仰慕他”,中间应该断开,排除C项。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初举明经”的意思是起初通过明经科考试。

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

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甚得夷夏之心”中“夷夏”泛指少数民族和汉人。

“夏”是古代汉民族的自称;在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C.“弱冠便自誓不受亲友赠遗”中“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冠,帽子,指代成年。

D.“授”“迁”“补”“擢”是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常见的还有“拜”“转”“徙”“升”等。

“授”“拜”“转”“补”是关于任职授官的,“擢”“升”是关于提升职务的,“徙”“迁”是关于调动职务的。

答案 D

解析 “转”是关于调动职务的,《张衡传》中有“再转复为太史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暹孝顺友爱。

自高祖到杜暹,五代同居,他在家里不仅特别恭敬谨慎地侍奉继母,而且十分关心爱护异母弟弟杜昱;在任给事中时,还因继母去世而辞去官职,回家守丧。

B.杜暹为官清廉。

在他进入突骑施营帐查究蕃人与郭虔瓘等人的冲突时,不得已接受了番人赠送的黄金,但他把黄金埋在幕帐之下,走出番境以后,才传书让番人去收取。

C.杜暹行事果敢有方。

在他出使碛西期间,于阗王尉迟眺秘密勾结突厥和一些番国图谋叛乱,杜暹暗中探知他的阴谋,便发兵逮捕斩杀了他,并诛杀其党羽,重新选任君长,使于阗得以安定。

D.杜暹勤干多能。

他在安西四年,安抚将士,不怕劳苦,深得番汉人民拥戴;皇上巡幸东都,作为京城留守的杜暹抽调轮流值勤的卫士,修缮三宫,加高城墙,受到了皇上的称赞。

答案 C

解析 应为“杜暹担任安西副大都护期间”。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俄授郑尉,复以清节见知,华州司马杨孚深赏重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暹坐公事下法司结罪,孚谓人曰:

“若此尉得罪,则公清之士何以劝矣?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久杜暹被任命为郑县县尉,又因清廉节俭而为人所知,华州司马杨孚非常赏识器重他。

(2)杜暹因公事获罪交由法司断罪,杨孚对人说:

“如果这个县尉获罪,那么公正清廉之士靠什么来勉励呢?

参考译文

杜暹,濮阳人。

自杜暹的高祖到杜暹,一家五代同居,杜暹特别恭敬谨慎,侍奉继母以孝顺闻名。

起初通过明经科考试,补任婺州参军,任满将还乡,州吏赠送他一万多张纸,杜暹只接受了一百张,其余全部还给州吏。

当时来告别的州府官员,看到这种情景感叹道:

“从前清廉的官吏接受一枚大钱,杜暹之举又有什么不同!

”不久杜暹被任命为郑县县尉,又因清廉节俭而为人所知,华州司马杨孚非常赏识器重他。

不久杨孚升任大理正,杜暹因公事获罪交由法司断罪,杨孚对人说:

“如果这个县尉获罪,那么公正清廉之士靠什么来勉励呢?

开元四年,杜暹升任监察御史,于是前往碛西检查屯田驻军。

适逢安西副都护郭虔瓘与西突厥可汗史献等不和,互相上奏指责,诏令杜暹查明事实。

当时杜暹已返回凉州,接到诏令又前往碛西,于是进入突骑施营帐,以查究他们与郭虔瓘等人冲突的情况。

番人以黄金相赠,杜暹坚决推辞不受,身边的人说:

“您远道出使这边远的地方,不可辜负了番人的情意。

”杜暹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接受了黄金,埋在幕帐之下,走出番境以后,他才传书让番人去收取。

番人大惊,越过沙漠追赶他,追赶不上,方才作罢。

杜暹多次升迁,任给事中,因继母去世辞去官职回家守丧。

开元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调任太原尹,有人推荐杜暹前往代替他,番人佩服他的清廉谨慎,十分思念仰慕他,于是杜暹丧期未满起任安西副大都护。

第二年,于阗王尉迟眺秘密勾结突厥和一些番国图谋叛乱,杜暹暗中探知了他的阴谋,便发兵逮捕斩杀了他,并诛杀了他的党羽五十多人,重新选任了君长,于阗才安定下来。

杜暹在安西四年,安抚将士,不怕劳苦,很得少数民族和汉人的拥戴。

开元二十年,杜暹任户部尚书。

皇上将要巡幸东都,诏令杜暹为京城留守。

杜暹因此抽调轮流值勤的卫士,修缮三宫,加高城墙,他亲自巡查,从不懈怠。

皇上听说后称赞他说:

“卿一向清廉正直,而且又勤劳能干。

自从担任留守,事事都能尽职,治政使官吏整肃,恩惠能施及百姓。

朕心中十分欣慰。

”开元二十八年,病逝,谥号为“贞孝”。

杜暹在家孝顺友爱,十分关心爱护异母弟弟杜昱。

杜暹常以公正清廉勤劳节俭为己任,年轻时立誓不接受亲友馈赠,一生如此。

他去世后,皇上感到十分惋惜,派宦官到他家中探望丧事的办理,宫内拿出三百匹绢赐与他家。

尚书省及过去与他共事的官吏赠给的丧葬财物,他的儿子杜孝友遵守父亲一向的约束,一概拒绝不曾接受。

三、语言表达

10.仿照画线的句子,填写横线处的内容。

读《孟子》的寓言,须知道故事是“宾”,寓意才是“主”。

孟子讲偷鸡者的故事,不是讽刺小偷,而是讽刺那些知错不改的人;

讲齐人在坟场乞讨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讲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是讽刺齐人 而是讽刺那些不择手段追逐富贵利达的人 不是讽刺逃兵 而是讽刺梁惠王的政治跟邻国没有本质的区别

11.下面一段文字如果加上一些虚词,表达效果会更好。

为此,请将下面的虚词插入文中适当的地方。

插入后,将紧接虚词后的词语(短语)填在横线上。

毋庸置疑,对于竞技体育来说,考核是必要,也是必须的。

但是考核要科学合理,符合体育精神。

以得多少金牌为尊,实际上也是对体育的一种伤害,是体育之殇。

从这个角度而言,体育总局的新举措,校准了考核的方向盘,对于体育回归理性,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值得点赞。

①充分________ ②一味________ ③而且________

④非常________ ⑤一定________

答案 ①校准 ②以得多少 ③也是必须的 ④重要

⑤要科学合理

解析 通过分析,这一段文字表达的是对体育考核的理解。

第一句在强调考核的必要性时,可以在“也是必须的”前面加上“而且”;而强调“考核要科学合理”时,则可以用“一定”强化一下;“以得多少金牌为尊”,是一种不好的做法,可用“一味”突出这种做法;新举措“校准了考核的方向盘”,可在“校准”前面加“充分”,突出其作用;“重要的引导作用”前可加“非常”,表示突出强调。

3295480BA肺271506A0E樎Z/377819395鎕H236625C6E屮382289554镔"D20814514E兎so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