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期中期末测试题优质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70377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期中期末测试题优质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期中期末测试题优质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期中期末测试题优质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期中期末测试题优质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期中期末测试题优质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期中期末测试题优质试题.docx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期中期末测试题优质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期中期末测试题优质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期中期末测试题优质试题.docx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期中期末测试题优质试题

必修三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5分,共45分)

中国某地居民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草覆顶,建造的传统民居远看像船底,因而被称为船形屋。

根据材料完成1~2题。

1.该村落最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     B.黄海沿岸

C.海南岛山区D.东北平原

2.该传统民居能够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是(  )

A.高寒缺氧B.潮湿、多虫鼠

C.多火山、地震D.干旱缺水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

读图,完成3~4题。

3.区域的划分应依据一定的指标。

以下不属于区域划分自然因素指标的是(  )

A.气候 B.地形 

C.洋流 D.植被

4.制约远西部地带发展的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D.自然资源不足

以色列政府强调“科技立国”,创造出沙漠中的农业奇迹,使农业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下面是以色列的一个莫沙夫(合作社)农业生产模式图。

读图,回答第5~6题。

5.A、B两农田其中一个发生了病虫害,通过乙把信息传输给甲,则甲系统做出分析判断后,准确对发病农田进行防治。

在这个处理过程中,甲运用了(  )

①遥感技术 ②全球定位技术 ③地理信息技术

④北斗导航技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假如在我国,这种节水模式最适宜借鉴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B.西南地区C.南方地区D.西北地区

(2014·湖南十二校模拟)目前,我国已经建成“数字中国”的地理空间框架,“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初步形成,大大提升了国土监管能力。

据此完成7~8题。

7.对土地资源“天上看,网上管”,分别运用的现代地理技术是(  )

A.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D.全球定位系统和数字地球

8.从国情出发,我国应用高科技手段开发国土资源动态监管的主要目的有(  )

①严格保护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②指导城市交通运输③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节约用地

④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减少灾毁耕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兰州大学陈全功教授等人首次对中国南北分界线给出了定量、定位分析,最窄处约26.42千米,最宽处约195.41千米,将“线”还原成“带”(如下图)。

据此完成9~10题。

9.将中国南北分界由“线”还原成“带”,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RS)B.全球定位系统(GPS)

C.地理信息系统(GIS)D.计算机网络技术(CNT)

10.中国南北分界带西端,最接近我国的(  )

A.种植业与畜牧业的交错带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C.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D.外流河区域与内流河区域分界线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喀斯特地貌分布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示区域内喀斯特地貌所占比例最高的两个省区是(  )

①贵州 ②云南 ③广西 ④重庆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12.该地区石漠化现象极为严重,其自然原因有 

①土层薄,山多坡陡 ②多溶洞、暗河,地表水流失快 ③人口增长过快,对土地压力大 ④降水量多,且多暴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总面积/km2

面积大于1km2的湖泊数/个

20世纪50年代

83400

2848

20世纪80年代

70988

2305

减少数量

12412

543

湿地作为与森林、海洋并称的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

回答13~15题。

13.湖泊是重要的湿地形式,除了补给河流、调蓄洪水之外还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与下表所示情况发生原因无关的是

A.大规模围湖造田,使水面日益退缩

B.过度引水灌溉,导致湖泊补给不足

C.水体富营养化,水华大量出现

D.人口增长,用地规模扩大

14.乌鲁木齐北郊的青格达湖周边有30平方公里的湿地,这里是数万只候鸟的迁徙栖息地。

2005年11月,这块湿地的周边村庄发生了禽流感。

这说明(  )

A.新疆气候干旱,湿地不能充分发挥其生态作用

B.湿地周围被大量开垦,增加了人、畜与候鸟的接触

C.为了防控禽流感的爆发,人类应该填平湿地,阻止候鸟的降落、栖息和采集

D.湿地面积与禽流感爆发的范围成正相关

15.导致我国湿地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水分蒸B.工农业废水的大量排放C.围湖造田,垦荒种粮D.过度开发,发展旅游业

读“2001~2008年全国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统计图”,回答16~17题。

16.关于我国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量大于消费量

B.消费量持续增长

C.生产量持续增长且生产量的增长速度超过消费量的增长速度

D.从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的增长趋势来看,目前我国煤炭生产量完全能满足我国能源的需求

17.下列措施不利于我国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增加原煤的开采数量,提高经济效益B.加大煤炭的加工转换,提高附加值

C.促进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D.缓解煤炭生产和利用导致的环境问题

读下图,完成18~19题。

18.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铁矿资源丰富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 ⑤廉价劳动力多

A.①③④B.③④⑤C.①②③D.②④⑤

19.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借鉴德国鲁尔区治理改造的成功经验,针对东北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的措施是(  )

A.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C.建设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D.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1951~1990年我国台湾省农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同时,种植业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读表完成20~21题。

中国台湾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之变动

(1951~1990年) 单位:

%

 年份

作物 

1951

1956

1961

1966

1971

1976

1981

1986

1990

稻米

52.25

50.75

48.51

46.77

46.51

48.96

47.72

41.95

39.33

甘薯

15.4

14.91

14.62

13.97

13.92

7.71

3.9

1.7

甘蔗

3.95

5.49

5.8

6

5.59

6.84

7.44

5.09

5.71

水果

2.11

1.8

1.95

6.36

7.26

7.64

9.93

13.82

19.29

蔬菜

5.23

5.30

5.61

6.69

9.06

11.95

15.84

18.92

16.3

20.影响表中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条件改善B.市场需求变化C.劳动力素质提高D.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21.对台湾1951~1990年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数据变化的分析,可借助于(  )

A.数字地球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遥感

引汉济渭为陕西省的南水北调工程。

该工程是将汉江水引入渭河以补充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5个大中城市的给水量。

读图,回答22~24题。

22.引汉济渭工程穿过的山脉是(  )

A.天山B.昆仑山C.秦岭D.太行山

23.关于汉江和渭河的水文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汉江水量变化比渭河大B.汉江径流量小,渭河径流量大

C.汉江无结冰期,渭河有结冰期D.汉江的含沙量比渭河大

24.引汉济渭工程建设的影响有(  )

①促进渭河流域的经济发展②有效缓解渭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③从根本上解决了渭河流域缺水的问题

④可能引发生态环境问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25~26题。

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

吐鲁番盆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有许多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兴趣。

所产长绒棉、瓜果品种优异。

尤其以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

25.在我国的地理分区中,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是在两个不同的区域上,其根本原因是(  )

A.纬度差异巨大B.空间距离遥远C.中间相隔很多地形区D.整体状况区别明显

26.两地农业的发展方向分别是(  )

A.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以农耕业为主

B.太湖平原注重发展外向型农业,吐鲁番盆地立足于干旱农业

C.太湖平原突出农业技术的投入,吐鲁番盆地保持自然农业模式

D.太湖平原改水田为旱地,吐鲁番盆地注意灌溉农业的发展

下图表示当今世界汽车产业转移的一种趋势。

读图,回答27~28题。

27.甲、乙、丙三地汽车产业向丁地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先进的技术B.廉价的劳动力

C.广阔的市场D.丰富的资源

28.汽车产业转移到丁地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有利于

A.提高甲地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B.优化乙地产业结构,缓解其就业压力

C.促进丙地产业和人口集聚,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D.加强丁地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重庆长安汽车集团(以下简称“长安”)决定,在南京附近的溧水开发区投资生产“长安牌”小面包车。

此举一出,有38家汽车配套企业表示也将落户该开发区。

据此回答29~30题。

29.“长安”此举主要是看中了南京及其周围地区的(  )

A.劳动力价格B.技术力量C.交通运输条件D.消费市场

30.38家汽车配套企业同时落户该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这些企业大多是“长安”的子公司②降低运输成本,减少费用③接近用户、及时反馈信息

④相互竞争,求得发展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31.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6分)

材料 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

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达3000mm,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1)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

 

(2)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3)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

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

 

(4)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较少,解释其原因。

 

32.西辽河流域面积约13万km2,平均年降水量为375mm。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牧业的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1分)

材料一:

“西辽河流域在全国的位置及其水系示意图”。

材料二:

“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图”。

(1)西辽河属于________(内、外)流河。

西辽河流域的过渡性位置决定了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试举例说明西辽河流域的过渡性位置。

 

(2)西辽河流域地处我国____________重要林业生态工程地带,该工程对改善环境最显著的作用是什么?

 

(3)请描述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并分析造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

 

(4)分析西辽河流域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33.读“安徽省和河南省地图”,结合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

安徽省是我国农业生产大省,2013年夏粮总产量达到267.7亿斤,比2012年增产7.4亿斤,实现“九连增”。

从自给不足到“中部粮仓”,安徽粮食30年增产300亿斤。

材料二:

河南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拥有“双汇”“思念”“三全”等众多知名品牌,其速冻食品更占据了全国60%的市场。

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产品更新,河南已从“中国粮仓”变成了“国人厨房”。

(1)与河南相比,安徽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主要有哪些?

 

(2)分析河南省发展食品加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

 

(3)根据材料概括河南由农业大省转变为农业强省的措施。

 

(4)安徽、河南两个农业主产省近年来受旱灾影响较大,试分析原因与对策。

 

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材料一 下图为新疆与浙江两区域图。

新疆地形为“三山夹两盆”;浙江地形复杂多样,西南部山地高峻,中部多丘陵、盆地,东北部则为冲积平原。

材料二 下图为“浙江和新疆生产总值和增速示意图”。

(1)据材料一及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两省区河流开发利用方式的主要差异及原因。

地区

差异

原因

新疆

浙江

 

(2)根据浙江“七分山二分水一分田”的特点,分析该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根据材料二,比较两省区的生产总值和增速的异同点。

 

(4)浙江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近年来纺织服装业开始实施向中西部转移的策略。

试分析新疆承接浙江纺织服装加工业的原因。

 

必修三综合测试题答案

1. C【解析】 从建筑材料和房屋的结构可知,该地气候湿热,因而最可能为海南岛。

2. B【解析】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B项正确。

3.C 4.A【解析】 区域的划分是陆地区域的划分,它与洋流无关。

制约西部地区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因素是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5.B 6.D【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根据图文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和综合分析能力。

第5题,通过材料和图可知,甲系统首先对乙传输的信息进行空间分析与数据处理,用到的是地理信息技术;然后准确对发病农田进行防治,这个过程运用了全球定位技术。

遥感技术是对地物进行遥远的感知;而北斗导航技术是主要服务于我国的空间定位技术。

第6题,以色列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因此这种节水模式最适宜借鉴的地区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

7. A【解析】 “天上看”主要是运用遥感系统,“网上管”是运用地理信息系统。

8.C【解析】 进行动态监管主要是为了保护耕地,节约用地。

9.C【解析】 南北分界带的确定,要综合分析多个自然要素,必然要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合成分析。

10.A【解析】 南北分界带西端接近400mm年等降水量线,即接近我国种植业与畜牧业的交错带。

11.D【解析】 图中喀斯特地貌主要集中在中、东部,贵州和广西所占比例最高。

12.D【解析】 石漠化是山地、丘陵地区的水土流失现象,水土流失严重时,大量冲刷表层土,露出了基岩。

结合西南地区的地形地势特点可知,山多坡陡,土层薄,容易被侵蚀,结合这里气候特点可知,降水量多且多暴雨。

因此选D。

13. C【解析】 表中所述各项反映了湖泊面积、数量减少现象,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即水华现象不会影响其面积和数量的变化。

14. B【解析】 人类患禽流感,与人类与动物接触有关。

15.C【解析】 湿地面积大量减少的原因是人为原因,尤其是围湖造田。

16. B【解析】 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煤炭的消费量持续增长;生产量在某些年份大于消费量;生产量的增长速度基本与消费量相同;目前我国煤炭的生产量不能完全满足我国能源的需求。

17. A【解析】 煤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过量开采会导致煤炭资源的枯竭,不利于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8.A【解析】 左图为德国的鲁尔区,右图为我国的辽中南工业区。

鲁尔区没有铁矿;我国有廉价的劳动力,但德国劳动力不廉价。

19. B【解析】 东北工业基地衰落是受到产业结构单一、资源枯竭、沿海新兴工业区冲击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东北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的措施是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对现有国有企业进行整合,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

20. B【解析】 市场的需求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与规模。

21.B【解析】 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需要用到地理信息系统。

22.C【解析】 结合图示内容可知,引汉济渭工程穿过的山脉是秦岭。

23.C【解析】 汉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而渭河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汉江无结冰期而渭河有结冰期,汉江水量变化较小而且径流量大;渭河属于黄河流域,所以含沙量要大于汉江。

24.D【解析】 该调水工程可以促进渭河流域的经济发展,缓解该区域的水资源短缺状况,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缺水这一问题。

大型工程会破坏原有生态环境,可能引发生态环境问题。

25.D【解析】 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在自然环境的整体表现都有很大差别,所以在我国的地理分区中,两者都在不同的区域内。

26. B【解析】 太湖平原可依据其位置、交通优势发展外向型农业,而吐鲁番盆地则可因地制宜地发展干旱特色农业。

27.C【解析】 根据四地经纬度可知,甲地对应美国,乙地对应欧洲,丙地对应日本,丁地对应中国。

由于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再加上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居民的收入日益增加,购买力增强,故我国汽车消费市场广大。

28. A【解析】 汽车产业转移到我国,会增加欧洲国家的就业压力;汽车产业转出,不利于日本人口和产业的集聚;接受转移产业的同时,也可能接受了环境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

29.D【解析】 长安汽车生产厂由西部向东部地区转移,主要是瞄准了东部地区广阔的消费市场。

30.B【解析】 38家企业同时落户该区发生的工业集聚现象,目的是相互接近减少运费,并可以相互协调,及时获得反馈信息。

31.【答案】 

(1)日本河流短小,流域面积小,水流急,流量季节变化较明显。

(2)日本河流短小而湍急,不利于航运;水能资源丰富。

(3)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的原因:

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雨,从而补给地表径流;而夏季日本海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少。

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水资源显得较为紧张的原因:

日本太平洋沿岸是世界著名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与生活用水需求量大。

(4)在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冬季有北部的山脉阻挡西北季风带来的日本海水汽,夏季有南部的山脉阻挡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

【解析】 本题考查流域的自然特征,解题关键是了解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

(1)题,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与流域面积、地形、降水等关系密切。

(2)题,日本河流因落差大、流速快、流量小、流程短而不利于航运,但因流急而富水能。

第(3)题,日本太平洋沿岸为夏季风迎风坡,日本海沿岸为背风坡;太平洋沿岸需水量大而使得水源紧张。

第(4)题,结合濑户内海沿岸的地形特征及其对日本海水汽、太平洋水汽的阻挡作用解释河流冬、夏季补给少的原因。

32.【答案】 

(1)外 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过渡地带;温带森林带与温带草原带的过渡地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地带。

(2)“三北”防护林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3)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增多;草地、未利用土地、水域减少。

人口增长,粮食需求增加,把大量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开垦为耕地。

(4)过度砍伐,造成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放牧,破坏草原;过度开垦,土地沙化;不合理排灌,造成土地次生盐碱化;农业用水量增大,造成水资源短缺。

【解析】 第

(1)题,根据西辽河的地理位置可作出判断。

(2)题,西辽河流域处于我国“三北”防护林地带,该防护林主要起到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

第(3)题,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可以通过材料二图示看出,其变化原因主要分析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

第(4)题,通过上述变化可以看出该地存在破坏草地、过度开垦等人为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

33.【答案】 

(1)纬度较低,水热条件好,农作物复种指数高;水稻播种面积大,单产较高。

(2)地处我国小麦主产区,原料充足;(京广、陇海)铁路干线连接南北、贯通东西,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

(3)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4)原因:

全球气候异常,导致季风区降水变率增大,降水较常年偏少,加之人为破坏生态,地表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干旱灾害加剧。

对策:

兴修水利;改善生态环境;科学调整种植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大力推广高效节水农业。

【解析】 第

(1)题,河南位于淮河以北,安徽位于淮河以南,主要是气候和作物种类的差异。

(2)题,食品加工业是以农产品为加工对象的工业,河南是主要的小麦产区,原料丰富;人口多,提供市场和劳动力;交通便利。

第(3)题,考查河南省农业的发展方向。

第(4)题,两个省近年来受旱灾影响较大,原因一是全球气候异常;二是人为破坏生态,干旱灾害加剧。

应对措施要针对问题提出。

34.【答案】 

(1)

地区差异原因

新疆主要提供灌溉水源气候干旱、水源短缺

浙江西南主要提供水能,东北以航运为主浙江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西南地形以山地为主,东北以平原为主

(2)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立体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和优势农产品的系列开发;封山育林,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农业科技。

(答出三点即可)

(3)相同:

两省区的生产总值都呈上升趋势;增速的变化波动均较大,且波动方向基本一致。

不同:

两省区的生产总值相差很大,浙江省是新疆的约5倍以上;浙江省的增速波动幅度更大。

(4)新疆棉花原料和羊毛丰富,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低。

【解析】 第

(1)题,河流开发利用方式主要从灌溉、航运、水能开发等角度考虑。

(2)题,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一般要强化农业结构调整和延长农业产业链,同时要注意环境保护和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

第(3)题,依据材料中信息回答即可。

第(4)题,新疆具有原料优势,同时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低,利于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