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69487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docx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docx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质量测试题

考试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题满分100分。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圆珠笔、签字笔准确填写姓名、考场、片区及分校。

题号

倾听思考能力考查

知识积累水平考查

阅读理解能力考查

表达创作能力考查

(一)

(二)

(一)

(二)

分值

5

10

28

12

15

30

得分

一、倾听思考能力考查(5%)

请认真听录音两遍,然后完成下列单项选择1~5题。

(5分,每小题1分)

1.第一届奥运会在()举行。

A.英国B.希腊C.丹麦

2.第一个摘得足球冠军的国家是()

A.英国B.希腊C.丹麦

3.世界杯的前身全称是()

A.世界足球锦标赛

B.国际足联世界杯

C.世界足球锦标赛——雷米特杯

4.第十届世界杯前,对金杯的获得有一个附加规定是()

A.第一支三次获得世界冠军的球队,可永久拥有金杯。

B.谁连续两次获得世界冠军,谁将永远得到此杯。

C.不论哪个队获得多少冠军,也不能占有此杯。

5.1974年第十届世界杯赛,()作为冠军第一次领取了新杯。

A.意大利B.巴西C.西德队

二、知识积累水平考查(38%)

(一)选择题。

(10分,每小题2分)

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处境(chǔ)空虚(kōng)防御(yù)鸿鹄之志(hú)

B.消逝(shì)焚烧(fēn)绞刑(jiǎo)万象更新(gèng)

C.严峻(jùn)聊天(1iáo)稚嫩(zhì)重见天日(chóng)

7.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蟋蟀徘徊骆驼不可思议

B.证据文献譬静司空见贯

C.沉郁含湖砌底翻箱倒柜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量的课外阅读,使我们增长了知识和写作水平。

B.街坊毕大妈靠摆摊儿养活一家老小。

C.我们班取得了比赛第一名,大家的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9.对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

(动作描写)

B.护士阿姨的脸色更难看了,眉毛顿时拧成了疙瘩,额上沁出了汗珠。

(神态描写)

C.我感觉到阳光如同母亲大手的抚摸,比暖水袋温馨许多。

(外貌描写)

10.与“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所蕴含的道理相似的俗语是()

A.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B.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C.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二)填空题。

(28分)

11.读拼音,写词语。

(10分)

guāngjǐngcāixiǎngkòngzhìwǎnhuímíngmèi

júshìjìtuōchǒuèmànchángxīngwàng

12,根据课文内容或日积月累填空。

(10分,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

(2)何当金络脑,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

(4)春无踪迹谁知?

___________________。

(5)《迢迢牵牛星》中表现相思而落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无心插柳柳成荫。

”生活常常会给我们意外的惊喜。

(7)“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别人的忠告,我们要认真听取。

(8)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我们也不能铺张浪费,有句古话说得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莫把无时当有时。

(9)莫道君行早,___________________。

13.按要求写句子。

(3分)

(1)为了不滑下来,他不得不用两只手狠狠地抓住雄鹅的羽毛。

(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缺乏这些工具。

一切工作都进行得非常吃力。

(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两天我非给他们姐弟俩买两张电影票不可。

(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口语交际。

(5分)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爱国意识、弘扬英雄精神,班主任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假如老师让你上台讲述一段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你最想讲的是谁?

他/她的哪段经历最让你感动?

想一想,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能力考查(27%)

(一)请认真阅读选段,然后完成15~18题。

(12分)

腊八粥(节选)

沈从文

①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盖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说时候还早。

②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

锅里的粥也像是愈发浓稠了。

③“妈,妈,要到什么时候……”

④“要到夜里!

”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⑤“那我饿了!

”八儿要哭的样子。

⑥……

⑦“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

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备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⑧“是啊!

孥孥说得对。

⑨“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⑩“噗……”锅内又叹了声气。

八儿回过头来了,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

⑪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

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

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

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

”于是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⑫“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⑬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不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15.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写出短文中与“看到那一大锅正在叹气的粥”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对短文的理解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4分)

(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这句话说明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

()

(2)“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

”这句话表现了八儿渴望马上喝粥的急切心惜。

()

(3)八儿让妈妈抱起来看看锅里,是想看看锅里的粥是否糊了。

()

(4)短文的线索是八儿的心理活动。

()

18.在八儿的眼中,也许妈妈的爱就是一碗腊八粥,联系生活想一想,妈妈的爱对于你来说是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请认真阅读选文,然后完成19~23题。

(15分)

母亲的“土月饼”

①又是一年中秋时,单位发了两盒月饼,包装精美,八个月饼,八种口味,有肉松的、豆沙的、火腿的、莲蓉的……尝了一下,觉得味道很一般。

这不禁让我怀念起小时候母亲做的“土月饼”。

②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是很盼望中秋节的,因为中秋节的到来,就意味着我们能吃上母亲做的月饼。

③那时候的月饼包装很简单,月饼用油纸包裹着,剥开油纸,就能看到黄澄澄、油亮亮的月饼了,上面还沾满香喷喷的芝麻。

掰开月饼,冬瓜条、花生仁、核桃仁等馅儿就露了出来,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迫不及待地咬一口,甜甜的、香香的、酥酥的。

吃的时候,一只小手小心地在下巴下托着,吃完了再把掉到手心里的渣一点点舔掉。

但是,那个时候家里穷,能吃这样的一个月饼是很奢侈的。

④母亲为了省钱,每逢中秋节,她都自己做月饼给我们解馋。

中秋前夕,母亲从集市买来糯米,经过淘洗、晾干,然后拿到磨坊去磨成面粉,面粉带回家,母亲先把面粉倒进在锅里用小火炒好,然后按一定比例掺进点油和水,再慢慢揉搓成长条,像做馒头一样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用擀面杖擀成圆圆的面饼,再裹进豆沙、碎花生、核桃仁、桂花干、白糖、薄荷等馅料,然后轻轻把包着馅料面饼的边缘紧紧捏在一起,月饼的雏形就出来了。

⑤我们小孩子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打模了。

月饼模子是木质的,一个棋子上有五个凹进去的圆形图案,图案大都是一些花朵或者“福禄寿”字样,边上还有一圈齿状花边。

我们洗净双手,小心地往月饼模子里放面团,边放边轻轻挤压,等到月饼从模子里出来的时候,那份满足和幸福溢满了我们的笑脸,清脆的笑声也在屋子里久久飘荡。

⑥最后一道工序是蒸烤。

母亲在土灶上放好蒸笼,我们尘在灶下,不时地添加柴火,火焰忽明忽暗地舔着锅底,仿佛在跳着一曲曲欢快的舞蹈,映红了我们开心的笑脸。

渐渐地,丝丝缕缕的香气开始在厨房里萦绕,钻进我的五脏六腑,把我的馋虫全都勾出来了,我咽着口水,恨不得马上将月饼吃到嘴里。

⑦好不容易等到月饼出锅,看着冒着热气的月饼,我急不可耐,趁母亲不注意就抓一个,一口咬下去,满嘴的桂花香,和着豆沙的甜润,再加上薄荷的清凉,真是无比美味!

⑧如今,生活水平好了,月饼再也不是什么稀罕物,而且品种繁多、口味各异,价格也越来越贵,可吃在嘴里,总感觉没有母亲做的“土月饼”那么有味,想起母亲的“土月饼”,我的眼睛忍不住又湿润了……

19.概括文中母亲做月饼的几道工序。

(4分)

买糯米→淘洗糯米→()→做米饼→()→捏锥形→()→()

20.第③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下列概括最准确、最全面的一项是()(2分)

A.那时候的月饼包装很简单。

B.物质匮乏年代,留下的吃月饼的记忆。

C.那时候月饼的馅料和口味。

2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说说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3分)

火焰忽明忽暗地舔着锅底,仿佛在跳着一曲曲欢快的舞蹈,映红了我们开心的笑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章写的是“母亲的土月饼”,而①③自然段却用大量笔墨写了单位发的月饼与“那时候的月饼”,为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短文最后一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关系?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表达创作能力考查(30%)

24.轻松习作。

(30分)

《那个星期天》一文中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景物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

通过描写“我”一系列的举动,真实自然地表达了“我”等待时“焦急又兴奋”的情感。

你的生活经历又带给了你怎样的情感体验呢?

请你选择一种印象最深的感受并把它写下来,注意写清楚事情的经过,流露出自己最真实的情感。

字数450字以上。

180字

360字

540字

 

参考答案

一、听力。

1—5:

BCAAC

听力原文:

世界杯的来历

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随后风靡世界,由于足球运动的发展,国际比赛也随之出现。

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举行时,足球就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丹麦以9:

0大胜希腊,成为奥运会第一个足球冠军。

因为奥运会不允许职业运动员参加,到了1928年第九届奥运会,足球比赛已无法持续。

1928年奥运会结束后,国际足联召开代表会议,一致通过决议,举办了四年一次的世界足球锦标赛。

这对于世界足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初这个新的足球大赛称为“世界足球锦标赛”。

1956年,国际足联在卢森堡召开的会议上,决定易名为“雷米特杯赛”。

这是为表彰前国际足联主席33年,是世界足球锦标赛的发起者和组织者。

后来,有人建议将两个名字连起来,称为“世界足球锦标赛——雷米特杯”。

于是,在赫尔辛基会议上决定更名为“世界足球锦标赛——雷米特杯”,简称“世界杯”。

世界杯赛的奖杯是1928年国际足联为得胜者特制的奖品,是由巴黎著名的首饰技师弗列尔铸造的。

其模特是希腊传说中的胜利女神尼凯,她身着古罗马束腰长袍,双臂伸直,手中捧一只大杯。

雕像由纯金铸成,重1800克,高30厘米,立在大理石底座上。

此杯为流动奖杯,谁得了冠军,可把金杯保存4年,到下一届世界杯赛前交还给国际足联,以便发给新的世界冠军。

此外有一个附加规定是:

第一支三次获得世界冠军的球队,可以永久拥有雷米特杯。

1970年,第九届世界杯赛时,乌拉圭、意大利、巴西都已获得过两次冠军。

因此都有永远占有此杯的机会,结果是巴西队捷足先登,占有了此杯。

为此,国际足联还得准备一个新奖杯,以发给下届冠军。

1971年5月,国际足联举行了新杯审议会,经过对53种方案评议后,决定采用意大利人加扎尼亚的设计方案,两个力士双手高擎地球的设计方案。

这个造型象征着体育的威力和规模。

新杯定名为“国际足联世界杯”。

该杯高36厘米,重5公斤当时价值2万美元。

1974年第十届世界杯赛,西德队作为冠军第一次领取了新杯。

这回,国际足联规定新杯为流动奖品,不论哪个队获得多少冠军,也不能占有此杯了。

二、知识积累水平考查。

6、B解析:

B.焚烧(fén)万象更新(gēng)

7、A解析:

B.僻静C.含糊彻底

8、B解析:

A.提高了写作水平。

C.大家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9、C

10、A

11、光景猜想控制挽回明媚

局势寄托丑恶漫长兴旺

12、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书到用时方恨少

(2)快走踏清秋

(3)今夜月明人尽望

(4)除非问取黄鹂

(5)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6)有心栽花花不开

(7)忠言逆耳利于行

(8)常将有日思无日

(9)更有早行人

13、

(1)为了不下滑,他只得用两只手狠狠地抓住雄鹅的羽毛。

(2)因为缺乏这些工具,所以一切工作都进行得非常吃力。

(3)这两天我一定给他们姐弟俩买两张电影票。

14、口语交际。

示例:

邱少云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