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一规律全国卷1016真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65891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6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一规律全国卷1016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选修一规律全国卷1016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选修一规律全国卷1016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选修一规律全国卷1016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选修一规律全国卷1016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选修一规律全国卷1016真题.docx

《选修一规律全国卷1016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一规律全国卷1016真题.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选修一规律全国卷1016真题.docx

选修一规律全国卷1016真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学习这一模块的目的是“通过学习,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如对改革领导者的分析。

如对改革不同性质的分析。

如对改革成功与失败的分析,它们为什么成功或失败了……等等。

例如,梭伦改革代表了工商业奴隶主的利益;商鞅变法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变奴隶制为封建制的愿望;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政权实行的封建化改革;王安石变法是地主阶级面对危机的改革;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面对危机实行的改革;欧洲的宗教改革包括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个方面,总的来说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的斗争;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是农奴主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而阿里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都是封建统治阶级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此外,从改革背景的角度来分析“主动型”的改革与“危机推动型”的改革也是一个思路。

十多年前有一本书《现代化的陷阱》(何清涟著),其中提出的论点之一是中国的改革都是“危机推动型”的改革,即只有在经济社会出现严重危机的情况下,人们才会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着手改革。

这就是所谓“逼出来的”改革。

“逼出来的”改革与“危机推动型”的改革,说的是同样意思。

那些“危机推动型”的改革,“被逼出来的”改革往往带有亡羊补牢性质的,往往代价甚巨,成本极高。

而“自改革”因为是主动应变的、积极出手的,故往往是未雨绸缪性质的,也是投入小、收益大的。

还有,因为“自改革”是在相对宽松和有回旋余地的环境下进行改革的,因而引起的社会震动也相对较小。

其实,历史上的改革,大都是被动型与主动型的混合体。

换言之,是先有先知先觉者主动的改革提议、举措,后有后知跟从者的被动的行动、进程。

比如商鞅变法,商鞅是主动的倡导者、推动者,多数的臣民是被动的适应者、参与者。

再如清末的百日维新,光绪皇帝和戊戌六君子是主动的带领者。

庚子事变后,慈禧后党在国内外各种力量的压力下推行的所谓“新政”,则是被动的。

当然,这也只是相对的说法。

因为光绪等推行的改革,也是在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压力下进行的。

归根到底,改革是人的行为。

看来,改革也有一个“闻道有先后”的问题。

面对同样的国情大势,有的人有忧患意识,而且头脑清醒,急不可待地谋求改革;而有的人自我感觉良好,或浑浑噩噩,不思进取,以致误人误己。

由于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有人居于庙堂之上,有人处于江湖之中,对改革大业,人们应当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领导者应当多一些主动的“自改革”,普通人则应该积极地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

最后,改革也是一种选择,而选择意味着牺牲。

问题在于是由谁作出牺牲?

是由少数人还是由多数人作出牺牲?

牺牲谁的利益,保护谁的利益,决定了改革的方向。

而改革考虑的范围和实施的程度,又决定了改革的广度和深度。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改革,也没有人人都满意的改革,因为改革意味着利益的调整和再分配。

我们支持改革,但对那些借“改革”之名而损害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做法则要坚决反对。

在我国这样的大国进行的改革,只能是一个由易而难、由浅入深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急于求成。

希望在一个较短的时间里把一切关系调整好、处理好是不可能的。

因为“治大国如烹小鲜”,对改革的进程是急不得也不能急的,所谓“摸着石头过河”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凡事也有另外一面,如果借口某项改革难就不进行改革,也是错误的。

因为改革的目的是保持社会的活力,借口难而维持现状,不进行改革,同样是不可取的。

改革还有一个如何学习的问题。

在我们这样的大国进行的改革,是前无古人的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有人认为全盘西化可以改造中国,那是不可能的。

中国改革的药方需要中国人自己去找,不能指望依靠某一国家的经验就可以解决中国自身的问题。

因为这是中国的历史、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

以上这些,也许就是我们今天学习历史上的改革的现实意义吧。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课标指出的要点是: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教材据此展开3课。

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机遇”  (教师用书附有本课的课堂实录)

第1目“社会变化的新气象”。

教材从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方面等全面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改革、变法风潮的历史背景。

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的应用,牛耕的普及,水利灌溉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它也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导致旧的生产资料占有方式--井田制及与之相适应的奴隶制剥削方式瓦解。

随着奴隶制上层建筑的崩溃,地主阶级代替奴隶主阶级进行统治,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也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引起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

特别是战国时期,群雄角逐,战争频繁,各诸侯国为了在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以法家思想为指导,进行了富国强兵的改革。

第2目“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

教材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稳定和巩固统治的需要,并在争霸或战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

教材分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介绍了改革和变法的内容。

包括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的改革(按土地多少、田质好坏征税,淡化了公田、私田的界限,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履亩而税”,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

战国时期,典型的改革有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但半途而废了)。

这些改革和变法为商鞅变法提供了经验。

第3目“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

秦国地处西陲,各方面相对落后。

但到了秦穆公时,也步入了强国行列。

秦献公时实行了一些改革,为以后的商鞅变法创造了条件。

秦孝公抓住历史机遇,重用商鞅进行变法,改变了秦国乃至中国的历史进程。

总的来说,这一课提供了商鞅变法的宏观历史背景,包括社会情况、各国变法的情况特别是商鞅变法前秦国的情况。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语出王充《论衡·书解》:

“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

第1目“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

从几个方面反映了商鞅一生的坎坷。

他本名公孙鞅,又名卫鞅。

在魏国怀才不遇,没有受到重视。

后投奔秦国,向秦孝公提议进行变法,因变法有功,被赐封于商,人们改称他为商鞅或商君。

公元前356年开始变法。

此目不是重点。

卫鞅投到魏国公叔痤门下,公叔痤临终前举荐之,但魏惠王未予理睬。

公元前340年商鞅设计大破魏军,迫魏交还过去夺走的河西之地。

这时,魏惠王才后悔了:

“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

第2目“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

商鞅变法首先从发展农业、增强经济实力开始。

他在经济方面采取的三项主要措施是:

“废井田、开阡陌”(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见23页插图《商鞅铜方升》)。

第3目“奖励军功、加强集权”。

变法的根本目的是富国强兵,使秦国在兼并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教材讲述了六方面改革措施的内容: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建立严格的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包括旅店不得收留没有官府凭证者住宿,否则店主也要连坐。

);普遍推行县制;“燔诗书而明法令”,制订秦律;改变人们的社会风俗习惯。

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是:

法家理论;宗旨:

富国强兵;性质:

地主阶级的改革;改革的范围:

涉及各个方面。

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

国富兵强的秦国)

第1目“商鞅之死”。

教材讲述了贵族保守势力对新法的抵制、破坏和反扑;秦孝公去世,其子秦惠文王即位后,下令抓捕商鞅;商鞅兵败被杀,尸体运回国都咸阳车裂示众。

但“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此目讲述过程,非重点,但可以引起讨论:

“商鞅变法是成是败?

”。

第2目“富国强兵的秦国”。

商鞅变法是秦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全方位改革,是新兴地主阶级领导的一场政治革命,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教材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在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在经济上,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促进了农业生产;在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的下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第3目“变法的局限性”。

商鞅变法虽然变革了社会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历史前进,但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教材提及三方面:

变法轻视教化,轻罪重罚;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如连坐法;变法没有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本目非重点。

对商鞅变法的评价:

商鞅变法是围绕着“富国强兵”这一目标展开的。

变法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农战”和“法治”。

它是战国时期最为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严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改革。

商鞅变法以法律的形式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增加政府收入,富国强兵,建立起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

商鞅变法中的许多措施,如“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废分封,行县制”以及户籍制度等,不仅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国家制度建设基础,而且对日后中国历史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

课标指出的要点是: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据此教科书分为3课。

这次改革是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的一次重要改革。

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

第1目“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包括北魏的崛起,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过程、原因和影响。

386年鲜卑族拓跋部首领拓跋珪重建代国,不久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398年,迁都平城。

次年,拓跋珪正式称帝。

北魏历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439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在武力征服的同时,北魏统治者开始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

鲜卑族开始向封建化和农业定居过渡。

第2目“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包括:

北魏面临的社会矛盾和统治危机,来自三个方面:

(1)北魏政权制度建设的欠缺造成了阶级矛盾尖锐,原因在于政权基层统治方式上实行的宗主督护制和赋税制度上的混乱。

(2)民族矛盾激化。

北魏的贵族集团歧视其他民族;在统治集团内部也存在鲜卑贵族与汉族地主之间的矛盾。

(3)各地的农民起义不断发生。

有关“南北朝”的情况,见33页“历史纵横”。

佃户和部曲是豪强地主的“包荫户”,而世家大族的豪强地主被称为“包荫户”的宗主。

北魏政权占领中原后,为了取得世家大族的支持,承认了宗主对包荫户的剥削和奴役的权利,并以宗主对包荫户的统治作为地方的基层政权。

任命世家大族为宗主,督护百姓,就形成了宗主都护制。

第3目“冯太后和孝文帝”。

主要内容:

471年,当时4岁的魏孝文帝(467-499,原名拓跋宏,后改为元宏,死时33岁,在打败南齐军队后返都途中去世)即位,掌握实权的是他的祖母冯太后。

冯太后出身汉族,对孝文帝实施了系统的汉文化的教育。

在冯太后的培养下,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面对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孝文帝感到,要巩固统治,就必须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借鉴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改变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一场自上而下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改革运动就要发生了。

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第1目“卓有成效的新制”。

孝文帝改革的前期措施,是在冯太后主持下进行的。

目的是以新制度取代不适应统治需要的旧制度。

主要措施包括:

484年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485年推行均田制,为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在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增加了粮食产量;设立三长制,五家一邻长、五邻一里长、五里一党长,健全了县以下的地方基层组织,有利于推行均田制;推行新的租调制,一对夫妇一年纳粟2石,帛或布一匹。

第2目“巧设计迁都洛阳”。

490年,冯太后去世,孝文帝亲政,北魏改革进入新阶段。

为此,孝文帝设计迁都洛阳。

教材先从政治、经济、军事(对付柔然)、地理四个方面分析了需要迁都的原因,接着介绍了迁都的经过。

并在“学思之窗”中配了有关的思考题(37页)。

第3目“移风易俗”。

迁都后,孝文帝后期改革的重点是改变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其主要措施有易服装(见38页左右图的对比)、说汉话、改汉姓(北人以土为拓、称后为跋,认为他们的祖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就姓了拓跋。

而土是黄色的,它是万物之元,所以改姓为元)、通婚姻、改籍贯等五个方面。

上述措施,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朝廷的支持,有力地推进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变。

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

第1目“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包括:

(1)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提高了粮食产量,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畜牧业得到发展。

(2)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其中丝织业和制瓷业比较突出。

(3)商业活动也日趋繁荣。

国内外贸易活动频繁。

其中的“学思之窗”(41页)讲述了洛阳商业的繁荣,并提出了这一问题“北魏的贵族大都经商的事实,说明了什么?

”(一方面说明商业活跃,另一方面说明鲜卑贵族接受了汉族的生活方式,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第2目“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鲜卑族经济的转型,也推动了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封建化的加速。

统治者接受了汉族的先进文化与制度(包括仿汉官制,制北魏官制;修律令,废除一些带奴隶制成分的落后残酷的法律等)。

教材是从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乐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三方面加以介绍的。

第3目“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教材首先叙述了改革的影响,特别指出改革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的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其次,说明鲜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促进了风俗习惯的改革,汉族的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生活习惯的主体;同时,鲜卑族的原有文化也融入汉族文化之中。

教材从鲜卑族的畜牧业生产经验、服饰、风俗、食物等方面证明了鲜卑族的文化精华融入了汉族文化之中。

本课最后的“学习延伸”中有一个“争鸣”(43页),谈到了学术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结果的不同看法。

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余地。

学习这一单元,要让学生理解民族融合的实质,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少数民族和汉族一起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

并且建立起正确的民族观和改革观,树立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意识;理解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自觉地树立改革的意识。

最后,在总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时,可以归纳为:

孝文帝改革是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和比较彻底地进行的一系列改革。

经过这次改革,鲜卑族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实现了社会制度封建化(由鲜卑族奴隶制的统治模式向汉族封建制的统治模式转化)、生产方式农业化、风俗习惯汉族化。

这次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等少数民族成为汉族的一部分,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为结束国家的分裂局面、走向统一和实现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孝文帝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课标指出的要点是: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教材据此分为3课

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

主要谈变法的背景。

第1目“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教材认为,北宋中期(即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四朝),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社会矛盾仍然尖锐。

宋朝建立后,不但不制止土地兼并,而且纵容功臣、大将兼并土地。

土地买卖与典卖普遍,土地集中的趋势加强。

宋代人民的负担很重。

政府不断增加赋税,造成中小农户的强烈不满。

加之连年战事和频繁的自然灾害,使人民更加痛苦。

农民的反抗不断发生(如993年四川发生了王小波、李顺领导的农民起义,提出了“均贫富”的口号),仁宗庆历年间,农民起义和兵变在各地相继爆发,正如欧阳修所说“一年多于一年,一伙强于一伙”。

这一局面的形成是造成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第2目“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这一局面的形成,追根溯源,在于北宋建国后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过于集中,它们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包括军队战斗力弱、国家行政效率低下;冗兵、冗费和冗官。

由于国家权力过于集中,造成各级官员缺乏进取心,行政效率低;军队高级将领受到的制约太多,不能根据战场的情况做出决断,在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中败多胜少,形成“积弱”局面。

同时,兵多、官多,开销大;在对辽和西夏的战争中,也付出了大量金银和丝绸,买得一时平安,如宋真宗时期1004年(景德元年)对辽国的“澶渊之盟”。

可见,对皇帝而言,为了确保自己的统治,不惜牺牲一切。

三“冗”也造成北宋的财政收入日益入不敷出,逐渐形成了“积贫”局面。

第3目“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

面对这样的形势,1043年,宋仁宗任用主张改革的范仲淹等人,进行改革。

这一改革因发生在庆历年间,被称为“庆历新政”。

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1.改革文官制度;(改革官员三年一次循资遣升的办法,依政绩提拔)2.严格恩荫制,即严格中上级的任子特权,防止权贵子弟垄断官位(原来根据恩荫制,官宦之弟、亲属及门客不必通过科举即可为官);3.改革贡举制,士子必须在学校学习一段时间方可应举,取士重在策论和操行;4.慎选地方官吏;5.减轻徭役,重视农桑;等等。

改革针对的主要目标是腐败的官僚制度。

但这次改革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强烈反对。

新政推行一年多就夭折了。

49页“学习延伸”中的“争鸣”有后人对这一新政失败原因的评价,可以一看。

例如,在选各路转运使时,范仲淹翻阅名册,凡庸碌无才者一笔勾销,富弼在旁说:

“范六丈公则是一笔,焉知一家哭?

”答曰:

“一家哭,怎比得一路哭?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第1目“起用王安石”。

庆历新政失败后,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改革的呼声又起。

王安石向宋仁宗呈交了万言书《言事书》,没有引起仁宗的重视。

1068年,宋神宗即位。

他决定起用王安石。

次年,任用王安石为参政知事(相当于副宰相),主持变法。

此目非重点。

以下两目为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本课的重点。

第2目“富国之法”。

主要讲述变法在经济上的具体措施,是针对“积贫”而来的。

为了调整封建国家、地主与农民的关系,发展生产,变法的具体措施包括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又称募役法,或免役钱、助役钱,并见52页“资料回放”)、市易法(收滞销货,短缺时卖出)、方田均税法(丈量土地,以方田结果为依据,确定税收)和均输法(设发运使,于路途较近的生产地采购,以节省货款和运费)等6项。

第3目“强兵之法”,是针对“积弱”而来的。

具体措施是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兵,提高战斗力)、设军器监。

可看53页“学思之窗”的材料:

北宋军队之弱。

第4目“取士之法”。

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是变法得以实施和持续的关键。

其主要措施有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包括太学三舍法)、唯才用人。

但本目不是重点。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第1目“变法的命运”。

围绕变法的曲折过程和失败,说明变法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教材共讲述了四个问题:

第一,保守派反对变法。

见55页黑白图。

第二,王安石提出“三不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思想。

第三,宋神宗对变法态度的多变。

第四,1076年,王安石再次辞职,一些法令陆续废止;王安石退居江宁至死。

1085年宋神宗死,宋哲宗即位之初,反对变法的高太后听政,起用司马光为宰相,新法几乎全部废除。

从此意义上说,变法最终失败了。

但此目不是重点。

第2目“积贫局面的改变”。

“富国”是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

变法虽然没有完全成功,但一定程度改变了北宋的积贫局面,如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国库的充裕。

而各项经济方面的变法措施也取得了成效,如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和均输法等。

可见变法取得了重要成果:

一定程度限制了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的剥削,有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了农业生产,农民得到一定的实惠;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但变法也有一些弊端和不足,如青苗法的利息偏高,半年为20%,加重了农民负担;免役法中的免役费也是如此。

第3目“积弱局面的改善”。

“强兵”是变法的另外一个主要目的。

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弱的局面。

如保甲法的推行,加强了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社会治安,有利于精简军队。

军器监的设立,保马法、将兵法的实施,也在减少开支的同时,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本课的最后,是对王安石变法的简单评价。

列宁认为:

“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

”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

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变法是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的,但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58页“学习延伸”中的“争鸣”是王安石与司马光在国家理财问题上的争论,实际上是“藏富于国”还是“藏富于民”问题的讨论(或说司马光主张“节流不开源”,王安石认为“开源不节流”),这个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建议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思考。

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课标指出的要点是:

(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教材分为3课。

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

共4目。

第1目“俄国的农奴制”。

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开始建立。

17世纪中期,俄国的农奴制正式确立。

18世纪以后,历代沙皇采取各种措施强化农奴制。

19世纪中叶,俄国9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而农村人口中一半以上是农奴。

第2目“步履维艰的俄国工业发展”。

19世纪40年代,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俄国也出现了机器工厂和铁路,但俄国工业发展速度远落后于其他西欧国家。

19世纪中叶,俄国仍然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

农奴制已经成为阻碍俄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

废除农奴制的呼声日益高涨。

第3目“新思潮的涌动”。

1825年,一些青年军官发动了“十二月党人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产生很大影响。

19世纪四五十年代,俄国知识分子就改革问题展开争论,分为守旧派、改革派和激进派。

激进派的代表有赫尔岑、车尔尼雪夫等。

第4目“克里米亚战争”。

1853年俄军侵入奥斯曼帝国土地,英法派兵支持奥斯曼帝国,克里米亚战争爆发。

1855秋,塞瓦斯托波尔要塞陷落,俄军战败。

战争使俄国损失惨重,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

亚历山大二世继位后,不得不走上一条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

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共3目。

第1目“改革的酝酿”。

亚历山大二世吸取以前改革失败的教训,首先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借助舆论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同时下令成立一个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

待条件成熟后,立即将农奴制改革的问题公开化,并征集来自不同地区的改革草案,经过激烈争论后拟订了改革法案。

第2目“二一九法令”。

1861年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以起,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土地仍归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农民还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

农民获得份地时,必须先以现金支付土地赎金的20%~25%,其余部分由政府以有息债券代付,农民必须在49年内逐步还本付息。

法令还规定由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

第3目“进步与局限”。

废除农奴制,是一次历史的进步。

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扩大了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了。

这次改革是在封建地主主持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历史局限性:

农民仍受到由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

这次改革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