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优卷欧姆定律有答案名校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63604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38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市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优卷欧姆定律有答案名校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苏州市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优卷欧姆定律有答案名校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苏州市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优卷欧姆定律有答案名校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苏州市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优卷欧姆定律有答案名校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苏州市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优卷欧姆定律有答案名校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州市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优卷欧姆定律有答案名校版.docx

《苏州市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优卷欧姆定律有答案名校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市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优卷欧姆定律有答案名校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州市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优卷欧姆定律有答案名校版.docx

苏州市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优卷欧姆定律有答案名校版

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上)期末复习提优卷(欧姆定律)

 

一、填空题

1.如图13,开关S闭合,电流表A1的示数是0.6A,电流表A2的示数为1A,电阻R2=15Ω,则电电压为  V,电阻R1的阻值为  Ω.

2.如图甲所示是电阻R和小灯泡L的U﹣I图象,由图可知电阻R的阻值是  Ω;若将电阻R与小灯泡L串联在电路中(如图乙),电流表示数为0.4A,则电电压为  V.

3.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从2转到1时,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对应的示数,在U﹣I坐标中描绘了相对应的坐标点,如图乙所示,电电压是  ,电阻R1的阻值是  ,电阻R2的阻值是  .

4.小明同学在实验室设计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电阻R的阻值.已知R0=20Ω,S1、S2都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6V,只闭合S1时,电压表示数接近6V,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是  .小明检查电路排除故障后,只闭合S1时,电压表示数为2V,则R的阻值为  Ω.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R2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  .电压表的示数  ,R2两端的电压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如图电路,电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从最右端移动到最左端的过程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如乙图所示,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是  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A.

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6Ω,R2=8Ω,电电压及定值电阻R的阻值未知,当开关S接位置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则此时R1两端的电压是  V;当开关S接位置2时,电流表的示数将大于  A且小于0.4A.

8.如图所示电路,电阻R1=3Ω,R2=2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的示数  ,电流表A1的示数  (以上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电压表V的示数变化与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之比等于  Ω.

 

二、选择题

9.如图所示,已知灯泡L的电阻R灯=3R,闭合S1、S2灯泡正常发光,则断开S2后(  )

A.灯泡变暗B.灯泡变亮

C.电流表示数变大D.电流表示数不变

10.如图

(1)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I﹣U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乙为定值电阻

B.当电阻甲两端电压为2V时,R甲=0.4Ω

C.如图

(2)所示,当开关闭合,电路电流为0.2A时,电路总电阻是15Ω

D.如图(3)所示,当开关闭合,电电压为2V时,电路总电流为0.4A

11.连接如图所示电路,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实验时电流表甲和乙的示数分别为0.18安和0.16安,造成两个电流表示数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A.电流表的缘故B.灯泡L1和L2的电阻不同

C.导线有电阻D.灯泡L1和L2在电路中的位置

12.如图a是一个用电压表的示数反映温度变化的电路原理图,其中电电压U=4.5V且保持不变,电压表量程为0~3V,R0是300Ω的定值电阻,R1是热敏电阻,其电阻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若闭合开关S(  )

A.环境温度为40℃时,热敏电阻阻值是150Ω

B.电压表V示数越小,环境温度越高

C.电压表的最小示数是1.5V

D.此电路允许的最高环境温度为60℃

13.某同学在课外活动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关于该电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闭合S1,R2的滑片从左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减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B.只闭合S2,R2的滑片从左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增大,电流表示数减小

C.滑片在R2的最左端时,先闭合S1,再闭合S2,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减小

D.滑片在R2的最右端时,先闭合S1,再闭合S2,电压表示数减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14.小梦将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电压不变的电路中,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各表均有一定示数,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到一定位置过程中,电流表、电压表V1和V2示数变化量分别为△I、△U1、△U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1示数不变,V2示数变大

B.V1示数变小,V1示数和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小

C.V2示数变大,△U1>△U2

D.电流表示数变小,

不变

 

三、解答题

15.小明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电路图如图(甲)所示.电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电流表A选用0~0.6A量程,电压表V1选用0~3V量程,电压表V2选用0~15V量程,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50Ω1A”的字样.

(1)请根据电路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图乙.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放在  (A/B)端.

(3)闭合开关S,发现电流表A与电压表V2的示数为零,电压表V1的示数不为零,则电路存在的故障是  .

(4)排除故障后,继续进行实验,记录电流表A与电压表V1的示数,得到一组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得结论:

当导体的阻值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  比.

序号

电压表V1的示数U1/V

电流表A的示数I/A

1

1.0

0.1

2

2.0

0.2

3

3.0

0.3

(5)实验中,记录电流表A与电压表V2的示数,得到一组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作出I─U2图线,如图丙所示,电电压是  V.在保证实验器材安全的前提下,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得小于  Ω.

16.小明和学习小组利用电(电压未知)、滑动变阻器(“100Ω2A”)、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导线若干测量电阻R的阻值(其阻值约几百欧).

(1)在图甲中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

(2)设计的实验表格为下表,表格中,①处应填写  .

实验次数

电流I/A

电压U/V

电阻R/Ω

1

2

3

(3)正确连接电路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V.

(4)实验中,器材完好,当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电压表指针偏转正常,但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无法读数,原因可能是  .

(5)勤于思考的小明在不改动原实验电路的情况下,也能求出待测电阻R的阻值,请你写出小明的主要实验步骤(用相应的字母表示测出的物理量).

①  ;

②  ;

③写出待测电阻的表达式R=  .

17.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路元件在各行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热敏电阻就是其中之一.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图甲是用热敏电阻测量环境温度的电路,电路中电流表的量程为0~0.02A,滑动变阻器R的铭牌上标有“150Ω0.3A”字样.Rt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环境温度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电电压保持不变.请完成下列小题:

(1)将此电路放入温度为20℃的环境中,闭合开关S,调节滑片P,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100Ω,此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01A,求电电压;

(2)若环境温度为40℃时,要保证整个电路元件的安全,求滑动变阻器的变化范围;

(3)此电路能测量的最高环境温度为多少?

18.某兴趣小组制作了一个测量质量的电子秤,其原理如图甲所示,它主要四部分构成:

托板、压力杠杆OAB、压敏电阻R(电阻值会随所受压力大小发生变化的可变电阻)和显示重力大小的仪表A(实质是量程为0~0.6A的电流表).其中OA长5cm,AB长20cm,电电压恒为9V.压敏电阻R的阻值与所受压力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托板和杠杆组件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g取10N/g).求:

(1)托板上放某一重物时,电流表示数为0.2A,电子秤在1min内消耗的电能:

(2)托板上没有放置物体时,电路中的电流;

(3)为保护电流表不被损坏,电子秤能测量的最大质量.

19.小陆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现只有电(电压大于3伏且保持不变)、待测电阻R、电压表(0~15V量程档损坏)、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R1、阻值为30Ω的定值电阻R2、电键及导线若干.他经过思考,进行了三次实验,电路图及闭合电键S后对应的电压表的示数分别如图(a)、(b)、(c)所示.请根据相关信息计算(需写出计算过程):

①小路同学所用电.的电压U.②待测电阻R的阻值.(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Ω)

20.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想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室有:

电、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规格不同的定值电阻、开关和导线等器材各若干供同学们选择,实验用电路如图a所示.

(1)图b是某组同学尚未完成连接的实物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两根导线完成连接(连线不交叉).要求: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端移动,电压表示数变大.

(2)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示数较大、电压表示数为零,则电路故障原因可能是  

A.电压表的量程选大了B.电阻R0发生了短路

C.滑动变阻器发生了断路D.滑动变阻器发生了短路

(3)他们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测得多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在给定的坐标纸上作出图象,分析得出了结论.在与其他组交流时发现虽然各小组作出的图象都是正确的,但是在相同的坐标纸上有些小组的图象却明显不同.请你利用表中数据在图c中作出I﹣U图象,并回答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压表

示数/V

1.0

1.5

2.0

2.5

3.0

电流表

示数/A

0.12

0.19

0.25

0.28

0.38

(4)该组同学为了进一步探究电路的性质,他们选择了一个电压可调的电进行实验.实验所用电路如图d,但电压表位置不详,电阻R1的阻值为8Ω,所用滑动变阻器R2是“10Ω2A”和“5Ω3A”中的一个.若某次实验时两表刻度盘上的指针位置如图e所示,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恰为最大值的一半.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通过计算推测他们实验时所用变阻器R2的规格和R2的电压.

 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上)期末复习提优卷(欧姆定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

1.如图13,开关S闭合,电流表A1的示数是0.6A,电流表A2的示数为1A,电阻R2=15Ω,则电电压为 6 V,电阻R1的阻值为 10 Ω.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电阻的并联.

【分析】开关闭合后,两电阻并联,电流表A1测的是电阻R1的电流,电流表A2测的是总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求通过电阻R2的电流,根据公式U=IR求出电阻R2两端的电压,即为电电压.

求出电电压后,再根据公式R=

求出电阻R1的阻值.

【解答】解:

通过电阻R2的电流I2=I﹣I1=1A﹣0.6A=0.4A,

电阻R2两端的电压,即为电电压U=U2=I2R2=04A×15Ω=6V,

电阻R1的阻值R1=

=

=10Ω.

故答案为6;10.

 

2.如图甲所示是电阻R和小灯泡L的U﹣I图象,由图可知电阻R的阻值是 5 Ω;若将电阻R与小灯泡L串联在电路中(如图乙),电流表示数为0.4A,则电电压为 3 V.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分析】由图示图象求出电阻两端电压与对应的电流,然后由欧姆定律求出电阻阻值;

由图示图象求出电流对应的电阻与灯泡两端电压,然后由串联电路特点求出电电压.

【解答】解:

由I=

可知,电阻阻值:

R=

=

=5Ω,

由图示图象可知,电流I=0.4A时,UL=1V,UR=2V,

电电压:

U=UL+UR=1V+2V=3V;

故答案为:

5;3.

 

3.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从2转到1时,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对应的示数,在U﹣I坐标中描绘了相对应的坐标点,如图乙所示,电电压是 6V ,电阻R1的阻值是 10Ω ,电阻R2的阻值是 20Ω .

【考点】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分析】

(1)由电路图可知,当S接1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图乙可知对应的电压和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1的阻值.

(2)当S接2时,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串联电路的电流;由图乙得出对应的电流和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根据电阻的串联求出电阻R2的阻值.

【解答】解:

(1)由电路图可知,当S接1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由图乙可知,电的电压U=6V,电路中的电流I=0.6A,则R=

=

=10Ω;

(2)当S接2时,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串联电路的电流;

由图乙可知,电阻R2的两端电压为U′=6V﹣2V=4V,电路中的电流I′=0.2A,

R2的阻值:

R2=

=

=20Ω.

故答案为:

6V;10Ω;20Ω.

 

4.小明同学在实验室设计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电阻R的阻值.已知R0=20Ω,S1、S2都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6V,只闭合S1时,电压表示数接近6V,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是 R断路或R0短路 .小明检查电路排除故障后,只闭合S1时,电压表示数为2V,则R的阻值为 10 Ω.

【考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欧姆定律的应用.

【分析】

(1)故障包括短路和断路,然后结合电路特点和电压表无示数判断故障所在;

(2)先根据串联电路特点求出R0两端电压,然后利用欧姆定律求出电路电流,最后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求出R的阻值.

【解答】解:

(1)S1、S2都闭合时,为R的基本电路,电压表示数等于电电压6V;只闭合S1时,R0、R串联,电压表示数接近6V,说明电压表正负接线柱与电两极相连,因此故障可能为R0短路或R断路;

(2)R0两端电压:

U0=6V﹣2V=4V,

电路中的电流:

I=

=

=0.2A,

R的阻值:

R=

=

=10Ω.

故答案为:

R断路或R0短路;10.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R2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 变小 .电压表的示数 变小 ,R2两端的电压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欧姆定律的应用.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V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A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R1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R2两端的电压变化.

【解答】解:

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V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A测电路中的电流.

当滑动变阻器R2滑片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

由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由U=IR可知,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滑动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变大.

故答案为:

变小;变小;变大.

 

6.如图电路,电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从最右端移动到最左端的过程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如乙图所示,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是 20 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3 A.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分析】

(1)当滑片P在a端时滑动变阻器全部接入,R1与R2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图象读出电表的示数,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表示出电的电压;当滑片P在b端时,滑动变阻器没有连入电路,电压表示数为零,根据欧姆定律表示出电的电压,利用电的电压不变得出等式即可求出R1的阻值和电的电压;

(2)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中点时,连入电路的阻值为

R2,根据电阻的串联和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

(1)由电路图可知,当滑片P在a端时滑动变阻器全部接入,R1与R2串联,则电路中电流最小,

由图象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a=0.2A,R2两端的电压U2=4V,

由I=

可得:

R2=

=

=20Ω,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电的电压:

U=IaR1+U2=0.2A×R1+4V﹣﹣﹣﹣﹣﹣﹣﹣﹣﹣﹣﹣①

当滑片P在b端时,滑动变阻器没有连入电路,电压表示数为零,

由图象可知这时电路中电流为Ib=0.6A,电电压加在R1上,

则U=IbR1=0.6A×R1﹣﹣﹣﹣﹣﹣﹣﹣﹣﹣﹣﹣﹣﹣②

解①②得:

R1=10Ω,U=6V;

(2)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中点时,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

R2′=

R2=

×20Ω=10Ω,

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I′=

=

=0.3A.

由图象可知:

电流表示数为0.3A时对应的点是B.

故答案为:

20;0.3.

 

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6Ω,R2=8Ω,电电压及定值电阻R的阻值未知,当开关S接位置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则此时R1两端的电压是 2.4 V;当开关S接位置2时,电流表的示数将大于 0.3 A且小于0.4A.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分析】由电路可知,开关接1时R1与R串联,由欧姆定律可列出关系式;开关接2时R2与R串联,同理由欧姆定律列出方程式.因电压保持不变,故可以得出I与R的关系式,由极限法分析方程式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

当开关S接位置1时,R1与R串联,

由欧姆定律得R1两端的电压:

R1=IR1=0.4A×6Ω=2.4V,

电电压:

U=0.4A×(R1+R)

当开关接位置2时,R2与R串联,由欧姆定律得:

U=I(R2+R)

因电压值不变,故可得:

0.4A×(6Ω+R)=I(8Ω+R)

解得:

I=

由分式的加减法可得:

I=

=0.4A﹣

因R未知,故R可能为从0到无穷大的任意值,当R=0时,I=0.4A﹣0.1A=0.3A

当R取无穷大时,I无限接近于0.4A.

故电流值可以从0.3A到0.4A.

故答案为:

2.4;0.3.

 

8.如图所示电路,电阻R1=3Ω,R2=2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的示数 变大 ,电流表A1的示数 不变 (以上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电压表V的示数变化与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之比等于 2 Ω.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S断开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两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

当开关S闭合时,两电阻并联,电压表测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也是测电的电压,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A测干路电流;根据电的电压不变判断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判断两电流表示数的变化.

【解答】解:

∵开关S断开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R2没有连入电路,故此时电压表示数为零;

两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即通过R1的电流.

∴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测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也是测电的电压,故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

∵R1两端的电压不变,

∴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

∵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且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为支路R2上的电流I2.

则电压表V的示数变化与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之比为:

=R2=2Ω.

故答案为:

变大;不变;2.

 

二、选择题

9.如图所示,已知灯泡L的电阻R灯=3R,闭合S1、S2灯泡正常发光,则断开S2后(  )

A.灯泡变暗B.灯泡变亮

C.电流表示数变大D.电流表示数不变

【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欧姆定律的应用.

【分析】当闭合S1、S2时,电路为L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断开S2后,灯泡L与定值电阻R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电阻的串联判断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利用P=I2R可知灯泡实际功率的大小变化,进一步根据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判断亮暗的变化.

【解答】解:

当闭合S1、S2时,电路为L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断开S2后,灯泡L与定值电阻R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

由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故CD不正确;

因P=I2R,且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

所以,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小,灯泡变暗,故A正确,B不正确.

故选A.

 

10.如图

(1)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I﹣U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乙为定值电阻

B.当电阻甲两端电压为2V时,R甲=0.4Ω

C.如图

(2)所示,当开关闭合,电路电流为0.2A时,电路总电阻是15Ω

D.如图(3)所示,当开关闭合,电电压为2V时,电路总电流为0.4A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分析】

(1)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据此分析图象甲乙电阻的变化;

(2)由图象可知,当甲两端电压为2V时对应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甲的阻值;

(3)如图2所示,甲和乙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根据图象读出两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电的电压,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总阻值;

(4)如图3所示,甲和乙并联,电电压为2V时,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图象读出通过两电阻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总电流.

【解答】解:

(1)由图象可知,甲对应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甲电阻的阻值不变,乙电阻的阻值变化,故A错误;

(2)由图象可知,当甲两端电压为2V时,通过的电流为0.4A,

由I=

可得,R甲=

=

=5Ω,故B错误;

(3)如图2所示,甲和乙串联,当开关闭合,电路电流为0.2A时,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通过两电阻的电流均为0.2A,

由图象可知,两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甲=1V,U乙=2V,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电的电压:

U=U甲+U乙=1V+2V=3V,

则电路中的总电阻:

R总=

=

=15Ω,故C正确;

(4)如图3所示,甲、乙并联,当电电压为2V时,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所以,两电阻两端的电压均为2V,

由图象可知,通过两电阻的电流分别为I甲=0.4A,I乙=0.2A,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电路中的总电流:

I总=I甲+I乙=0.4A+0.2A=0.6A,故D错误.

故选C.

 

11.连接如图所示电路,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实验时电流表甲和乙的示数分别为0.18安和0.16安,造成两个电流表示数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A.电流表的缘故B.灯泡L1和L2的电阻不同

C.导线有电阻D.灯泡L1和L2在电路中的位置

【考点】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分析】掌握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解答】解:

由电路图可知,两灯和两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而实验时电流表甲和乙的示数分别为0.18安和0.16安,图中造成两个电流表示数不同的原因可能是两个电流表的读数误差或指针未调整.

故选:

A.

 

12.如图a是一个用电压表的示数反映温度变化的电路原理图,其中电电压U=4.5V且保持不变,电压表量程为0~3V,R0是300Ω的定值电阻,R1是热敏电阻,其电阻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若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