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套优质说课稿1.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套优质说课稿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套优质说课稿1.docx(9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套优质说课稿1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套优质说课稿
U.1大数的认识
亿以内数的认识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我选择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
2、教材地位与作用: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的读写认,而本单元则是在以前学习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的读写并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这一单元是在小学阶段对整数学习的最后一课。
对以后学生在学习中接触大数,并计算大数奠定了知识基础,而且初步感知大的数目。
3、教材的编排特点:
a.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大数,产生学习需要。
b.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自主探索。
本节课的学习,不仅是学生对数认识的一次扩展,也进一步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学习,能加强学生对数据实际意义的理解,会用数学的眼光分析身边一些数据的意义,这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一般具有接触面广、独立性增强、善于观察和发现、乐于动手操作等特点,而且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系统的学习过万以内的整数。
结合学生的这些特点,我会做一些课前准备,一是准备了《亿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课件;二是准备计数器、游戏卡片等教具。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提倡的三维目标教学,结合本节课的重、难点和内容的特点,我给学生制定的学习目标是:
(1)认知目标:
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并且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
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学会读、写亿以内的数;
2、掌握亿内数的数位顺序表,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3、认识数级:
个级、万级、亿级,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亿以内的数。
教学亿以上数的读法与写法。
难点:
1、读写数位较大的数目。
2、理解“十进制”计数方法。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会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趣的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大数对于学生读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创设具体教学情境,让学生对大数获得丰富感受,注意放手让学生探索,理解大数的读法后,通过独立练习,小组合作交流训练,达到熟练程度。
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对于数位、数级,十进关系等知识,应该让学生牢固掌握,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密切了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收集大数的习惯和能力,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认识数是为了用它来交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学法:
学生主体参与;动手操作;多向交流;教学游戏
五、教学理念: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打基础。
遵循儿童心理规律和认知规律。
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必须获得有价值的数学,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在教师精心组织下充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亿以内数的规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成功的体验。
数学教学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师应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得新知识能力,培养学生敢于自主学习、尝试新知的研究学习。
小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为其独立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可能。
为此,在教学“延伸性、迁移性知识”时,我直接让学生自己自主尝试、积极探索,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比较、推理、发现和总结,给学生自主探索新知的空间、时间,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发展。
六、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学前准备:
口答:
一千里面有10个百,一万里面有10个千;口述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2师: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利用课件出示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图片)你们会读这些数吗?
瞧,这些数比以前学习的万以内的数更大,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更大的数,板书课题:
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课件出示我国行政区划图,突出演示六省市、自治区的地理、文化图片,同时伴音介绍我国的人口普查数,让学生认真观察,提问:
你收到了那些数学信息?
(六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你发现什么?
(数很大,很大。
)由此这节课你想探讨什么问题?
(这些大数怎样读?
他们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这些大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怎么样认识大数?
等等)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三)、探究交流获取新知
1.以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为例试读。
2.认识万以上的计数单位,十万、一百万、一千万、一亿,
问题:
观察计数器你发现什么?
老师拨珠,拨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数,一直数到九千,再拨一千,问:
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
千位满“十”怎么办?
(千位满十向万位进一),也就是“十个一千是一万”板书“万”。
3.让学生拿出计数器,边拨边数边想,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再加上一万是多少?
认识10个一万是“十万”,同样的方法,同学们自己同位交流说说,认识10个十万是一百万。
(板书)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板书)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板书)
(给足时间拨、想、说,然后全班交流)
提问:
同学们想一想,以往我们学习了那些计数单位?
万以上的计数单位今天我们学习了那些?
(十万、百万、千万、亿)
4.小组讨论学习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问题:
大家知道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是什么吗?
你发现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
我发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
生2: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生3:
我发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哪一位上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
生4:
每相邻是什么意思我有点不太明白?
生5:
我可以告诉你,……
师:
同学们怎样证明你的发现是对的?
生5可以进行证明,如:
……
师:
同学们真有数学头脑,通过拨珠、数数、观察发现了它们的规律。
5.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学习“数位”。
请同学们整理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亿位。
(出示数位顺序黑板帖)
(2)拨数,将13819000人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来。
(3)写出13819000并说出每个数字所占的数位名称,计数单位,表示多少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4)全班交流,抽查:
十万位上的8表示什么?
百万位上是几,表示什么?
千万位上是几,计数单位又是什么?
第4页“做一做”。
6.学习“数级”。
介绍我国计数的四位分级法。
(在数位表上增加拦,并标明数级)从右向左四位一分级,第一级是个级,第二级是万级,第三级是亿级。
同时告诉学生分级线。
按级读出北京市人口数。
7.巩固联系完成,理解并掌握计数规律。
(1)让学生通过数数
(2)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哪些地方常用到万以上的数,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8.学习“读数”。
(1)CAI课件出示例2,读出下面各数。
继续出示含两级的数位表,并在相应的数位表下,分别呈现教材上的4个数,249624960000640700085000300。
a)让学生在下面与同学说一说并写出读作多少?
b)集体交流,读出每一个数,并进行评价,纠正错误读法。
c)课件出示正确读法。
(2)小组讨论。
a)含两极的数怎么读?
b)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
c)数位上出现0,又该怎么样读?
(给足时间让学生讨论)
(3)反馈交流信息,学生归纳总结。
(4)巩固练习,完成第5页“做一做”。
读后说说你发现这3个数有什么共同点?
(四)、小结强化,增强自信
小结学习内容,让学生说说学习体会、收获。
(五)、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课堂作业完成练习一的1—5题。
1题让学生做数位顺序表,加深了学生对数位排列顺序和数级划分的认识。
2题按排的是4组读数练习,每组都是两个数对比出现,体会同样的数字,放在个级和万级读法不同数的大下意义不同,也为后面学习大数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作铺垫。
3题创设一个情境,小组交流不同的读数方法,探索比较方便的读法,体现了由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读数方法。
4题5题,进一步加深对亿以内数的读法的理解,提高读数能力。
亿以上数的认识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的第九课时。
2、教材分析:
教材在亿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亿以上数的认识。
通过地球不堪人口之重负的拟人素材,生动地引入世界人口的总数,让学生在感受大数、学习亿以上数的读法的同时,了解到地球上人口太多了,如不控制将要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渗透有关人口知识和环境保护教育。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亿以上数的读法与写法。
亿以上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及写法。
4、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提倡的三维目标教学,结合本节课的重、难点和内容的特点,我给学生制定的学习目标是:
(1)认知目标:
理解多位数的读、写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出多位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2)能力目标:
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上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3)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
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大数对于学生读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创设具体教学情境,让学生对大数获得丰富感受,注意放手让学生探索,理解大数的读法后,通过独立练习,小组合作交流训练,达到熟练程度。
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对于数位、数级,十进关系等知识,应该让学生牢固掌握,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密切了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收集大数的习惯和能力,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认识数是为了用它来交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三、教学理念: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打基础。
遵循儿童心理规律和认知规律。
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必须获得有价值的数学,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在教师精心组织下充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亿以内数的规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成功的体验。
四、说教学过程:
下面说一说教学过程程序。
通过地球不堪人口之重负的拟人素材,生动地引入世界人口的总数,让学生在感受大数。
对照数位顺序,安排了3个亿以上的数让学生试读,先出整亿的数,使学生看出只需按照各级或万级的数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然后出个级、万级不都是0的数,教学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然后由学生自己探索读数的规律,进而进行练习巩固。
本课有两个大的知识点,所以我采用的是二、三教学环节重复运用,即亿以上数的写法用同读法进行教学的。
练习设计了5道题,2道读法题,2道写法题还有一个思考题。
最后是回顾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评价。
教学例1
⑴创设情境
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主题图)。
美丽的蓝色地球原本在轻快的转动着,现在上面站满了人,地球累的大汗淋漓说:
“我快背不动了!
”
⑵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想法?
⑶谁来读我国人数?
说说你是怎么读的?
为什么不读61万呢?
借助数为顺序表来读比较方便。
(出示数位表)因为61在亿级,所以读作六十一亿。
)
⑷出示:
10040002000400305000000
这两个数又该怎么读呢?
指名读,说出理由。
思考:
亿以上的数怎么读?
⑸讨论:
1、先读哪一级?
2、亿级的数和万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
3、数位上的0怎么读?
4、读含有亿级、万级的数时,应注意什么?
指名汇报。
强调:
读亿以上的数,要想读得又对又快,需要先分级。
确定最高位是什么位。
⑹试一试:
读出下面各数。
920000000026705000000
508040000000300200000
提问:
读含有亿级、万级的数时,应注意什么?
三、亿以上数的写法
我们已经会读亿以上的数了,那你们会写吗?
请看例2.
(出示) 1、三亿怎么写?
能写成30000吗?
2、三十亿九千万、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这两个数怎么写?
自己试一试。
3、写亿以上的数,关键要先干什么?
4、出示:
说一说亿以上的数该怎么写?
(先找到“亿和万”字,每级的数的写法都和个级的写法相同。
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0占位。
)
说明:
为了便于检查,每级中间空一格或用小逗号隔开。
强调:
写亿级和万级的数时,关键要先找到“亿”或“万”字。
5、试一试:
写出下面各数。
二十五亿 写作:
五千零四亿零七百万写作:
四、把亿以上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1、自学例3
2、讨论:
(1)、怎么改写为以“亿”为单位的数?
(2)、不是整亿的数怎么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的。
得出:
改写为以“亿”为单位,只要去掉8个0,再写上一个亿字就可以了。
不是整亿数的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时,要看“千万位”上的数是否满5,在按照“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
3、试一试:
五、巩固应用
1、读出下面各数。
(1)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600000千米。
(2)1999年全国有小学生135479600人。
(3)地球陆地总面积是149000000平方千米。
2、写出下面各数。
(1)、用最大的天文望远镜至少可以看到十亿颗星。
(2)、地球海洋总面积是三亿六千二百万平方千米。
(3)、我国每年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达四百五十亿双,需要砍伐二千五百万棵树。
根据这些数据,你想说些什么?
3、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不是整亿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后面的尾数。
)
10600000000503000000000
527023000026900800000
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4、最大的九位数是(),最小的十位数是()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U2。
角的度量
直线、射线和角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我执教的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直线、射线和角”。
本课内容是第二单元本课内容是第二单元“角的度量”起始课。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内容包括直线、线段、射线和角的认识。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线段、角和直角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几何形体知识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认识三角形等图形的知识以及进一步学习几何形体知识的基础。
学生学习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时,已会直观描述它们的特点。
本课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有限”到“无限”,引导学生认识直线和射线,掌握角的概念。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提倡的三维目标教学,我给学生制定的学习目标是:
1.认知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直线,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猜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学习形式,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射线,知道射线、直线和线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理解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
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
(五)学情分析
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学习比较积极但还不够稳定,知识和思维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操作口述能力比较强。
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
学生缺乏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准备:
一把米尺,每小组一张作业表,学生自备三角板等。
二、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操作去探究发现、分析比较地构建和获取,与人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课我主要从构建主义理论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出发,选择合适的教法来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运用了:
1、猜想发现法2、分析比较法3、合作探究法4、多媒体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
在学法方面,我注重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学生在组内合作交流,互相可以得到启发,共同理清思路,运用这种方法,便于培养学生参与合作的精神。
总之,在这节课中,我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
力促课堂的有效互动,努力构建和谐课堂。
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及参与者这样新的教学理念。
三、说教学实施过程。
A
基于上述认识与理解,我对本课的教学流程作了如下设计:
激趣导入——形成概念——深入理解——形成技能——应用新知——评价回顾六个环节。
第一环节:
闯关猜谜,激发兴趣。
在这一环节中,首先课件出示猜谜第一关,通过两道简单的谜语过渡到第二关,我们即将要学习的两道数学谜语,从而导入新课的教学。
我认为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猜谜游戏导入新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及为解决问题而勇于探索的精神。
在猜谜游戏第二关中,由于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认识了线段,所以很快会猜出答案,我再让学生回忆线段的特点。
第二题的答案是直线,在学生说出答案之后再问:
谁能上来帮老师量出这条直线的长度,从而得出直线的特点,使学生体会无限延长的概念。
至此,学生对直线的特征已有所认识,之后我再设计了一个画图游戏:
我让学生在30秒之内过一点画直线,看谁画得多,这样一个简单的活动使学习了直线的画法,也认识到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第二环节:
形成概念。
接下来是继续猜谜第三关,由此而引出射线的教学。
要求学生说一说生活中所见过的类似射线的物,然后教师课件演示,像射灯、太阳、手电筒等射出来的光线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
欣赏后再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这些光的特点,并将想象中的这些线画到白纸上。
在学生掌握了射线的特征之后,再延续前面的游戏,进行画射线比赛。
在数射线的条数时引导学生区别直线与射线的不同之处。
第三环节:
深入理解。
在学生掌握了线段、直线和射线的特点之后,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找出这三者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将结果填入学习表中。
第四环节:
形成技能
回过头来,再让学生仔细观察前面绘制的这幅射线图,里面还藏着什么呢?
再进行如下的教学:
1、学生很快会说出有角,我再用课件抽象图中的不同的角。
2、请学生仔细观察,角由什么组成的?
3、师生一起学习角的认识。
第五环节:
巩固新知
巩固新知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确良过程,这个阶段是学生应用新知,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一个重要阶段。
我所设计的四道练习由浅入深,有层次性,使每个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练习1、火眼金睛:
下面的图形,哪些是直线?
哪些射线?
哪些是线段?
练习2、明辨是非:
几道典型判断题,这几题学生在认识中非常容易出错。
、
练习3、数一数,图中有几个角?
相对于前三道题,此题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
第六环节:
评价回顾,找到收获。
三、说教学实施过程。
B
一、创境引入,提出目标
1、活动引入:
你们用过手电筒吗?
其实手电筒的灯光也有数学知识,你们相信吗?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2、今天我们主要来研究一下有关直线、射线和角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
说明: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所以在引入的设计上,我选用学生最熟悉的生活用品手电筒灯光上的数学知识来引入射线及线段。
因为学生熟悉,所以他们感兴趣,从而引入新课。
二、独立思考,探究新知。
1、探究直线、射线的特征。
(1)自学课本。
学生自学课本第35页,独立思考直线、射线各自的特征。
说明:
在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课堂教学必须要以学习者为中心。
因此我让学生带着这问题自学课本35页的内容,学生一边自学先独立思考,教师再来引导,因此培养其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2)组内交流。
学生相互交流自学的收获。
(3)汇报交流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汇报,重点引导学生从线的形状、端点个数、延长情况等方面进行汇报,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对线的认识。
在此环节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之间的互相补充,互相质疑,以及教师适时点拨,让学生在平等、互动的过程中认识直线、射线的特征。
(4)充分体验,建立表象。
教师要做好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展开想像。
感知无限延伸。
说明:
由于“无限延伸”的射线(直线)在生活中难以找到直观形象的例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体验到“无限性”。
因此,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创设机会,让学生在一定的直观经验支撑下,经历“感知一表象一想像”的过程,使学生头脑中直线和射线的表象逐步变得清晰,得以较好的体验“无限性”。
从而了解“无限延伸”的特征。
2、整理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联系与区别
(1)小组讨论三者的关系。
师:
刚才我们分别认识了直线和射线,那么与我们以前学过的线段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并一起填表。
图形
端点
延伸
长度
线段
射线
直线
先画出图形,观察比较后再填表。
(2)学生完成后讨论。
总结三种线的区别
板书:
线段 两个端点 可以度量长度
射线 一个端点 向一端无限延伸
直线 没有端点 向两端无限延伸
(板书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3)做一做。
画一画,数一数,相信你们会有发现的。
①经过一点画直线。
②经过两点画直线。
③从一点出发画射线
说明:
这个活动我是要求小组合作完成我主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完成小组分配的任务,从而实现自己真正的价值。
而小组合作,更是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
(4)小组合作完成,学生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感悟:
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但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说明:
学生对直线的特征已有所认识,之后我再设计了一个画图游戏: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