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烛之武退秦师复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61619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7烛之武退秦师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17烛之武退秦师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17烛之武退秦师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17烛之武退秦师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17烛之武退秦师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7烛之武退秦师复习.docx

《117烛之武退秦师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7烛之武退秦师复习.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7烛之武退秦师复习.docx

117烛之武退秦师复习

1.17烛之武退秦师复习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题

(1)一、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秦伯说,与郑人盟(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4.失其所与,不知(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二、古今异义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

_____________今义:

请客的主人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

_____________今义:

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

_____________今义:

对一般人的妻子的尊称三、一词多义秦伯说,与郑人盟()1.说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鲰生说我曰(《鸿门宴》)()辞曰: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2.辞停数日,辞去(《桃花源记》)()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苏武传》)()越国以鄙远()3.鄙肉食者鄙(《曹刿论战》)()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4.微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口技》)()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5.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6.图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孔雀东南飞》)()以其无礼于晋()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若舍郑以为东道主()7.以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

(1)晋军函陵()

(2)与郑人盟()2.名词作状语

(1)夜缒而出()

(2)朝济而夕设版焉()(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3.名词的意动用法

(1)越国以鄙远()

(2)既东封郑()

(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且君尝为晋君赐矣()2.动词的使动用法

(1)若不阙秦()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

(1)越国以鄙远()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2.形容词作动词

(1)邻之厚,君之薄也()

(2)因人之力而敝之()(四)数词的活用数词作动词且贰于楚也()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5题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

见秦伯曰: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

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

依附一个同时又依附另一个B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

驻扎C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必:

必然D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犹:

尚且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寡人之过也是:

这B夜缒.而出缒:

用绳子拴着往下送C郑既.知亡矣既:

既然D敢以烦执事..执事:

对对方的尊称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乏困:

缺少的东西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

增加C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若:

如果D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鄙:

边邑4、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

恩惠B朝济而夕设版.焉版:

防御工事C夫晋,何厌.之有厌:

厌烦D既东封.郑封:

成为疆界5、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又欲肆.其西封肆:

扩张B若不阙.秦阙:

侵损C唯君图.之图:

图谋D秦伯说.说:

高兴6、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又欲肆其西封.封:

疆界B唯.君图之唯:

希望C与郑人盟.盟:

同盟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

如果没有7、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及:

到B因.人之力而敝之因:

因为C失其所与.与:

依附D以乱易.整易:

代替8、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人之力而敝.之敝:

损害B不仁.仁:

人道C失其所与,不知.知:

明智D亦去.之去:

离开9、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于.晋佚之狐言于.郑伯曰B是寡人之.过也邻之.厚,君之薄也C今急而.求子因人之力而.敝之D阙秦以.利晋若舍郑以.为东道主10、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是寡人之过也.今老矣,无能为也.已C失其.所与吾其.还也D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且君尝为.晋君赐矣1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若.使烛之武见秦君B焉.用亡郑以陪邻朝济而夕设版焉.C唯君图之.因人之力而敝之.D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1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

夜.缒而出A越国以鄙.远B且君尝为晋君赐.矣C朝.济而夕设版焉D既东封.郑1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

越国以鄙远.A秦伯说,与郑人盟.B既东.封郑C朝济而夕.设版焉D共其乏困..14、下列各句中句式特征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A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C夫晋,何厌之有?

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15、下列各项中全能成为秦穆公退兵原因的一项是()○1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3邻之厚,君之薄也○4夫晋,何厌之有○5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6微夫人之力不及此A○1○3○5B○1○4○6C○2○3○4D○2○5○6《烛之武退秦师》复习题

(2)一、判断下列文言文句式的类型并翻译1.是寡人之过也。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夫晋,何厌之有?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以其无礼于晋。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佚之狐言于郑伯曰()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翻译下列句子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烛之武退秦师》复习题

(1)答案解析一、答案:

1.已矣2.共供供给3.说悦4.知智二、答案:

1.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秦穆公三、答案:

1.通悦/陈述/游说,劝说里用作动词/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谦辞的假设或条件/暗暗地/迷漫而模糊/低贱,卑下6.考虑/地图/打算,计划/预料,料想表顺承/介词,把/介词,凭借/连词,表并列/连词,表目的,来/连词,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动词,认为四、答案:

(一)1.

(1)驻军

(2)结盟在晚上(3)向东;向西3.

(1)以为边邑

(2)以为疆界

(二)1.恩惠2.

(1)使减少,侵损、削减

(2)使亡(三)1.

(1)远方的土地、国家,这里指郑国

(2)缺少的东西2.

(1)变雄厚;变薄弱

(2)损害(四)从属二主五、1、C必:

一定2、C既:

已经3、D鄙:

动词,当作边邑4、C厌:

满足5、C图:

考虑6、C盟:

动词,结盟7、B因:

依靠8、B仁:

仁道9、A介词,对;B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独C连词,表因果/连词,表转折D连词,来/介词,把。

10、A主谓之间取独B助词,表判断/助词,表肯定;C代词,自己的/语气副词,表商量D动词,做/动词,给。

11、A如果;B语气副词,怎么/兼词,于彼;C指示代词,这件事/代词,代秦国;D动词,成为边疆界/疆界。

12、C例句,名词作状语;A名词动用;B动词做名词;D名词动用13、例句,形容词作名词;A名词动用;B名词作状语;C名词作状语14、B例句,介宾短语后置;A判断句;C宾语前置;D判断句15、C2.出使的人3.那人,指2.推辞/告别/审讯4.如果没有。

用来表示一种否定5.假如/好像/及,比得上/你7.介词,因为/介词,拿,用/连词,3.边邑,这2.

(1)在夜晚

(2)在早上;《烛之武退秦师》复习题

(2)答案解析一、答案:

1.判断句这是我的过错。

2.宾语前置句那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呢?

3.状语后置句因为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晋文公。

4.状语后置句并且在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依附于楚。

5.状语后置句佚之狐对郑伯说6.省略句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二、答案:

1.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我们)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做边邑,您知道那是很难的。

(采分点:

亡、鄙、远、两个以;状语后置句: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省略句:

敢以烦执事)2.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采分点:

古今异义词:

以为、东道主、行李;通假字:

共;活用:

乏困)3.(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往西扩大边界。

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采分点:

封、焉;词类活用:

东、封、阙)4.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我们还是回去吧。

(采分点:

敝、与、易、其;判断句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