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12气体的压缩.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59053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1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热力学12气体的压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工程热力学12气体的压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工程热力学12气体的压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工程热力学12气体的压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工程热力学12气体的压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热力学12气体的压缩.docx

《工程热力学12气体的压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热力学12气体的压缩.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热力学12气体的压缩.docx

工程热力学12气体的压缩

第十二章气体的压缩

通过消耗外功来提高气体压力的设备称为压气^_。

压气机在工程、科学研究中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如动力工程中煤粉的输运和锅炉通风、制冷设备中制冷剂的压缩、风洞实验中高压气体的获得、风动工具(如公共汽车车门的开关、大型内燃机的启动),车胎打气等。

压气机分类:

『通风机(V0.01MPa表压)

I压缩机(>0・3MPa表压))

I引射式

活塞式压气机是通过活塞在气缸中的往复运动来挤压气缸中的气体,从而使气体的压力提高。

叶轮式压气机通过叶轮的旋转,使气体加速,并使高速气体在特定流道中(相当于扩压管)降低流速,从而提高压力。

活塞式压气机和叶轮式压气机的一个显著区别是:

活塞式压气机吸气与排气是间歇性的;而叶轮式压气机的压缩过程是在连续流动状态下

进行的,即气体不断地流入压气机,在压气机内被压缩后,不断地被排出压气

机。

活塞式压气机适用于高压、排量小的场合;而轴流式压气机适用

于低压、排量大的场合。

尽管压气机的种类和工作原理多种多样,但是从热力学的观点来看,压缩气体的状态变化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接受外功使气体压缩升压的过程。

12.1活塞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

活塞式压气机的示意图和p-v图(又称示功图)示于图12-1中o工作三部曲:

①在活塞式压气机的理想工

作过程中,气体经过进气阀与排气阀时,不考虑在阀门处的阻力与摩擦力。

当活塞自左止点向右移动时,进气阀门A打开,气体从缸外被吸入

的热力学状态不发生任何变化。

②当到达右止点时,进气阀关闭,活塞在外力作用下向左回行,气缸内的气体被压缩,压力升高,这就是气体的

塞左行至某一位置时,气体的压力升高到预定压力P2,此时排气阀门B开启,活塞继续左行,把气缸内的气体排到储气罐或输气管道中,直至活塞到达左止点,这是排气过程(2-3)。

排气过程中,气体的

状态也不发生变化。

活塞由曲轴一连杆机构带动,曲轴回转一次,活塞往返一次。

活塞不断往复,重复上面三个过程,这就是活塞式压气机的理想工作过程。

从上面的说明中可以看出,过程0-1与2-3仅仅是将气体吸入和排出气缸的机械输运过程,气体的状态并不发生任何变化;而只有1-2的压缩过程才是真正的热力过程。

定义压缩过程中气体的终压P2与初压Pi之比为增压比,

(12-1)

Pi

1T2t)。

图12-2(a)和12-2(b)分别是压缩过程的p—V图和T—S图。

压气机的压缩过程可以看作多变过程(1-2n)0若压缩过程进行的很快,气体来不及和外界交换热量,则压缩过程近似于绝热压缩过程(1-2s);如果压缩过程进行得较慢,并且气缸壁得到良好的冷却,则压缩过程接近于定温压缩过程(

绝热压缩和定温压缩是压缩过程的两个极限情况。

技术功

P=f(V)代

因要考虑流动功,压气机耗功应以技术功计。

对于可逆的压缩过程,Wt=-fvdp0对于不同的压缩过程,技术功可以通过把过程方程入上式积分来得到。

绝热压缩过程、多变压缩过程和定温压缩过程所消耗的技术功分别通过式(12-2a)、(12-2b)和(12-2c)来计算

压缩过程中所释放的热量可以根据能量方程得到,

压缩后的终温为,

比较三个压缩过程之间的终温,不难得到,

上述结果说明,放热压缩可以节省压气机的耗功量,并且,在一切压缩中,

定温压缩所消耗的功量最小;压缩后气体的终温最低(有利于改善气缸的

润滑条件,安全及防缸壁损坏的拉缸出现);同时,压缩后的体积最小(贮气缸小)。

为了让压缩过程接近于定温压缩,工程上经常采用加气缸冷却水套、喷雾化

水,以及下节中所要介绍的多级压缩、级间冷却等措施。

由于摩擦的影响,实际的压气过程是不可逆的,因此实际压气机的耗功量要比可逆压缩大。

余隙影响:

①进气量影响为了避免活塞与缸盖之间的撞击,考虑缸盖

上有进、排气阀,以及热膨胀、制造公差。

在活塞式压气机中,活塞与缸盖之间保持有一定的余隙,这使得排气后,余隙容积内仍然残留有一定数量的高压

气体,从而造成气缸容积不能得到充分应用。

Vc—余隙容积;Vh=Vi-V3气缸排量(左止点与右止点间活塞扫过的容积)

V=V1-V4有效吸气容积(余隙中残留高压气体膨胀至进气压力要占去一部分容积)

余隙不仅本身有一部分容积Vc,还使另一部分气缸容积V4-V3失去作用,描述这一气缸利用率下降,用容积效率

Vh

V3

②耗功影响

即余隙不影响单位质量气体的耗功,只影响压缩气体的产量(m减少,口V,T

PiM—V4))

12.2多级压缩及级间冷却

采用放热可以减小压气机的耗功量和降低终温,是改进压缩效果的有效手段。

但是,这种手段在气体流速很高

图12-3两级压缩、中间冷却

的轴流式压气机中是很难实现的。

活塞式压气机虽然可以采用加水套、喷雾化水等方法来实现放热压缩,但是对于高转速、大排量的情况,要降低多变指数也很困难,效果有限:

同时,高压缩比还会降低压气机的容积

效率(余隙容积的影响)。

因此,为了进一步改善压缩过程,以节省压缩功、降低压缩终温以及提高容积效率,常常采用多级压缩、级间冷却的方法。

多级压缩、级间冷却是把气体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气缸中依次

压缩、使气体的压力逐级提高,并且在相邻的两级之间布置有级间冷

去卩器,对前一级所压缩的气体进行冷却,降低气体的压缩温度。

以图12-3所示的两级压缩级间冷却的压气机装置系统为例,来说明多级压缩、级间冷却的基本原理。

为了分析方便,假定被压缩的气体是理想气体;气体在每一级中的压缩过程为绝热压缩;气体在级间冷却器中进行的是定压理想冷却(T2=Ti)。

(a)

图12-4两级压缩、中间冷却的p—V图与T-S图

两级压缩、级间冷却的P—V图和T—S图分别如图12-4(a)、(b)所示。

过程c-1为压气机低压缸的吸气过程,1-2为气体在低压缸的压气过程,2-b为低压缸的排气过程;b-2为压缩气体进入级间冷却器的过程,2-2为压缩气体在级间冷却器的定压放热过程,2'-b为冷却后的气体自级间冷却器中排出;b-2'为高压缸的吸气过程,2'-3为气体在高压缸的压缩过程,3-a为高压缸的排气过程。

(余隙影响可通过减小气缸容积加以考虑)

在P—V图上,两级压缩级间冷却所消耗的技术功(面积1223ac1)为低压压缩技术功(面积122bc1)和高压压缩技术功(面积2'3ab2')之和,和一次压缩的耗功量(面积123'ac1)相比,节省的功量大小为面积22'33’2。

相应地,两次压缩级间冷却所放出的热量在T—S图上表示为面积e122de,而压缩终温

T3也明显低于一次压缩的终温T3。

因此,采用多级压缩、级间冷却方式可以有

效地降低压气机的耗功量、并降低排气的终温。

对于理想气体,两级压缩、级间冷却的压气机的总耗功量可以表示为,

Wt=Wt;+WtHs

 

气体在级间冷却器中被定压冷却至初温T,,因此有P2=P2、丁2=丁2,并且根据

状态方程P'刃2=PiVi=mRT,式(12-9)变为,

(12-10)

 

dWUo,求得

dP2

由上述可知,当初始状态p1、T1、V和终压p3已知时,两级压缩、级间冷却所

消耗的总功仅仅随中间压力P2而变化,为了使耗功量最小,令

最佳中间压力为,

可见,当各级增压比相等时,压气机的总耗功量最小。

对于N>2的多级压缩、级间冷却的压气过程,上面得到的结论同样适用,即各级增压比相等时,总耗功量最小,因此,各级的最佳增压比为,

采用最佳增压比后,还可以使各级的耗功量相等,各级气体的温升相等,各级间冷却器的放热量相等。

这种均衡对于压气设备的设计与运行都是有利的。

从P—V图中不难看出。

在总增压比一定的条件下,分级越多,理论上的耗功量越小;当级数无限多时,此时的压缩过程和定温压缩无限趋近,总耗功量最小。

实际上,压缩的分级数不易过多,视总增压比的大小,一般为2-4级(考

虑成本、运行管理,机构不能太复杂)。

尽管采用了多级压缩级间冷却的措施:

但对于每级压缩而言,仍然需要采用多变放热压缩的措施。

假设各级的多变指数n=1.2,试求压缩终温及压缩耗功量各为多少,并把所得结果和单级

多变压缩至同样增压比的情况进行比较。

解:

两级压缩、级间冷却过程的P-V图与T—s图如图12-4所示。

按照压气机耗功量最小原理,分配各级的增压比,

n」

n-A

T2=T1(兀1尸

I

T3=丁2(兀2)n=Ti(兀1)n

即,气体通过各级压缩后的温度相等,为

1.2」

T3=T2=(20+273)X7.75右=412.2K

两级压缩时压气机的总耗功量为

Wt=2__1RT1p-(兀1河]

1.2,r:

=2汉X0.287X20+273)1-7.751.2

亠1'[」

=—410.4kJ/kg

如果采用单级压缩,则压缩终温

nJ

=丁1时

5丿

1.24

=(20+273)x601.2

=579.7K

由上可知,采用单级压缩时,排气温度为579.7K(约306.7C),远远高于两级压缩、级间冷却的压缩终温412.2K。

在活塞式压气机中,如此高的压缩终温已经超出了润滑油的正常

工作温度。

再来看看单级压缩的耗功量,

1-

P3

P丿

nJ.

n“

Wt=RT,

n—1

1.2

X

12—1

「1.2」

0.287x(20+273)1-601.2

=Y93.7kJ/kg

显然,单级压缩的耗功量也大于两级压缩、级间冷却的耗功量。

从计算可以看出,多级压缩、级间冷却可以降低压缩终温,减小耗功量。

12.2叶轮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

叶轮式压气机因气流速度高与动、静叶片有摩擦,因而实际的压缩过程为不可逆绝热压缩。

WCC===H2,-Hi=H2・一H3=Q(3rT2)=面积2'缶456

可逆绝热

WC=—Wt=AH=H2.-H^H^-H3=Q(3rT2s)=面积2s3T456

多耗功

WC_WC,s=h2,—h2s=面积22s156

绝热效率

_Wc_H2s-Hi_mCp(T2s-⑺_T2s—Ti二=H2,-Hi二mep(T2,—T)=T2,—Ti

不可逆修正系数0.8~0.9

实际

以上为空气、燃气的压缩,对于水蒸气。

s

实际压缩耗功Wc=~Wt'

=h2』hi=(h2,-h4)-(hi-hj

=面积2340562-面积134051

理论压缩耗功%7叽\皿七5七)

=面积234052-面积134051

多耗功WC_W:

s=h?

,-h2s=面积22s1526*

10.3引射式压缩器

以所能供应的高压(蒸)气体得到实际需要的中压(蒸)气体的方法。

P3

图12.6引射式压缩器

(降速增压)

低压(大量)

(若采用节流降压,不仅量小,耗散也大)

表示工作性能

以引射系数_被作气体质量流量

工作气体的质量流量

在混合、扩压过程中不可逆程度较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