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51471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8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习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习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习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习题答案.docx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习题答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习题答案.docx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习题答案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课程习题集

班级:

姓名:

学号:

2013年2月——5月

习题一工程材料的性能

一、名词解释

as:

ab:

8:

书:

E:

a-1:

ak:

HB:

HRC:

二、填空题

1、材料常用的塑性指标有(8)和(^)两种,其中用(》)表示塑性更接近材料的真实变形。

2、检验淬火钢成品的硬度一般用(洛氏硬度HRC,而布氏硬度是用于测定

(较软)材料的硬度。

3、零件的表面加工质量对其(疲劳)性能有很大影响。

4、表征材料抵抗冲击载荷能力的性能指标是(ak),其单位是(J/cm2)。

5、在外力作用下,材料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

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比值,工程上成为(屈强比)。

三、选择题

1、在设计拖拉机缸盖螺钉时,应选用的强度指标是

(A)

A.aSb.abC.a-1

2、有一碳钢支架刚性不足,解决办法是(C)

A.用热处理方法强化b•另选合金钢c•增

加截面积

3、材料的脆性转化温度应在使用温度(B)

A.以上b.以下c.相等

4、在图纸上出现如下硬度技术条件标注,其中哪种是正确的(B)

AHB500b・HRC60c・HRC18

四、简答题

1、下列各种工件应采取何种硬度试验方法来测定其硬

度(写出硬度符号)

HB硬质合金刀

调质态的机床主轴:

铝合金半成

供应状态的各种非合金钢钢材:

片:

HV

耐磨工件的表面硬化层:

HV

HRC

铸铁机床床身:

HB品HB

2、在机械设计中多用哪两种强度指标为什么

常用cs:

ab:

原因:

大多数零件工作中不允许有塑性变形。

但从零

件不产生断裂的安全考虑,同时也采用抗拉强度

3、设计刚度好的零件,应和什么因素有关

(1)依据弹性模量E选材,选择E大的材料

(2)在材料选定后,主要影响因素是零件的横截面积,不能使结构件的横截面积太小。

一些横截面积薄弱的零件,要通过加强筋或支撑等来提高刚度。

EeeP

A。

L

L0

LEA0

交作业时间:

习题二金属的晶体结构

•、名词解释单晶体的各向异性:

位错:

P:

细晶强化:

二、填空题

1、晶体与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

(晶体具有固定熔点,原子排列有规律,各向异性)

2、晶体缺陷有(点缺陷:

空位/间隙原子)(线缺陷:

位错)和(面缺陷:

晶界)。

3、位错分为两种,一种是(刃型位错),另一种是(螺型位错),多于半个原子面是(刃型位错)位错所特有的。

4、丫-Fe,a-Fe的一个晶胞内的原子数分别为(4)和

(2)。

三、是非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

1、因为单晶体是各向异性的,所以实际应用的金属材料在各个方向上的性能也是不相同的。

(X)

2、金属多晶体是由许多结晶方向相同的单晶体组成的。

(X)

3、金属理想晶体的强度比实际晶体的强度高。

(V)

4、晶体缺陷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引起晶格畸变。

(V)

5、位错就是原子排列有规则的错排现象。

(V)

四、作图题

画出体心立方和面心立方晶体中原子排列最密的晶面和晶向,写出它们的晶面和晶向指数。

业时间:

习题二金属的结晶

一、名词解释

自发形核:

细晶强化:

变质处理:

二、填空题

1、结晶过程是依靠两个密切联系的基本过程来实现的,这两个过程是

(形核)和(核长大)。

2、在金属学中,通常把金属从液态过渡为固体晶态的转变称为(结晶)

而把金属从一种固体晶态过渡为另一种固体晶态的转变成为

(同素异构转变)。

3、过冷度是指(实际结晶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的差值),

其表示符号为(△T=Tm-Ti)。

4、过冷是结晶的(必要)条件。

5、典型铸锭结构的三个晶区分别为(表面细晶区)(中间柱状晶区)和

(中心等轴晶区)。

三、是非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

1、凡是由液态凝固成固体的过程都是结晶过程。

(X)

2、金属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结晶过程,就是由短程有序状态向长程有序状态转变的过程。

(V)

3、当晶核长大时,随着过冷度增大,晶核的长大速度增大。

但当过冷度很大时,晶核长度速度很快减小。

(V)

4、过冷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冷却速度和金属的本性。

(V)

四、选择题

1、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快,其实际结晶温度将

(b)

A越高b.越低c.越接近理论结晶温度

2、铸造条件下,冷却速度越大,则(a)

a.过冷度越大,晶粒越细b.过冷度越大,晶粒越粗c.过冷度越小,晶粒越细

3、从液态转变为固态时,为了细化晶粒,可采用(b)

a.快速浇注b.加变质剂c.以砂型代替金属

型五、简答题

1、如果其他条件相同,试比较在下列铸造条件下铸件晶粒大小

(a)金属型浇注与砂型浇注:

金属型浇注晶粒细小,金属型导热性

好,增加了冷速

(b)变质处理与不变质处理:

变质处理晶粒细小,增加了晶核数目。

(c)铸成薄铸件与铸成厚铸件:

薄铸件晶粒细小,薄铸件冷却速度快

(d)浇注时采用震动和不采用震动。

采用振动的晶粒细小,破碎的晶粒增加了晶核。

2、试画出纯金属的冷却曲线,分析曲线中出现“平台”原因。

平台原因:

结晶时释放的结晶潜热补偿了金属向外界的散热,达到平衡。

交作业时间:

习题四合金结构和二元合金相图

一、名词解释

相:

组织:

固溶体:

金属化合物:

枝晶偏析:

固溶强

化:

二、填空题

1、合金的相结构有(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两大类,其中前者具有较高的(塑性)性能,适宜做(基本相),后者具有较高的(硬度),

适宜做(强化相)。

2、能提高金属材料强度和硬度的同时,又不显著降低其塑性和韧性的强化方法称为(固溶强化)。

3、固溶体的强度和硬度比溶剂的强度和硬度(高)。

4、固溶体出现枝晶偏析后,可采用(扩散退火)加以消除。

5、共晶反应表达式为

(L(固定成分的液体)=(恒温)(a固定成分+B固定成分)同时析出两种固体)

共晶反应的特点是:

(恒温,析出相为液相,析出物为两种固相且同时析出,称为共晶体,有独特的形貌。

液相,固相均有固定的成分)

6、具有匀晶型相图的单相固溶体合金(塑性)性能好。

7、固溶体的晶体结构取决于(溶剂),

金属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与组成它的任何组元都不相同,是一种新相)

三、是非题(正确的画“2”,错误的画“X”)

1、在共晶相图中,从液体中析出的相与从a相中析出的相,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

(2)

2、一个合金的室温组织为al+pn+(a+B),它是由三相组成。

(X)

3、杠杆定律只适合于两相区。

(2)

4、凡组织组成物都是以单相状态存在于合金中。

(X)

5、在合金结晶过程中析出的初生晶和二次晶均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但具有不同的组织形态。

(2)

四、选择题

1、固溶体的晶体结构与(a)

a.溶剂相同b.溶质相同c.与其他晶型相同

2、固溶体的性能特点是(C)

a.塑韧性高,强度,硬度低b.塑韧性低,强度,硬度高c.综合性能好

3、金属化合物相的性能特点是(C)

a.熔点高,硬度低b.硬度高,熔点低c.熔点高,硬度高

4、在发生共晶反应时,三相的成分(b)

a.相同b.确定c.不确定

5、在固溶体合金结晶过程中,产生枝晶偏析的原因是由于(d)

a.液固相线间距很小,冷却缓慢b.液固相线间距很小,冷却速度大

c.液固相线间距很大,冷却缓慢d.液固相线间距很大,冷却速度大

6、二元合金中,铸造性能最好的合金是(b)

a.固溶体合金b.共晶合金c.共析合金d.包晶合金五、计算和作图题

1、一个二元共晶反应如下:

L(75%B—a(15%B)

+p

(95%E)

(1)

含50%B勺合金凝固后,求:

(a)

初晶a与共晶体(a+P)的质量百分数

(b)

a相与P相的质量百分数

(2)

若共晶反应后,P初晶和(a+P)共晶各占

一半,求该合金的成分

L(75%B—a(15%B+B(95%B)

(1)含50%B勺合金凝固后,属于亚共晶的成分范围

求(a)初晶a与共晶体(a+B)的质量百分数

Wxl%=(75-50)/(75-15)%=25/60%=42%W(a+p)%=(100-42)%=58%

(b)a相与B相的质量百分数

Wx%=(95-50)/(95-15)%=45/80%=56%Wp%=(100-56)%=44%

(2)若共晶反应后,p初晶和(a+P)共晶各占一

半,求该合金的成分。

该合金属于过共晶,设合金成分为X,

WP/W(a+B)%=1=(95-X)/(X-75)%

2X(%=170X%=85%

2、已知A组元(熔点600C)与B组元(熔点500C)在液态无限互溶,

在300C时,含40%B的液态合金发生共晶反应。

在固态时,A在B中最大溶解度为30%室温时为10%但B在固态和室温时均不溶于A,

试作出该A-B合金相图,并分析含20%A45%A80%A合金的结晶过程。

共晶反应式:

L40%B=(300C)(A+a30%A

(a)20%A匀晶+二次析出

LL+alalal+AH

(b)45%A过共晶,匀晶,共晶,二次析出

LL+alal+(A+a)al+AH+(A+

a)

(c)80A%,亚共晶,匀晶,共晶

LL+AA+(A+a)A+(A+a)

交作业时间:

习题五铁碳相图

一、名词解释

同素异晶转变珠光体莱氏体

二、填空题

1、珠光体的本质是(F和Fe3C的呈片层状的机械混合物)。

2、Fe3C的本质是(Fe和C组成的一种复杂间隙相化合物)。

3、铁素体F的晶体结构为(BCC,奥氏体A的晶体结构为(FCC)。

4、共析成分的铁碳合金室温平衡组织是(P),其组成

相为(F+Fe3C。

5、在铁碳合金室温平衡组织中,含FqCU最多的合金成分为(%C),含Le最多的合金成分为(%),含Fe3Cm最多的合金成分为(%)。

6、含碳量大于%勺铁碳合金从1148C冷却至727C时,将从奥氏体中析出(Fe3Cn),其分布特征为(网状)。

7、在缓慢冷却条件下,含碳%勺钢比含碳%的钢硬度(低)强度(高)。

&在实际生产中,若将钢热锻或热轧时,必须把钢加热到(单相A)状态。

三、是非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

1、20钢比T12钢的含碳量要高。

(X)

2、FesCi和FesCn的形态与晶体结构都不相同。

(X)

3、在退火状态,45钢比20钢的硬度和强度都高。

(V)

4、在铁碳合金平衡结晶过程中,只有成分为%勺铁碳合金才发生共晶反应。

(X)。

5、在铁碳合金中,只有过共析钢的平衡组织中才有二次渗碳体存在。

(X)

四、选择题

1、奥氏体是(a)

a.碳在丫-Fe中的间隙固溶体b.碳在a-Fe中的间隙固溶体

c.碳在a-Fe铁中的有限固溶体。

2、珠光体是一种(b)

a.单相固溶体b.两相混合物与C的化合物

3、T10钢的平均含碳量为(b)

a.0.1%%

4、铁素体的力学性能(c)

a.强度高、塑性好、硬度低b.强度低、塑性差、硬度低

c.强度低、塑性好、硬度低

5、下列能进行锻造的铁碳合金是(a)

a.亚共析钢b.共晶白口铁c.亚共晶白口铁

五、依据铁碳相图分析产生下列现象的原因:

(1)含碳量为%勺钢比含碳量为%勺钢硬度高。

钢的硬度取决于渗碳体的含量,钢的含碳量越高,渗碳体含量越多,硬度越高。

因此,%0的钢渗碳体含量

高,硬度高

(2)在室温下,含碳量%的钢的强度比含碳量%勺钢高。

钢的强度是受钢的组织形态影响的,退火状态的钢,

珠光体含量越高,强度越高,%C的钢,100%为珠光体组织,而%0钢则出现了网状渗碳体,强度降低。

(3)在1100C,含碳为%的钢能进行锻造,而含碳为%的白口铁不能进行锻造。

%C的碳钢1100C处在单相A区,A是FCC的固溶体,塑性好,适合锻造。

而%(:

的铸铁,1100C主要为莱氏体组织,是共晶组织,脆而硬,不适合于锻造这种塑性加工。

六、默画铁碳相图,标注重要的温度和成分。

标注室温组织。

标注锻造、铸造和热处理温度区间。

七、杠杆定理计算计算45、T8、T12三种钢,室温下组织组成物和相的相对量

钢号

平衡组

计算组织

的杠杆

计算相的

杠杆

01

45

F+P

F,

Fe3C

02

T8

P

F,

Fe3C

03

T12

P+Fe3C

n

F,

Fe3C

45钢:

室温下:

组织:

F+P

WP%=()/()%=58%WF%=(100-58)%=42%相:

F,Fe3C

WF%=()/()%=93%

WFe3C%=(100-93)%=7%

T8钢:

室温下组织:

P=100%

相:

F,Fe3C

WF%=()/()%=%=88%

WFe3C(100-88)%=12%

T12钢室温下组织:

P+Fe3Cn

Wp%=()/()%=%=93%

WFe3C%=100-93)%=7%

相:

F,Fe3C

WF%=)/()%=%=82%

WFe3C%=100-82)%=18%

(2)用显微镜观察某亚共析钢,估计其中珠光体

含量为80%则此钢的含碳量

为多少

设:

钢的含碳量为X%杠杆设置:

WP%=80%=()%X%=62%应该为60号钢。

八、填表

(1)

钢号类别含碳量应用举例

Q235普通结构钢建筑结构用钢

15

优质碳素结构

桥梁,容器罐,水箱

45

优质碳素结构

车床主轴

65

优质碳素结构

弹簧,裁纸刀

T8

碳素工具钢

手动工具,如手工锯

T12碳素工具钢

手动工具,如锂刀

填表

(2)

零件名

选择材料牌号

手工锯

T8,碳素工具钢

普通螺

Q235普通碳素结

构钢

车床主

45,优质碳素结构

交作业时间:

习题六钢的热处理

一、名词解释

临界冷却速度;过冷奥氏体、残余奥氏体,马氏体,

贝氏体、淬透性、淬硬性、

调质处理;回火索氏体,索氏体

二、填空题

1、在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产物中,珠光体与屈氏体的主要相同点是

(都是由F和Fe3C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不同点是(T的片层间距比P细小,因而T的硬度,强度比珠光体高)。

2、马氏体的显微组织形态主要有(板条状)和(针状)两种,

其中(板条状)韧性好。

3、钢的淬透性越高,贝UC曲线的位置越(右移),说明临界冷却速度越(小)。

4、钢的热处理工艺是由(加热)(保温)(冷却)三阶段组成,一般来讲,它不改变零件的(形状),但改变其(组织与性能)。

5、利用铁碳相图确定钢完全退火的正常温度范围是

(Ac3以上30-50C),

它适合于(亚共析)钢。

6、球化退火的主要目的是(使P中的Fe3C球化,降低硬度,便于加工),

它适合于(高碳钢/过共析)钢。

7、钢的正常淬火温度,亚共析钢是(Ac3以上

30-50C),

过共析钢是(Ac1以上30-50C)。

8钢热处理确定其加热温度是依据(铁碳相图),确定过冷奥氏体转变产物是依据(C曲线)。

9、淬火钢进行回火的目的是(获得所要求的力学性能,消除内应力,稳定组织和尺寸),回火温度愈高,钢的强度、硬度(越低)。

10、钢回火转变4大过程是(马氏体的分解)(残余奥氏体的)(回火屈氏体的形成)(渗碳体的聚集长大)。

11、索氏体和回火索氏体在形态上的区别是(S中的Fe3C呈片状,而回火S中的Fe3C呈球状),在性能上的区别是(在强度,硬度相同时,回火S的塑性和韧性比正火S好)。

12、依据铁碳相图,结合实验,45钢和T8钢(原始状态退火状态),按照下表加热处理后,请填写处理后的组织:

850C加

八、、5

水冷

850C加

八、、5空冷

760C加热,水冷

720C加

八、、5

水冷

45

M

S

F+M

P+F

T8

粗大M+A

S

M+

未溶

Fe3C+A

P+Fe3CH

三、是非题(正确的画“V”,错误的画“X”)

1、经加热奥氏体化后,在任何情况下,奥氏体中碳的含量均与钢中碳的含量相等。

(X)

2、马氏体是碳在a-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V)

3、当把亚共析钢加热到A1—A3之间的温度时,将获得F+A的两相组织,在平衡条件下,其中奥氏体的含碳量总是大于钢的含碳量。

(V)

4、当共析成分的奥氏体在冷却发生珠光体转变时,温度越低,其转变产物组织越粗。

(X)

5、不论碳含量高低,马氏体硬度都很高,脆性都很大。

(X)

6、在正常热处理条件下,随着含碳量增高,过共析钢

的过冷奥氏体越稳定。

(X)

7、高合金钢既有良好的淬透性,也具有良好的淬硬性。

(X)

8经退火后再高温回火,获得回火索氏体组织,具有

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X)

9、表面淬火既能改变钢的表面化学成分,也能改善心部的组织和性能。

(X)

10、为了调整硬度,便于机械加工,低碳钢、中碳钢

和低合金钢在锻造后采用正火处理。

(V)

四、选择题

1、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是

(a)a.扩散型转变b.非扩散型转变c.半扩散型转变

2、钢经过调质处理后获得的组织是

(b)a.回火马氏体b.回火索氏体c.回火屈氏体

3、过共析钢的正常淬火温度是

(a)—30-50Cb.Acm—30-50Cc.A3—30-50C

3、影响碳钢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的主要因素是

(b)a.钢材本身的含碳量b.钢中奥氏体的含碳量c.钢中碳化物的含量

4、若合金元素能使C曲线右移,钢的淬透性将

(b)a.降低b.提高c.不改变

5、马氏体的硬度取决于

(c)a.奥氏体的冷却速度b.奥氏体的转变温度c.奥氏体的碳含量

6、淬硬性好的钢

(c)a.奥氏体中合金元素含量高b.奥氏体中的

碳含量低

c.奥氏体中碳含量高

7、对形状复杂,截面变化大的零件进行淬火时,应

选用

(a)a.高淬透性钢b.中淬透性钢c.低淬透性钢

8对形状复杂,截面变化大的零件进行淬火时,应选

(b)a.水淬b.油淬c.盐水中淬

9、直径为10mm勺45钢,常规淬火温度是

(b)°CCc.920C

10、45钢为了获得回火索氏体,应进行

(b)a.淬火+低温回火b.淬火+高温回火c.等温淬火

11、完全退火主要适用于,

(a)a.亚共析钢b.过共析钢c.共析钢

12、扩散退火的目的是

(a)a.消除和改善晶内偏析b.消除冷塑性变形后的加工硬化c.降低硬度,以利切削加工

13、钢的回火处理是在

(c)a.退火以后进行b.正火以后进行c.淬火以后进行

14、钢的渗碳温度范围是

(c)CCCC

15、过共析钢正火的目的是

(c)a.调整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b.细化晶粒,为淬火做准备

c.消除网状二次渗碳体d.消除内应力,防止淬火变形和开裂

16、T12钢正常淬火的组织是

(d)a.马氏体+残余奥氏体b.马氏体+碳化物c.马氏体

d.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碳化物

五、简述题

1、低碳钢板硬度低,可否采用淬火方法提高硬度用什么办法能显著提高其硬度

不能,因为低碳钢的C曲线一般很靠左侧,临界冷却速度要求很高,一般工业条件很难达到。

另外,低碳钢含碳量低,获得马氏体强化效果也不明显,因此,一般采用正火,获得索氏体或屈氏体,利用F和

Fe3C的片间距减小,来提高硬度。

2、20钢材用表面淬火是否合适为什么45钢进行渗碳处理是否合适为什么

20钢材不能采用表面淬火,表面淬火是改善材料

表面性能的热处理工艺。

表面淬火是在原有钢材综合性能的基础上,将表面淬成马氏体组织。

20号钢C曲线一般很靠左侧,临界冷却速度要求很高,一般工业条件很难达到。

另外,低碳钢含碳量低,获得马氏体强化效果也不明显。

20号钢一般会利用其含碳量低,塑韧性好的特点,将其表面渗碳处理,使得表面为高碳,淬火后获得高碳马氏体,提高强度硬度,保留心部的韧性。

45钢一般不进行渗碳处理,因为45钢为中碳,再渗碳提高表面含碳量意义不大,而且心部的韧性也不如20号钢号,因此,45钢一般采用表面淬火工艺。

3、确定下列钢件退火方法,并指出退火的目的及其退火后的组织

(1)经冷轧后的15钢钢板,要求降低硬度

冷轧钢板,存在加工硬化,硬度提高,为了消除加工硬化,采用再结晶退火组织为F+P

(2)ZG35钢的铸造齿轮

去应力退火,消除铸造应力,组织:

F+P

(3)锻造过热的60钢锻坯

完全退火,细化晶粒,改善力学性能,组织F+P

(4)改善T12钢切削加工性能

球化退火,使Fe3C球化,降低硬度,组织:

球状P

4、说明直径10mm的45钢试件在下列温度加热,保温并水冷到室温获得的组织

加热温

水冷室温

组织

分析

700C,

F+P

加热温度低于A1线,组织没有变化

760C,

F+M

加热温度在A3-A1之间,属于

F+A两相区,水冷后F保留下来,

A转变为M

850C,

M

加热温度高于A3线,属于正常A

化状态,淬火后获得M

1100C

粗大M

加热温度远高于A3,晶粒粗大,淬火后为粗大M

5、指出下列钢件正火的主要目的:

20钢齿轮:

提高硬度,以利切削加工。

45钢小轴:

最终热处理,获得屈氏体组织,保证使用性能

T12钢锂刀:

为彻底消除网状渗碳体,在球化退火前

增加一次正火。

六、工艺路线改错

(1)45钢,小轴,硬度:

20-25HRC

锻造一一完全退火一一粗加工一一淬火+低温回火

――精加工

改错:

错误:

淬火+低温回火,轴类零件,要求综合机械性

能,硬度20-25HRC

应该为淬火+高温回火(调质)

(2)65MI钢,钢板弹簧,硬度:

40HRC

锻造一一球化退火一一粗加工一一淬火+高温回火

――精加工

改错:

错误:

(1)球化退火,球化退火适用于高碳钢,弹簧钢(亚共析)应采用完全退火。

(2)淬火+高温回火,弹簧类零件,硬度40HRC应该为淬火+中温回火

(3)T8钢,手工锯条,硬度:

60HRC

锻造一一完全退火一一粗加工一一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