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色长天 宁夏通史展.docx
《朔色长天 宁夏通史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朔色长天 宁夏通史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朔色长天宁夏通史展
《朔色长天——宁夏通史陈列》特色初探
2008年8月28日,宁夏博物馆对公众全部实行免费开放。
《朔色长天——宁夏通史陈列》开展后,圆满地完成了各项重大接待任务。
2008年8月28日,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主席王正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出席新馆开馆典礼并参观通史展厅。
9月10日,中央文明办、全国青联主席一行;9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一行;9月23日,中央代表团团长贺国强一行二百余人,在自治区领导的陪同下,到宁夏博物馆视察指导并参观了通史展厅。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委员、国家中组部、发改委、文化部、司法部、建设部、财政部、环保部、交通部、教育部等部委领导,山东、广西、陕西等各地方代表团以及部分省份领导和自治区各级领导,都相继来馆视察指导,观看通史展览。
2009年5月和8月,国家文物局候菊坤司长和单霁翔局长也莅临我馆,重点参观了通史展览。
开展至今,已接待各级领导、海内外游客、同行50余万人次,为观众义务讲解上万批次,社会各界好评如潮:
展览通俗易懂、内容涉及面广、展品丰富、表现手法新颖、讲解服务周到,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等。
它是宁夏博物馆奉献给广大市民的文化盛筵,是宁夏的一个文化大看点,是了解宁夏的最佳平台,是宣传宁夏的窗口。
宁夏博物馆新馆陈列面积近万平方米,共分为通史篇、专题篇和临时篇三大版块八个大型展览。
《朔色长天——宁夏通史陈列》能在这诸多的陈列中独放异彩、备受各界青睐,综括而言,主要缘于以下几个鲜明特色:
一、内容设计上:
作为一个省级综合性博物馆,基本陈列是核心。
鉴于此,立足于展示自治区人文、历史发展总貌的通史陈列《朔色长天——宁夏通史陈列》的策划、编撰工作也于2005年上半年拉开了序幕,经诸方两年多的努力,于2007年定稿。
1.明确科学合理的工作程序、重视展览的内容设计、文本扎实,为形式设计、施工等后期布展陈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一个完善的内容设计方案对一个展览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宁夏博物馆新馆建设工程一经立项,在明确了科学合理的工作程序和近三年的工作规划之后,馆领导就开始组织专业人员致力于新馆陈列大纲和内容方案的设计编写工作。
在分析和研究了全区藏品特色、宁夏的地方历史以及展陈空间等要素之后,确立了整个通史的版块和主题。
在此基础上,结合专业人员所学特长,组成了由馆长李进增作为此项目负责人,熟悉与展览相关的各种专业知识、地域历史文化的专业人员作为主撰的通史内容方案的编撰小组。
在馆内业务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馆领导还多方筹措、争取资金,分人分批地让内容方案的编撰人员前往相关的博物馆进行调研、交流和学习,对编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定时、不计次数地进行集中讨论、修改、完善。
经过一年多的积极准备和努力,宁夏博物馆新馆通史展陈内容方案第五稿于2006年年初全部完成。
为了使方案进一步完善,在馆领导积极争取,在自治区和文化厅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2006年9月,邀请全国十七个博物馆的馆长、专家对此方案进行了论证。
在论证会举办前的一、两个月,宁夏博物馆资料组就已将《宁夏博物馆新馆展陈方案第五稿》的电子版寄送给所邀专家,以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审看方案,有备而来,提出宝贵意见。
2007年1月,区党委领导又亲自召集区内不同行业的十余位专家,举行了听证会。
按照“全面真实、重点突出、特色鲜明、水平一流”的总体要求,经过认真评审,大家一致认为宁夏博物馆新馆通史陈列内容方案,从主题、时间、空间、内容、形式、手段及服务对象等要素入手,以全区文物为基础,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基本做到内容丰富、特色鲜明、言之有物、言之成理,是一个比较成熟可行的方案,可作为新馆通史陈列的基本依据。
之后,在总结各位专家建议的基础上,馆领导又组织业务人员,对第五稿进行了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朔色长天——宁夏通史陈列》的第六稿,也为形式设计与施工等后期布展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和根本的依据,为该展览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设计新颖、构思巧妙、重点突出、内容丰富、可行性强:
《朔色长天——宁夏通史陈列》以宁夏地方历史文化为主脉,以馆藏文物为基础,以全区文物为补充,通过“文明曙光、农牧家园、丝路重镇、西夏寻踪、塞北江南”五个章节,结合丰富的历史典藏和最新研究成果,把宁夏自远古至清朝约三万年间形成的渔猎文化、畜牧文化、农耕文化、丝路文化、西夏文化、伊斯兰文化等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多元文化,全面、真实、鲜活地展示在3000多平米的空间内,以五个章节组成一个大的通史展览。
第一章:
《文明曙光》。
宁夏自古以来就是华夏诸民族生息、繁衍、聚集、交融之地,远在石器时代这里就出现了原始文明。
1923年发现于宁夏灵武的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距今有近三万年的历史,是史前人类文化的瑰宝,为研究古人类活动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
宁夏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分布格局,大约在5000年左右,北部黄河沿岸形成了以细石器为特征的游牧文化;而南部地区以农牧兼容为主要经济形态,该地区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主要有“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菜园文化”和“齐家文化”。
该章节主要展现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历史,突出表现远古时期宁夏南北两地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通过蜚声中外的水洞沟遗址,宁夏南部海原、固原等地区出土的石器、形制各异的彩陶器、玉器等珍贵文物,证明宁夏亦为中华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
第二章:
《农牧家园》。
西周中、晚期,西戎的势力壮大,将周人逐渐逐出宁夏。
周人东迁,宁夏南北分别为义渠、乌氏、朐衍三戎方国占据。
西戎方国有着“质朴、务实”的特点,西戎民族以畜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善于征战和骑射,其青铜兵器的铸造十分精良。
这些青铜器具,既有游牧民族气息,又富有艺术感染力。
秦汉时期,大量内地移民和屯田士兵在宁夏兴修水利、开发灌区,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与繁荣。
该章节主要展现自西周、春秋到秦汉的历史。
通过兽面纹铜车軎、虎噬驴透雕铜牌、错金银铜羊、错银云纹铜镦、云纹环首铜刀等极富地域特色的文物,突出北方系青铜文化的特色,表现西戎、匈奴等少数民族对宁夏早期开发所做的贡献,反映宁夏历来就是多民族融合、多种文化荟萃之地。
特别突出了秦汉时期移民屯垦戍边、开渠灌溉的史实,从而反映出宁夏的生产形态由牧到农的转化原因和过程。
第三章:
《丝路重镇》。
北朝至隋唐是我国与周边甚至遥远国家交往最为频繁的时期,大量其他民族流寓中国,宁夏正处于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的丝绸之路孔道。
宁夏南部和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分别为原州(今宁夏固原市)和灵州(今宁夏吴忠市),是贯通中西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一度成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国际都市,贡使、商贾、僧侣来往不绝。
随着考古工作的逐年深入,固原、灵州地区发掘出土了大量极具中西文化交流印记的遗迹、遗物,揭示了宁夏在丝绸之路上的辉煌成就与重要地位。
该章节主要展现北朝、隋、唐时期宁夏在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特殊位置。
通过对原州和灵州这两个丝路重镇留下的重要遗存,如国宝级文物胡旋舞石刻墓门、鎏金银壶、玻璃碗等真实而全面的揭示,突出表现宁夏在东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章:
《西夏寻踪》。
党项人是古羌族的一支,早期生活在我国西北青海一带,后逐渐内迁至今甘肃、陕西、宁夏地区,依附于中原王朝,并逐渐强大起来。
公元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建国称帝,国号大夏,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
因其在宋朝西北方,习惯将它称之为“西夏”。
西夏疆域范围包括今宁夏全部、甘肃大部、陕西北部以及内蒙古的西部地区,先后与北宋、辽和南宋、金对峙鼎立,共历十主,1227年为蒙古成吉思汗所灭,历时189年。
该章节展现了宁夏最具地方和民族特色的西夏历史文化。
西夏文化是深受中原汉文化和吐蕃文化影响的多元文化,又具有很强的民族及地域特色。
该章节立足馆藏西夏文物,结合当今西夏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从西夏文字、西夏瓷器、西夏铸造、西夏佛教、西夏建筑五个方面,展现出西夏文化的独特魅力。
时代自唐末至西夏灭亡。
第五章:
《塞北江南》。
作为通史展中的最后部分,其反映的历史时期为元、明、清代。
宁夏早在唐、宋时,就是“丝绸之路”的途径地区,其间来华的传教士、商人、使节以及远征军士留居者,成为宁夏回族的先祖。
明初以来,不断有大批回回人以归附士达的身份被安置在宁夏的固原、灵武一带,后逐渐遍布宁夏各地,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
该章节在内容上突出反映回族自元代开始,在宁夏形成、发展的史实。
重点表现民族团结、民族融合和边疆开发的史实。
《朔色长天——宁夏通史陈列》以五个章节组成一个大的通史展览,以点触面,不仅突出了重点,打破了以往通史陈列的冗长与乏味,更为充分地表现出宁夏在三万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所形成的六个主要的历史文化特色;还兼顾实际,规避了文物短缺的问题,确保以物证史的展示效果。
二、形式设计上:
2007年7月,宁夏博物馆召开了新馆陈列形式设计方案评选会。
全国共有15家设计、施工资质均为甲级,且近年在博物馆建设中均有一定业绩的公司,提交了14套通史陈列的形式设计方案。
通过专家评委的审定,优中选精,在14套方案中,遴选出了其中的一套,作为最佳设计方案,为施工奠定了基础。
该形式设计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紧扣内容文本,设计语言豪迈大气、概括性强:
整个设计基于对宁夏历史文化的深刻解读,紧紧围绕内容方案设计文本,以馆藏文物的地域特征为基础,将文物放在特殊文化的背景下,凸显文物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
借鉴艺术陈列的手法,使展览达到文化、文物与历史互相联系、互相呼应的效果,使观众多角度地深入理解宁夏历史文化。
在展览的空间展示形式上,以纵横交织的大写意手法,定位宁夏在中国漫漫历史长卷中的坐标,提炼宁夏独特的历史文化,用独具地域特征的形式语言来表现文化内容,让观众在个体展现与民族情感的融合中体会一次历史的沉淀与反思,从而更加直观、真实、生动地再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历史文化中,宁夏所具有的特定的文化空间。
展览整体空间呈现出一种热烈、奔放、豪迈、大气的形式语言,最大限度地强化了陈列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简洁大气的构成元素让层次丰富的整体展示一气呵成。
总体风格古朴、粗犷、厚重、率真,强烈地烘托出远古的苍凉、游牧的艰辛、丝路的神秘、西夏的辉煌和宁夏回族的形成发展历史,使观众在观看展览时,油然生出庄严、神圣、崇敬、自豪的情感。
2.形式设计新颖、展示手段多样:
展览本着“言之有物”的原则,为了更好地发挥参展文物在陈列中的作用,展示中对文物做了一些装饰处理和衬托渲染,采用组合陈列法、中心陈列法、对称陈列法、密集陈列法等不同的陈列方式,将1083件(其中国宝级文物5件,一级文物114件)独具宁夏地域特色的历史文物,错落有致、主次分明地一一展示,不仅增加了文物的吸引力,还凸显了其历史价值与文物价值。
在史物结合的基础上,再辅以图版、文字、雕塑、多媒体等合理的组合,来增加整个展览的深度和广度,使观众能够“观其文、触其物、闻其声”,从而区别于一般展览过于注重艺术提炼而忽视内容深度的诟病。
该展览中共设计平面图版141幅,沙盘2个,平面浮雕7块,景观雕塑3组,圆雕2个,场景模型6个,灯箱3个,多媒体展示机5台,幻影成像2个,投影幕布2个。
文物与这些辅助手段的有机组合和使用,丰富了展示手段,强化了观众的视觉冲击力,提高了观众的参观兴致,增加了观众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还提升了展览中的科技含量,实现了古代文明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
3.注重细节、力求风格统一,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朔色长天——宁夏通史陈列》是以五个章节组成的一个大的通史陈列,每个章节均有各自的设计理念和展示方法。
《序厅》:
以浮雕形式展现宁夏形成发展的历史。
在空间上,方与圆、线与面的对比,使展览的序厅显得神秘而悠远。
繁星点点的顶部空间伴随着竖向的线条的处理喻意了宁夏在华夏历史的银河中,仿佛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
动与静、方与圆、时间与空间,对比交织成古老而又神秘的宁夏文明。
《文明曙光》:
观众一走进展厅,一组场面宏大、造型逼真的远古先民生存和生活的场景印入眼帘,让观众感受到远古历史的呼唤,籍由种种标本与实物,一步步感受先民的智慧与精神,顺着展线把观众的思绪带入到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立面设计具有石器时代的特征,用文字、文物、图表的信息组合对场景进行有效地补充与延伸,使观众在欣赏场景的同时能更好的理解场景所表达的主题内容。
《农牧家园》:
设计上充分运用宁夏春秋战国到两汉时期出土的青铜文物,如车马饰件、动物透雕铜牌饰等,从北方游牧民族青铜器的特点出发,讲宁夏的故事,使“文”与“物”有机地进行信息的组合,并将重点文物重点展示,配合版面、文字,让观众能读懂文物以及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它们所具有的时代意义。
《丝路重镇》:
开篇设计的大型场景中,矗立着粟特人的雕像,形象生动地反映了丝绸之路上往来于动西方的粟特人的风貌;顶部空间的电子图表诠释了丝绸之路的起点至终点的路线,以及固原、灵州在丝路上的重要的地理位置;用沙盘模型的方式表现丝绸之路的地理风貌。
三位一体的设计,突出表现了宁夏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咽喉之地。
用文字、图版、多媒体的辅助,对文物进行详细的说明。
极具美感的版面信息组合,增强了展览的逻辑性和审美节奏感,主次对比,高低错落,突出了文物的中心感。
场景化展示方式,加强了展览的节奏感,缓解了观众的视觉疲劳。
《大夏寻踪》:
在空间设计上,力求简洁、粗犷而又不失精致。
极具张力的空间架构,加上古朴、率真的西夏特征,再辅以精致的版面信息组合,使之在空间大气简洁的基础上,展示精致的内容。
圆雕与浅浮雕结合的展线上各种西夏元素隐现其中,“大夏寻踪”汉文与西夏文的对应,点出了该章节内容的时代坐标。
左右两面墙上分别是世系图与大事年表,顷刻间观众带回了那个扑朔迷离历史时期。
整个展览中,光感以及色调的控制,减少了参观的疲劳度,同时体现出了西夏的时代气息,展墙的多元化提升了展览主题的个性化,区分了重点内容与次要内容的表述。
《塞北江南》:
通过对这一历史时期宁夏社会经济与历史文化的展示,表现出昔日“塞北江南”的历史风貌。
将各个朝代中部分重要的历史内容进行单元展示,即避免了遗漏,又不会繁杂重复,使观众能清晰直观地了解宁夏的这段历史。
在文物的基础上运用场景化处理手法表现主题,使展览处于一个有视觉节奏变换的状态中,从而增加观众的参观兴趣。
《朔色长天——宁夏通史陈列》五个章节的设计各有特色,但整个展览在设计上十分注重细节处理,通过墙面色系、展柜、灯光、景箱、图版、照片、幕布等的巧妙变换与组合,不仅不同的章节营造出了不同的效果,做到不同的展区有各自的风格,而且还于统一中求变化,于变化中求统一,有效地把握了展览的整体风格,力求整体设计风格一体化。
展线流畅但富于变化,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每个章节都设计有出入口,这样便于观众参观过程中随时出入休息。
这些合理得当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三贴近”原则,十分人性化。
三、新技术、新材料运用得当合理,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
根据内容的需求,在充分利用展示空间的前提下,该展览适当有度地在不同的展区,运用了投影、立体电视、幻影成像、多媒体等科技手段,补充、完善相关的展陈内容。
“朝那”铭文鼎、错金银铜羊等珍贵文物微妙逼真的展示,给观众独一无二的3D视觉震撼,全方位真实地感受这些珍贵的文物;幻影成像《西夏王陵》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古代遗迹在特定的现代艺术和高新技术相结合的状态下重现出来,虚幻莫测,令观众耳目一新;《西域乐舞》通过投影,让人们的想象与历史的再现有了一个具象的对比。
这些新技术的适当使用,强化了展示效果,使展示内容更加新颖直观、详实生动、丰富多彩,不仅拓延了展示内涵,还使观众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地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
对于展览中部分珍贵文物,如错金银铜羊、鎏金铜牛、西夏唐卡、西夏供桌和木雕花瓶等,使用具有恒温恒湿功能,设计巧妙、材质新颖、造型美观、安全便捷的特用展柜,不仅有利于文物的保护,还达到了重点展示的目的。
感应灯光的设置,不仅达到了营造展览氛围的要求,节约了能源,还随时为观众提供照明服务。
空气净化水净化系统设施设备的使用,净化了展览空间,对文物也起到了一定的防尘保湿作用,使观众能够在一个清新舒适的环境中参观。
四、展览宣传广泛、社会服务优质,充分体现了“三贴近”原则:
作为自治区五十周年大庆中央代表团指定参观的展览,该展览本身在历史、民族、地域、文化、文物等方面,都具备了很深的展示内涵。
开展至今,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站等诸多媒体,以不同视角、不同主题、不同层面、不同对象,进行了多角度、大规模、全方位的展示宣传报道。
社教人员除了日常的讲解工作之外,开展“走出博物馆,走进社会”活动,还携带与该展览内容相关的展板,走进社区、中小学校、大中专院校、军营、机关厂矿、劳教所、街道等,进行宁夏历史文化知识的宣传讲解。
结合参展文物,馆内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学术讲座和文物知识大赛,技术部门结合特色馆藏研发的文化产品和纪念品也越来越受到游客的欢迎。
中厅的服务台为观众提供了与展览相关的宣传手册和折页。
与宁夏历史文化、文物有关的学术著作、出版物,以及与展览相关的学术论文对整个展览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展厅的讲解服务,根据不同的观众群体,社教人员准备了不同内容的讲解词。
除了正式的讲解人员外,专门培训的专家讲解队伍和志愿者讲解队伍,在观众有特别之需,或节假日、博物馆日等参观人数特别多的时候,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开展不到一年,社教人员热情、周到、细腻、知性的讲解,得到了各级领导和无数观众的广泛好评。
除了人员讲解外,展厅中与展览配套的语音导览与同声传译系统的使用,丰富了讲解内容、讲解手段和方式,使观众可以多渠道地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更广泛地服务于观众。
知识问答等多媒体与西夏签名墙等互动区的设置,增强了展览的趣味性和观众的参与性。
使该展览将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有机结合起来,寓教于乐。
展厅的各个章节,合理有序地设置了出入口,展厅外围走廊设置了休闲座椅,观众可随时到展厅外休息,避免了因展线过长带来的观赏疲劳,充分体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
(宁夏博物馆陈永耘)
(图:
董宏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