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幼小衔接方案 一年级幼小衔接计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40279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幼小衔接方案 一年级幼小衔接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年级幼小衔接方案 一年级幼小衔接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年级幼小衔接方案 一年级幼小衔接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一年级幼小衔接方案 一年级幼小衔接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一年级幼小衔接方案 一年级幼小衔接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幼小衔接方案 一年级幼小衔接计划.docx

《一年级幼小衔接方案 一年级幼小衔接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幼小衔接方案 一年级幼小衔接计划.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幼小衔接方案 一年级幼小衔接计划.docx

一年级幼小衔接方案一年级幼小衔接计划

一年级幼小衔接方案一年级幼小衔接计划

给大家带来了一年级幼小衔接方案,谢谢查看。

 

一年级幼小衔接方案

(一)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由于活动环境、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课业的繁重,使许多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厌学等不适应现象。

因此,孩子是否能很快地适应小学生活,幼小衔接是关键。

那么如何让孩子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呢?

这需要幼儿园、家庭和小学共同重视;教师、家长和幼儿共同努力才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为此,特制定以下计划。

 

一、具体措施:

 

(一)幼儿园方面:

 

1.带领幼儿参观小学,熟悉小学的环境,参加小学的升旗仪式,激发幼儿向往上小学的兴趣与愿望。

 

2.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3.对幼儿进行知识、能力的培养。

 

①数学能力加减运算、时间、空间方位、形体、人民币、等分及自编应用题等能力的训练。

 

②语言能力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

 

③社会适应能力与同伴的交往能力、良好个性的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及独立性的培养。

 

④动手能力举行各种竞赛活动,如:

整理图书、整理玩具柜、、整理小书包、写数字等比赛。

 

4.注重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及10以内加减运算的训练,班级开展看图说话、晨间说新闻、续编故事、绕口令及儿歌朗诵比赛;举行写数字、口算能力等比赛训练幼儿的思维能力。

 

5.进行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专题研讨活动: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6.走进小学一年级的课堂。

 

7.向小学一年级教师展示幼儿园的语言、数学及英语的教学活动。

 

8.适当延长上课时间(35分钟),上课期间尽量减少幼儿入厕及喝水的次数,加强课堂常规的训练。

(认真倾听别人说话、举手发言等。

 

9.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在各环节实行限时制,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各项活动。

如:

吃点心、穿衣服、洗手、吃饭等。

 

10.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二)、幼儿方面:

 

1.会在田字格里正确的书写数字110。

 

2.会正确的书写自己的名字。

 

3.认识文具,能说出各种文具的名称,会收拾、整理并保管自己的小书包和文具用品。

 

4.有时间观念,能在相应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任务。

 

5.会看课程表、作息时间表。

 

6.能用符号记录老师布置的任务,并能及时完成。

 

(三)、家长方面:

 

1.帮助孩子树立自信,鼓励孩子独立,做好上小学的心理准备。

 

2.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训练孩子早睡早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吃饭,改变无节制看电视的不良习惯;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能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3.在家里给孩子准备一个安静、固定的地方,供孩子学习,准备合适的桌椅、台灯及必须的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

 

4.配合幼儿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及学习习惯。

 

5.提醒并督促幼儿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二、具体时间安排:

 

三月份:

 

1.制定幼小衔接工作计划。

 

2.召开大班年级组老师会议,商讨有关幼小衔接的措施。

 

3.开展晨间说新闻活动,幼儿听故事、讲故事、阅读图书等活动,增强幼儿的口语发展及阅读的能力。

 

4.幼儿自理能力培养整理图书、玩具柜。

 

四月份:

 

1.向孩子介绍小学,带领孩子参观小学,激发幼儿向往上小学的愿望。

 

2.加强习惯培养,利用主题活动帮助幼儿树立时间观念,形成规则意识。

 

3.规范幼儿的握笔姿势,开展写数字比赛活动。

 

五月份:

 

1.举行幼小衔接专题研讨活动。

 

2.叠被子、整理床铺

 

3.进行幼小衔接家长学校授课活动,召开幼小衔接家长会,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

 

4.开展幼儿写数字、看图编故事竞赛活动。

 

5.举行穿衣服、系鞋带比赛。

 

六月份:

 

1.适当延长上课时间(35分钟),上课期间尽量减少幼儿入厕及喝水的次数,加强课堂常规的训练。

(认真倾听别人说话、举手发言等。

 

2.组织幼儿参观小学,认识小学的教室、操场,进入一年级的教室和哥哥姐姐一起上课,看他们的作业,参加小学升旗仪式。

 

3.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通过讨论对他们提出较高的要求,督促他们养成小学生应有的行为习惯。

 

4.开展幼儿口算能力及儿歌朗读比赛。

 

5.认识文具,能说出各种文具的名称,会收拾、整理并保管自己的小书包和文具用品。

 

6.背小书包入园,体验背书包上学的兴趣。

 

已经开展的活动:

 

1.幼儿自理能的养成整理图书、玩具柜。

 

2.规范幼儿的握笔姿势,开展写数字比赛。

 

3.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折衣服、叠被子、整理床铺。

 

4.参观小学校园,了解校园的设施、公用活动室、上课及课间活动。

 

5.观摩小学生升旗仪式。

 

6.请一年级的学生介绍小学生活,讲述书包的用途,了解书包的结构。

 

六月份幼小衔接的内容

 

主题名称:

我要上学了

 

活动时间:

六月份

 

活动目标:

帮助幼儿了解小学、小学生以及他们的学习活动,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为他们顺利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活动内容

 

活动一:

参观小学

 

让幼儿了解小学的环境,知道一年级教室的位置,观摩一年级小学生的的活动,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可带孩子去社区内的小学参观,熟悉小学的环境。

 

活动二:

我心中的小学

 

幼儿能用多种方式表现自己心中的小学,大胆想像自己未来的学校。

老师在区域中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构建自己心中的小学。

 

活动三:

走进小学

 

参加小学生的升旗仪式,走进小学一年级的课堂,引导幼儿幼儿认真倾听小学老师的话,按小学老师的要求转移自己的注意。

回幼儿园后教师组织谈话,并模拟小学生上课。

 

活动四:

我的小书包

 

让幼儿知道书包夹层、口袋的功能,学习分类摆放学习用品,会整理自己的小书包。

活动五:

作息时间表

 

让幼儿使用数字、图画等方式制作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在家中、在幼儿园让孩子执行小学生的作息时间表。

 

活动六:

拍毕业照、召开毕业典礼。

 

一年级幼小衔接方案

(二)

一、指导思想:

 

再过半年,大班孩子就要迈进小学的大门,实现基础教育阶段的第一次转折。

幼儿入小学是教育过度的关键期,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经是幼儿教师和家长们的共识。

做好幼小衔接,不仅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

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将尝试通过教育教学、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方面多途径实施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将幼小衔接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即将面临的入学变化,初步体验小学的作息时间及课程模式,减少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化解忧虑,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各项准备

 

2、通过和谐幼小衔接,增加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帮助孩子从身心方面向小学顺利过渡

 

3、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

 

三、活动衔接方案:

 

(一)教育教学方面:

 

通过幼小衔接系列活动的开展,了解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减少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各项准备。

 

1、参观小学、。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我们将组织他们去体验生活,观看小学的升旗仪式和广播体操;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并深入一年级的课堂与小学生同上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怎样举手、怎样做作业的,并组织幼儿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我心目中的小学,使孩子们对小学产生向往,激发他们上小学的愿望。

 

2、课间衔接,由于小学与幼儿园活动室环境布置、玩具投放以及教师跟从的密切度等完全不同,孩子们在小学的课间活动与幼儿园课间活动存在很大的差异。

通过加强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为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奠定了心理基础。

让幼儿了解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做些什么。

让教师进行拍照,回来组织幼儿讨论、交流,课间十分钟是用来干什么的?

有哪些地方对?

哪些地方不对?

为什么?

 

3、请孩子学做小学生每天背着书包来园,并学着整理自己的书包和学习用品,开展整理书包比赛。

 

4、和孩子一起制订作息时间计划表,养成做事专注有序的习惯。

 

(二)班级工作方面:

 

培养孩子间的相互学习、自主性和决策的能力,建立一个共同探讨的团体。

营造一个充满爱的班级氛围,让幼儿有安全感,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1、身体方面的准备:

 

(1)开展《飞快行动》、《一棒接一棒》等动作敏捷的体育游戏。

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步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适应小学生活,我们将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

 

游戏时间。

每节课3540分钟左右。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玩水、玩火,玩电。

 

2、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讲故事、社会实践等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幼儿懂得,成为一名小学生,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

 

(2)早睡早起,按时上学。

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3)和孩子一起阅读故事《快睡吧,小田鼠》、《慌慌张张的沙沙》等作品,让幼儿克服动作拖拉、没有条理的不良习惯,养成动作敏捷、有条不紊的习惯。

 

3、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上课时要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要认真完成作业等。

 

(2)和孩子一起阅读故事《一半先生》、《犟龟》、《鹅太太洗澡》等作品,让幼儿克服丢三落四、缺乏责任心和坚持性的缺点,养成做事有恒心、有耐心的习惯。

 

(3)知识经验的积累:

 

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以语言区为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