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论校勘记.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34972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论校勘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知识论校勘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知识论校勘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知识论校勘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知识论校勘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知识论校勘记.docx

《知识论校勘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论校勘记.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知识论校勘记.docx

知识论校勘记

《知识论》(金岳霖著)校勘记

底本:

《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83/1996/2004年版

参本: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金岳霖卷》,胡伟希编校,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金岳霖文集》,周礼全主编,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说明:

此处版本、讹误及校勘方法方面的情况,基本与前面的论道校勘记一致。

只是知识论的章次编排与论道不同,且篇幅远过之,因此本文在校勘内容前仅列页数与章节条目,而不再标识某段某句。

导论:

第2页,A4:

“达然而有所得”,依文义及逻辑关系,“然而”当作“然后”。

第一章:

第24页,C1:

“是不是随我们的眼睛的关闭而存在的现象呢”,依上文及文义,“关闭”似应作“开闭”,或在“存在”前补“不”,文义方通。

第27页,D3:

“使现在的知识从论家从所谓……”,“知识从论家”之“从”字系涉后文而致衍,当作“使现在的知识论家从所谓”。

第34页,C4:

“求表示在梦的时候”,依上下文用字法,“梦”字前似脱一“作”字。

第36页,D3:

“可是我们也经提到……”,“也经”当作“已经”。

第56页,C1图左端C旁缺“yC”标记;C2:

“表示非唯我的共同”,依上下文用字法,“唯我”当作“唯主”。

第63-64页,A3中指涉外物的代词“他”、“它”用法不统一;第64页,A4:

“而在T2S2它变而为Y”,依上下文通例,“Y”当作小写“y”。

第66页,B2:

“假设外物之有是一安排外物之有的一办法”,两“一”字当去其一,去其中任何一个,文义都可通,校者倾向于去后者。

第68页,C3:

“也许我们可以利用普通原则和官觉内容”,依下文及本书用字法,“普通”当作“普遍”。

第二章:

第77页,A6:

“他自己拿他没有办法的命题”,第二个“他”当作“它”。

第101页,A3:

“另一方面我们不承认我们能空空的觉而又不觉得对象不独立的存在”,依文义,最后一“不”字系衍文。

第108页,C4:

“一个东西实在总在我们拿它没有办法,对它无可奈何的”,“总在”当作“总是”。

第110页,D2:

“给我们以无可奈何的感”,“感”字后疑脱一“觉”字。

第122页,D2:

“是从就错觉和野觉而说的”,“从”字系衍文。

第三章:

第126-127页,A4:

“刷牙决不只是刷一触觉内容而已……洗脸也绝不只是说一触觉内容而已”,依上下文义及句式,“说”当作“洗”。

第128页,B1:

“假如这里所谈的法则是自然律”,“假如”系涉上文而致衍。

第133页,C5:

“这桌子有两个特殊的洋火盒子”,“桌子”后脱一“上”字。

第135页,D3:

“例如呈现只是外物的一部分”,依上下文义,“例如”当作“假如”。

第136页,D4: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此“,”位置当在“声”后。

第145页,C2:

“甲与乙、丙、丁都有关系”,依上下文义,疑此句中“甲”与“乙”位置倒错。

第148页,D4:

“我们在本节即表示所谓客观的意义如何如何而已……在本节我们只解释所谓客观是如何如何的观”,依文义及下文,“即”似应作“只”。

第152页,B4:

“上条曾说如果X,R,Y成为X1RY”,依本书符号表达式通例,此句中两“,”系衍文,当作“XRY”;“我们又回到III节所提到的影响问题”,依本章内容节次,“III”当作“II”。

本书从第三章第III节C1起,象、像二字出现混用,直至书末。

其中,意象之“象”、想象之“象”、单字“象”基本作“像”,但亦有例外;印象之象多作“象”;(相)像之像、好像之像偶亦作“象”。

第148页A1及第156页D4中R’当作R¹。

第155页,D2:

“而又有没有例外”,第一个“有”系衍文。

第156页,D4:

“XR²y.XR2……(四)”当作“XR²Y·XR2……(四)”。

第157页,E2:

“一种官能者Sn对于On的共同的所与即OsnnoOmn是无观的个体”,当作“一种官能者Sn对于On的共同的所与即OnSn。

Omn是无观的个体”。

第158页,E3中“OSnn”当作OnSn,而“Ons1,Ons2,Ons3”当作“OnS1,OnS2,OnS3”。

本章下文中“OSnn”均当作“OnSn”,而“OSmn”则当作“OnSm”。

第158页,E4:

“人虽不能见牛所见的红,因为……”,依上下文义及逻辑关系,此“因为”当作“然而”。

第159页,F1中“Omsn”当作“OmnSn”,F2中“Osnn”当作“OnSn”;第160页,F2:

“照第III节的说法”,此“III”当作“II”。

第162页,G3:

“这些色形状态的共同相”,依本书用字法,“共同相”当作“共相”。

第169页,C1:

“出发点要窄以呈现为出发点的思想”,“窄”后脱一“。

”号;C2:

“随着而来随不看而去”,“着”当作“看”。

;C2:

“这两成分我们会一起承认

(1)条所说的办法……”,“承认”脱一“。

”号。

第171页,C4:

“只是呈现的呈”,“呈”后脱一“现”字。

第176页,B2:

“前多少非洲”,“多少”后脱一“年”字。

第179页,B6中“OmSn”当作“OSmn”;“Sm+1n所说的桌子Smn的听觉着想”,“桌子”后脱一“从”字。

第180页,B6:

“然而非常是正觉”,“非常”疑当作“正常”;C1:

“一个可以在高烧中”,“一个”后脱一“人”字。

第182页,C3:

“假如梦者要从梦中的呈现从事于校对”,第一个“从”字当作“以”,系因形似致讹。

第183页,D1:

“普遍所谓官觉”,依本书用字法,“普遍”当作“普通”。

第四章:

第191页,A5标题中“符合”当作“符号”。

第197页,A2:

“假如我还记得大雅,我还能够全部背诵出来,“这背诵是现在的背诵”,从“假如”到“出来”部分当圈在“”号之中,“这背诵”前之“号系衍文。

第199页,A5:

“记忆本身是一收容与应付,所与的工具”,此“,”系衍文。

第201页,C1:

“就它的特殊的经过而言。

无所谓保留”,此“。

”当作“,”。

第216页,A2:

“初级的相信大都与直接生存有关”,“直接”当在“生存”后。

第217页,A4:

“从尝试着想”,依上下文,“尝试”前脱一“不”字。

第226页,D3:

“因为语言的是传达的工具”,第一个“的”字系衍文。

第228页,D5:

“它的哲学和别人的哲学一样”,“它”当作“他”。

第五章:

第240页,B1标题中“意念”当作“意象”。

第243页,C1:

“经验底的多少”,此“的”系衍文。

第244页,D1:

“有些为二者所同样的需要者。

例如想象”,此“。

”当作“,”。

第249页,B3:

“引用以往到现的程序上去”,“现”后脱一“在”字。

第260页,D1:

“从官者的区别说”,“官者”当作“官觉者”。

第278页,A1:

“一种官觉着”,“着”当作“者”。

第283页,C4:

“ruleremperor”,“ruler”后当有“,”。

第六章:

第292页,C5:

“上段

(2)条曾说”,依上文,“上段”当作“本段”;“在一条已经说过”,“一条”前脱一“那”字。

 

第294页,A1:

“能力是许可以分作”,“是”当作“也”。

第297页,A4:

“假如我们就视觉活动的生灭而生灭说”,“视觉”前脱一“随”字。

第298页,B2:

“不能觉或不能想象,八千万斤是因为”,此“,”位置当在“八千万斤”后。

第301页,B6:

“这一点参看V,C

(1)与VIIA

(1)”,依上下文,“VIIA

(1)”当作“VI,A

(1)”。

第307页,A1:

“在第二章谈收容与应付的工具的时候”,依本书现有内容及章次编排,此处“第二章”当作“第四章”;本书下文多次出现引用章目与现有目次不符的现象,原因大致在于遗失的原稿与重写稿在章次编排上的差异,而作者亦并未就此作统一修订。

第308页,A3:

“有椅了”,“了”当作“子”。

第309-310页,A5:

“设有无量的推延”,“设有”当作“没有”。

第323页,B4:

“只有由思白而联想到坚白异同的联思不必根据于联想”,“只有”

当作“只是”。

第331页,A3:

“后注重的是”,此“后”疑当作“所”。

第334页,B4:

“只有普遍的像才能普遍的引用。

能普遍的引用的一定是普遍的像”,依文义,此处两“像”当作“意念”。

第344页,B1:

“凡逻辑上可能的的意念”,后一“的”系衍文。

第349-350页,C4:

“而思议可以根据他的经验……思议无法禁止假的”,两处“思议”当作“思议者”。

第353页,D5:

“有理即有相当的于理的概念结构”,第一个“的”系衍文。

第七章:

第360页,C3:

“两面夹攻使,我们懂得”,此“,”当在“使”前。

第371页,C6:

“这情形与鹿为马”,“鹿”前脱一“指”字。

第375页,A2:

“必先有色然而后能红”,“而”系衍文。

第378页,B1:

“在本条我们暂且不管乙能够得到甲”,“能够”当作“能否”。

第387页,A3:

“说它是孔子所见的是那个东西”,第二个“是”系衍文;“意念是抽象的,普通的”,“普通”当作“普遍”。

第391页,C2:

“即随出t1而长逝”,“出”疑当作“着”;C3:

“是xt1,yt1,zt1在tn时……”,“zt1”后脱一“,”号。

第392页,C4:

“我们不说zt1的颜色是……居间色”,依文义,“zt1”当作“xt1”。

第393页,D1:

“假如是是的”,第一个“是”疑应作“它”,或为衍文。

第396页,A3:

“当然无所官觉,亦无所谓经验”,“官觉”前脱一“谓”字。

第407页,A1:

“而到之后”,此“而”当作“得”。

第412页,B4:

“只说是违背逻辑的内容不能……”,“说是”当作“是说”。

第413页,C3:

“都以任何可能为可能的命题”,“都”后脱一“是”字。

第八章:

第418页,A2:

“历史重演与将来……本身是一问题”,依文义,“是”前似脱一“不”字;A3:

“如果所演的以往”,此“演”似应作“说”。

第420页,B1:

“从记忆里背去来的”,“去”疑当作“出”。

第427页,B3:

“一时代一区域的普遍情形”,“普遍”当作“普通”。

第430页,C2:

“……所推翻它,也许是自然律”,此“,”应在“它”前。

第433页,D3:

“所说的秩序是不是……秩序呢!

”,此“!

”当作“?

”。

第435页,A1:

“例‘如果……’”,依上下文,“例”后脱一“如”字。

第443页,D2图乙中“所以……”行上缺间隔条件与结论的横线“—”,参见图甲。

第445页A2(五)“……φ(atm,btm)”后缺“……”号,第48页“……φ(atm,btm)”后亦缺“……”号。

第450页,C2:

“它们如何办理”,“它”当作“他”。

第456页,A5:

“全体是为以用A,B,C,……”,“为”和“用”系衍文。

第462页,D3:

“第二章论收容与……”,“第二章”当作“第四章”。

第九章:

第471页,A1:

“在第一章”,“第一章”当作“第三章”。

第472页A3及第473页B1中“在第二章”均应作“在第三章”。

第475页,B4中“Om红”疑当作“Omn”。

第477页,C2:

“本然的实现”,依本书用字法,“实现”当作“现实”。

第480页,D2:

“就Omn说,OSmnn虽是有观的,然而OSmnn本身是无观的”,此处两“OSmnn”当作“OmnSm”

第481页,D3:

“也许Smn这一官觉者”,“Smn”当作“Smm”;“Smm知道。

‘n’类的官觉者,碰见n类的东西”,第一个“n”当作“k”。

第九章及第十一章中表示所与或呈现的符号表达式均出现错误,如:

OSmnmn当作OmnSmn,对象个体O上之mn错植于官觉者Smn之上。

这仅为典型例证,其中Omn可置换为Om-1n、Om-2n……等等,Smn可置换为Smm、Sn、Sm、Sk……等等。

第484页,A4:

“Smm也会知道On-So,-RL,On-Sp-RL’o”,“On-So”后之“,”系衍文,“RL’o”中之“o”当作“。

”号。

第488页,C2:

“在第一章解释客观”,“第一章”当作“第三章”。

第489页,C4:

“这这是说”,第二个“这”当作“就”;“这一点在第一章”,“第一章”当作“第三章”。

第498页,C3:

“如此则‘X是自然界的’则‘X是可经验的’这句话或这一命题中已经表示了”,第二个“则”当作“在”。

第500-501页,D3:

“在经验中大小不一样”,“小”系衍文;“它就是相共的关联”,“相共”当作“共相”;“我们在第一章已经表示过”,“第一章”当作“第六章”。

第514页,A1:

“论道书中我们虽谈及道演”,依上下文义,此“虽”字疑系衍文。

第516页,A4:

“它们的分别不容易抹杀”,此“易”字疑系衍文;B1:

“呈现或所与是与官觉类是相对的”,第二个“是”字系衍文。

第十章:

第533页,A4:

“官觉自己不动”,“官觉”后脱一“者”字。

第537页,C2:

“从在天上观察的人看来,岸上的格子在坐船的人看来,也是有内容的”,依文义,“在坐船的人看来”系衍文;“因为显而易见,前者静而后者动”,此句中“动”与“静”颠倒,当作“前者动而后者静”。

第542页,E4:

“在呈现中抄空间架子”,“抄”疑应作“找”。

第552页,D4:

“这一方面的问题着想”,“这”前脱一“从”字。

第555页,A4:

“架子的空间没为法子恰恰表示出来”,“为”当做“有”。

第556页,B2:

“影响到甲到丁,由丁到丙……”,“到甲”当作“由甲”;“然如可以绕道以达彼岸”,“然如”当作“然而”。

第559页,C3:

“果然如此,则对它们的空隙事实上就是真空”,依上文,“对”似应作“对于”;“它没有理论的上至软的内容”,“的上”当作“上的”。

第567页,B5:

“而且表示那廿四个钟头在卅一年……之前的廿四个钟头”,“在”前脱一“是”字。

第568页,C2:

“就单位说,时间的单位把川流格成阶段,把居据格成区域”,依文义,“时间”当作“时空”。

第575页,补遗:

“如果我们不把时空意念加进别的意念。

我们也不能由别的意念产生”,此句中“。

”当作“,”、“我们”当作“它们”;“时间不是所与中的项目或事体,然而它们是……”,“时间”当作“时空”。

第十一章:

第584页,D1:

“所置本然的个体”,“所置”当作“所谓”;“n类中的m个体,Omn对于p类……”,此“,”当在“Omn”后。

第586页,D4:

“它有On-Sp相对性的”,“它”后脱一“是”字;“可以为SQ,SRSt……所得”,“SR”后脱一“,”。

第591页,B3:

“不能指出在上的关于共相”,“关于”当作“关系”。

第593页,C2:

“关系结合可以说一件事实或事体”,“说”后脱一“是”字;“可是,在上两字。

就表示一关系”,此“。

”系衍文。

第595页,C6:

“也许在任何层次上它都是关系的关系”,“也许”后脱一“有”字。

第600页,E4:

“A、B的前后不是时间上的前后关系。

它是共相的关联,a1和b1之间的前后既是关联又是关系”,此处“。

”、“,”位置当互换。

第601页,A2:

“在第一章我们从个体说起”,“第一章”当作“第三章”。

第605页,B2:

“树意念之中有‘有根’意念”,第二个“有”系衍文。

第608页,C3:

“肠胃是人身体的一部”,“部”后脱一“分”字;C4:

“这一点前次已经提到”,“前次”当作“前此”;“有在上的红东西,在下的红东西,有在左的红东西……”,“在下”前脱一“有”字。

第614页,A1:

“我们不能由房子里搬到院子里而推论得到……”,依文法及上文用字,“由”后脱一“从”字。

第615页,A3:

“我们现在不从这一方面立说”,依本文用字法,“立说”疑当作“立论”。

第618页,B3:

“它虽不是前说法的本来的东西”,依上下文,“前”后脱一“一”字;B4:

“在由一个蛋变到一个鸡”,依下文通例,“一个鸡”当作“一只鸡”。

第627页,C1:

“不随官觉的动而动”,“官觉”后脱一“者”字。

第629页,C4:

“官觉者有了三面积的空间后”,依文义及上下文用字,“空间”似应作“空间感”。

第632页,B2:

“厨房窗子上有一块木”,“木”后脱一“头”字。

第十二章:

第636页,A2:

“当前的事究竟有没有因”,依上下文及本书用字法,“事”似应作“事实”。

第643页,D4:

“既然要重复的实现”,依本书用自法,“实现”当作“现实”。

第653页,A3:

“在时间上都在bt..s..、ft..s..、bt..s..……等等之先”,依上下文对应,“bt..s..、ft..s..、bt..s..”当作“bt..s..、dt..s..、ft..s..”。

第659页,C5:

“就是忽略了时间的方面”,依文义,“方面”当作“方向”。

第662页,D3:

“而此推论的历程是以由充分条件到必要条件的历程”,“以”系衍文。

第668页,B2:

“就意会说”,“意会”当作“意念”。

第669页,B3:

“我们也不能对于这两世界的经验以为驾驭将来的工具”,意欲法及上下文,“对于”之前脱“利用”二字。

第670页,B4:

“环境牵到整个的世界”,依上下文用字,“牵”后脱一“扯”字。

第680页,C3:

“问题当然只q满足与否”,“只”后脱一“是”或“在”字。

第681页,C4:

“这就是btmsm一定会发生说”,“就是”当作“是就”。

第682页,D2标题:

“因果关联的现实也是背景的事实”,依文义及下文,“事实”当作“现实”。

第683页,D3:

“我们所错认为因当然靠不住”,依上下文及语法,“因”后“果的”二字;E1:

“找得住理由”,“住”当作“着”。

第685页,E3:

“btmsm的条件这些都是能以B去接受的所与ctnsndtnsn,etnsn……等等发生与否”,当作“btmsm的这些条件都是能以B去接受的所与。

ctnsn,dtnsn,etnsn……等等发生与否”。

第十三章:

第689页,B1:

“三十个橘子情形相似对于这些”,“相似”后脱一“。

”号。

第690页,B2:

“只要我们是数橘子的底多少”,“的”系衍文。

第691页,C1:

“Y要满足是笔的标准才是笔”,第一个“是”系衍文。

第696页,A3:

“所谓或一月一天者”,“或”当在“一月”后。

第697页,A4:

“长短太不一样”,“太”当作“大”。

第698页,B4:

“我们可以说:

‘从龙头村……’”,依文义及上下文对应,“我们”前当补“在空间方面”。

第704页,B3:

“我们能够引用普遍的现象”,依文义,“的”似应作“到”;“让以上的情形毫无阻碍的实现”,依本书用字法,“实现”似应作“现实”。

第705页,B4:

“对度量的方式结果去形容性质”,“对”当作“以”,系形似致讹。

第709页,D4:

“至化质为量尚有别的说法与否”,“至”后脱一“于”字;“详见第一章”,“第一章”当作“第三章”。

第711页,A3:

“度量不止于借给我们以中立性”,“借”当作“供”。

第712页B2及第714页B5中30-1当作30.1。

第716页,B7:

“我们绕了这么的圈子”,“这么”后疑脱一“多”字。

第720页,D3:

“说运用单位的方法大部是……”,“大部”后脱一“分”字。

第726页,B3:

“离开度量某某制度”,依文义,“某某”当在“度量”之前。

第728页,C3:

“经过这次比较手续后”,依本书用字法,“手续”疑当作“手术”。

第731页,E1:

“在心理试实室”,“实”当作“验”。

第十四章:

第736页,B4:

“事实界和事实上的时空、同始终”,此“、”系衍文;C1:

“事实是在自然时空的项目”,“时空”后脱一“中”字。

第738页,C4标题:

“重要的是时空中的接受和安排”,依本条文义,“中”当作“上”。

第739页,D2:

“后者就是以普通的接受方式去接受所与”,“普通”当作“普遍”。

第741页,D5:

“六,七,八,章注重意念”,“八”后之“,”系衍文。

第744页,A6:

“介乎特殊和普通之间的某情形”,“普通”当作“普遍”。

第748页,B6:

“这时空上的安排是事实的最基本的成分事体虽都在时空中……”,“成分”后脱一“。

”号。

第750页,B1:

“虽相干而与其它的普遍的命题和事实的不相干不一样”,“不相干”当作“相干”,“不”字系涉下文致衍。

第752页,B6:

“我们可以把我们对于东西和事实所引用的方法引用到事实上去”,第一个“事实”当作“事体”。

第752页,C标题“普遍命题之所肯定”;C1标题“普遍命题或历史总结”,“普遍两字在本章的用法很特别”;第753页,C2“它所表示的是一时一地普遍的或流行的事实”;C3“普遍的命题(即本段所谈的命题)”;第754页,C4“这样的普遍命题实在是历史的总结。

也许我们采用普遍事实这一名词说这类命题所肯定的是普遍事实。

我们要记得我们没有不限于时空的普遍事实……所谓普遍事实仍是限于时地的……所谓普遍事实只是一时期一地域中的某样的流行的事实而已”,依本书用字法,以上所有“普遍”均应作“普通”。

第758页,B2:

“我们似乎只能与助词或宾词相干的事实中去找”,“与”前脱一“在”字;B4:

“假如负的普遍命题是具(x)~(Φx和~Ψx)我们可以分析成~(Φx,和~Ψx,)”,“具”系衍文,“我们”前脱一“,”号,句末括号中两“,”当作“1”。

第759页。

C1:

“这似乎说是‘a不是学生’”,“说是”当作“是说”。

第764页,A3:

“它不能以某某东西和事体以为值”,第一个“以”似应作“有”。

第766页,B4:

“则它二十一岁的时候”,“它”当作“他”。

第771页,B2:

“不在这类知道者的知识经验中”,“知道”当作“知识”。

第773页,B5:

“不但相对于一知识类的事实界澎涨即一知识者的事实界……”,“即”前脱一“,”号。

第774页,C2:

“这些事实也许不是研究其他学门所知道的事实……也许不是研究其他学门所知道的事实。

所谓门外汉不但是不懂某一门学门的人……”,“学门”当作“学问”。

第777页,A4:

“也为一意念图案或结果所容纳”,“结果”当作“结构”。

第十五章:

第786页,A3:

“在第一章我们论官觉所与的时候”,“第一章”当作“第三章”。

第793页,D3:

“这种情形大部或者是”,“大部”后脱一“分”字。

第803页,A4:

“配合法中的职责。

地位或功用”,此“。

”号当作“,”号;B1:

“也有守法的成分比较少;而例外的成分比较多的”,此“;”系衍文。

第806页,C4:

“句和字一样要遵守文法”,依上下文用字,“句”后似脱一“子”字。

第807页,D2:

“结果是命题只能表示命题的句子所有的意念上的意义”,“只能”后脱一“是”字。

第809页,A1:

“句句要清楚”,“句句”当作“字句”。

第810页,A4:

“普遍要免除此情形”,“普遍”当作“普通”。

第811页,B2:

“意译的根据是意念或概念”,依本书用字法,“意译”当作“译意”。

第818页,D5:

“在本国文有这样的问题”,“文”后脱一“字”字。

第821页,B1:

“注重某另一方的感情”,“另一方”后脱一“面”字。

第823页,B3:

“也许是和别的意念者交换而来的”,依文义,“意念”当作“意象”。

第825页,C1:

“也许连带的渗入文字与符号的意味于意像中”,依文义,“意像”当作“意念”。

第824页,B4:

“前多年中国在报纸上”,依本书用字通例,“多”后脱一“少”字。

第826页,C3:

“事实上,我们能把意味撇开的意念”,“我们”前脱一“有”字。

第827页,C4:

“摆在一句句子的后一部”,“部”后脱一“分”字。

第830页,D4:

“有时它先用几个表示方式……以求达到它所认为满意的表示方式为止”,“它”当作“他”;“独立与语言文字或那种语言文字”,依文义及上下文用字,“那”似应作“某”。

第十六章:

第834页,B2:

“不要求一当然的呈现或特殊的所与”,依文义,“当然”当作“当前”。

第83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